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审题训练).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454946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审题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作文审题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作文审题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年高考作文审题训练题集请以“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注意:1、自选角度,提炼观点。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800字。【审题提示】我们可写的桥是广泛的,可以是实际的,也可以是虚拟的。但我们写出的桥不应该仅仅是桥,而是“或许演绎着感人肺腑的故事,或许倾诉着令人难忘的情思,或许寓含着耐人寻味的哲理”【题目十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被称为死亡之海,以前还从未有人徒步穿越过它。为了征服它,身强力壮正值盛年的中国著名探险家余纯顺不幸遇难。据报道,余纯顺选择六月份横穿大漠,遇难地距大本营只有1.4公里。专家推测,遇难的主要原因是炎热、饥渴和迷失方向。 不久,52岁的欧洲女性卡拉,只身一人,历时20天,于1998年11月18日从南向北穿越成功。她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没什么危险,一切都很正常。据报道,卡拉的背囊睡袋是专门研制的,重量轻,保暖性强。背囊上的太阳能电池,可以为携带的卫星电话、定位仪等提供电源。她带的药片食品-长效蛋白,吃一片可以长时间不用进食。为了这次探险,她两年前就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比如选择冬季是为了避开春天的沙暴、夏天的高温及秋天的大风。冬天虽冷但可以通过保暖服装来克服。选择冬季,是成功的主要原因。卡拉说:我不挑战自然,我是千方百计地适应自然。 从上面的材料可以看出,对待自然有个挑战与适应的问题。不同的态度有不同的意义,挑战,表现出人的精神,适应,表现出人的智慧。请以挑战与适应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审题提示】(1)挑战与适应是面临问题时的两难选择。挑战,固然是一种精神;适应,也不仅仅是一种策略。余纯顺和卡拉的故事说明了挑战与适应都是一种美。(2)可以虚构一则两人登山的故事,一个选择平坦的路,一个选择陡峭的路,从不同选择、不同感受中抒发自己的感想。 (3)在生物进化的历史上,有大批生物因不适应环境而绝迹,有的则顽强地活到了今天。可能写一则童话故事,写动物中的某一种(如长寿者乌龟)是怎样为适应环境而不断地改变自己的。 (4)人类对待自然界也有个挑战与适应的问题。如愚公移山的故事;移山便是一种挑战,而搬家则是一种适应。挑战固然精神可嘉,但却破坏了生态环境,在环保问题日益重要的今天,我们应选择适应。 (5)面对机关工作日复一日的枯燥和人与人之间微妙复杂的关系,我们该适应这一切还是向这样的环境挑战?适应便只能等老,挑战却没有对象,生活如此无奈,我们如何抉择?可虚构一篇小说表达当代青年的思考。 【题目二十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万事万物无不有格。鉴定产品、接待宾客讲规格,商品交易讲价格,考察阅历讲资格,文艺创作讲风格 人为万物之灵,岂能无格?人们把侮辱人格视为大不敬,把“丢失人格”视为大不义,这表明人格比其他各种“格”更为重要。请你以“人格”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本题可作如下构思:(1)从人格与人权的关系入手,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生活中或报刊电视上常有某公司因丢失东西而搜查全体相关人员的事,这不仅是侮辱了人格,更是侵犯了人权,所以我们应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利。但人格并不完全等于人权,对二者应区别清楚。参考拟题:人格与人权。(2)将人格拟人化,通过寓言故事,阐明人格的确立要经受住外界的诱惑。比如,人格正在路上行走,迎面走来金钱、权力和地位。他们看到人格气宇轩昂,一表人才,都拿出看家本领极力拉拢,有的赠以金银珠宝,有的赠以权杖印鉴,有的赠以王侯将相的称号。人格都微笑着拒绝了,依然孤独地走自己想走的路参考拟题:战胜诱惑。 (3)托物言志,借赞美某种植物(比如菊花)来赞美人格。菊开在深秋,从不与百花争妍;天越冷、霜越寒,开得越盛;花开过后不像百花那样随风飘零,而是抱香枝头,不肯委地,可见其生性淡泊、坚贞不屈参考拟题:淡泊如菊。 1、面对纷繁的生活,我们常常有许多感悟;当我们看见一轮红日冉冉升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青年人的朝气蓬勃与旺盛的生命力,当我们看见叶子从树上落下,我们也许会感悟到生命的短暂,而应该珍惜时光发奋进取 请以感悟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在“感悟”后面的空白处填一个词或短语。、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书写清楚,不少于字。 审题提示: “感悟”后面所填词语可以是动词(动词短语),如“感悟踢球”;也可以是名词(名词短语),写对某一事物的感悟,如“感悟飞瀑”,或对某一段时光的感悟,如“感悟高三”;甚至于可以是形容词,写对事物属性的感悟,如“感悟美丽”,叙写自己对美丽的感觉、感受与领悟,说明什么是真正的美丽。 总之,可以感悟的东西很多,如:历史、风景、花鸟虫鱼,日出日落、月之阴晴圆缺 6、请以“学会放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审题提示: 你不可能什么都得到,所以生活中应该学会放弃。 懂得放弃是一种智慧,有放弃才会有成就 学会放弃可以让我们更轻松 面对成功,你必须学会放弃骄傲。 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的眼睛和耳朵,是为认识别人、倾听别人,我的脚,是为走近别人;我的手,是为帮助别人、牵引别人;我的脑子,是为造福别人;我的心,是为体贴别人、爱别人;说真的,若没有别人,我还能成为我吗? 是啊,“若没有别人,我还能成为我吗”?生活中,没有人能够单独生存,没有谁能离得开别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又该怎样对待别人呢?在生活中,你是怎样对待自己,又是怎样对待别人的呢? 请你以“自己与别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审题提示: 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别人,对于处在成长期和转型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选择路口的青年具有特殊意义。话题表现出了对青年的特殊关怀,并将这种关怀转化为青年的自我反省、自我认识。这个话题的写作范围是很广的,体裁的选择也是很多的。 其一,从记叙类文体角度构思,可记叙一个曾经怎样对待自己的故事,如对过去以自我为中心不体贴他人的反省,也可讲述一个在体贴别人、关心他人的过程中得到快乐的故事等。 其二,从议论类问题角度构思,可阐述应该怎样对待自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等。 其三,在内容的选择上,也有很宽泛的范围,可写关爱世情唤真情,可写关爱亲情吐挚情,也可写关爱弱者见人情;还可以诗句中的某句诗为切入点,选取相应的内容,如倾听别人、走近别人、帮助别人等。总之,在写作时要选择好切入点,要选择能感动自己也能感动别人的内容,可记叙、描写,也可议论、抒情,这样才能写出一篇声情并茂的好文章。12、老子第33章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即“认识别人是有智慧,认识自己才算高明。”认识自己比认识别人更有智慧。 佛教宣扬最好的智慧是净智慧,如发明电可用来照明,也可用来杀人,所以发明电是智慧,但不是净智慧。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 现代汉语词典对“智慧”一词的解释是:辨别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显然智慧有两个方面的意思,认识世界是智慧,发明创造也是智慧。 科学发明是一把双刃剑。认识别人是一种智慧。认识自我更有智慧。真正的智慧是既认识别人也认识自己。 13、阅读下面的小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像大麦那样俯身 蒂斯代尔(英) 像大麦那样俯身 在海滨的低田里, 在强劲的大风中 歌唱不息。 像大麦那样俯身, 弯倒又挺起, 我也要不屈不挠, 从痛苦中站起。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 这首诗还有后半部分。“我也要温和地,/不论日夜多么漫长,/把我的忧伤,/改变为歌唱。” 立意示例:歌唱不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不屈不挠闯人生,/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阻力,我们都不会放弃。/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息地追求完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