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458947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延安中学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 物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 .每小题3分,共30分)1、 关于合力正确的说法是( )A、合力小于任何一个分力是可能的B、合力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分力C、一个力可以分解成两个不同性质的力D、两个不为零的力的合力一定不为零。2、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B、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C、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作用,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动摩擦力作用D、静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vF3、 如图所示,重为10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10N,那么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A、30N,水平向左B、30N,水平向右C、10N,水平向右D、10N,水平向左4、 关于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那么这个物体必定不是施力物体B、一个物体静止时受到的重力大,运动时受到的重力小C、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D、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会产生弹力5、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每秒内的位移都相同的直线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C、任意时刻速率都相等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D、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6、 汽车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B、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7、 甲、乙两人百米赛跑,当甲到达终点时,乙离终点还有10米,若让甲从起跑线后退10米,甲、乙同时起跑,则( )A、乙先到达终点B、甲先到达终点C、两人同时到达终点D、无法确定8、 甲质点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它经过乙质点时,乙质点即从静止开始做同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乙质点追上甲质点前,乙质点的速度增至v时,甲、乙两质点间距最大B、乙质点的速度增至2v时甲、乙两质点间距最大C、在乙质点追上甲质点时,甲、乙两质点的平均速度相同D、乙质点追上甲质点时总位移大小是追赶过程中,甲、乙两质点间最大距离的4倍9、 一物体沿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且同时开始计时,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关于它在前4s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3s内先加速后减速,第3s末回到出发点B、第3s末速度为零,第4s内反向加速C、第1s末和第4s末,物体的速度均为8m/sD、前4s内物体的位移为16m。10、 一物体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n秒内的位移是S,则其加速度大小为( )A、B、C、D、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 大小分别为4N、7N、9N的三个共点力的最大合力为 N,最小合力为 N。12、 重为3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受到大小为F=5N的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则物体受到的外力的合力大小为 N,水平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 N。13、 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经过t秒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然后匀减速行驶了另一半的路程后恰好静止。则汽车行驶在全段路程上所需要的时间是_s,行驶在全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_m/s。14、 一矿井深125m,在井口每隔一定时间自由下落一个小球,当第6个小球刚从井口下落时,第1个小球恰好到井底,则相邻两小球下落的时间间隔为_s,这时第3个小球与第5个小球相距 m15、 某物体从斜面上静止开始下滑10m到达斜面底端,接着在水平面上滑行8m后停止,共历时10s,则物体在斜面底端的速度是 m/s,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是 m/s2 三、实验题(共2小题,第一小题7分,第二小题3分,共10分.)16、 DIS实验中“DIS”的中文意思是 。它的主要部分由 。请说出位移传感器的测距原理 。17、 在“研究合力与两个分力的关系”的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 )(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的位置不允许变动(B)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夹角应取90,以便于算出合力大小四、计算题(本题共5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8、 (6分)如图所示,物体A重20N,物体B重10N,A与B、A与地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B用细绳系住,当水平力F= 16N时,才能将物体A匀速拉出,求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9、 (6分)地震波既有纵波又有横波,纵波和横波在地表附近被认为是匀速传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9.1m/s和3.7m/s。在一次地震时,某观测站纪录的纵波和横波到达该地的时间差为8s,则地震的震源距这观测站有多远?20、 (8分)某驾驶员手册规定:一辆具有良好制动器的汽车如果以22m/s的速度行驶时,能在57m的距离内被刹住,如果以13m/s的速度行驶时,相应的制动距离为24m,假定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从意识到要刹车至使用制动器的时间)以及使用制动器后汽车的加速度对于这两种速度都相同,求:(1)驾驶员的反应时间(2)制动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21、 (10分)某一物体以v速度在粗糙水平面上作匀变速直线运动,从某一时刻开始计时测得第三秒末和第七秒末的速度分别为3米/秒和2米/秒,求:(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开始计时时物体运动的速度;(3)开始计时后20秒内通过的位移。22、 (10分)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 A在前, 速度为vA=10m/s, B车在后速度 vB=30m/s. 因大雾能见度低, B车在距A车500m时, 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 如果前方没有任何障碍物,B车还要滑行1800m才能停止. 问:(1)B刹车的加速度为多大?(2)A车若仍按原速前进, 两车是否会相撞? 若会相撞, 将在B刹车后多长时间相撞?(3)若B车在刹车的同时发出信号, 使A车收接到信号立即加速前进,若不计发射和接收信号的时间差, 则A车的加速度至少是多大时, 才能避免事故发生?上海市延安中学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 物理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ADDCBB、DDA、C、DC、DA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_20_, 0 12、_0_, 25 13、_3t_, 10 14、_1_ _,_40_ _15、_3.6_,_0.648 _。三、实验题(共2小题,16题7分,17题3分,共10分。)16、数字化信息系统,_ 传感器 ,数据采集器, 计算机 。固定在被测运动物体上的发射器向接受器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接受器收到红外线脉冲时开始计时t1,收到超声波脉冲时停止计时t2,计算机根据两者的时差t和空气中的声速,计算出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 17、_C、D_四、计算题(本题共5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8、F=fA+fB, fA=NA=(GA+GB), fB=NB=GB (GA+GB)+GB=F, =0.419、设横波的速度为v1,纵波的速度为v2, , s=49.9m20、设v1=22m/s s1=57m , v2=13m/s s2=24m a=6.04m/s2 t=0.77s21、 20s时车已停下22、(1)(2)当B的速度等于A的速度时运动时间 所以会相撞。设相撞时间为 (3)A、B速度相同时时间为t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