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95571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卷(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采用闭卷笔答形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全卷有33小题,满分为100分,选择题60分,非选择题40分。2、请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等填写在密封线内。3、试卷的答案应填在答题卡上;试卷的答案应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试卷: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011年4月3日,山东曲阜在孔子诞生地尼山举行春季祭孔大典,并按照明代习俗举行冠笄和开笔仪式。下列与孔子有关的史实,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其思想核心是“仁”和“礼”B孔子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但其后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C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D孔子的著作有诗经尚书春秋繁露等2荀况在荀子议兵中写道:“凡兼人者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故曰: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这反映了荀子的思想主张是( )A主张“以德服人” B主张“性恶论”C主张“施仁政于民” D主张“性善论”3“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段话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学说 B墨子的“兼爱”思想C韩非子的变法革新主张 D庄子的“齐物”观点4. 孔子教育思想中客观上与其维护原有统治秩序的政治主张相矛盾的是( )A知之为知之 B有教无类 C学而不思则罔 D因材施教5.先秦某思想家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于治,合于善也。”这位思想家是( )A孟子 B墨子 C韩非子 D荀子6.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并由此产生了早期的民本思想。下列思想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是(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A B C D7.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其中关于“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 )A法家、道家、儒家 B道家、儒家、法家C墨家、法家、道家 D儒家、法家、墨家8.董仲舒“一生最大的努力,是将先秦的各种不同学派糅合成一个相当庞大的学术系统,所有的先秦学术在他手上成为一个综合体。”材料中的“不同学派”包括( )儒家 法家 道家 兵家 阴阳家A B C D9孔子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期间,大力打击假冒伪劣,市场秩序一片井然,羊贩子吴狱氏再“不敢朝饮其羊”(不敢再像以前那样,早上卖羊前先让羊多喝水以增加重量)。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当时商品经济有一定的发展 B孔子关注民生、主张“诚信”C孔子反对商业欺诈行为 D孔子坚持“以法为本”的政治理念10据报道,日本皇太子的独生女起名为爱子,称号敬宫,这是出自儒家经典孟子中“仁者爱人,人恒爱之;有礼者敬之,人恒敬之”。说“仁者爱人”一句,最接近孟子本意的解释是( )A人与人之间应相互友爱 B每个人都应爱别人C统治者应爱惜民力 D夫妻之间互称爱人11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下列各项对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是()A“民贵君轻”属于史料 B“民贵君轻”属于史料解释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属于史料D“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属于史料评价12下列所列“四书五经”书名中的属于“四书”的是( )诗经 论语 春秋 孟子A. B. C. D.13. 2011年6月16日凌晨,我国大部分天空逐渐出现一轮红月亮,成为11年来月全食持续时间最长和食分最大的月全食。如果这一现象发生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最有可能的感慨是()A.“皇天见异,天灾将至,各级官吏谨防以待。”B.“皇天见异,非祥瑞之兆,必有反民。”C.“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D.“此乃天理循环,日月运动所致,不足为虑。”14江都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C“其(君)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152010年为朱熹诞生880周年,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与中国台湾邮政部门分别发行了以朱熹为背景的纪念邮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朱熹为宋明理学的开创者 朱熹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反对君主专制其思想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表明两岸华人具有相同的文化心理A B C D16.“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官职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的是(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致良知17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提倡男女平等 实际否定“三纲五常”当时男尊女卑思想依然严重 有利于思想解放A B C D18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 B深入地批判了封建制度C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 D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19明清时期产生了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进步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反映了一定的时代要求,这个“时代”是指()资本主义萌芽时代封建制度衰落时代资本主义形成发展时代封建制度高度发展时代 A B C D20.“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与这首佛教唱词提倡的修炼方式类同的是()A.无为寡欲 B.格物致知 C.内心反省 D.经世致用21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趋接近现实,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体现这一特征的思想是( )A.自由平等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经世致用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22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a处:秦朝“焚书坑儒”Bb处: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c处:魏晋南北朝隋唐“三教合一” Dd处:宋明时期正统思想2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印刷术发展的因素有 ( ) 宗教的盛行 科举的实行 文化教育的、科技的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 A. B. C. D.24.(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行书书写的窦娥冤、隶书刻写的竹简。他最可能是下列何时何地的商人( , ) A.东汉的洛阳 B.唐末的长安 C.北宋的开封 D.明初的南京25与城市经济和工商业发展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先秦散文 B.宋代话本和词 C市井风情画 D.明清小说26京剧是由几种地方剧种融合、传承和创新发展而来。这些地方剧种主要来自我国的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江南地区27文学作品能够反映时代的风貌。如果我们要了解西周劳动人民的生活情况,最好查阅A诗经B离骚C红楼梦D儒林外史28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 清明上河图 程朱理学 元曲 小说 汉赋A B C D29某人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A “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 “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 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 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30.故宫博物院在2013年8月开展的“故宫人最喜爱的文物”评选活动中,排名榜首的是其镇院之宝清明上河图,该图描绘的是今天哪个城市的繁荣场面?( )A 西安 B 洛阳 C 杭州 D 开封一、选择题答题卡(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试卷: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3分,第32小题17分,第33小题10分,共计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二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材料三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李贽焚书材料四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李贽藏书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3分)(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观点的目的何在?(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4分)(4)上述材料反映的儒家思想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32阅读下列材料,:(17分)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材料三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材料四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请回答:(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1分)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1分)结合孟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这一主张在当时能否实现?(2分)(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什么主张和目的?(2分)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1分)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1分)(4)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1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1分)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2分)(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1分)从儒学家的努力与儒学地位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2分)33. 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摘自魏风 硕鼠材料二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摘自离骚材料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出自静夜思 请回答(1)材料一出自我国先秦时期的哪一部著作?(1分)评价这部著作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地位。(2分)(2)材料二的作者是谁?(1分)这种文学体裁样式是什么?(1分)(3)材料三的作者是谁?(1分)他的诗歌有何特点?(2分)列举出和他同时代的杰出代表(至少两位)?(2分)CACBD CBDDC ACCCC ADBCC CDDDA DADCD31【答案】(1)主张: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大一统。原因:适应国家统一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3分)(2)观点:“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或宣扬封建纲常、封建道德规范)。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合理性。(4分)(3)主张:强调人的正当私欲,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4分)(4)特点: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趋时更新。(2分)32.因素:民心。(1分)主张:仁政。(1分)主张: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1分)目的:神化君权;警戒限制君权,巩固统治。(1分)地位:成为封建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1分)关键:薄敛节俭。(2分)地位:南宋以后,逐渐成为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2分)标准:百姓的忧乐。(1分)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1分)影响:批判继承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焕发新的生机。以民为本(或关注民生)。(1分)认识:儒学的发展不断适应统治者和时代的需要(或与时俱进)。(2分)33题 (10分)(1)诗经(1分)中国古代诗歌的起源,开启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的文风。(2分)(2)屈原(1分)楚辞(1分)(3)李白(21)激情与浪漫(2分)杜甫、白居易、孟浩然,王维等(至少两位唐朝诗人即可)?(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