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2文档.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8457342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2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2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2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二)一、 语基(20分)1、默写(10分)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赤壁中“ ,铜雀春深锁二乔。”二句抒发了作者空有才情而难遇良机的感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作者表示坚信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 , 。 五柳先生传中借他人之言,以示自己志向的句子是 , 。 默写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10分) 2010年四月14日发生在玉树的大地震,砥砺了民族的意志,凝聚了民族的精神。在灾难与伤痛中,在抗争与b j中,有着鲜明时代特色的伟大民族精神在凝聚、在闪光。它再一次zho sh: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万众一心、顽强奋斗,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自然灾害和艰难险阻!(1)、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3分) b j ( ) zho sh ( ) 砥砺( )(2)、解释“砥砺”的本义及选文中的含义。(3分)(3)、使用下面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4 分)凝聚 顽强奋斗 精神 战胜 艰难险阻_二、综合性学习(5分)(1)从上下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2分)( )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_ ;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A.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B.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C.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2)幽默是一种智慧,看似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幽默是一项语言能力,让人捧腹后品味语言的独特魅力。请在以下短文的横线处为书店老板设计一句幽默答语,让盛气凌人的名作家听后羞愧不已。(3分)一个很有名的作家要来书店参观。书店老板受宠若惊,连忙把所有的书撤下,全部换上作家的书。作家来到书店后,心里非常高兴,问道:“贵店只售本人的书吗?” “当然不是。”书店老板回答后继续: “_”三、名著阅读(5分)海底两万里是_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_,第三部是_,小说主要讲述了_号潜艇的故事。作者凡尔纳被公认为是“ _”四、阅读理解(30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至4题。(15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解释词语。(4分)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卒获有所闻: 同舍生皆被绮绣: 右备容臭: 2、翻译句子。(3分)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2分)A当余之从师也 B戴朱缨宝饰之帽C岂他人之过哉 D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4、把下列文中有关信息编成4组,都表达宋濂勤奋学习的一组是( )(3分)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A B C D5、请你结合今天的学习环境,谈谈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3分) (二)不落别处(15分)(1)在盛夏的信义路上,常常会看到一位流浪的老人。他土头土脸,相貌丑陋,怪怪地穿一件很厚的褪了色的中山装,中山装里还有一件破旧的毛衣。平常他就蹲坐在街角,歪着脖子,看来往的行人,也不说话,只是轻轻地摇动手里的奖券。(2)他很少会站起来走动。当他站起,我才发现他的椅子绑在皮带上,走的时候,椅子摇过来,又摇过去。他脚上穿着一双老式的大皮鞋,摇摇晃晃像陆上的河马。(3)如果是中午,他就走到卖自助餐摊子的前面,想买一些东西来吃,摊贩看到他,通常会盛一盒便当送给他。他就把吊在臀部的椅子对准臀部,然后坐下去。吃完饭,他就地睡午觉,仍是歪着脖子,嘴巴微张。(4)到夜晚,他会找一块干净挡风的走廊睡觉,把椅子解下来当枕头,和衣而睡。(5)我观察流浪汉很久了,他全部的家当都带在身上,几乎终日不说一句话,可能他整年都不洗澡的。从他的相貌看来,应该是北方人,流落到这南方的街头,连最炽热的夏天都穿着家乡的厚衣。 (6)对于街头的这位老人,大部分人都会投以厌恶与疑惑的眼光,小部分人则投以同情。(7)我每次经过那里,总会向老人买两张奖券,虽然我知道即使每天买两张奖券,对他也不能有什么帮助,但买奖券使我感到心安【A】。(8)记得第一次向他买奖券那一幕,他的手、他的奖券和他的衣服同样的油腻污秽,他缓缓地把奖券撕下,然后在衣袋中摸索着,摸索半天掏出一个小小的红红塑胶套。这套子竟是崭新的,和他并不相配。(9)老人小心地把奖券装进红色塑胶套,由于手的笨拙,做这个简单的动作也十分艰难。(10)“不用装套子了。”我说。 (11)“不行的,讨个喜气,祝你中奖!”老人终于笑了,露出有空缺的几颗牙,说出充满乡音的话。(12)他终于装好了,慎重地把红套子交给我,红套子上写着八个字“一券在手,希望无穷”。(13)后来我才知道,不管是谁买奖券,他总会努力地把奖券装进红套子里。慢慢我理解了,小红套原来是老人对买他奖券的人一种感激的表达。每次,我总是沉默着耐心【B】等待,看他把心情装进红封套,温暖四处流动着。(14)和老人逐渐认识后,有一年冬天黄昏,我向他买奖券,他还没有拿奖券给我,先看见我穿了单衣,最上面的两个扣子没有扣。老人说:“你这样会冷吧!”然后,他把奖券夹在腋下,伸出那双油污的手,要来帮我扣扣子,我迟疑了一下,但没有退避。(15)老人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我的扣子扣好,那时我真正感觉到人纯净的善意,在老人为我扣扣子的那一刻,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鼻子因而发酸。(16)老人依然是街头的流浪汉,我依然是我,向他买着无关紧要的奖券。但在我们之间,有一些友谊,装在小红套,装在眼睛里,装在不可触摸的心之角落。(17)我向老人买过很多很多奖券,从未中过奖,但每次接过小红套时,我觉得那一刻已经中奖了,真的是“一券在手,希望无穷”,我的希望不是奖券,而是人的好品质,它不会被任何境况所淹没。(18)“好雪片片,不落别处!”它美丽地落下不见了,但灌溉了我们的心田。6、第(1)段中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对刻画老人形象起什么作用?(3分) 7、本文语言意蕴丰富,让人回味无穷。请结合语境,任选文中【A】或【B】处的加点词语加以品析。(2分) 8、文中两次出现“一券在手,希望无穷”,分别说说它们不同的含义。(4分) (1) (2) 9、文章题目“不落别处”改为“卖奖券的老人”好不好?请简述理由。(3分) 10、在我们周围有一些像文中“老人”、老王中的“老王”这样的人,他们生活艰难,却拥有金子般的心灵。请结合文本与自己的感悟,谈谈你该如何对待他们。(3分) 五、作文走出_(烦恼、愚昧、风雨、课堂、阴影、网吧、幼稚、“毒品”、红土地 )要求: 加上适当的词语,补全题目,扣题作文。 文体自选,600字左右。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二)答案一、语基1、月有阴晴圆缺 东风不与周郎便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1)、搏击 昭示 d(2)、本义:磨刀的石头或在磨石上磨的意思。在选文中的含义是磨练,锻炼的意思。(3)、示例:红军长征正是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始终如一地保持着高度的凝聚力和顽强的战斗力。二、综合性学习(1)A(2)别的书销路很好,都卖完了(其他的书都卖完了)三、名著阅读凡尔纳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神秘岛 鹦鹉螺号 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四、阅读理解(一)1、请教;终于;通“披”,穿的意思;气味,这里指香气。2、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3、A 4、B5、学习条件不好,仍能够学好,像宋濂;学习条件好,却不一定能学好,像某些“太学生”。学习条件好坏,对学习能够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促使学习成功的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艰”,专心致志。(二)6、以外表的丑陋、怪异反衬他内心的美丽、善良。7、A处,写出“我”对老人的同情,表现“我”的善良。 B处,写出“我”在默默享受着老人的友好情意,表达“我”对老人的尊重、理解。8、(1)是老人对买他奖券的人的祝福;(2)暗示“我”的心中萌生了做一个好人的愿望。9、不好,原题形象、深刻,暗示老人的善良、爱心已滋润了“我”的心田,使“我”拥有了做人的好品质。“卖奖券的老人”只是交待了老人的身份。10、用热情、真诚、善良去温暖处于艰难处境中的人们。(或者:以善良体察善良,以真诚对待真诚。)五、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