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试卷.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438204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地理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2011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地理期末模拟试卷班别 姓名 座号 (时间:50分钟 分数: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1. 关于地球形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接近正圆的球体B. 大地如覆盖C. 天圆地方 D. 地方如棋2.你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应选择的地点是( ) A.0纬线上 B.0经线上 C.南极点 D.180经线上读北半球经纬网示意图,回答3 5题。3.丁地的经纬度是( )A.60N、100E B.60N,100W C.60S,100E D.60S,100W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既位于热带地区,又位于东半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5.丙地位于丁地的( )A.正北方向 B.正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6.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转但我们感觉不到,其原因是( )A.人随地球一起运动,地球以外的参照物太远人们感觉不到B.地球在运动,人没有运动C.地球运动太快,人们感觉不到 D.地球运动太慢,人们感觉不到7.下列四幅图是我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小强同学在地理学习活动中(分别在不同季节的某一天)绘制的一幅正午日照图,请找出他暑假期间绘制的一幅 ( )A. . C. . 8.下列现象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A家住东莞的小明早晨给远在美国纽约的姨妈打电话,姨妈却说“晚上好”B.我们每天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C.我校正午时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冬天长夏天短D.昼夜以24小时为周期交替9.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方是( ) A23.50 SB.赤道C.66.50 N 或66.50 S D. 23.50 N10.如果你爸爸12月份要到澳大利亚出差,你会建议他带( ) A.春装B夏装 C.秋装D.冬装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来自美国的杰克想了解220个参赛国的位置,他选用了“世界政区地图”; 杰克的朋友珍妮想知道故宫在什么位置,她选用了“北京城市图”;小强去天津市探访同学,他选用了“天津市地形图”;晓晓想去长城游览,她选用了“长城风景区导游图”。据此材料回答1113题。11.哪位选用的地图不适用( )A杰克 B. 珍妮C. 小强D晓晓12.下列图例是珍妮从“北京城市图”上描画下来的,可能描画错误的是( )A . B . C. D.13.假如上面提到的4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那么表示地理事物最详细的是( )A.世界政区地图B.北京城市图C天津市地形图 D长城风景区导游图14.如果要在一张A4大小的纸上绘制学校的示意图,下列比例尺最合适的是(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米 B.15 000 000 C.五千万分之一 D.15015.面积最大和最小的洲分别是( )A、非洲,南极洲 B、北美洲,大洋洲 C、亚洲,大洋洲 D、南美洲,欧洲16.读图,根据板块运动的规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大西洋面积将扩大 地中海将会消失 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将分离 非洲大陆与南美大陆将发生碰撞 A. B. C. D.17.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 )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地壳的变动 海平面的升降A.B.C. D. 18.中央气象台2010年12月13日发布未来三天天气预报:受冷空气影响,未来三天,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将下降68,北方等地将有小到中雪(雨)或雨夹雪。这段时间,出现的哪种天气对我们日常生活、农业生产影响最大?19.气象小组,测得学校某天8时、14时、20时、2时的气温分别为6、16、14、4。学校该日的最高气温和日平均气温是( ) A.14、12 B16、10 C、25、16 D.30、8妈妈,我怕!20.读漫画妈妈,我怕!,该漫画反映了( )A.地壳下沉 B.全球变暖 C.水土流失 D.填海造陆21.读地形剖面图回答,在同一时刻测得A处气温是20,B处气温是38,则A、B的相对高度是( )A1 000米 B.2 000米 C.3 000米 D.4 000米22.下列关于世界降水量分布的叙述正确是( )A.赤道地区气温高,空气上升,故降水多 B.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量多于东岸C.两极地区地面潮湿,降水较多 D.中纬度地带,内陆降水多于沿海地区读甲、乙两地气温、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图,回答2324题。23.甲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A.回归线附近大陆的西岸或大陆内部地区 B.赤道附近地区 C.亚欧大陆西岸 D.两极地区24.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地形因素 C.纬度位置 D.洋流因素25.2009年东筦市户籍人口500万人,该年内出生并成活婴儿6.6万人,死亡人口3.9万人该地2009年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2.1 B.-0.1 C.0.54 D.6.726.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口老龄化 B.交通堵塞 C.环境恶化,住房条件差 D.劳动力过剩27.人口稀少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气候湿热 B.极端干旱 C.平原地区 D.地形高峻 28.关于四国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甲国是面积最大的国家,而且地跨两大洲,多为白色人种B.乙国是加拿大,人口不超过1亿,讲英语,多信基督教C.丙国人口居世界第一,所用语言在世界上使用最普遍D.丁国面积居世界第四位,联合国总部所在地,人口居世界第三位29.聚落的建筑外貌、材料等因环境而异。下列聚落属于热带沙漠传统民居的是( )30.小明业余喜欢摆弄电脑,他发现自家的电脑,电源产于马来西亚、硬盘产于印度、主板产于美国、内存条产于韩国对此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A.国际竞争激烈 B.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 C.国际矛盾和冲突剧烈 D.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各成一体二、综合题(共40分)31.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每空2分)(1)在N 附近的弧线上补绘地球自转的方向箭头。 (2)此时太阳直射在_上(填纬线的度数)。这一天是北半球_日(节气)时间是_。_内出现极昼现象。(3)图示的当天,A、B两点中,_点将首先迎来黎明;C、D两点中,_点将首先进入黑夜。从季节看,此时北半球属_季32学校组织地理兴趣小组同学到图示地区进行野外考察,读图了解该地区的地形情况并完成以下问题。(14分,每空2分)(1)填出字母表示的山地部位的名称 B _ D_ E_(2)乙河段大致流向_方 。丙河段适合进行惊险刺激的漂流活动,理由是_。(3)B地适合开展攀岩运动的理由是 _ _。(4)若在C地测得的气温是15.3,此时A地的气温是_ 。33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内容(10分,每空1分)(1)大洲:是 洲位于东半球 是 洲 是 洲是 洲位于 半球(东西半球 )(2)大洋: A是 洋,C是 洋(3)所处大洲的居民多数属于 人种,主要信仰 宗教。(4)下列各组所列的两大洲中,以运河作为分界的有( ) A. , B. , C. , D. ,ABC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地理期末模拟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ACBBBAACBBCCDAC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CABBCABCCACCAB二、综合题:(共40分)31、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每空2分)(1) 略 (2) 23.5 N 冬至日 12月22日 北极圈(3) B D 夏季32、(每空2分,共14分)(1)陡崖 山谷 山脊(2)南 等高线密集, 坡度比较陡,水流湍急(3)B处等高线重叠,是陡崖(4)1233、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内容。(10分,每空2分) (1) 亚洲、东半球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西半球 (2) A太平洋 C大西洋 (3) 白种人、基督教 (4) B 七年级上册地理试题编制说明题目出处考查内容能力要求层次难度系数1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形状低0.82第一章第一节经纬线、经纬度的识别高0.33第一章第一节地理坐标中0.44第一章第一节五带、东西半球低0.35第一章第一节方向中0.86第一章第二节地球自转中0.67第一章第二节地球公转高0.28第一章第二节地球自转和公转高0.79第一章第二节五带分界线低0.810第一章第二节南北半球季节低0.811第一章第三节地图应用中0.612第一章第三节图例低0.713第一章第三节比例尺大小中0.714第一章第三节比例尺中0.515第二章第一节七大洲的大小低0.816第二章第二节板块运动中0.617第二章第二节海陆变迁低0.818第三章第一节天气符号低0.819第三章第二节气温中0.720第三章第二节气温变化中0.821第三章第二节地形因素时气温的影响中0.522第二章第二节降水分布中0.623第三章第三节世界气候分布高0.424第三章第四节影响气候的因素高0.625第四章第一节人口自长增长率中0.526第四章第一节人口问题中0.827第四章第一节人口分布低0.828第四章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宗教低0.329第四章第二节聚落中0.730第五章国际合作中0.731第一章第一节地球运动高0.632第一章第二节等高线地形图高0.533第二章七大洲、四大洋分布中0.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