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海陆分布的影响.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92795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海陆分布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5届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海陆分布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5届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海陆分布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及季风环流一、考纲透析1理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3掌握全球主要大气活动中心的名称与位置。4理解东亚、南亚季风的成因、特征。5熟练掌握东亚、南亚季风的风向,并能灵活应用。二、体验高考(2007年高考四川卷)读图回答问题:(1)在上图所示气压形势下,a等压线的数值为百帕,地可能出现的风向是。若甲天气系统中心气压值增大,几天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寒潮天气,在此期间,地的气压和天气变化状况是 。随着季节变化,当甲天气系统消失时,控制澳大利亚大陆西南角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8分)(2)图12中ABC一线年降水量大致出现“由A至B逐渐减少、由C至B逐渐减少“的变化特点,试分析其成因。(8分)(2012年高考四川卷)下图为东南沿海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下题.指出图中乙岛3月平均气温与9月平均气温的差异,并说明理由。(2012年高考浙江卷)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国和出口国。图1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图2为该国铁矿石出口国家和地区的构成图,图3为图1中三地的气候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1 4 7 10 月份 0 7 14 21 28 35 0 100 200 300 400 500 1 4 7 10 月份 0 7 14 21 28 35 0 100 200 300 400 500 1 4 7 10 月份 0 7 14 21 28 35 0 100 200 300 400 500 第36图2 10o 20o 30o 120o 130o 西澳大利亚州 南澳大 利亚州 北部地区 城 市 铁 矿 沙漠 铁矿石出口航线 自流井盆地 常流河 间歇河 铁矿石输出港口 第36图1 第36图3 说明、两地的多雨季节并分析其成因。(10分) 三、自建基础1.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气压变化:夏季,陆地升温快,温度高于同纬度的海洋,形成低气压,切断了 气压带;冬季,陆地降温快,温度低于同纬度的海洋,形成 ,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7月:亚欧大陆上 强盛,北太平洋和北 大西洋上高压盛行1月:亚欧大陆上 强盛,北太平洋和北 大西洋上低压盛行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 状分布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北半球2. 全球气压分布:3. 季风环流概念: 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是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 地区的季风环流最典型。类型:东亚季风、南亚季风东亚季风南亚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一带风向 季风东北季风势力强较弱性质 温和干燥夏季风源地北太平洋的副热带赤道附近的印度洋风向东南季风 季风势力较弱强性质温暖湿润 主要分布地区我国 部,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我国西南地区、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一带四、总结提高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及季风环流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北半球:7月份陆地上的低压中心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将高压留在海洋上;1月份陆地上的高压中心切断了副基地低气压带,将低压留在海洋上。南半球: 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明显,等压线成条带状分布。运用:大气活动中心是基于三圈环流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是气候和天气的基础,需要注意高低气压中心的形成是动力还是热力因素。2季风环流(1)1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一月份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澳大利亚西北部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季风南移过赤道左偏而形成。(2)7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七月份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过赤道右偏而形成;东亚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运用:季风与农业1、夏季风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生产条件(受季风影响,我国夏季是世界同纬度除了沙漠干旱地区以外最暖热地区。我国北方的光热条件一般都能满足水稻、棉花等喜温作物的生长需求)夏季风强弱变化是我国南北频繁发生旱涝灾害。夏季风强:雨带滞留北方,北方降水多,南方降水少,出现北涝南旱夏季风弱:雨带滞留南方,北方降水少,南方降水多,出现南涝北旱2、冬季风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强大的冬季风南下,常常给一些地区造成低温冷害。在冬季风控制下,我国北方冬春季普遍少雨,干旱多风沙。华北地区更是“春雨贵如油”(在冬季风控制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受到寒潮灾害。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区最冷的国家。)【技巧点拔】本部分内容要掌握地理知识的前后联系和地理思维的培养,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大气活动中心季风环环相扣,联系紧密,在学习时要重视事物的形成规律,并学会应用。五、精题砺剑、基础自测1. 7月份,被亚洲低压切断的气压带是( )A. 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2. 关于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南半球基本上是断块状B. 北半球基本上是条带状C. 7月,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被海洋上的热低压切断D. 1月,北半球的副极地低压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3.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北半球气压带则断裂成块状,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太阳直射点位置变化 B.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C.海陆分布的状况不同 D.地形起伏状况不同4.有关季风的正确叙述是( )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B. 季风环流不属于大气环流C.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东亚季风的重要成因D. 我国不受西南季风的影响5.下列地区,有西南季风盛行的是A. 朝鲜半岛 B.湖南一带C.印度一带 D.蒙古高原6.当亚洲高压势力强盛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东亚盛行东南季风 B.北极黄河站极昼C.我国东部少雨 D.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7.七月份南亚盛行西南季风 .一月份南亚主要风向为(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8.当北半球某地,在某季节内近地面大气等压面呈图中状态时,正是( )A亚洲高压势力强盛的季节B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的季节C阿留申低压强盛的季节D冰岛低压强盛的季节9季风环流的正确叙述是A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一个组成部分B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是形成季风的最主要原因C风向季节变化是形成季风环流的主要原因D东亚的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东南部10北半球有一气压系统,其气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则A夏季一般出现在大陆内部B是一个低气压区C可能带来多雨天气D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称高压脊11下列气压带,由于热力原因气流呈上升运动的是:( )A 、赤道低压带 B、副热带高压带C、副极地低压带 D、极地高压带12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甲、乙两图中,表示亚洲一月季风图的是 图。判断理由是 。(2)图中箭头C表示 (方向)季风,它主要是由于南半球的 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成。该地季风不仅与海陆热力差异有关,还与 有关。(3)在乙图示季节,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被亚欧大陆上的 低压切断,保留在太平洋上的气压中心名称是 .其控制下的天气特点是 。(4)受季风的影响,上海的气候特征是 。此时期我国塔里木河处于 (丰水、枯水)期.(5)季风气候为当地人们提供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其优越性的突出表现是_.13.读“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其中A为 (气压名称),B为 (气压名称)。此季节, 气压带被 切断。(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的高低气压中心称为大气活动中心 B.图中A实为副极地低气压带的一部分 C.图中B的位置处于一年中较偏北的位置上 D.此时南亚吹西南季风,东亚地区高温多雨(3)大约半年后,A所在大陆上形成 (气压名称),该气压切断的气压带是 气压带。 在该气压的影响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吹 (气流性质)的 风(风向)。(4)世界上季风环流最典型的地区是 ,原因 。、能力提升读图甲和图乙(箭头示意风向),完成12题。1无青藏高原时,图示季节()A甲地低温干燥 B乙地高温少雨C印度比现在雨量充沛 D安徽盛行东南季风2与无青藏高原相比,有青藏高原时()A东亚水循环更活跃 B印度冬季平均气温降低C乙地自然植被更稀疏 D甲地河流年径流量减小右图为北半球大气活动中心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6题。3. 若图中甲为高气压中心,则 ()A. 甲为夏威夷高压B. 乙为印度低压C. 丙为亚洲高压 D. 丁为阿留申低压4. 2006年2月4日,我国西北地区的东部、华北地区受强降温和暴雪的影响造成部分列车晚点或停止运行。该天气现象可能是 ()A. 由甲天气系统造成B. 由乙天气系统造成C. 由丙天气系统造成D. 由丁天气系统造成5. 若图中甲为低气压中心且位于北纬30附近时,则 ()A. 南极科考最佳时间B. 东北平原上农民正在播种小麦C. 澳大利亚的西南部受到锋面气旋控制多雨D. 华北平原的耕地返盐6. 若丁为高压中心,则 ()A. 它的强弱决定了我国东部地区的旱涝灾害的发生B. 它的强弱决定了我国台风频率的大小C. 在它的一部分(脊)的控制下天气多雨炎热D. 它强大时我国东部地区吹偏北风读90E附近海平面气压图(单位:hPa),回答下列7-8题。7气压最高值出现的纬度和气压值最低处的气压带名称分别是( )A50N、(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 B90N、赤道低压带 C30S、(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 D60S、赤道低压带8由气压值推断此时( )A夏威夷高压势力强 B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C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凸 D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区,据此完成下列9-11题。91月,图中A地盛行(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10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B冬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11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 AA地高温多雨 B正值1月份左右CC地形成高压中心 DB地寒冷干燥12(2012年长沙模拟)下图为沿北纬60线所作的某月平均气温和气压水平分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两图表示的是北纬60线 月平均气温和气压的变化。(2)由图可知,经度 附近气温最高,这是因为受 的影响;气温最低处的经度约为 ,这里低温的原因是 。(3)a点的气温 (高、低)于两侧的同纬度地区,表明该区域是 (海洋或陆地);b地所在的气压中心名称是 ,受它影响,此时印度半岛吹 季风。(4)图中两条曲线的相关性为 。13.读图填空:(1)如、分别对应下图中的A、B天气系统,则此时是北半球的_季(冬或夏)。(2)图中、两个气压系统名称分别是:A_,B_,此季节C地吹_风, D地吹_风。此时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特点是_。(3)图中D地所在的半岛大部分地区属于 气候,其成因除了 原因外;还有 。北印度洋的洋流呈 时针方向流动。【参考答案】体验高考:(2007年高考四川卷)(1)1012.5偏北风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西风带(2) 由A至B,降水主要受西风气流影响,西端的山口有利于西风气流深入,在山地迎风坡形成降水(地形雨),水汽含量由西向东逐渐减少;由C至B,主要受东南季风(夏季风)影响,由于海陆位置的差异(距海远近不同),来自太平洋的水汽由沿海向内陆(由东向西)逐步减少 (2012年高考四川卷)差异:乙岛3月平均气温低于9月平均气温(2分)。 理由:乙岛位于北半球亚热带海洋上,气温受海洋热力性质影响(或增温慢、降温慢)(2分);乙岛3月气温回升缓慢,9月气温下降缓慢(2分),故月平均气温3月低于9月。(2012年高考浙江卷)地夏季降水集中;地冬季降水集中。原因:地夏季从亚洲吹来的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后转向为西北季风;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为其带来降水;地冬季来自海洋的西风为其带来降水。自建基础: 1.副热带高气压带 高气压 2.低压 高压 带状 3.风向 东亚 (自上而下先左后右)西北 寒冷干燥 东部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西南 高温多雨 基础自测: 15 BDCAC 611 CAB 12、(1)甲 风从大陆吹向海洋,此时大陆为高压,海洋为低压。 (2)西南 东南 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 (3)印度(亚洲)夏威夷高压 高温多雨(4)高温多雨 丰水期 (5)雨热同期 13、(1)亚洲(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副热带高气压带 陆地上的低压中心 (2)A D (3)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副极地低气压带 干冷 西北风 (4)东亚地区 东临最大大洋地靠最大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显著能力提升:15 BADAC 611 AADDDB 12.答案:(1)一 (2)0海洋或北大西洋120E处在寒冷大陆的内部,是冷空气的源地,且海拔较高 (3)高海洋亚洲高压(蒙古高压)东北 (4)气温越低,气压越高(呈负相关) 13、(1)冬季 (2)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西北 东北 温和多雨 (3)热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差异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