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初三化学中考考点归纳与点拨.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98095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6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初三化学中考考点归纳与点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1初三化学中考考点归纳与点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1初三化学中考考点归纳与点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初三化学中考考点归纳与点拨A:(氧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一:知识点精析考点1:物质的变化、性质、反应类型(1) 判别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有无新物质生成。发光、放热、爆炸是什么变化? (2)物质的色、态、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度属于物理性质,在化学变化中才体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如 性、 性、 性、 性等)。 (3)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是: 化合(A+BAB)、分解(ABA+B)、置换(C+ABAC+B)、复分解(AB+CDAD+CB)下列各是什么反应类型?HCl + AgNO3 AgCl + HNO3 Fe + H2SO4 FeSO4 + H2 2Cu+02 2 CuO H2C03C02+H20 还原性物质: 还原即夺取别人的氧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碳还原二氧化碳: 提问:氢气可以还原氧化铁吗? 一氧化碳可以还原氧化铜吗? 考点2:空气的成分、应用、污染和防治 (1)空气成分及体积分数:N278 022l、稀有气体0.94、C02 0.03其他杂质气体0.03 (2)应用:氧气( 、 )、氮气( )、稀有气体( 或 ,如氖气一一 光) (3)污染大气的物质是 (如沙尘)和 (主要是CO、N02、S02),大气污染引发三大环境问题一一温室效应(C02,但C02不是大气污染物)、酸雨( 、 )、臭气空洞( ) (4)三大化石燃料一一 、 、 (燃烧都会产生C02,石油在驱动汽车、飞机时尾气中有氮氧化物,煤燃烧会产生S02)。问: 最容易引发酸雨?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取之于水来源丰富、等量燃烧放出热量最大、燃烧产物是水没有污染)但现有技术条件下成本较大。 (如开发氢能源、用酒精代替汽油、西气东输用天然气代替煤气等)、 、 等能有效防治气体污染。考点3:氧气的性质、制法、用途(1) 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降温可变为淡蓝色液体,甚至变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氧气通常贮存在蓝色钢瓶中。化学性质见下表。物质主 要 现 象(在氧气中)化学方程式 碳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 + O2 点燃 CO2 硫发出 火焰;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 色有 气味的气体 S + O2点燃SO2 磷发出白光、放热、生成白烟 铁剧烈燃烧、 、放热、生成 色固体 铝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4Al + 3O2点燃2Al2O3 镁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空气中即可燃烧) 2Mg + O2点燃2MgO(2) 实验室两种制法:A.分离空气法。工业制氧是物理变化。因为这里只是利用各种成分的 不同,把空气中的氧气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来。 B.实验室制法(1) 药品: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 (2)原理一: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3)操作步骤 用排水法收集,实验步骤可以概括为“查-装-定-点-收-离-熄”7个字。操作步骤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试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否则,应塞紧或更换橡皮擦药品装入试管按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取少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平铺在试管底部,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颗粒随气体排出水槽、集气瓶或堵塞导管。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铁夹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点燃酒精灯加热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试管中的药品部位加热。排水法收集氧气集气瓶内装满水,不留空气。当导管口产生连续气泡时才开始收集,瓶中水排尽,瓶中氧气集满收集完毕,导管撤离水槽导管不离开水槽,不能熄灭酒精灯熄灭酒精灯当导管撤离水槽后才能熄灭酒精灯,否则水会流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4)原理二:双氧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放出氧气方程式: 可用 法(不易溶于水)或 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3229)收集考点4:燃烧、缓慢氧化、自燃和爆炸 燃烧一一即剧烈氧化(在有限空间内的急速燃烧会引起爆炸)氧化缓慢氧化(可能引发自燃) 燃烧三条件(缺一不可)一一 、 (通常为氧气)、 灭火只需去掉一个条件(三缺一)即可。要记住一些消防安全标志。二:典型例题例题 1.下图所示的家庭小实验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制取明矾晶体 净 水 自制汽水 将鸡蛋壳放入醋中A. B. C. D.例2.)镁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可燃性 D.延展性例3.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例4. 2008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以下是我省部分文化遗产,其制作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 ( )例5.理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A.木灰 B.硫磺 C.铁丝 D.红磷例6.下列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自来水 C.硬水 D.浮有冰的水例7. 2008年北京奥运会若用大型遥控飞艇作广告。为了安全,艇内充入的气体最好是( )A.氢气 B.氧气 C.氦气 D.二氧化碳例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的是( )A.铁丝 B.木炭 C.白磷 D.硫粉例9.下列图示所表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例10. (13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例11. (9分)结合下列图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a ;b 。用A装置制取某种气体的一个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室中,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标号);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如何验满? 。(3)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它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得。其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氢气的装置可选用 或 。(填标号)B:(微观粒子,碳,碳的氧化物,水,化学方程式)一:知识点精析:考点5:物质的组成与构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宏观上,物质由元素组成(可由一种元素组成单质,也可由多种元素组成化合物)。元素是核电荷数相同(即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2)原子中有: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律:第一层最多只能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只能排8个电子:最外不能超过8个电子。 (5)微观上,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物质构成的规律如下:物质类型构成物质的徽粒实 例 , , 原子 Mg、Hg、(C、Si、SiO2),Ne等绝大多数 单质及其化合物 分子 N2、02、H2、Cl2、H20、NH3、CO2、H2SO4等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 , ) 离子 NaCl、MgCl2、KCl、Na2S、NaOH等例:H20、HCl、 Mg、Hg 、NaCl、MgCl2分别由什么微观粒子保持其化学性质? 考点6:化学用语的正确书写及其意义 (1)化学式:书写 单质一一金属、稀有气体用元素符号表示(他们的化学式与元素符号相同)即: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 化合物一一要借助化合价来书写,“左正右负、标价交叉、化简检验”(或用最小公倍数法) 常见化合价口决: “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铜汞二价最常见,单质一律为零价” “负一氢氧硝酸根、负二硫酸碳酸根、还有负三磷酸根、只有正一是铵根”考点7: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多种成分):如空气、溶液、合金等 金属单质物质 单质(一种元素) 非金属单质 纯净物(一种成分) 氧化物、酸、碱、盐 化合物(多种元素) 有机物考点8:水及水资源的利用(1)根据电解产物的体积比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推知水的组成及其分子构成水的化学性质水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 水的电解 2H2O 2H2+ O2 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2)水的净化处理:从天然水得到自来水絮凝剂(如明矾)吸附沉淀过滤(一贴、二低、三靠) 活性炭吸附杀菌消毒从自来水得到纯净水蒸馏(原理:自来水水蒸气纯净水;注意:温度计的水银球位置及冷凝水的流向)(3)硬水与软水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叫硬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浮渣多、泡沫少)和软水(浮渣少、泡沫多)通过煮沸(生活中)或蒸馏等方法可以将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浓度降低(即软化)。(4)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水体的三大污染源: 、 、 合理利用水资源: 、 治理水污染:对生活污水进行 ;对工业废水,要求工厂经处理 后排放。考点9:有关化学计算 (1)化学式的计算: 元素种类、一个分子中的原子总数、相对分子质量、各种元素的质量比、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2)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利用质量守恒进行有关计算(质量、推未知物的化学式),根据化学方程式隐含的质量比进行相关计算。【设(设未知数)、写(写方程式)、列(列关系量)、解(解未知数)、答(简明作答)】 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量以及由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来的量都是纯物质的量含杂物质参与反应或生成含杂物质时要通过乘以纯度转化成纯物质的量。溶液参与反应的实质是溶质参与反应。应由溶液的质量乘以溶质的质量分数求出溶质的质量后方可代入计算。 (3)溶液的计算:(见溶液部分)考点10: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8个基本要素)猜想与假设提出问题制定计划进行实验反思与评价搜集证据解释与结论表达与交流 实验探究中要注意:科学取样(取样要有代表性)、对比实验(通过鲜明对比直观地说明问题)、定量实验(定性问题定量化增强说服力)、多次实验(重复实验以得出同样结果、系列实验以得出相关规律,以增强结果的可信度)。实验过程要注意条件控制。 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科学是把双刃剑往往让人喜忧参半,要正面评价科学的作用,不可因噎废食,而要趋利避害。 开放性试题有知识型、社会型、科学素养型三类,它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要合理就可得分。知识型问题(如固液作用产生气体的反应)宜采取章节搜索的办法找到切题的答案;社会型问题(如环保、能源、)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回答:科学素养型问题(如谈完成某一探究实验受到的启示)可从猜想要有依据、探究可用多组对比、判断要有依据,科学研究要大胆猜想、勤于思考、严密设计、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等方面进行回答。考点11:碳及其化合物 (1)几种碳单质的物性及用途 金刚石、石墨: 结构不同(都由碳原子构成,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决定物性不同(颜色、硬度、导电性不同):物性不同决定用途不同(金刚石作钻石、钻头、刻刀;石墨作铅笔芯、润滑剂、电极)。 C60:该物质由C60分子构成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C60分子形似足球。 木炭、活性炭: 都有强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如脱色)和异昧(如除臭)。焦炭:用于冶炼金属。 炭黑:用作橡胶填料,可增强橡胶的耐磨性。(2)两大气体的(O2和CO2)的制取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 2KMn04 K2Mn()4+MnO2+O2 2H2O2 2H2O+ O2 气体发生装置 固固加热型(见下图) 固液不加热型(与C02同) 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检验方法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使澄清石荻水变浑浊注意点步骤为“组、检,装、夹、点、收、移、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排水法。气泡连续均匀时方可收集;排空气法。带火星木条放瓶口复燃为满;捧水法瓶口有气泡冒出为满;防倒流。 骤为“组、检、装(先固后液)、收”;用石灰石不用碳酸钠(石灰石反应速率适中)、用 不用硫酸和浓盐酸原因是:用长颈漏斗时,漏斗最下端要 把燃着的木条放集气瓶口火焰熄灭说明气已集满。附:氢气的性质与实验室制法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最轻气体。具有可燃性、还原性。2H2+02 2H20(可燃性) CuO+H2 Cu+H20(还原性)实验室制法:Zn+H2S04(稀)=ZnS04+H2 Zn+2HCl(稀)=ZnCl2+H2(固液不加热型) (3)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物质C02CO物性 无色、无味、能溶于水的气体 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剧毒气体化性 C02+Ca(OH)2=CaC03+H20 C02+H20=H2C03 2CO+02 2C02 CO+CuO Cu+C02 3C0+Fe203 2Fe+3C02用途 光合作用、气体肥料、灭火、化工原料等 作为燃料、冶炼金属危害 (4)C、CO、H2都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物质可燃性还原性C C+02 C02 2C+02 2CO C+2CuO 2Cu+C02 CO 2CO+02 2C02 CO+CuO Cu+C02 3C0+Fe2032Fe+3C02H2 2H2+02 2H20 H2+CuO Cu+H20 注意:操作步骤为通气一加热一冷却一停气:要除去尾气中的CO,以防污染空气。具体用什么方法: 、 考点12:燃烧与灭火 燃料与能源 (1)燃烧要同时有可燃物、助燃物(通常为02)、达到着火点,灭火只需三者缺一。 (2)灭火器的选择:棉布、木材一泡沫;油、气一干粉;图书、档案资料一C02。(3)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主要成分 含碳的复杂混合物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 加工隔绝空气加热可得焦炭、煤气等据沸点不同分开及其它处理燃烧污染物S02、N02等造成酸雨CO、氮氧化物、含铅化合物等注: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为 等。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是一种石油化工产品) (4)化学变化包括“两变化”:物质变化(生成新物质)和能量变化(放热或吸热) (5)新燃料: 乙醇 C2H50H+302 2C02+3H20 氢气 2H2+02 2H20(最清洁、最理想的燃料)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缓解化石燃料的耗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二:典型例题例1.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许多有趣的结构和性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常温常压下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图为其模拟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原子个数发生变化B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问间隔没有发生变化C.在弱场下,水分子运动从无序转变为有序D.利用该质,人们在常温常压下可建成溜冰场例2.有关电解水实验(如右图)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试管甲中的气体是氢气 B.试管乙中的气体是氧气C.该实验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该实验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例3. 2008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发展水利,改善民生”。(1)水 (填“属于”或“不属于”)六大类营养素之一。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2)右图是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不仅可以 的物质,还可以 的杂质。(3)有一杯主要含有MgCl2和CaCl2的硬水。某兴趣小组设计出软化水的部分实验方案,请你一起来完成。可供选用的物质有:Ca(OH)2溶液、NaOH溶液、饱和Na2CO3溶液、肥皂水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取少量水样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Ca(0H):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有白色沉淀产生MgCl2+Ca(OH)2=Mg(OH)2 +CaCl2继续向上述试管中滴加 , 直到不再产生沉淀有白色沉淀产生化学方程式: 过滤滤液澄清 取上述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少量肥皂水,振荡 产生较多泡沫证明硬水已软化例4 2007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冰川消融,后果堪忧”,我国的主题是“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下列与上述主题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B.温室效应是导致地球温度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C.冰川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给人类生存带来威胁D.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例5.下面O2和C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例6.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用干冰作制冷剂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C.用煤作燃料 D.发烧病人用酒精擦身体降温例7. “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A.先变红后变紫 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先变无色后变红 D.先变蓝后变紫例8.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CO、H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以下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进行);通过赤热的炭层后,恢复到原状态,气体体积不变;通过灼热的CuO时,固体变成红色;通过白色CuS04粉末时,粉末变成蓝色晶体;通人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CO、H2B.原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CO2,一定含有H和COC.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H和CO,可能含有COD.根据,可推断实验过程中一定有CO生成例9.下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金刚石 石墨 C60 碳纳米管A.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B.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C.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D.这四种物质的结构中都是每个碳原子连接3个碳原子例10.下图分别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其中错误的是( )例11. (7分)图是小庆同学归纳的几种含钙化合物的知识网络圈,请根据 该图回答(1)属于碱的是 (2)可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3)写出图中涉及的任意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例12. (6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CO2 ,通过 作用将CO2 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1)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吸收CO2,通过 作用将CO2释放到大气中。(2)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 和H2 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请在括号中填写该化工原料的化学式:2CO2 +6H2 =1( )+ 4H2O (3)为了减慢大气中CO2 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填序号) 。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 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例13. (08黑龙江哈尔滨) (3分)干粉灭火器是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白色干粉来灭火。这种灭火器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其中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它受热后生成苏打、水和一种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灭火时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例14. (6分)(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氢氧化钠D.碳酸氢钠E.水 F.酒精G. 石油H.煤八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序号填空: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是 被誉为“工业的血液”的是 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最常见的溶剂是 (2)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试分析导致下列两组物质性质不同的原因。金刚石和石墨性质不同是由于 不同;生铁和钢的性质不同是由于 不同例15.下图所示装置可以验证某混合气体(无色无味)是否含有CO2和CO请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中的试剂是(写名称,下同) ,B装置中的试剂是 ;(2)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2存在的实验现象是 ;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存在的实验现象是 ;(3)如果没有B装置,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2分) 。例16. (24分)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b_。(2)实验室用甲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用_法收集氧气。反应结束后冷却,往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搅拌、过滤,得到黑色粉末。该黑色粉末与过氧化氢接触有大量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黑色粉末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3)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乙装置制取并检验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试管里产生_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产生沉淀后继续通入二氧化碳,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沉淀溶解变成澄清溶液。为了确定沉淀溶解成澄清溶液的原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相关探究。提出问题 沉淀为什么能溶解变成澄清溶液?查阅资料 碳酸盐溶于酸,碳酸氢钙Ca(HCO3)2溶于水。猜想与假设 溶液呈酸性;反应生成了碳酸氢钙。实验与结论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把一小片pH试纸放在一块干净的玻璃片上,用_蘸取沉淀溶解成澄清的溶液沾在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测得被测液的pH8猜想_。(填“成立”或“不成立”)实验:取沉淀溶解成澄清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_。有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猜想成立。通过探究得知,生成的沉淀会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了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交流与反思 从探究中你得到的启示或感受是_。例17. (6分)某无色气体中可能含有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将该气体依次通过下图所示装置,观察到:A装置内未见有浑浊出现;D装置内无水硫酸铜变蓝(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最终收集到一定量干燥气体(假设每步反应都是完全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可知原混合气体中肯定不含_;(2)由可知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_;(3)最终收集到的气体是_;(4)实验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D装置总质量E、F装置总质量反应前156.6g356.8g反应后158.4g359.0g则该气体的成分为:_。C:(金属,溶液,酸碱盐)一:知识点解析考点13:金属 (1)金属的化学性质: 与氧气反应:Mg、Al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有较强的抗腐蚀性;Fe、Cu在加热时能与氧气反应;Au不与氧气反应,即“真金不怕火炼”。 与酸(盐酸、稀硫酸等)反应:金属活动顺序H之前的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图象:快慢看斜率、多少看高低) 与化合物溶液反应:金属与化合物溶液发生置换反应遵循金属活动“前置后”的顺序。钾 钙 钠 镁 铝 锌 铁 锡 铅 (氢) 铜 汞 银 铂 金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2)合金: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的共熔体。属混合物。与各组成物比合金的硬度更大、强度更好、因而用途更广,但熔点更低。 (3)金属的冶炼: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如CuO、Fe203)都可被C、CO、H2还原成单质。 (4)铁生锈的条件:同时接触氧气和水。(保持干燥、隔绝空气、涂上或镀上保护层等可防生锈)金属活动顺序表:考点14:溶液 1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分散到溶剂中形成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不溶于水的固体小颗粒(或小油滴)经振荡暂时分散到水中形成悬浊液(或乳浊液),浊液不均一、不稳定。 2溶解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分散到溶剂中的过程,包括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的吸热过程和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水合的放热过程。记住 、 溶于水, 与水反应放热, 溶于水吸热。乳化是油脂在乳化剂(如洗涤剂)作用分解成小油滴进入到水中的过程。 3一定温度下,往一定量的水中加入某溶质,当所得溶液不能再溶解更多的该溶质时,此时的溶液称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反之,则为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4一定温度下,l00克水最多所能溶解的固体质量,叫该物质的溶解度。绝大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的S受T影响大,而 的s受T影响小。 的S随T的升高而降低。注意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5一定温度、一定压强下,1体积的水最多溶解的气体的体积即为该气体的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随压强的增大而 。 6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l00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密度溶液的体积。7溶质的质量分数是表示溶液浓度大小的量表示100克溶液中溶解了多少克的溶质;溶解度是表示物质溶解能力大小的量。表示某温度下,l00克溶剂最多能溶解多少克的溶质。前者的计算式为: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后者的计算式为:S=(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100g。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s(100g+s)】100。注意:溶解度的计算不考,也就是说,质量分数的计算要练熟 8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据“溶质的质量守恒”计算溶质的质量或体积、溶剂的体积) (固体阁天平称、液体用量筒量) (烧杯与玻璃棒)。考点15:酸、碱、盐、氧化物的性质I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性质酸(五条)碱(四条)备注与指示剂的作用 酚酞:无色;石蕊:红色 酚酞:红色;石蕊:蓝色与活泼金属反应 H2S04+ZnZnS04+H2 一般无此性质也是金属化性与氧化物的反应 6HCl+Fe2032FeCl3+3H20 2NaOH+C02Na2CO3+H20也是氧化物化性中和反应HCl+NaOHNaCl+H20是酸碱的共性与盐的反应2HCl+Na2CO32NaCl4+C02+H202NaOH+CuS04Cu(OH)2+Na2SO也是盐的化性2盐的化学性质(四条): (1)盐+金属新盐+新金属,在这类反应中盐一般要能溶于水反应物金属单质要比盐中的金属活泼。例如:Fe+CuS04FeSO4+Cu (2)盐+碱新盐+新碱在这类反应中,反应物一般都要能溶于水。 例如:Na2CO3+Ca(OH)22NaOH+CaC03 (3)盐+酸=新盐+新酸,在这类反应中强酸(盐酸、硝酸、稀硫酸)一般可以跟弱酸盐(不管是否可溶)反应,即强酸制弱酸;或反应物都溶于水,生成物之一是不溶于酸的沉淀。 例如:CaC03+2HClCaCl2+H20+C02 BaCl2+H2S04BaS04+2HCl (4)盐1+盐2新盐1+新盐2,一般盐需都溶,例如:BaCl2+Na2S04BaS04+2NaCl3化肥:大部分属于盐,分成氮肥、磷肥、钾肥三种,含N、P、K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化肥叫复合肥(如KN03)。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但使用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酸、碱、盐、氧化物的化学性质的简化记忆:“抓住酸碱、适当补充”。 (1)酸碱的性质中已包含了“盐+酸”、“盐+碱”反应的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只需增加“盐+盐”、“盐+金属”即可; (2)酸碱的性质中已包含了“氧化物+酸”、“氧化物+碱”反应的性质,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只需增加“氧化物+水”即可。4物质的溶解性规律(限初中): 酸:都可溶: 碱:KOH、NaOH、Ba(OH)2可溶:Ca(OH)2微溶;其它不溶。 盐:钾钠铵盐硝酸盐全可溶; 盐酸盐(除AgCl)硫酸盐(除BaSO4)大多可溶; 碳酸盐【除K、Na、NH4可溶】大多不溶。5溶液的酸碱度可用pH表示,pH=7中性、pH7碱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越大碱性越强。溶液的pH可用pH试纸测定,步骤为“放、滴、比、读”,pH试纸不可先润湿。6浓硫酸与氢氧化钠固体都有强吸水性、强腐蚀性、溶于水都放出大量的热。浓盐酸有挥发性。附,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的颜色颜色物质颜色物质 黑色 Mn02、CuO、C、Fe304、红色 Cu(红)、红磷(暗红)、Fe(OH)3(红褐)、HgO、 Fe203(红棕)、NO2(红棕)、石蕊试液(紫色) 蓝色 CuS045H2O、Cu(OH)2、 CuSO4溶液、液态02(淡蓝)绿色 Fe2+溶液(浅绿) 黄色 S、Fe3+溶液(棕黄)难溶白色固体 CaCO3、BaSO4、AgCl、Mg(OH)2 BaSO4和AgCl同时还不溶于盐酸、稀硝酸考点16:化学与生活 1人类的六种营养素:蛋白质(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糖类(主要的供能物质)、油脂(重要的供能物质)、维生素(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水、无机盐。 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构成人体的元素有50多种。分常量元素(0、C、H、N、Ca、Na等)、微量元素(又分必需元素,如Fe、I、Zn、Se等,非必需元素)、有害元素(As、Cd、Hg等)。3绝大多数的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如CH4、C2H5OH、CH3COOH等)。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称为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垃圾造成的污染称为白色污染。考点17:实验基本操作 (1)药品的取用 固体:块状“一平、二放、三慢立”;粉末状“一平、二送、三直立” 液体:量少用滴、量多用倒(定量用量筒)“瓶塞倒放桌、标签向手心、口口紧相挨、试管略倾斜” (2)物质的加热 可加热仪器一一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前三者可直接在火焰上加热)、烧杯(瓶)(垫上石棉网间接加热) 酒精灯的使用:严禁互点、不可吹灭与燃着添加 用试管夹夹住、要用外焰加热、先匀热后集中、固体管口略向下、液体管口斜向上、液体不超三分一、管口不对着人。 (3)检查气密性 导管一端入水、手掌紧贴瓶壁、管口冒泡、手离器壁水升、便知气密良好 (4)计量 用天平称质量;精确到O1g、左物右码、加码先大后小、腐蚀性药品间接称量 用量筒量体积:选择适当量程、读数三点一线,不可简中稀释与反应 (5)物质的存放:广口瓶装固体、细口瓶装液体、集气瓶装气体 (6)胶头滴管的使用:悬空滴加、停加正放、严禁一管多用。(其中滴瓶上的滴管只能专用) (7)过滤:是分离固液混合物的方法。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8)蒸发:是除去溶剂获得更浓溶液或晶体的方法。蒸发过程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加快溶剂蒸发和防止液滴飞溅出来。 (9)蒸馏:分离两种或两种以上沸点不同的液体的方法。注意水流方向与气流方向相反。初三化学中考必须记住的化学用语一、元素的名称及符号原子序数l 2 3 4 5 6 7 8 9 lO ll 12 13 14 15 16 17 18元素名称 氢 氦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氩元素符号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元素名称钾 钙 锰 铁 锌 银 钡 碘 汞 铜 锡 铅 铂 金元素符号 K Ca Mn Fe Zn Ag Ba IHg Cu Sn Pb Pt Au二、离子符号名称符号名称符号名 称符号名 称符号钠离子 Na+钾离子 K+氯离子 Cl-高锰酸根离子 Mn04-钙离子 Ca2+亚铁离子 Fe2+氧离子 02-锰酸根离子Mn042-氢离子 H+铁离子 Fe3+硫离子 S2-硫酸根离子 SO42-铜离子 Cu2+铵根离子 NH4+氢氧根离子 OH-碳酸根离子 C032-镁离子Mg2+锌离子 Zn2+硝酸根离子 N03-碳酸氢根离子 HCO3-铝离子 Al3+银离子 Ag+ 三、化学式名 称符号名 称符号名 称符 号名 称符 号一氧化碳CO盐 酸HCl氯化钠NaCl硫酸铝A12(S04)3二氧化碳C02硝 酸HN03氯化钾KCl硫酸亚铁FeSO4二氧化硫S02硫 酸H2S04氯化锌ZnCl2硫酸铁Fe2(S04)3三氧化硫S03碳 酸H2CO3氯化镁MgCl2硫酸铜CuS04水H20氯化钙CaCl2硝酸钾KN03过氧化氢H202氢氧化钠NaOH氯化铁FeCl3硝酸铜Cu(N03)2五氧化二磷P205氢氧化钾KOH氯化亚铁FeCl2硝酸铝Al(N03)3氧化镁MgO氢氧化镁Mg(OH)2氯化铜CuCl2硝酸铁Fe(N03)3氧化铝A1203氢氧化钙Ca(OH)2氯化铝AlCl3硝酸银AgN03氧化铜CuO氢氧化钡Ba(OH)2氯化钡BaCl2硝酸铵NH4NO3氧化锌ZnO氢氧化铝Al(OH)3氯化银AgCl氯化铵NH4Cl二氧化锰Mn02氢氧化亚铁Fe(OH)2硫化钠Na2S硫酸铵(NH4)2S04氧化钠Na20氢氧化铁Fe(OH)3硫化钾K2S碳酸铵(NH4)2C03四氧化三铁Fe304氢氧化铜Cu(OH)2碳酸氢铵NH4HC03氧化钙CaO氮气N2硫酸钠Na2S04氯酸钾KCl03氧化汞HgO氧气02硫酸钾K2S04高锰酸钾KMn04二氧化硅Si02氮气N2硫酸锌ZnS04锰酸钾K2Mn04氧化铁Fe203氨气NH3硫酸镁MgSO4碳酸钠Na2C03氯气C12氢气H2碳酸钙CaC03碳酸钾K2C03氯化氢HCl甲烷CH4酒精C2H5OH四、化学方程式 有关反应 化学方程式 备注碳充分燃烧 C + O2 CO2 氧气的性质碳不充分燃烧 2C + O2 2CO氧气与硫反应 S + O2SO2氧气与磷反应 4P + 5O22P2O5氧气与铁反应 3Fe + 2O2Fe3O4氧气与铝反应 4Al + 3O2 2Al2O3氧气与镁反应 2Mg + O2 2MgO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用过氧化氢制氧气 2H2O2 2H2O+ O2 氧化汞加热分解 2HgO 2Hg+02电解水 2H2O 2H2+ O2 氢气的燃烧 2H2+022H20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C02+Ca(OH)2=CaC03+H20二氯化碳的性质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03+2HCl=2NaCl+C02+H20氢气还原氧化铜 H2+CuO Cu+H20 氢气的还原性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CuS04=FeSO4+Cu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Zn+H2S04=ZnS04+H2氢气实验室制法碳还原氧化铜 C+2CuO 2Cu+C02 碳的还原性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C + CO2 2CO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 2NaOH+CuS04=Cu(OH)2+Na2S04 盐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 3NaOH+FeCl3=Fe(OH)3+3NaCl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 BaCl2+Na2S04=BasS04 +2NaCl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 NaCl+AgN03=AgCl+NaN03氧化钙与水反应 CaO+H20=Ca(OH)2附:酸、碱、盐、氯化物的性质1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性质酸(五条)碱(四条)备注与指示剂的作用酚酞:无色石蕊:红色酚酞:红色石蕊:蓝色与活泼金属反应 Zn+H2S04ZnS04+H2 一般无此性质与氧化物的反应 3H2S04+Fe203Fe2(S04) +3H20 2NaOH+C02Na2C03+H20中和反应 H2S04+2NaOHNa2S04+2H2O酸碱共性与盐的反应H2SO4+Na2C03Na2S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