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测复习人教版必修3第六单元.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8392915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学测复习人教版必修3第六单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历史学测复习人教版必修3第六单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历史学测复习人教版必修3第六单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会考复习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 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1 形成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 孙中山在 民报 发刊词 中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即民族 民权 民生三大主义 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2 内容 民族主义即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 前提 民权主义即 创立民国 就是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核心 民生主义即 平均地权 就是核定全国地价 增价归国家所有 补充 例1 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 大力提倡 植树以收利 蓄木以为薪 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 在他逝世后 人们秉承他的遗志 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 拟订每年3月12日 孙中山逝世日 为植树节 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三民主义里的哪点思想 例2 判断正误 20世纪初 孙中山在同盟会纲领中提出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帝国主义 例3 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问题的是三民主义里的哪点思想 例4 为何三民主义把民权作为核心 理论上解决了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问题 2 理解新三民主义 1 形成 1924年在中国国民党 一大 上 孙中山接受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 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实际上确立了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的三大政策 2 新 在哪里 新民族主义 提出明确反帝目标 中华民族自求解放 和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新民权主义 主张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者均享有民权 新民生主义 在平均地权之外 增加节制资本 实行 耕者有其田 政策 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 3 性质 仍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但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共同的革命目标 即反帝反封建 因而它成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例 1922年 孙中山说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 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 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 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 我目前正在改组国民党 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参加进来 为了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革 还要努力唤起民众觉醒 为改变这种现状 他其后做出了什么样的努力 实现国共合作 提出新三民主义 例1 孙中山先生在其遗嘱中说 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 共同奋斗 在他一生的斗争中 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什么政策 例2 孙中山认为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 顺之则昌 逆之则亡 他与20世纪20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 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含义是什么 例3 1924年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 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例4 孙中山认为 西方国家贫富不均 劳资矛盾尖锐 社会革命其将不远 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 因此他提出了三民主义中的哪一点 判断正误 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较之旧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 新增的内容是寻求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 例5 中国各个阶级是如何解决民生问题的 举例说明 国外有何事例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颁布 天朝田亩制度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资产阶级 民生主义提出平均地权 节制资本 耕者有其田 无产阶级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外罗斯福新政 加强社会救济 以工代赈 兴办公共工程 增加就业 3 1 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中所起的作用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进行了辛亥革命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建立了中华民国 制定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 2 认识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基本一致的 反帝反封建 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成为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 推动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发展 4 1 了解毛泽东思想在工农武装割据方面的主要内容时间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或土地革命时期 1 背景 国民革命失败后 鉴于城市中心暴动一再失败的教训 毛泽东总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的经验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 创造性地提出符合国情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2 内容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等理论 3 意义 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解决了中国民主革命的道路问题 例1 一千八百四十年 即1840年 以来的民主革命中 中国各阶级前仆后继 英勇斗争 请列举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所进行的重大革命斗争 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 中共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例2 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 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 而朱德毛泽东氏 方志敏氏之有根据地的 有计划的建设政权的 深入土地革命的 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 无疑是正确的 这是小张同学看过毛泽东选集后的摘录 请你判断上述摘录的内容所属什么历史时期 例3 中国的革命 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 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 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这条 相反的道路 的起点是什么 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4 2 了解毛泽东思想在新民主主义理论方面的主要内容 1 时间 抗日战争时期 2 著作及内容 发表 论持久战 新民主主义论 论联合政府 指出中国当时的社会性质 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 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抗日战争结束前后 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在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上 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史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了解 七大 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5 1 了解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方面的主要论著 1 时间 革命即将胜利前夕 1949年 2 论著及内容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讲话 提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还提出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发表 论人民民主专政 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学说 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5 2 了解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主要论著 1 时间 新中国成立后 50年代中 2 论著及内容 发表 论十大关系 提出了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 发表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报告 创造性提出两类矛盾学说和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3 意义 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例1 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提出了哪两项最重要的理论 新中国成立前夕 毛泽东提出了什么理论 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新民主主义理论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例2 2011年时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什么时期的什么会议上 判断正误 毛泽东先后发表了 新民主主义论 论人民民主专政 等文章 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的中国革命思想 例3 东方红 太阳升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赞颂了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下列属于毛泽东在战争年代所作的报告有 论人民民主专政 论联合政府 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A B C D 例4 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 下列对 论十大关系 的理解正确的是A 它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一次正确探索B 它解决了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问题C 它成为顺利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战略方针D 它使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 例5 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 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 以下对毛泽东著作的贡献的对应连线不正确的是A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提出了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的理论B 新民主主义论 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C 论人民民主专政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 6 了解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1982年 在中共十二大上 邓小平提出要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进来 走自己的路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年 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规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的基本路线 1992年 围绕 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个根本问题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判断工作是非得失的 三个有利于 标准 同年 中共十四大提出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 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共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还提出 一国两制 构想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等思想 7 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是中共 中国人民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和结晶 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解决了 文革 后中国向何处发展的关键问题 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8 了解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1 形成 21世纪初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围绕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 这个主题 创立了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2002年十六大将 三个代表 写入党章 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2 基本内容 中国共产党 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例4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精髓是实事求是 例5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者根本的共同点是什么 实事求是 从中国国情出发 例5 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 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成果 中国在不同时期分别产生了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两种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是什么 继承 发展 创新 例5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主要解决的问题分别是什么 毛 民主革命道路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邓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例1 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副楹联 扶大厦之将倾 安邦柱国 万民额手寿巨擎 挽狂澜于既倒 兴工扶农 千载接踵颂广安 此联创作当不早于A 1949年B 1956年C 1966年D 1978年 例2 文化大革命 结束后 在思想理论界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思想解放运动 因为这次讨论A 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B 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 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D 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例3 在中国共产党的抗争和探索历史中 毛泽东开创 工农武装割据 的道路和邓小平改革开放的道路在农村问题上的相同之处是A 解决农民土地问题B 增加农民的收入C 从农村开始 以农村带动城市D 强调农业集体化的重要意义 例4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精髓是A 实事求是B 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C 新民主主义D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 例5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主要解决的课题是A 中国社会性质B 中国怎样革命C 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 如何建设中国共产党 预习历史 第22课时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