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训练.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95579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市第十六中学高一年级(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要求。1.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 )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C权力高度集中在商王手中 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2. 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两个“制”主要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3.史书上说“汉承秦制”。汉朝对秦制的继承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宰相制度 B郡县制度 C皇帝制度 D选官制度4.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专制皇权B中央集权C检察权力D对农民的控制5.“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是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等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孕育了西方近代一切文明的胚胎。”其中的“她”是指( )A古代中国B古希腊 C古罗马D爱琴海6. 罗马帝国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就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下列何种法律体系有效地为他们纾解了困难( ) A自然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习惯法7. 议会在英国政治生活中地位重要,英国议会最早大约出现于( )A13世纪B14世纪C15世纪D16世纪8. 梁廷相在海国四说中介绍某个近代西方国家时说:“未有统领(指国家元首),先有国法。”该国家应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9. “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这句话描述的是( )A英吉利王国 B法兰西第一帝国C德意志帝国 D意大利王国10. 这幅图片是一场战争后留下的建筑物残迹。它记录着列强在近代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B东乡称天王C永安建制D天京变乱12. 19世纪的爱国诗人丘逢甲在往事诗中写道“银烛鏖诗罢,牙旗校猎还。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这里“台湾成异域”是指( )A鸦片战争中英国占领台湾 B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C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 D抗战期间日军占领台湾13. 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读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到,亦未可知也。”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首义 C.义和团运动 D.黄海海战14. 1927年7月24日,宋庆龄申明:“我对于革命并没有灰心,使我失望的,是有些领导过革命的人已走上歧路。”宋庆龄所指的人是( )A.蒋介石、陈独秀 B.汪精卫、陈独秀 C.蒋介石、汪精卫 D.蒋介石、孙中山15. 毛泽东曾说:“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合适的理解是( )A.发动南昌起义 B.长征胜利完成 C.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 D.遵义会议召开16.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大规模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B百团大战C台儿庄战役D淞沪会战17. 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握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指的是( ) A粉碎重点进攻 B发动三大战役 C横渡长江,解放南京D挺进大别山18. 巴黎公社的社会经济措施中,最能体现其阶级性的是( )A成立公社委员会 B实行八小时工作日C公职人员最高薪金 D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19. 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B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C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20. 毛泽东指出:“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这说明我国实行( )A政治协商制 B多党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 D民族区域自治21. 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了过“左”或过“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倾错误是( ) A反右斗争扩大化B大跃进运动C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22. “团团”“圆圆”是大陆赠送台湾的大熊猫,回顾历史台湾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内战造成B外国势力干涉造成C雅尔塔体系造成D联合国托管造成23. 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A提出“求同存异”方针B提出反对霸权主义的主张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恢复是在联合国()A第24届大会B第25届大会C第26届大会D第27届大会2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的根源是() A社会制度的不同B意识形态的分歧C国家利益的冲突D对法西斯认识不同26. 2006年5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批评俄罗斯的现状。讲话发表后,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波“冷战”。那么,第一波“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A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戴高乐的就职演说27. 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的标志是() A 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 B 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 C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会议召开 D 1973年第四次不结盟首脑会议28. 1967年,西欧各国组建欧洲共同体的政治目的是()A与美国抗衡 B与苏联抗衡 C保证自己安全 D维护世界和平29. 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 A东欧剧变B苏联解体C欧盟成立D日本崛起30.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根源于() 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美、欧、日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世界军事力量出现多极化 美国国际政治地位日益衰落二、非选择题31. 中西历史上都曾出现过内阁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朝)中书省罢废后,六部变成了独立的态势,于是太祖提高了六部尚、侍的官秩,他们分别负责各部门的行政,由天子总其成,亦即由天子承担过去丞相的职务。但是这样一来,竟使天子的工作变得异常忙碌。由于事实上的需要,原来侍左右、备顾问的内阁大学士,渐渐参与军国大政。仁宗、宣宗以后,阁臣地位更是尊崇;嘉靖以降,首辅大学士的职权则几乎相当于昔日的丞相了。-傅乐成中国通史材料二 沃波尔被称为内阁制政府的第一任首相和设计师,内阁中的大臣或行政长官同时也是立法机构的成员。他注意到,务必通过小心操纵,使下院的多数经常支持他。他避免在可能使他失去多数的问题上进行争论。因此,他开始承认内阁向议会多数负责的原则,这一原则成为内阁制政府的一个重要特征。通过选择与他一致的人为同事和摆脱与他不一致的人,他提出了内阁的概念:内阁是阁员相互间负有义务和阁员对首相负有义务以及内阁有责任遵循同一政策和集体进退的机构。-帕尔默现代世界史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宋教仁等革命党人为约束袁世凯而制定的。约法共有七章五十六条,除了现代民主共和制度所应有的主权、人权、三权分立以及模仿美国两院制国会等一般性条文外,还特意把政府的模式由原来的美国式总统制,改为法国式的议会内阁制。议会中占多数议席的政党筹组政府,组成内阁,内阁总理直接向国会负责,这样,大总统就变成虚位元首了。-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请回答:(1)据材料一、材料二,简要比较明朝内阁制与英国内阁制异同。(12分)(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革命党人制定临时约法这一历史史实进行简要评论。(8分)32.近现代中国外交大致经历了从朝贡体系到条约体系,再到国际地位提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代表团来到了这个他们认为是忠于民主、自决、保护弱者原则公正法庭上。事实上,威尔逊的理想主义和十四点和平已使中国人着迷,许多人相信,久已期待的世界民主终于到来了,威尔逊要从破碎的旧世界中锻造出一个新的世界。1918年11月17日六千名中国人在北京游行,庆祝西方民主在对抗德国专制和黩武主义上所取得的胜利。正是怀抱这种高期望,中国代表团来到凡尔赛,发誓要寻求收复山东,彻底废除不平等条约。但是,他们热情澎湃的乐观情绪迅速转变为沮丧。材料二 太平洋战争的结束,开创了东亚的一个新时代。中国通过长期的反侵略战争,取代了日本的主导国家地位,从战前的半殖民地一跃而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中国的国际威望从来没有像此刻那样崇高。材料三 中国人显然对取得的成就感到满意,周恩来返回北京是收到的盛大欢迎即可表明这一点。尼克松的“朝圣”尤其让饱受了一个世纪欺凌的中国人内心感到温暖,而且这次访问也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在尼克松访华之行前不久,1971年10月15日,中国就加入了联合国,这表明了追求和解引起的反响。美国赞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反对任何国家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的态度,即使不是消除,至少也是限制了苏联进攻中国的可能性。-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徐中约中国的奋斗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团“热情澎湃的乐观情绪迅速转变为沮丧”的原因。(6分)(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材料二中中国国际威望崇高的原因和表现。(8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梳理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的背景及其影响。(6分)参考答案BACAB CABCB DBBCC BDDBA DACCC BCCBA31.(1)同:都曾作为君主的侍从、顾问机构(2分)异:明朝,天子承担了丞相的职能,内阁对天子负责(或答:明朝阁臣的设立体现了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2分)阁臣的地位一度尊崇,但始终不是丞相。(2分)英国,内阁制是资本主义代议制的体现;(2分)内阁向议会多数负责;(2分)阁员相互间负有义务和阁员对首相负有义务以及内阁有责任遵循同一政策和集体进退(2分)(2)评论: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滞后,资产阶级力量的相对弱小,革命党人相对于袁世凯和其他中间势力,力量并不占显著地优势;(2分)孙中山政治上不成熟,企图制定宪法,制约袁世凯,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2分)临时约法体现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是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2分)但由于中国长期以来的君主专制传统,其实际作用有限。(2分)32. (1)原因:对西方民主、自决、保护弱者原则的盲目崇拜;(2分)对美国和威尔逊的理想主义的着迷;(2分)中国人庆祝西方民主在对抗德国专制和黩武主义上所取得的胜利(中国是一战战胜国)。(2分)(2)原因:中国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对日本法西斯的巨大牵制作用。(2分)表现:东亚主导国;五大国之一;联合国的创始国; 1943年,开罗宣言确认台湾是中国领土;废除治外法权。(任三点6分)(3)背景:美苏争霸中苏攻美守;美国陷于越战泥潭;中国面临苏联军事威胁;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在联合国发挥更大作用; 1971年4月乒乓外交。(任4点4分)影响:打破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孤立;限制了苏联对中国的进攻;平衡了美苏主导下的国际关系格局。(任2点2分)武汉市第十六中学高一年级(上)期末考试历史答题卡 姓名 班级 考号 密封线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