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5复习.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415330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5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必修5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必修5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必修5复习第 一 单 元一、学习目标 在第三册小说单元学习的基础上,重点是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二、要点解读本单元小说题材内容各异,主题思想丰富多样,风格特点也不尽相同。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展示了林冲从委屈忍辱,逆来顺受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变化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黑暗、腐败的政治现实,揭示人民被迫奋起反抗的社会原因,围绕林冲的遭遇,情节的展开张弛有致、波澜起伏。2、装在套子里的人以讽刺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了别里科夫封闭、怀旧、胆小、多疑、害怕变革的形象,揭露了沙皇政府对自由的压制、对人权的践踏、对民众的专制。3、边城通过对话和感情变化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讴歌了山村田园生活的质朴、纯真,表现了作者重构理想世界的信念。语言朴素、饱满,不晦涩、不雕饰。三、学法指导1、通过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来把握主题。小说的主题一般比较含蓄,作者总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隐蔽在人物形象之中。因此,把握主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认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历史内涵。小说主要以叙事为主,描绘生活画面,表现时代风云。阅读小说,要透过故事情节表层,探寻蕴涵其中的时代气息、社会发展、思想意识以及生命形态。小说的自然环境、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也为我们把握主题提供必要的信息。2、注意情节的曲折性。小说是叙事文学,叙述的是故事,故事只是叙述事件的结果,情节则呈现事件所以发生的原因和过程,情节的展开使故事有可能呈现更复杂的人际关系、社会矛盾,具有可读性。因此,我们首先要关注情节是否充分展开,各种矛盾冲突是否有由发生、发展到高潮和结束的空间和过程。其次要注意情节的曲折性,丰富、复杂、曲折的情节,能够为塑造人物形象和挖掘事件的蕴涵留下广阔的空间。3、注意情节的合理性,以及情节发展是否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小说源于现实生活,是对生活的概括,这就要求小说具有生活的真实性,当然,神怪小说和超现实主义小说除外,其实这些小说的情节,也是真实生活的某种艺术变形罢了。因此,情节不能脱离生活现实。 4、注意从多个角度理解小说。由于读者个人的生活环境、人生阅历、文化修养和个性气质的不同,对同一部作品的评价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从这个角度看,阅读小说的过程,就是对作品再认识的过程。第 二 单 元一、学习目标:1、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熟读背诵课文。2、悉心体会不同的文体风格、语言韵味和文化性情。二、要点解读本单元编选的四篇古代抒情散文,包括了从先秦到唐代的作品,既有散体文,也有辞赋和骈文,很具有代表性。1、归去来兮辞是篇幅短小的抒情辞赋,结构安排严谨周密。散体序文重在叙述,韵文辞赋则全力抒情,二者各司其职,成“双美”之势。全文大体上以四句为一小节,小节与小节之间或有承上启下之意,或两两相对,互相呼应,既有一气呵成之势,又有回环往复之姿。首尾贯通,有意为之又似浑然天成。叙写了田园生活风貌,以及回归田园后的生活乐趣,表达了作者辞官归田的强烈愿望和归途上的心情。语言上匠心独运不见斧凿之痕,语言流畅清新,音节铿锵,自然成韵。在遣词造句上,作者是字斟句酌,很多双声词、叠韵词都是经过锤炼推敲的,但丝毫不露痕迹。2、滕王阁序可以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两段着重写景,描绘了滕王阁周围的景色和宴会的情况,从第四段中间即“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一句转入抒情,同时文章的感情基调也由乐入悲,抒发了作者的怀才不遇之情和不懈追求的凌云壮志。结构清晰,过渡自然。全文典故横陈而语言清丽可喜,有流动自然的气势,音节铿锵而和谐上口,读来流转如珠。结构层次井然而不乏波澜起伏之美,是骈文中的极品。3、逍遥游阐发了作者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思想,将深刻的哲理,融于生动具体的形象之中,激情澎湃,荡气回肠。全文富于想象,善于夸张,多用比喻,在想象和夸张中营造雄奇开阔的意境,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夹叙夹议,借助比喻和历史故事阐发哲理,节节叙事,节节议论,或以具体形象感人,或直接摆出观点,议论方式灵活多变,极富说服力。善于运用对比手法,使说理更充分有力。4、陈情表是给皇帝上的奏章,因其中流露强烈的天伦之情而感人肺腑。文章首先叙述自身遭遇的不幸和祖母疾病缠身的困境,接下来叙述朝廷多次征召的经过以及自己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最后进一步阐述祖孙相依为命的关系,同时保证祖母终老之后一定出来为国效力。文章叙事婉转亲切,语言生动形象,情透纸背而少有大声呼号之词。2,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序。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古序,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等。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这样的序叫宴集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3,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三、学法指导1、把握作品所抒发的真挚情感。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感情色彩浓郁的古代抒情散文名篇。学习中要注意深入理解每一篇作品所抒之情的背景,不同的写作目的,以及不同的抒情方式等,这样才能更准确地领会作品的深刻意蕴。2、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艺术。本单元的课文之所以会有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与作品运用生动传神的语言进行抒情和描写具有密切的关系。在学习中,除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还应仔细品味课文的语言运用之妙,体会不同课文或质朴自然、或典雅华丽的语言风格,并积累一些名言警句。3、注重诵读。由于本单元所选课文在内容上和文体上的特殊性,学习中应通过反复诵读,来把握课文的内容,体味其中的深挚情感,从而受到审美熏陶,培养文言语感。归去来兮辞在行文和抒情方式上,都继承了楚辞的传统,类似于长篇抒情诗,诵读时要注意课文中诗一样的节奏和韵律,将其中饱满的情感读出来。滕王阁序基本上由对偶句构成,又讲究平仄,在诵读时容易形成整齐的节奏,还应注意不同句式和虚词的调节语气作用,从而读出全文情感的变化。两篇泛读课文虽是散体文,但也都是语言运用上的典范之作,要在诵读中用心体味。归去来兮辞知识点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衡,通“横”)2、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二、词类活用:1、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2、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使愉快)3、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4、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5、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6、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7、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三、一词多义:心因事顺心(心愿) 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 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故故便求之(所以)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四方之事(助词“的”)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边承接)四、古今异义:(1)于时风波未静 古义:指战乱。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2)尝从人事 古义:指做官。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古义:不久。 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4)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5)幼稚盈室 古义:小孩。 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6)于是怅然慷慨 古义:感慨。今义:指大方的行为。(7)恨晨光之熹微 古义:遗憾。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8)将有事于西畴 古义:指耕种之事。 今义:指发生某事。五、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2 倒装句(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3)寻程氏 妹丧于武昌(介宾结构后置)(4)将有事于西畴(介宾结构后置)(5)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以春及告余”)(6)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疑奚”)3 省略句(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2)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4 被动句(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 (2)以心为形役(为,被)归去来兮辞中有好多包含“以”的句子,这些句子中的“以”有时作介词,有时作连词。辨清楚这些“以”到底是介词还是连词,对以后的学习和做题也是大有裨益的。以下是文中部分包含有“以”的句子及“以”在句中的词性和含义(作用)。 1、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把) 2、舟遥遥以轻飏(连词,表修饰) 3、问征夫以前路(介词,往) 4、引壶觞以自酌(介词,表承接) 5、云无心以出岫(连词,表修饰) 6、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 7、请息交以绝游(连词,表并列) 8、乐琴书以消忧(连词,表目的) 9、木欣欣以向荣(连词,表修饰) 几点规律: 1、“以”作介词时,后边往往跟着一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而且它常常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这个介宾短语又常常作后置的状语。 2、“以”作连词时,表关联作用,也就是说,它有连接前后项的作用,而前后项或者是动词,或者是形容词,很少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即便是,也不是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的。更为重要的是,“以”作连词时,作用相当于“而”。也就是说,用作连词的“以”可以用“而”替换。 3、判定“以”在句中是介词还是连词,就要从这两方面入手:一看“以”后边是不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它是不是与后边的名词或词性短语组成了介宾短语,而且是不是作状语的(在文言中“以”常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作后置状语)。二看“以”能不能用“而”替换。如果能,它就是连词;如果不能,那它就是介词。上例中的“既自以心为形役”“问征夫以前路”“农人告余以春及”中的“以”都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了介宾短语,又都是作状语的(其中后两句是状语后置的特殊句式),而且又都不能用“而”替换,因而判定它们都是介词。至于其它各句,“以”的前后连接的都是形容词或动词,又都能用“而”替换,所以是连词无疑。 三、分析两个特别的倒装句式 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2、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由于诗歌表情达意和句式平仄对应等方面的需要,诗歌中有些语句常常打乱正常语序,文中这两个句子就是这样的。在讲课时,由我提出这个疑问来,让学生自己探寻它们到底是什么样的倒装句式,很有意思。 第一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倒装句,因而在译文时应译为:“(我的)门虽然有设,却常常关闭着,(因而,我)每天在园中走一走,自成一种乐趣。”第二个句子是定语前置的倒装句,所以在译文时,要译为“既要探寻幽深曲折的沟壑,又要经过高低不平的山丘。”滕王阁序知识点整理1、注意下列字的读音。瓯(u)越 翼轸(zhn) 睇眄(min) 捧袂(mi) 台隍(hung) 舸(g)舰 遄(chun)飞潦(lo)水 簪(zn)笏 桑梓(z)帝阍(hn) 懿(y)范 彭蠡(l) 虢(gu)州2、注意下列括号内的词语的意义。地(接)衡庐(接壤。) (极)娱游于暇日(尽情。) 所(赖)君子见机(依赖。) 今兹(捧袂)(举起双袖,表示恭敬的姿势。) 等终军之(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处(涸辙)以犹欢(比喻困厄的处境。) (三秋)(古人称七、八、九月为孟秋、仲秋、季秋,三秋即季秋,九月。) 兰亭(已)矣(过去。)(一)、重点字词1、枕:台隍枕夷夏之交(动词,倚,据) 2、维:时维九月(介词,在)3、序:序属三秋(名词,时序) 4、上:俨骖騑于上路(形容词,高)5、披、闼:披绣闼(开,小门) 6、旷:山原旷其盈视(形容词,远)7、浦:声断衡阳之浦(名词,水滨) 8、甫:遥襟甫畅(副词,刚,顿时)9、遄:逸兴遄飞(副词,迅速) 10、凌:气凌彭泽之樽(动词,超过)11、迥:天高地迥(形容词,远) 12、数: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13、舛:命途多舛(形容词,乖违,不顺) 14、疏、引:恭疏短引(书写,撰写;序) 15、赋:一言均赋(动词,铺陈)(二)、一词多义 1、豫章故郡,洪者新府(形容词,旧)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连词,所以)桓侯故使人问之(副词,特意)既克,公问其故(名词,原因)2、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潦水尽而寒潭清(动词,没,干涸)则智者尽其谋(动词,全部用出)聊乘化以归尽(动词,完,尽头)3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动词,是,属于)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名词,类)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动词,在,掌管)4、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动词,依附)胡天八月即飞雪(副词,就)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连词,则,就)5、控蛮荆而引瓯越(动词,连接)恭疏短引(名词,序)司马懿引二十万军(动词,带领)引次江北(动词,后退,退却)6、穷岛屿之萦回(动词,穷尽)穷且益坚(名词,困厄,处境困难)日暮途穷(动词,阻塞不通)不忍穷竟其事(动词,穷究,追究到底)7A、sh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 一曲红绡不知数(名词,数量)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名词,技术)B、sh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动词,数落,列举罪状)C、shu而公子亲数存之(副词,屡次)8、他日趋庭(动词,快走) 入而徐趋(动词,小步快走,表示尊敬)今背本而趋末(动词,趋向,奔向) 使者驰传督趋(动词,通“促”,催促)趋令销印(副词,通“促”,赶快)9、且: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连词,可是) 北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副词,姑且,暂且)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连词,尚且)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10、矣:兰亭已矣,梓泽丘墟(语气词,相当于“了”)前人之述备矣(语气词,相当于“了”)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语气词,表示疑问)三、词类活用 1、襟、带:襟三江而带五湖(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2、下:徐孺下陈蕃之榻(使动用法,使放下来)3、腾、起:腾蛟起凤(使动用法,使腾空,使起舞)4、屈:屈贾谊于长沙(使动用法,使受委屈)5、窜:窜梁鸿于海曲(使动用法,使出走)6、星: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作状,像流星一样)7、目: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名作动,看,望)8、尽:宾主尽东南之美(副作动,都包括)9、美:宾主尽东南之美(形作名,才俊)四、句式 1、物(有)华天(有)宝(省略句) 2、十旬休假,胜友如云(聚集)(省略句)3、渔舟唱(于)晚,响穷彭蠡之滨(省略句) 4、所赖君子安(于)贫(省略句)5、童子何知(宾语前置) 6、纤歌凝而白云遏(被动句)7、怀帝阍而不见(被动句) 8、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介词结构后置)9、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介宾结构后置)五、成语 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萍水相逢 兴尽悲来 高朋满座命运多舛 达人知命 天高地迥 人杰地灵 老当益壮逍遥游文言知识 1通假字 (1) 三餐而反(返) (2) 小知不及大知(智)(3) 此小大之辩也(辨) (4) 而御六气之辩(变)(5) 而征一国者(耐) (6) 旬有五日而后反(又、返) (7) 北冥有鱼(溟) 已矣 培,通凭 范例讲解:而后乃今培风 2重点词语 怒:奋发 怒而飞(振翅奋飞) 斯:则,就 风斯在下矣:(风就在下面了) 夭阏:阻塞 莫之天阏(没有阻碍)枪:触、碰 枪榆枋而止(碰到树木就停下来) 控:投,落下 控于地而已矣(落在地上罢了) 效:显才能 知效一官(才能胜任一官之职) 比:合 行比一乡(善行能联合一乡之人) 正:本所应有 乘天地之正(顺应天地万物之性)恶W:何恶乎待哉(凭借什么呢) 3词类活用。1名词用如动词 范例讲解:而后乃今将图南(南:向南飞) 2使动用法 范例讲解:彼于致福者(致:使到来)3形容词作名词 范例讲解:鲲之大(大:庞大的体形)志怪(怪:怪异之事)4古今异义。海运:海波动荡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海南冥者,天池也 野马:游动的雾气野马也,尘埃也 果然:饱的样子:腹犹果然 众人:一般人:众人匹之,不亦悲乎羊角:旋风: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怒:奋发:怒而飞,通常的用法是气愤之意。 不过:不超过:不过数仞而下的意思,现代汉语是转折连词。5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句:而莫之夭阏者(否定句,代词作宾语) 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之二虫又何知(疑问 奚以为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哪用得着高飞九万里再往南去呢? 6一词多义(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志向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训俭示康立志 齐谐者,志怪者也逍遥游记述、记载 博闻强志屈原列传记住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标记、做标记 (2)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逍遥游名称、名字 名之者谁醉翁亭记命名、起名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声名 人虽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说出、指出 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赤壁之战名义 (3)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图谋 图穷匕首见荆轲刺秦王地图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赤壁之战谋划、筹划 乃强起扶杖,执图谐寺后促织图画 无使滋蔓,蔓难图也郑伯克段于鄢谋取、设法对付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逍遥游放上、安放 郑人有且置履者郑人买履购置、添置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鸿门宴放弃、放下 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王忠肃公翱事摆、设 (5)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逍遥游尽、止 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训俭示康生活困难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走到头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孟子尽心上不得志,与“达”相对(6)以去以六月息者也,凭、乘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用(7)其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副词,表示揣测,相当于“是还是”代词,代第一人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代词,代第三人称(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难道(其真无马邪)其中(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还是(吾其还也)(8)且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再说尚且(吾死且不惧,彘酒安足辞) 况且(且尔言过矣)而且(以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暂且(县官且顺群臣言)一边一边(且战且退) 彼且奚适也,将要且适南冥也。(将要;到、往;海)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将近)(9)乃 而后乃今培风,才是,表判断(臣非知君,知君者乃苏君)只,仅仅(乃自强步,日三四里)竟然(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竟然你,你的(家祭勿忘告乃翁)与“无”连用,表示推测(无乃尔是过与)于是(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者,受上赏)(10)时 时则不至,有时季节(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隔一段时间,有时候(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时候,时间(别君去兮何时还)时运,时机(时不利兮骓不逝)按时(学而时习之)当时,那时(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时常,经常(时与出游猎)(10)知 小知不及大知,同智,智慧知道(朝菌不知晦朔)知识,见解(孰为汝多知乎)了解(知我者,鲍子也)知己(悲歌辞旧爱,衔泪觅新知)主持(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11)修 未有知其修者,长整治,治理(修守战之具)修建(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研究、学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高(邹忌修八尺有余)(12)比 行比一乡,联合等到(比至陈,车六七白乘)挨着(天涯若比邻)处处(比比皆是也) 勾结(朋比为奸)认为和一样(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等同(与天地兮比寿)。(13)数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拼命追求细密(数罟不入夸池) 多次,屡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几(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数目(愿得补黑衣之数)计算(数不胜数)。(14)树 虽然,犹有未树也,树立,动词种植(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培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中有杂树)(15)善 泠然善也,高远好,表答应(王曰:“善。”) 擅长(京中善口技者)善良的(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16)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则风斯在下矣(就)(17)之鹏之徙于南冥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则芥为之舟:助词,不译而莫之夭阏者:代词,它;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去之二虫又何知:指示代词,这,指两只小动物陈情表知识点归纳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险衅:臣以险衅(艰难祸患,指命运不济) 2、见背:慈父见背(背弃我,指死亡) 3、夺:舅夺母志(改变) 4、祚:门衰祚(zu)薄(福分) 5、鲜:终鲜兄弟(本指少,这里是没有) 6、吊: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安慰) 7、婴:而刘夙婴疾病(缠绕) 8、废:未曾废离(停止侍奉) 9、察:前太守逵察臣孝廉(考察和推举) 10、寻:寻蒙国恩(不久) 11、笃:则刘病日笃(病重) 12、拔擢:至微至陋,过蒙拔擢(zhu)(提升) 13、区区: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14、听:听臣微志(听任,准许) 二、 一词多义 1、行:行年四岁(动词,经历) 九岁不行(动词,走路) 2、矜:犹蒙矜育(动词,怜惜) 不矜名节(动词,自夸) 愿陛下矜悯愚诚(动词,怜悯) 3、至:至微至陋(副词,极其) 无以至今日(动词,到达) 4、以:臣以险衅(连词,因为)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 谨拜表以闻(连词,相当于“而”) 猥以微贱(介词,凭身份)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 臣具以表闻(介词,用) 5、见:慈父见背(代词,我,自己) 二州牧所见明知(动词,看见) 6、亲:躬亲抚养(代词,亲自)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名词,亲戚) 7、日:日薄西山(名词,太阳) 报养刘之日短(名词,日子) 8、当:当侍东宫(动词,任,充当) 死当结草(副词,应当) 9、薄:日薄西山(动词,迫近) 门衰祚薄(形容词,微薄,少) 10、拜:拜臣郎中(动词,授官)谨拜表以闻(动词,奉上) 11、于: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介词,比)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给) 12、夙:夙遭闵凶(名词,很早,幼年)夙夜忧叹(名词,早晨) 13. 之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憧。助词。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14. 终 (1)既无叔伯,终鲜兄弟。与“既”配合,起并列联合作用,相当干“又”,连词。2)无以终余年。 结束,度完,动词。3)愿乞终养。 终了,动词。15. 命 (1)辞不赴命。 任命,名词。(2)人命危浅。 生命、性命,名词。(3)更相为命。 生活、生存,名词。 三、 词类活用 1、躬亲:躬亲抚养(名作状,亲自) 2、日:则病日笃(名作状,一天天地) 3、闵凶:夙遭闵凶(形作名,忧患凶丧这事) 4、微贱:猥以微贱(形作名,卑微低贱的身份) 5、诚:愿陛下矜悯愚诚(形作名,诚心) 6、终:无以终余年(动词使动,使结束) 7、卒:保卒余年(动词使动,使终了) 8、远,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作动,远行) 9、进退: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动作名,是否出来做官之事) 10、闻:谨拜表以闻(动词使动,使知道) 四、 古今异义的词 1、至于:至于成立(古义:到。今义:程度副词) 2、成立:至于成立(古义:成人自立。今义:创立) 3、不行:九岁不行(古义:不能走路。今义:不可以)4、秀才:后刺史荣举臣秀才(古义:优秀人才。今义: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考中者) 5、告诉:则告诉不许(古义:申诉。 今义:让别人知道) 6、辛苦:臣之辛苦(古义:辛酸苦楚。 今义:身心劳苦) 五、 句式 1、急于星火(介词结构后置) 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判断句) 3、谨拜表以闻(陛下)(省略句) 4、且刘夙婴疾病 (被动句)第 三 单 元一、学习目标本单元为文艺学论文单元,主要学习文艺评论和随笔。二、要点解读 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加深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这个单元的三篇课文,或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评论某种审美现象,都能持之有故,自成一家之言。 1、咬文嚼字一文,贯穿着作者一个总的思想,就是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作者对每个实例的咀嚼,都领悟到不同文字所蕴含的不同意味、不同思想感情,从而告诉读者,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本着这个精神,“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和吻合”,才能“达到艺术的完美”。 2、说“木叶”一文,是“咬文嚼字”的范例。 “木叶”与“树叶”在语言上是一字之差,在艺术形象上却是千里之别,原因何在?作者旁征博引,条分缕析,说得头头是道,令人信服。3、谈中国诗是议论一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作者在中外诗歌的比较中,分析中国诗的特征:从诗的发展顺序来说,中国诗与外国诗刚好相反;中国诗篇幅短小;中国诗富于暗示性;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但从总体说,“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三、学法指导 本单元课文,都是论说性的。学习这类文章,不同于学习文学作品,在阅读方法上应该有所区别。一般来说,按照下列步骤阅读。 1、从头到尾阅读,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以便于先对全文有个整体印象。然后再慢慢阅读,直到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大意。2、理清文章的思路。先理清总体思路,拟出全文纲要。然后理清局部思路,搞清各部分内容的顺序以及相互之间关系,找出重点部分,拟出各部分纲要。3、透过重要的段落和关键语句,抓住课文的主旨。4、对课文的观点和材料作出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5、调动自己平时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做一番比较。此外,还可以借鉴这些课文的写法,给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作家作品写一些文艺评论和随笔。第 四 单 元一、学习目标:1、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文章的观点。2、品味科技类文章简洁、严密、明晰的语言特点。3、有意识地培养理性精神。二、要点解读 本单元所选三篇课文都是自然科学小论文,文化内涵都十分丰富。1、中国建筑的特征先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接着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最后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2、作为生物的社会是一篇论述生物社会行为的文章。作者选取了独特的视角,将一些群居性生物的行为与人类进行比较,描述了它们在集体行动中所表现出的高度组织性,提出了“多个单独的动物合并成一个生物的现象”,对传统生物学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和动物本能的观点进行了反思,也对人类盲目自大、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生存危机作出了警示。语言幽默风趣,表现出一个科普大家的睿智和哲思。3、宇宙的未来作者先从古代的巫术和近代的宗教预言谈起,引出话题,说明从科学的角度谈论宇宙的未来是非常严肃的事,科学有别于宗教的地方是它的求实精神。探讨宇宙是继续膨胀还是有可能收缩是这篇讲演的主体部分,计算宇宙的密度又是这一主体部分的关键,有关宇宙中物质密度临界值的探讨,则把问题引向深入。最后,介绍两种新的理论人择原理和暴涨理论,则体现了科学界最新的探索。作者从可见物质谈到暗物质,从成熟的理论谈到科学的假说,把问题讲得透彻明白。最后没有作出一个明确的预言,恰恰说明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语言除了推理严谨外,幽默也是其突出的特点。三、学法指导 1、要立足于“科学人文”来学习课文。这些文章,既是“科学的”,有科学知识、科学理念和科学精神,又是“人文的”,以人文的观点审视科学、对待科学,表现出很强的人文关怀色彩。在语文课中学习科学文化论著,既要感受到科学文化的魅力,也要从中得到科学美感的陶冶。 2、理清作者的思路,概括归纳文章的要点,理解文章的重点难点。本单元所选课文,每一课都有一个核心议题,作者在写作时,一定是经过了缜密的构思,围绕这一议题来组织材料的。解读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个还原的过程。明晰了作者的思路,抓住了文章的要点,找出了重点难点问题,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就不难了。3、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开展跨学科的交流活动。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表达交流部分是在前四册分专题讲述的基础上,从综合写作能力的角度,提出了四个更高的写作高要求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作为高中阶段的总结。梳理探究部分的三个专题活动分别是文言词语句式古代文化常识有趣的语言翻译。 文言词语句式阐释了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的基本知识,要求结合学过的五个必修模块中的文言文,对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做一番梳理,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对天文地理、纪年纪时、姓名字号、礼仪制度这些古文化做了一番简单梳理,积累这些知识,可以提高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有趣的语言翻译以汉语和英语之间的翻译为例,总结了一些语言翻译的方法。名著导读部分介绍了三国演义和堂吉诃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