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代县肉羊种羊场建设.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393075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代县肉羊种羊场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西省代县肉羊种羊场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西省代县肉羊种羊场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代县肉羊种羊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0一三年九月 目 录1、项目摘要12、项目背景与依据2 2.1、背景与依据-2 2.2、项目区概况2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3 3.1、必要性3 3.2、 可行性54、项目地址选择65、项目内容与规模6 5.1、建设宗旨6 5.2、内容与规模7 6、技术路线7 6.1、技术指标7 6.2、技术路线 8 6.3、技术措施9 7、实施期限10 8、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g 10 9、效益分析12 9.1经济效益129.2社会效益129.3生态效益e1210、 结论12 1、 项目摘要:1.1、项目名称:代县兴旺良种肉羊场1.2、项目负责人及法人代表: 刘怀恩1.3:实施地点:代县阳明堡泊水村1.4:建设宗旨:以改善肉羊品种,提高养羊业科技含量,增加畜牧业产出和效益为目的,努力推广运用畜牧业高新技术,促进草畜转化效益,充分带动养羊业和种草业发展,为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起到典型示范作用。1.5、实施内容及规模本项目拟在阳明堡泊水村建设一座1500只规模的良种肉羊繁场一座。项目配套建设生活区500平方米,养殖区1500平方米,办公室、消毒室等辅助场所200平方米,打井一眼配套,改良及疫病防治器械七套。1.6技术路线种羊场建设种羊引进高新技术运用良种及先进的技术推广1.7、投资估算与筹措本项目共需投资85万元。其中羊场建设59.5万元,设备购置2万元,自筹解决;种羊引进25万元,饲料添加剂等技术推广费1.5万元,申请省级财政和部门解决。1.8、实施期限:2013年9月2013年12月1.9、综合评价本项目通过良种繁育,高新技术运用等技术的推广,可有力带动农民种草养畜的积极性,提高农民养羊的科技含量,增加养羊效益,进一步促进牧草转化,推动草地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环境的全面优化,项目效益明显,可行性强。2、项目背景与依据 2.1背景与依据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决策,是全省农业结构由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的重大举措,是跨越发展,转型发展指导农村工作的正确选择。代县作为这一a项目县之一,积极响应省委号召,充分利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重点项目,全面规划,协调发展,将生态畜牧建设作为近年来农来、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三重点丁.程来抓。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县在返耕种草、治沙种草、合饲养畜、畜产品初加工等方面己做出可喜的成绩。但目前养羊业却仍存在以下问题:不中质混杂、品种退化、生产性能低劣、饲养管理技术落后,难以形成产业化的区域优势O为此,依据山西省农业厅关于畜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及我县畜牧业发展规划,结合实际,在代县阳明堡建设肉羊种羊场一座O2.2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所在代县,北据恒山余脉与应县、山阴相毗邻,跨五台山与五台县相接,东邻繁峙县,西接原平市,主要地貌由山地、黄土丘陵和河谷盆地组成,其中山地占60%以上,丘陵和盆地各占20%左右,盆地和丘陵位于本县中部的海沱河沿岸。全县共11个乡(镇) 383个行政村, 6.4万户2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2万人。全县总土地面积259万亩,其中平原面积52.5万亩,丘陵面积81.5万亩,山地面积125万亩,全县现有耕地37.3万亩,弃耕地26.2万亩,现有草坡65.2万亩,林地22.2万亩,宜林宜草荒坡10.4万亩。 代县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雪,春季温暖干燥多风,夏季炎热而雨量集中,秋季天高气爽。年平均温度8.4C,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8.5C。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3C,年降水量400一?一-500mm,年日照总时数2645.4小时,无霜期150天左右。代县是典型的农业县、种植业和养殖业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2011年来全县肉类总产量620万公斤,蛋产量160万公斤,牛存栏3万头,羊存栏19万只,家禽存栏24万只。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性 3.1、必要性 3.1.1、生态畜牧建设的需要 我县被列为全省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项目县之一,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将畜牧业发展作为今后农业生产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来抓,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项目优势、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而且代县历史以来就属于农牧交错区,养羊业一直是农村经济的优势产业之一,广大群众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养羊经验。但是,目前农村养学品种低、落、劣p管理粗放,肉羊育肥技术原始、落后、饲养周期长,养羊经济效益一直未能得以充分挖掘7严重制约了养羊业由优势产业向主导产业的转变。为此我们急需从品种改良、科技提升入手,改变养羊业粗放的局面,通过提升科技含量增加养畜效益,进而推动生态畜牧经济区的建设步伐。3.1.2、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县实施退耕种草,治沙种草等工程项目以来,全县已累计种草 10.4万亩,年可产干草8000万公斤,而且随着项目的进一步实施,草产量还要进一步增加,为了及时将草产品转化,保证结构调整能够调出效益,发展养羊事业无疑会是一条好的途径。由于羊肉低脂、高蛋白、味美、营养高,近年来,逐渐成了城乡居民的主要食品秘国际市场的抢手货,所以开发肉羊产业,对提高全县养羊业的约济效益,加快农村脱贫步伐将起到主要作用。3.1.3、商品羊基地建设的需要 代县的养羊业历史悠久, 1997年被省政府列入全省商品羊基地县,与代县相毗邻的晋北县市的群众养羊积极性很高,但种羊供应不足,超越接制约着养羊业的快速高效发展,仅代县每年需更新和补充种羊2000余只,所以建设种羊场发展肉羊势在必行。3.2、可行性 3.2.1、具有可利用的资源优势 代县是山西省养羊重点县之一,同时也是绵羊改良起步较早的县。全县现在存栏羊19万只,其中绵羊10万只,山羊9万只,年出栏羊7万只,全县现有100只500只规模的养羊户435户,养羊7.9万只; 500只以上的规模户9户,养羊0.5万只。所以代县发展养羊基础好,农民积极性高,只要注意科技技入,积极进行品种结构的调整,代县的养羊业必将会有突破性的进展。此外,代县拥有65万亩的天然草坡和10.4万亩的人工种草,年可产优质干草16900万公斤,再加上年产40万吨的秸杆产量和13560吨的糠渣糟类等农副产品,我县草食家畜载畜量可达到30 万只,发展养羊业极具潜力。3.2.2、具有有力的政策保障 为了把畜牧业建成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县委政府将畜牧业产业化建设作为农业调产的主攻方向,充分运用资源优势、项目优势和基础优势,以引进优良品种,改善饲养环境,提升科技含量,推广舍饲养殖为手段,大力发展养羊业,代县出台了关于扶持发展规模舍饲养殖的意见优惠政策,从政策导向、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养羊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2.3、具有生态、畜牧协调发展的优势 治沙工程实施取得了成绩,草坡植被在盖度恢复、草种复、根系发育等方面均己得到彻底改善。因此,按规划要求以草养畜,发展经济,不仅不会对生态保护产生影响,而且可有力促进牧草转化,推动人工种草的发展。4、项目地址选择 根据我县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规划,结合实际生产需要,本着与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建设相结合,以及饲草资源丰实,养羊基础较好又相对集中,经济相对发达,便于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幅射面宽,带动性大等原则,本项目拟选在代县阳明堡泊水村种肉羊繁场实施。4.1该场位于108国道以北1000米,东西宽70米,南北长35米地势较高且背风向阳, 紧临雁门关人工种草万亩草片,具有充足的牧草和秸杆资源,项目实施的示范性和带动性较大A4.2阳明堡泊水村及周边村,去年以来新建养羊示范小区2个,产业化程度较高,便于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实施,科技成果化率高。4.3、阳明堡泊水村及周边村庄经济相对发达,养畜户文化程度较高,科技成果应用面大,转化质量高。5、项目内容与规模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棚圈建设、种羊引进、草场建设、设备购置、技术支持五大部分。5.1、建设宗旨 以全面推进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为目的,以提升种草养的科技含量为手段,努力推广运用优良肉羊品种及科学种草、养畜技术,提高养羊产业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品种改良、示范草场建设、高新技术运用,在项目区建设良种扩繁、草畜转化的科技推广示范点,进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和良性循环,确保县域经济型跨越的可持续发展。5.2、内容与规模5.2.1、棚圈建设棚圈建设共1600,其中建羊舍1100,草料库500.5.2.2、种羊引进拟投资25万元,从介休种羊场引进陶赛特纯种肉羊80只。其中母羊70只,种公羊10只。5.2.2设备购置购置3型拖拉机1台,揉碎机2台,铡草机3台,粉碎机2台,割草机2台。5.2.4技术推广与运用购置品种改良、驱虫、防疫器械及饲料添加剂等(见投资估算表)。6. 技术路线6.1、技术指标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推广全县,种羊场实现三年提供种公羊250只,种母羊250只:运用改良技术满足绵羊改良的需求,并 实现改良羊只均增重5kg,增肉3kg,当年羔羊出栏率增15%。6.2、技术路线 6.2.1、种羊场建设技术路线 选址建圈管理、服务用房青贮窑药浴池配水配电设备购置扩繁推广全县。具体做法如下:选址。种羊场建设本着远离村庄,背风向阳,地势平相对较高,排水、排污方便,交通、供水、供电便利,技术辐射面宽带动性大等选址原则,确定将该场选址在阳明堡南关村,占地2760.建圈。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少技多产的原则,按照羊体生长发育规律,以及防风、避暑、保暖、卫生等几个基本要求,只均计划建圈l,活动场2。圈舍布局按性别、年龄、生产类型的不同进行设计、分群饲养,总建筑面积2050。 管理、服务用房。已建设400,管理、服务用房,用于饲养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办公、居住,提供品种改良、疫病防治,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等科技服务。青贮窑、药浴池。拟采用砖砌、水泥摸面的方法建500m3永久固定青贮窑2座、药浴池1座,满足科学养羊之需要。棚圈建设、配水配电、设备购置均竣工以后,组织购买种羊。按照项自设计将优良肉羊品种并推广全县。6.3、技术措施 6.3.1、利用优良品种,扩繁推广全县,步充分利用杂交优势p 提高本地绵羊的产肉性能。6.3.2、推广羔羊育肥生产技术。通过调整产羔时间,改善产 羔母羊日粮结构,加强母羊及小羔的精料补饲等多项技术,推广羔羊育肥综合配套技术,提高当年羔羊出栏率。6.3.3、合理补饲料。分不同性别、不同月龄、不同生产周期, 按不同的日粮组合,制定不同的补饲计划。同时配合驱虫灭廯、秸杆加工、EM技术应用、矿物质添加等多项技术F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羊群补饲方案,实行科学化补饲料。63.4阿维菌素驱虫技术。本项目选择具有广谐、高效、残 留小,不产生交叉抗药性等多项特点的阿维菌素进行驱虫。体外驱虫,按一粒125kg体重日服供给O6.3.5、EM技术推广。利用EM所含的80多种有益微生物 菌群对饲草、饲料、作物秸杆进行发酵加工, 可大大改善饲养环境以及羊肉风味,生产无危害、无残留、高品质的绿色畜产品O6.3.6、补喂莫能菌素,舔盐砖。补喂莫能菌素可防止种羊球 虫病并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生长发育。6.3.7疫病防治技术。根据羊的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种 群,制订科学的程序免疫计划,重点就口蹄疫、布病、羊症羊快疫等影响大、危害生的几项传染病实行疫苗接种,努力控疫病的发生、传播、降低死亡率。7、实施期限 本项目计划2013年9月启动, 12月建成。项目进度表项目2013年 3 4 5 6 7 8 9 10 11 建圈 -管理、服务用房青贮窑、药浴池打井、配电设备购置- 种羊引进配套技术应用技术支持8、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飞, 本项目共需投资85万元,其中羊场建设59.5万元,设备 购置2万元,自筹解决;种羊引进25万元,饲料添加剂等技术推广费1.5万元,申请省级财政和扶贫部门给予解决。投资估算表单价金额序号内容单位数量(元)(万元)棚圈亩10 1.1租地亩4亩.30年 200元/亩、年 2.4 1.2羊舍m2 600 150 9 1.3活动场m2 1000 5 0.5 1.4 管理用房m 60 750 4.5 1.5技术服务室m2 60 750 4.5 1.6草料库m2 150 200 3 1.7青贮窑立方米方 500 50 1.4 1.8围墙大门米200 50 11.9药浴池座5000 0.5 1.10水电配套52 种羊引进152.1 陶赛特种母羊只80 5000 15.5 2.2 陶赛特种公羊只5 5000 2.5 3 设备购置23.1 拖拉机台120000 2 3.2 侧草机台 2 3000 13.3 揉碎机台10000 13.4 粉碎机台 5000 0.5 3.5 冷配、改良器械 套5 3000 1.53.6 兽医防治器械套2 1000 0.2 4 技术应用与推广14.1 高新技术及添加剂引进1 总计859、效益分析 9.1、经济效益 9.1.1、科学产仔价值 种羊场可提供良种肉羊500只9价值250万元。9.1.2、改良本地羊产生的效益 通过种学场的良种繁育,运用改良技术与会县9万基础母羊杂交改良, 可增产羊肉27万公斤,为农民增收540万元。9.2、社会效益 本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为社会增产优质羊肉135吨,更主要的是可有力推动牧草转化效率F促进绵羊品种改良及配套技术的运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养羊积极性,引导农民走草食牧业的农业发展之路。还可改变传统粗放的养羊习惯, 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科学养羊水平,实现社会、生态、经济;三效益的转型发展。9.3生态效益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实现草畜转化后,可有力提升牧草种植的经济效益,推动草地建设的力度。增加植被盖度,增强水土保持与防风固沙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另 一方面,将肉羊育肥的有机肥料返回到草地地或农田, 挺高粮食产量10、结论 充分运用我县充足的饲草资源,农民高涨的养羊积极性,良好的养羊基础,走科学养羊之路,努力推进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本项目的实施,将会有力改善绵羊品种结构,提高养羊水平,增加养羊效益,为产业结构调整做出积极的贡献,是畜牧产业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为此,申请国家予以列项支持。 二O一三年九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