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452017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课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课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下列发生的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苹果腐烂B . 榨取果汁C . 食物腐烂D . 金属生锈2. (2分)桐城小花茶是我市历史名茶之一,其主要制作工艺包含拣尖摊放杀青烘干等过程,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拣尖 B . 摊放 C . 杀青 D . 烘干 3. (2分)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一组是( ) A . 玻璃杯被摔碎、米饭变馊B . 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C . 蜡烛燃烧、乒乓球变瘪D . 菜刀生锈、牛奶变酸4. (2分)下列有关实验设计操作正确的是( ) A . 闻气体气味B . 验满CO2C . 加热液体D . 检查气密性5. (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取用固体药品B . 连接仪器C . 熄灭酒精灯D . 检查装置气密性6. (2分)下列实验操作或记录正确的是( )A . 用10 mL量筒量取了8.65 mL的水B . 把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C . 用漏斗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 . 实验时未经洗净的滴管可直接再吸取别的试剂7. (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顺序不正确的是( )A . 制备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 . 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先把导管移离水面,后停止加热C . 用量筒量取10mL液体时,先倒入接近10mL的液体,后用胶头滴管补至刻度线D . 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8. (2分)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读取液体体积 B.称量NaOH固体 C.熄灭酒精灯 D.检查装置气密性 A . AB . BC . CD . D9. (2分)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A . 倾倒液体药品B . 检查装置气密性C . 熄灭酒精灯D . 闻药品味道10. (2分)通过下列实验(如图所示)可以得出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 A . 甲实验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B . 乙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C . 丙实验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 . 丁实验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1. (2分)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熄灭酒精灯;f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 bacdefB . abcdefC . bacdfeD . abcdfe12. (2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B .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C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D .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13. (2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产生大量的白雾B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C . 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一会儿瓶口会产生白烟D . 某同学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14. (2分)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 A . 镁+氧气 氧化镁B . 石蜡+氧气 水+二氧化碳C .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D . 氢气+氯气 氯化氢15. (2分)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是( ) A .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B . 品红滴入水中很快散开C .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D . 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16. (2分)小明同学撰写的“心目中的原子”短文中,阐述了以下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原子可以转化为离子B . 原子是最小的微观粒子,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C . 分子是一定种类、一定数目的“原子集合”,离子是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带电的原子或原子集团”,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粒子D . 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同一类原子的质量都相同17. (2分)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锂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B . 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008gC . 锂元素和氢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D . 锂元素和氢元素属于同周期元素18. (2分)化学概念间在逻辑上有如图所示的部分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包含关系: 并列关系: 交叉关系:A .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B . 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C . 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D . 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19. (2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合金至少有两种金属熔合而成B . 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C . 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D . 两种化合物相互作用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20. (2分)下列选项与图像不相符的是( ) A . 甲: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B . 乙:一定温度下,向饱和氯化钙溶液中加入氯化钙固体C . 丙:一氧化碳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D . 丁: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二、 填空题 (共2题;共6分)21. (2分)味精是常用的调味品,它的鲜味来自于其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化学式是C5H8NO4Na,易溶于水,与AgNO3不反应),另外还含有NaCl,其它成分不考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味精中至少含有_(填数字)种元素。 (2)称取5.0g味精配制成50g溶液,量取蒸馏水的量筒规格是_(填字母)。 A . 5mLB . 10mLC . 50mLD . 100mL(3)下图是配制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填字母) 。 A . B . C . (4)为测定NaCl在味精中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向所配制的50g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充分反应,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后,在上层清液中加入_(填化学式)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在其它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若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仰视刻度量取蒸馏水,则所配制溶液中,谷氨酸钠的质量分数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所测定的味精中NaCI的质量分数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精确测定AgCl沉淀质量为2.87g,则该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_。(计算结果精确到0.1%。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NaCl-58.5 , AgCl-143.5)22. (4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工业上生产尿素 CO(NH2 )2 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 (1)从微观角度看,上图中四种物质都是由_构成。 (2)从宏观的角度看,上图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 填字母序号) 。 三、 实验题 (共4题;共13分)23. (3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1)(实验回顾)图1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2)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气体的_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 (问题提出)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定结果与理论值往往相差较大。(实验改进).甲同学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图2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装铁粉的纸袋浸有浓食盐水,会加速铁生锈).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测量项目实验前实验后烧杯中水的体积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集气瓶(扣除内容物)和导管的容积体积/mL80.054.5126.0(3)(交流表达)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改进后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结果精确到0.1%)。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图2的实验结果比图1准确度更髙的主要原因是:_、_。(实验反思)许多同学用改进前图1装置得出的结论却也与理论值相差较大,其主要原因是:_。24. (3分)下列是电解水反应示意图和装置。示意图中,“”表示氢原子,“O”表示氧原子。 (1)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_,表示单质的是_(用序号填空)。 (2)所代表的物质是左图中试管(填字母)_中产生的气体,图中A是电源的_(填“正”或“负”)极。 (3)为了探究C和D玻璃管分别产生的是什么气体,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口检验电解反应中产生的气体,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请填写下表: C玻璃管D玻璃管现象_解释_(4)写出图中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 25. (3分)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主要操作如下图所示。 (1)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填序号,下同)。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 A . 溶解和过滤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相同B . 蒸发过程中,待溶液全部蒸干停止加热C . 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为纯净物26. (4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些装置。 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标序号仪器的名称:a_;b_。 (2)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实验室在制取氧气时,连接好仪器装置,在装入药品前要检查装置的_。 (3)如图F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装置。实验时,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通入氧气约10秒,引燃铁丝下端火柴,伸入塑料瓶内,并对准导管口正上方,一会后可看到铁丝燃烧起来。这样改进后的优点有_(填序号)。 A氧气无需提前制备和收集,操作更方便B塑料瓶代替集气瓶,防止集气瓶炸裂,实验更安全C装置集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验证于一体,实验更优化四、 简答题 (共1题;共2分)27. (2分)某同学对金属钠做了如下实验:从煤油中取出一块金属钠,用小刀切下一块,切口呈现银白色金属光泽,光泽瞬间消失变暗,这是因为钠迅速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将一小块钠投入水中,该钠块漂浮于水面,并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在水面上急速转动,四处游动,同时发出嘶嘶的响声,立刻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的小球,并逐渐缩小,直至完全消失。请分析以上实验现象,可归纳出金属钠的有关性质: .物理性质:硬度_;密度_;颜色_。.化学性质:在常温下能与_反应;在常温下能与_反应。五、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1分)28. (1分)周末了,小明计划外出旅行,妈妈给他准备了“即食即热型快餐”和雪碧。该快餐的内层是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是分开包装的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无色液体,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两种物质接触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喝雪碧时他打开瓶盖发现有大量气泡冒出,小明猜想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请你帮他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写出实验操作)_。 第 18 页 共 18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填空题 (共2题;共6分)21-1、21-2、21-3、21-4、22-1、22-2、三、 实验题 (共4题;共13分)23-1、23-2、23-3、24-1、24-2、24-3、24-4、25-1、25-2、26-1、26-2、26-3、四、 简答题 (共1题;共2分)27-1、五、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1分)2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