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第一轮复习讲义(选修一).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397576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高考第一轮复习讲义(选修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0年高考第一轮复习讲义(选修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0年高考第一轮复习讲义(选修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高考第一轮复习讲义(选修一)第一课 梭伦改革一,时代背景1,政治:贵族政治导致社会动荡(1)原因:贵族专权和侵吞平民土地,(2)表现:平民反抗斗争不断(3)后果: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贵族政治出现严重危机2,经济:雅典工商业发展,工商业奴隶主壮大要求分享权利3,外部:雅典外邦发展超过雅典,外邦占领雅典领土。民族矛盾激化阶级矛盾。4,梭伦当选为执政官进行改革二,改革目的:消除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奴隶主统治三,改革原则:四,改革内容项目措施内容影响经济措施颁布解负令和废除债务奴隶制废除公私债务,禁止以人身作抵押使平民避免沦为债务奴隶,稳定平民阶级鼓励发展农工商业增强工商业奴隶主实力和壮大城邦实力,为民主政治提供基础政治措施财产等级制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按等级大小享有权利多少。打破贵族世袭特权,扩大工商业奴隶主参与政权和平民也享有一定权利,为民主化开辟道路改革国家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四百人会议公民陪审法庭打破贵族垄断政权,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权利,形成权力某种相互制约与平衡,为政治民主化开辟道路五,改革特点(史实例证)1, 革命性:如解负令,限制奴隶主土地所有制,保护平民土地所有制2, 不彻底性(中庸,公平,不偏不倚):财产等级制,保障和限制平民和贵族权利,六,评价改革1, 性质:奴隶主阶级为解决矛盾和巩固统治的改革2, 积极性:取得巨大成就(1)表现:为雅典富强开辟道路、动摇贵族专制,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础、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一定程度上确保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的权利。(2)原因:顺应时代要求(贵族政治危机因此贵族希望稳定局势,而平民希望权利得到保障)。采取可行办法进行改革(寻求有限度的平衡)。梭伦法治精神为改革提供典范。3, 局限性:改革带有折中色彩和不彻底性,使人民不能充分享有政治权利。七,对比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第二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一, 时代背景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439年)了解北魏鲜卑族起源与发展情况,统一黄河流域后面临的形势2,北方民族融合加强(时代潮流)了解三国以来民族融合的原因、实质。3,北魏民族歧视政策,使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4,汉文化影响的冯太后和孝文帝王推动综合上述分析改革前北魏面临的社会矛盾、原因及后果矛盾:国家与豪强矛盾,国家豪强与农民矛盾,北魏与其他民族矛盾。成因:(1)统一后北魏用军事维护统治,制度建设欠缺(如宗主督护制和赋税制混乱)造成阶级矛盾。(2)北魏民族政策造成民族矛盾。后果:社会动荡不安、统治面临危机,改革迫在眉睫。二, 改革目的顺应民族融合趋势,巩固北魏政权在黄河流域统治,缓和社会矛盾。三, 改革措施及分析措施具体内容条件意义均田制租调制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受地农民向国家交纳一定租役1, 国家控制一定量土地。2, 社会上存在大量无地或3, 少地的流民土地国有制,农民得到土地,抑制兼并,有利于农业恢复发展,保证政府收入。被后世沿用到唐中期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基层行政组织,负责组织生产,征发赋役等1, 宗主制造成地方割据。2,健全基层政权,取代宗主制,加强国家对人民的控制。有利于均田制实行。整顿吏治实行傣禄制,实行政绩考核,惩治贪污等改善吏治,减轻农民负担,北方经济发展迁都洛阳493年,孝文帝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1,平城天气恶劣,粮食无法满足京城需要2,平城偏僻,受北方柔然威胁3,按受汉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控制4,摆脱旧势力,有利改革进一步深入开展1, 使洛阳发展,成为北方政治经济中心。2, 有利于改革深入开展。风俗习惯实行汉化政策(如汉服,汉姓,汉名,汉语,与汉通婚等)统一黄河流域,学习汉族文化,巩固统治促进北魏封建化和北方民族融合等四,改革评价1, 性质:少数民族实行自上而下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一场封建化改革。2, 积极性:获得成功(1)成功表现:缓和矛盾巩固北魏政权促进北方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使洛阳成为政经中心加强北方民族融合。使鲜卑族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为隋唐统一与繁荣奠定基础。(2)成功原因:改革顺应生产力发展趋势(根因)改革符合民族融合和各族人民愿望改革内容全面措施得当、孝文帝的胆略和远见桌识以及改革决心。(3)成功启示:改革是社会发展必然和能推动社会发展先进必然战胜、落后改革必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具有曲折性。第三课 王安石变法一, 时代背景:北宋中期社会危机(一)社会矛盾日益激化1,表现: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2,原因:(1)土地兼并严重使阶级矛盾尖锐(地主土地所有制决定的、政府不抑兼并政策)(二)三冗问题和积贫积弱局面形成1,积贫形成(1)冗兵:加强对辽西夏防守,扩充军队。荒年募兵以稳社会。(2)冗官: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而分化事权造成机构太多。政府效率低和财政负担。(3)冗费:军队数量增多,官员增多,加强财政负担,岁币赠送,以土地兼并收入减少。2,积弱形成(1)原因:面临辽西夏威胁,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将帅受制太多,军队战斗力低。(2)表现:与辽西夏战争败多,签订澶渊之盟,送岁币以换太平。(三)庆历新政失败,矛盾加深二,变法目的:缓和矛盾、富国强兵、巩固统治三,变法内容及分析(一) 富国之法措施内容评价青苗法增加政府收入,限制高利贷盘剥,缓和矛盾,但强制借贷,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严重方田均税法清查土地,增加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农田水利法兴修许多水利工程,有利农业发展免役法纳钱代役,保证农民生产时间,促进农业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市易法和均输法利用供求规律,打破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政府收入。(二) 强兵之法措施内容评价保甲法加强农村秩序,维护农村治安,建立军事储备,节省军事费用。保马法战马质量和数量提高,政府节省养马费用。将兵法加强军队战斗力军器监武器质量改革,产量增加精简军队加强军队战斗力,节省军费(三) 取士之法措施内容评价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唯才是用四,变法结果:失败1, 原因: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变法中用人不当、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宋神宗去逝2, 标志:元祜更化,宋哲宗后改革变法精神全变。3, 教训:改革是艰辛且充满阻力,改革者必须坚定信念改革中注意合理用人改革是必然的,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等。五,评价变法1, 性质:地主阶级针对危机进行富国强兵的改革运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2, 积极性:增加收入,加强力量,一定程度上改变北宋积贫积弱局面。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3, 局限性:改革维护封建制度前提下进行,不可能改变封建社会固有矛盾,也就不可能解决社会问题,其结果失败了。六,评价王安石人物第四课 欧洲宗教改革一,时代背景1, 宗教:天主教统治和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统治地位表现:(1)经济(土地,什一税,赎罪券)(2)政治(控制王权,干涉各国)(3)思想(垄断教育,钳制思想)(4)生活(教会子民,生死控制)2, 经济:天主教阻碍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进步3, 思想: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人们思想要求打破宗教束缚。4, 政治:民族主义兴起和民族国家形成。天主教会地位受到挑战:资产阶级,新贵族,部分封建主二,目的:建立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教会。三,方式:改革宗教(采取神学异端)原因:教会影响大,人们意识形态只有宗教,资产阶级弱。四,性质:资产阶级和人民反对天主教会和封建制度的一次社会革命和思想解放运动。五,基本概况(一)开始:德国马丁路德宗教改革1,原因:分裂阻碍德国发展而要求建立统一民族国家(根因),罗马教廷对德国的剥削影响资本积累和人民利益(主因),文艺复兴解放人们思想(思想),罗马教皇兜售赎罪券2,主张(内容)(1)因信称义(2)圣经唯一并译为德文(3)简化圣礼3,影响:否定天主教权威,基督出现三足鼎立,为宗教改革开辟道路,在德国和北欧传播(二)瑞士加尔文宗教改革1,原因:(1)天主教在瑞士的腐败统治(2)路德改革的影响2,主张:(1)信仰得救,圣经权威简化圣礼(与路德同)(2)主张先定论(激进)3,影响:打击天主教,符合资产阶级利益,主要在法,英,荷兰传播(三)英国享利八世宗教改革1,原因:民族国家形成,资本主义发展,宗教改革影响2,主张:(1)至尊法案(英王最高,保留天主教制度)(2)三十九条信纲3,特点:无杰出宗教大师,无突出宗教理论,王权领导自上而下改革,保留天主教残余4,影响:建立英国为首的国教会,改革残余,后随资本主义发展而出现清教运动。六,天主教会的应对措施(一) 原因:欧洲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二) 概况:1, 教会纯洁运动(1) 目的:抵制新教,重振天主教。(2) 措施:除弊端、治腐化、维教义、改裁判所、创耶稣会。(3) 影响:纯洁天主教,恢复天主教部分势力,海外传播充当殖民先锋,但也为东西文化交流作出贡献。2, 宗教宽容(1) 背景:宗教改革后,欧洲宗教战争和教派纷争不断,有识之士要求(2) 概况:A 内容B 影响南特赦令A 内容B 影响七,评价1, 性质(同上)2, 积极性:(1)打击欧洲天主教势力,促进欧洲民族意识高涨和民族国家发展(2)解放思想,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为欧洲走向近代社会创造条件。(3)宗教改革后的教会纯洁和宽容有利于宗教发展。3, 局限性:无法解决宗教问题,留下宗教迫害和宗教纷争,实现宗教宽容还有很长路。八,认识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关系1, 宗教改革推动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2, 促进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以及新教传播3, 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4, 为资产阶级革命创造条件,第六课 戊戍变法一, 时代背景(思考:19世纪末中国社会情况?)1,政治局面:甲午战败,民族危机严重。(1)了解甲午战争情况(必修一)(2)了解马关条约内容及影响2,经济情况: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 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情况(原因,时间,代表企业,特点,社会环境。)(2)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情况(原因,影响)3,思想情况:维新思想发展。(1) 维新思想兴起(19世纪60年代)A 产生原因:西方思想传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洋务运动的弊端。B 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等。C 主要主张: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经济上发展民族工业和与外国进行商战,文化上创办新式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等。D 评价:没有形成完整理论,没有付诸实践。但为康梁维新思想及戊戍变法提供理论先导。(2) 康梁维新思想发展(19世纪90年代)A 发展原因:甲午战败、民族危机严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B 代表人物及主张:康有为:代表作及作用:新学经考动摇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的理论基础孔子改制考:利用孔子权威来为变法提供理论依据。思考:为什么要利用孔子权威?回答:儒家思想影响力大,资产阶级软弱,康有为对中国国情了解。 主要思想(特点):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与中国儒学思想相结合。梁启超:作品:变法通义,主要思想:要求君主立宪和变法图强。谭嗣同:作品:仁学,主要思想:抨击封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严复:作品:天演论,主要思想:物竞天择原则也适用于人类社会。中国要变法图强。C 评价:为戊戍变法提供思想基础。二,维新变法的过程(一) 兴起:公车上书(1895年)1,原因:京城会试,马关条约2,经过:了解公车含义3,内容:(见教材)4,意义:维新思想与政治救亡运动相结合,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二) 发展:创办学会与报刊1, 代表:强学会与时务报2, 意义:传播维新变法思想,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三) 高潮:百日维新(1898、69)1, 促进高潮的因素:(1)德国强占胶洲湾(2)应诏统筹全局折(3)保国会及分会成立2, 标志: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1898、63, 主要内容及分析(1) 政治方面(支持者与反对者)打击封建官僚制度,有利资产阶级民主发展(2) 经济方面(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3) 文教方面(有利于西学传播和思想解放,促进高等教育发展)(4) 军事方面:即有利于加强军事力量,抵御外侵,又有利于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四) 失败:戊戍政变(1898、9)1, 情况:囚光绪、杀君子、废新法。2, 原因:(1)客观(外因)封建顽固势力强大和镇压能举例说明顽固势力的强大:(2)资产阶级的软弱和战略失误能举例说明资产阶级的战略失误和软弱:如急于求成、树敌太多、缺乏全盘考虑等。(3)袁世凯叛变和出卖和列强不支持。三,维新变法的评价(一) 性质: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二) 积极作用:1,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因为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严重下,提出挽救民族危亡,所以是爱国的,2,资产阶级改良运动:19世纪末,维新派提出君主立宪和发展资本主义,符合时代发展潮流,是进步的。3,思想解放运动,使知识分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激发了民族意识和爱国意识。形成具有近代总识的知识分子群。4,促进中国近代文化和教育及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总之,戊戍变法促进中国近代化进程。(三) 局限性: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战略失误例如:软弱:依靠无实权皇帝却没有发动人民,采取改良办法却没有武装斗争,失误:争于求成、不分主次、树立敌人太多、没有讲究斗争策略和循序渐进。(四) 教训:在半殖半封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四,对比中日改革思想一成一败的原因?中国戊戍变法日本明治维新国际环境改革派力量封建保守势力改革措施第五课 日本明治维新一,时代背景:(一)国内环境:封建幕府统治腐朽,危机四伏1,政治:(1)表现:幕藩体制、等级森严(了解日本幕藩体制和等级构成)(2)后果:地方割据强大,威胁中央集权和阶级矛盾尖锐,2,经济:(1)表现:封建领主经济瓦解和资本主义发展(了解领主经济特征和资本主义发展情况)(2)后果:封建统治基础瓦解和中下级武士不满。资产阶级力量壮大3, 思想:(1)表现:西学传播,民族民主意识增强(2)原因:兰学传入和封建统治危机4, 阶级:阶级矛盾尖锐(1)原因:(2)表现:5, 对外:实行闭关锁国,(1),原因:封建自然经济、防止地方割据势力强大(2),表现:严格限制对外交往(禁止日本人出海,限制外国人来日)(3),后果:阻碍日本社会发展,造成日本落后于世界。(二)国外环境: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严重1,入侵原因:(1)必然:西方工业革命开展,急需原料和市场,对外扩张(2)可能:日本封建统治的落后与危机提供可能。2,入侵概况:美国培里舰队叩关和西方签订不平等条约3,后果:民族危机严重和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激发日本民族民主意识和探索富国强兵之路(1)人物:(2)主张:(3)三,直接因素:改革派形成、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成立(一)改革派形成1,原因:鸦片战争失败、2,主张:3,代表人物:吉田松荫4,基地:西南四强藩(长洲)(1)原因:离统治中心远,中央控制力弱。列强入侵早,社会基础好。列强入侵早,自然经济瓦解快,资本主义发展程度高,资产阶级较强大。(2)表现:(二)倒幕运动及胜利1,尊王攘夷2,武装倒幕(三)明治政府成立(1868年)三,明治维新目标(富国强兵,巩固明治政府统治)1,近代化目标:引导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2,民族独立目标:摆脱民族危机。四,明治维新内容具体内容分析内容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文教方面社会习俗方面五,评价明治维新1,性质:中下级武士领导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2,积极作用:实现富国强兵,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实现的近代化,摆脱民族危机,4, 局限性:保留大量封建残余(1) 原因:(2) 表现:经济上地主土地所有制存在,人民受到剥削严重,政治上天皇专制存在。思想军国主义色彩浓。(3) 后果:导致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军国主义和忠君思想盛行,使日本近代成为富有侵略性国家,带亚洲国家带来灾难。2010年高考第一轮复习讲义(选修一)配套练习第一课专题一 梭伦改革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其中16题8分,17题18分,18题15分,19题12分,20题17分,共70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位古希腊历史学家这样描述雅典:“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已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似乎除了一个高压力量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决这种困扰。”材料二: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贫民本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事实上都成为富人的奴隶如果他们交不起地租,那么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被捕;所有借款都用债务人的人身为担保,这样的习惯一直流行到梭伦之时为止。梭伦才第一个成为人民的领袖。摘自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概括材料一、二所反映的梭伦改革以前的雅典社会状况。(8分)参考答案:贵族统治;财富贫富不均;平民大量沦为债务奴隶;社会矛盾激化。(8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有的平民都负了富人的债,他们或者是替富人耕种土地,缴纳l6的收成,因而被称为 “六一汉”或“塞特”;或者以自己人身作抵押,可以被债主押收,因而有的在本土成为奴隶,有的被卖到了外国。 材料二 基伦暴动十年后,德拉古受命立法,学者们推测,大概他的法律肯定了那早已不为平民所需要的贵族对平民的保护关系,赋予贵族夺取平民土地、将负债者及其妻儿卖为奴隶的权力,使平民的处境急剧恶化,债务奴役制广泛流行开来。 摘自人民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学参考书 材料三 一位古希腊历史学家这样描述雅典:“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已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似乎除了一个高压力量之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除这种困扰”。请回答:(1)从材料一中归纳平民抵押债务的主要形式有哪两种?从希腊的地理环境分析,当时的平民分化为哪两类?(6分)(2)客观评价材料二中的德拉古立法在解决社会矛盾中的失与得,有何启示?(8分)(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危险的境地”是指什么?你是如何理解这位历史学家所主张的“高压力量”的确切含义?(4分)参考答案:(1)形式:“六一汉”或债务奴隶;(2分)多山地形导致耕地缺乏、分散,加之土质贫瘠,限制了粮食生产;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有利于园艺业发展,农业的商品化程度提高,但海外市场的扩大使小土地所有者既能获利,获利者成为雅典新兴的社会阶层工商业奴隶主;也可能使小土地所者负债,一旦负债就意味着以土地和人身作抵押,而沦为债务奴隶。(4分)(2)失:力图以严刑峻法来维护贵族专权,没有保护平民的合法利益,国内形势更加紧张,平民开始酝酿暴动。(3分) 得:是雅典第一部成文法,对于抑制贵族专权有一定意义;且法律的成文化和公开化对于雅典政治走向民主也有重要意义。(3分) 启示:分析评价历史事物或现象一定要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发现其中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积极因素。(2分)(3)贵族和平民的矛盾尖锐。含义:主张实行激进的民主政治,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一步到位,废除贵族专制统治。(4分)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只大盾,不让任何一方不公平的占着优势。 -梭伦材料二梭伦制定的四大财产等级及其权益分配500斗级拥有年产500斗(一斗相当于38千克)农产品的地产(这个产量足够提供15个家庭一年所需的基本口粮)的公民,享有选举、充任包括执政官在内的各级国家职官的资格骑士级有能力提供马匹和武器装备,并担任骑兵的公民。跻身该等级年收入必须达300500斗。享有除司库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双牛级拥有两头耕牛,其财力可达到自备盔甲、担任重武器装备步兵的公民,大约需要年收入200300斗农产品。享有除担任执政官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雇工级泛指受雇于他人的公民。他们年收入不到200斗,不能担任任何公职,但可参加公民大会和作为陪审员参与司法活动。请回答:(1)梭伦调解社会矛盾的主要指导思想是什么?材料二是梭伦改革的哪一项具体措施?(4分)(2)综合材料一、二,分析说明“公平”的实质是什么?由此分析说明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5分)(3)根据材料二说明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作用。(6分)参考答案:(1)中庸和不偏不倚;财产等级制度。(4分)(2)实质:公民享有权利的多少由其财产资格来决定。(2分) 主要目的: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奴隶主统治。(3分)(3)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门第,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政治特权基础,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为非贵族出身的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使其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行列;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总之为后来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了道路。(6分)19、仔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不复说家乡的亚狄加语言,远方漂泊,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即使就在家乡,也在主人的怒气之下发抖,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一梭伦 材料二 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梭伦的诗歌之二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知梭伦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这一法律条文是在怎样的背景下颁布的?(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梭伦改革的特点。并简要评价梭伦改革。(6分) 参考答案:(1)主要内容:颁布“解负令”。(2分)背景:下层平民与上层贵族的矛盾激化;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执政官。(4分)(2)特点:体现了“中庸”色彩;革命性。(2分)评价: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开辟了道路。改革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的局限性(或民主化改革不彻底)(4分)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选自梭伦的两首诗材料一 “在我团结人民去谋求的一切目的中,有什么我还没有做到?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柏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土,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它拔掉了树立着的许多界标:以前他曾是一个奴隶,而现在已经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是无辜被害,也有的是因故出卖;我都使他们解放。”材料二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着优势。” (1)材料一、二,反映了梭伦改革的具体内容有哪些?(4分)他们对雅典的民主政治有何积极影响?(4分) (2)假如你是生活在梭伦改革时代雅典欠债为奴的平民,你会支持改革吗?请阐述你的理由。(6分) (3)从梭伦的自白中可以看出梭伦的改革政策体现了一种怎样的原则?(3分)参考答案:(1)内容: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废除“六一汉”制度,废除了奴隶的债务;)(4分)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影响: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扩大了民主政治的基础;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扩大了各阶层的政治权力。(4分)(2)观点:支持。(2分) 理由:在改革中,债务被废除,土地又回到自己手中;同时人身自由也得到了法律保障。(4分)(3)不偏不倚、公平公正、一视同仁的原则(3分)1、阅读下列材料:(15分)材料一 对于如何提拔人才、选拔人才,王安石提出了“教之、养之、取之、任之”的系统人才观。“教之”,即通过学校教育来培养人才。“养之”,即优待和培养人才。“饶之以财,约之以礼,裁之以法”。“取之”,即发现、选拔人才。“任之”,即任用人才。任用之道,关键是任人唯贤、任人唯才、任人唯德。材料二 陕西宁州通判邓绾曾经“举进士,为礼部第一”,对王安石以及他主持的变法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得到神宗和王安石的赏识,被提拔进朝廷做官,在京的同乡骂他无耻,他却毫不在乎地说:“笑骂从汝,好官我自为之。”吕惠卿才华横溢,有非凡的政治能力,王安石十分器重他,对他有“卵翼之恩,父师之义”,朝中之事无论巨细都和他商量,王安石第一次罢相期间立荐吕惠卿任参知政事,而吕惠卿却落井下石,以达到阻止他复相之目的。王安石还朝后,吕惠卿居然把王安石写给他的私信呈给了皇上,信中曾有“无使上知”(不要让皇上知道)字样,犯了欺君之嫌,于是王安石第二次罢相,永远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 以上材料摘编自武玉环王安石变法失败错在用人材料三 朱熹尝论王安石“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列传第八十六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归纳王安石人才观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王安石是怎样实行他的人才观。(6分)答案:全面、系统(涉及到人才培养、激励和约束、选取、使用的全过程);提出养用结合,从财礼法三个方面鼓励和约束人才;强调德才兼备。(答出两点即可,4分)实行:改革科举、改组太学、修订教材,培养改革人才。(2分)解析:该问学生不能从材料中获得足够的信息,而且对于特点理解不够。(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看法。(5分)答案:第一层次:看法一:朱熹的看法是正确的。王安石确实存在用人不当等弊端,任用了一些有才无德的人,导致变法的失败。(3分)看法二:朱熹的看法是错误的。朱熹抹杀了改革的功绩,把北宋的灭亡原因归结为变法的“祸乱”,不符合历史事实。(3分)第二层次:朱熹的看法有一定依据。王安石确实存在用人不当等弊端,从而导致变法的失败。但这仅是改革的局部失误。而朱熹则攻击变法“群奸嗣虐,流毒四海”,把北宋的灭亡原因归结为变法的“祸乱”,从而从根本上全盘否定变法,显然有失公允。解析:该问大多数学生只能答到一点,说明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较差。(3)根据上述材料与问题,谈谈你在人才方面的认识。(4分)答案:用人不当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用人是否得当关系到国家与改革事业的成败;人才的选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防止无德的野心家掌握国家的大权等。解析:该问学生只要从上面两问就可得出答案。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清朝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指出: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词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 材料二 北宋政府为了防止“内患”,奉行养兵政策。宋大祖认为:“可以利百代者,唯养兵也。方凶年饥荒,有叛民而无叛兵者。”每逢荒年,政府就将大量流民招进军队,以稳定社会秩序,同时,为了加强对辽和西夏的防御,北宋大大扩充军队。 材料三 欧阳修曾经说:“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归纳北宋中期出现“三冗”二积”局面的原因。答:“三冗”原因:北宋增设了大量官僚机构;北宋“恩荫”制度实行,受到“恩荫”的对象过滥。这是官员数量的增加,形成“冗官”的主要原因。为防御辽和西夏,大大扩充军队,同时还采取“荒年募兵”的办法,将大量流民招进军队。形成庞大的军事体系,造成“冗兵”问题。养兵、养官所需的巨额费用,加上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高额赔款,都给宋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形成“冗费”。“二积”原因: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导致积贫局面的形成。北宋吸取藩镇割据的教训,大力削弱武将的兵权,带来的后果是指挥效率和军队的战斗力降低,导致宋军在与辽、西夏的战争中连年战败,形成积弱的局面。(2)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对此,王安石变法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什么?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答:关键问题:财政危机,国家财政人不敷出。指导思想;以“理财”为中心,增加财政收入,减少和节省开支。具体措施:通过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措施增加财政收入;通过精减军队,缩减编制等减少军费开支,保甲法、保马法也节省了国家的开支。(3)王安石变法取得哪些成效?为什么最后失败了?答:成效:推行的理财新法在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人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军事改革,节省了军费开支,改变了宋军原有的编制,使宋军的战斗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失败原因: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阻挠和破坏。在变法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安石同青苗书使(苏)辙熟议,曰:“有不便,以告勿疑。”辙曰:“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不能禁。钱出民乎,虽良民不免妄用,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愈限。如此,则恐鞭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安石曰:“君言诚有理,当徐思之。”自此逾用不言青苗。 宋史苏辙传请回答:(1)材料一中苏辙对王安石实行的青苗法持何态度?答:苏辙认为借贷青苗钱的贫民到期不偿还,会导致州县事烦。 材料二 熙宁三年二月一日,大名府的韩琦上书说:“今乃乡村第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军以上更许增数,坊郭户有物业抵挡者,依青苗例支借。且乡村上三等并坊郭有物业户,乃从来兼并之家也,今皆多得借钱,每借一千令纳一千三百,则是官放息钱。” 宋会要食货 (2)材料二中提到韩琦看到了青苗法实施的什么问题?答:韩琦攻击青苗法是“官放息钱”,即便是兼并之家,(富者)皆多得借钱,不合情理。 材料三 司马光曰:“今言青苗之春之害者,不过谓使者骚动州县,为今日之患耳。而臣之所忧,乃在十年之外,非今日也。夫民之贫富,由勤惰不同,惰者常乏,故乡资于人。今出钱贷民而敛其息,富者不愿取,使者以散为功,一切抑配(即强迫借贷交易)。恐其逋员,必今贫富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而之四方:富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数家负。春算秋计,展转日滋,贫者既尽,富者亦佳贫。十年之外,百姓无复存矣。 宋史司马光传(3)材料三中司马光的立场观点如何?答:司马光反对“抑配”和“贫富相保”的办法,认为会导致“贫者既尽,富者亦贫”的严重社会后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