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80190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A“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吸收2、2011年8月15日,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抵京履新。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行政部、院、署、局等机关首长,以及其他数百名联邦政府高级官员的产生方式是( )A人民选举产生 B总统任命产生 C国会选举产生 D各州候选人竞选产生3、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一定程度上说明科举制度( )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4、“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呀啦索,那可是青藏高原。”歌手韩红的一曲青藏高原唱响全国,下列哪些事件给西藏地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1965年两藏自治区的成立改革开放A B C D5、下表反映了二战后西欧与美国外交关系的变化情况。这种变化主要体现了( )朝鲜战争(19501953)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伊拉克战争(2003年)参与美国组织的 “联合国军”入朝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的中东政策明确反时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A苏联成为西欧国家强有力的后盾B西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C西欧取代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D第三世界国家日益壮大6、恩格斯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下列各项,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化学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太阳能的开发利用 电子产品的普遍使用A B C D7、二战后,英美实行混合市场经济,法国实行计划指导型市场经济,德国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日本实行统制市场经济体制,20世纪末中、俄开始实行市场经济。这表明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放弃了市场经济体制采用计划经济体制B社会主义国家照搬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C经济全球化下的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模式已无差别D宏观调控与市场体制相结合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共识8、世界史现代卷指出:“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西方国家股份公司,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所拥有。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对企业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这反映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A普遍推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 B企业所有权发生了本质性变化C企业经营和管理方式发生变革 D资本家集团呈现不断扩大趋势9、外交学院吴建民教授在百家讲坛节目中讲道:弱国当然是没有外交的但是并不等于国家不是很强的时候,外交官就不能发挥作用。你看顾维钧在1919年的时候,中国是弱国,五个代表,跑了四个,就他一个,没有任何指示,他拒签凡尔赛条约,我觉得中国人要很好地研究一下。吴教授要我们研究的是A吸取弱国无外交的历史教训B强调当今社会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的重要性C顾维钧强烈的爱国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气节D认识近代幻想依靠帝国主义来废除不平等条约,实现民族独立是不可能的8、1916年,一位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这则材料实质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B.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的理念C指出宣传西方启蒙思想的缺陷 D.提倡马克思主义12.20世纪60年代,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苏联也预言这个运动“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这些现象说明不结盟运动A.形成了与美苏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 B.改变了超级大国对世界事务的控制C.缺乏明确而坚定的基本原则和宗旨 D.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4、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这反映出( )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无关紧要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要求相结合 A、 B、 C、 D、2、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末年(997年)2408.11567.760:40天禧末年(1021年)2641.23874.040:60厢宁十年(1077年)2021.35117.228:72出现表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 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11、某西方学者评论说:“他们虽然有社会变革的方案,但并不期望和打算通过无产者的起义来实现社会变革。实际上,他们几乎没考虑过自己精心制作的蓝图如何才能付诸实践。”该学者评论的是A.科学社会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启蒙运动 D.空想社会主义9教育新闻网曾撰文指出:“新文化运动以来,国民道德水平下降,思想混乱形势严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带动文化全球化,我们会不会成为没有精神家园的流浪儿”。这里作者主要是针砭新文化运动A引进西方学说 B批判尊孔复古思潮C提倡文学革命 D彻底否定民族文化5据记载,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洋语、及用洋货者,被称为“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重则致杀身之祸。陈旭麓先生将其概括成“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这里的“某一时期”是指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义和团运动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14、(26分)20世纪以来各国在探索社会发展道路时,有许多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纷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材料一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1)材料一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6分)材料二 由于煤的开采掌握在私人企业手中,以及用煤的各种工业之间的缺乏协作,因而矿工们他们是工业金字塔的真正基础在工资和工作条件方面处于极恶劣的境地。这是一个悲剧。煤是我们发展工业的基础,它是我们全国人民最大的财产之一煤炭工业的组织将由专局掌握,而这项组织将与煤气和电力供应工业相关联,而这两种工业都已达到国有化的时机。二战后英国首相艾德礼的言论(2)材料二中艾德礼主张煤炭工业国有化的主要理由是什么?(4分)材料三 国家的活动有赖于煤炭、煤气、石油,而且有一天要取决于原子核分裂。所以,为了使法国的经济达到发展所要求的水平,就必须最大规模地开发这些资源,这就需要只有国家才能胜任的巨额费用和巨大工程,以及实行国有化。二战后法国总统戴高乐的言论(3)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艾德礼和戴高乐的相同主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6分)材料四 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说到“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采取的重大措施。(10分)14.(1)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6分)(2)主要理由:私人企业掌握煤炭工业使工人的经济状况和生活状况极度恶化。(4分)(3)主张:能源国有化。说明:当时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发展。(6分)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有企业改革;设立经济特区;开发开放浦东;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10分)14、(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英法美能够率先开始工业化, 主要原因是从它们的传统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 其特征是通过自由市场的杠杆作用, 推动了工业化, 形成了内生型的自由主义工业化模式。现代私有制与充分自由化的市场为经济增长开辟了广阔天地 , 但是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 这样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与发展中贫富差距培大, 便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 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材料二 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定计划, 以增强国防实力为目标, 优先发展重工业, 建立以国营企业和集体化农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 用高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赶超西方发达国家。这种类型的工业化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 带有强制性,并能充分动员群众。这是一种在内部自发经济动力不足的条件下以非常手段进行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上,其资金积累的唯一来源是农业, 以牺牲农业的利益来达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粗放型经济的发展。这样做必须借助于强化中央政权对市场和贸易的统制, 并在一段时间内以强制性的方式割断与世界经济体系的联系,行政部门对经济的控制越强, 经济本身增长的能力便相应地越弱,从而导致增长的速度最终缓慢下来。苏联创造的工业化模式在二战以后为众多社会主义国家所仿效, 这是因为计划指令性的经济发展道路确实具备资本主义自由主义工业化所不具备的优势。它无论在所有制形式上, 还是在经济组织和刺激机制上, 都表现出较高的效率。钱乘旦等著世界现代化进程指出英法美 “古典”发展模式的特点? (2分)西方国家修正“古典”发展模式开始的标志和方式是什么?(4分)二战后西方国家进一步修正“古典”发展模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分析苏联模式在二战后为众多社会主义国家所仿效的原因是什么 ? (2分)苏联模式又有何弊端?(4分)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修正这一模式的主要表现有哪些?(2分)西方国家与中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修正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2分)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4分)14.(1)特点:自由主义工业化或“自由放任”。(2分)标志:美国罗斯福新政。(2分)方式: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分)主要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2分)经济危机教训的汲取。(2分)(2)原因:该模式可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发展重工业,实现了工业化,改变国家落后面貌。(2分)弊端: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否定市场和价值规律,企业缺乏足够的动力和活力,经济效益低下;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牺牲了农民利益,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4分)中国:“十四大”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3)共同之处: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相结合(市场与计划相结合)。(2分)启示:任何经济模式都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2分)应根据国情选择经济模式并不断调整,防止僵化。(2分)1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4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材料一:从1640年到1840年,在200年中,西方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与此相比,同一时间里的中国却景物依旧:成千上万胼手胝足、转辗沟壑的小农背负着一代一代歌讴唐虞盛世、高谈名物考据或性心理义的士人。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回答:(1)这一时期,中、西方文明发展的本质差异是什么?(3分)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材料二: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回答:(2)试分别概述文中所说的“沉沦”和“上升”的含义。(4分)(3)20世纪初期是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时期,推动这一转变的社会因素有哪些?(6分)材料三:新中国从1949年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60年。在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历史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上,有这样一种观点:在肯定改革开放30年以来历史性进步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贬低甚至否定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回答:(4)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论。(要求史论结合,推理严谨,表达准确。)(8分) 14. (1)本质差异:西方已经迈进资本主义工业文明阶段;中国还处于落后的农耕文明时代(或封建社会)。(2分)主要原因:封建专制统治强化,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3分)(2)沉沦:西方列强侵略,清王朝腐败;中国社会日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答出其中1个要点,即可得2分)上升:中国人民通过不断探索和斗争,最终赢得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当家作主。(答出其中1个要点,即可得2分)(3)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或答国民党、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思想上:民主共和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6分)(4)没有认识到前30年为后30年发展的奠基作用,过分夸大了前30年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失误。(2分。如果能从前30年成绩是主流,错误是支流方面进行立论,也可得分。)政治方面:新中国成立时确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后来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2分)经济方面: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开放奠定了经济基础。(2分)科技文化方面:扫盲教育、“双百”方针、“两弹一星”等成就,为科技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2分)14. (28分) 2009年17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亲切会晤,中美关系正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新的现实,踏上新的旅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商船横渡太平洋,从美国驶抵中国通商口岸广州,与当地中国商人进行贸易活动,并于次年5月返抵纽约。这是迄今所知中美两国之间的首次交往。随船而来的萧卫少校曾有一则这样的手记:“中国皇后号荣幸地升起了在这海域从未有人升起或看见过的第一面美国国旗,这一天就是1784年8月28日。”材料二 37年前的一个冬日,尼克松总统在北京机场主动向周恩来总理伸出手。尼克松激动地说:“我是跨越太平洋与中国人民握手。”30年前的一个冬日,邓小平在白宫与卡特总统紧紧握手。邓小平意味深长地说:“现在两国人民都在握手。”材料三 面对世界媒体,胡锦涛说,中美两国“将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并将采取切实行动稳步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面对世界媒体,奥巴马说,“美中关系从未像现在这样对我们共同的未来如此重要”,“美国欢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分析美国“中国皇后号”商船最初来到中国时,中国政府采取的是怎样对外政策?(2分)当时实施这一政策的根源是什么?(2分)(2)根据材料二,“我是跨越太平洋与中国人民握手”指的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握手”对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产生的影响。(3分)(3)根据材料三,中美两国对“21世纪的中美关系”新的定位是怎样的?(2分)“美中关系从未像现在这样对我们共同的未来如此重要”表现为什么?(2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美国为什么会对中国、中美关系产生这样新的定位?(4分)(4)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应对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美国在政策方面进行了怎样的调整和创新?(3分)为了应对当今的金融危机,奥巴马政府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有着怎样的特点?(2分)分析美国两次应对危机的措施及结果,谈谈给你的启示?(3分)14(1)政策:闭关政策。(2分)根源: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封闭性。(2分)(2)尼克松访华。(2分)影响:打破了由于美国遏制中国所造成的外交僵局,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中日关系迅速发展;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6分)(3)伙伴关系。(2分)表现:金融危机、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环保等;(答出任意两点,2分)背景:金融危机后,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全球化趋势和多极化趋势加强;处在金融危机中的美国需要拓宽市场,在经济合作上需要中国的支持和理解;中国需求新的突破,新的经济合作。(答出任意两点,4分)(4)调整和创新:实行罗斯福新政,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调整金融、农业、工业、社会福利方面各项政策,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3分)特点:扩大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缓和贫富矛盾,创造共同繁荣。(2分)启示:面临经济危机,国家干预的能力是有限的;为了应对经济危机,要自主发展,扩大内需,调整金融秩序、全球合作等。(3分)14、研究历史上流通的现象,可以加深我们对时代和社会的认识。回答下列问题。(28分)历史现象之一: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明代中叶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据研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总量达到7000吨至10000吨。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1)说明“丝银”贸易出现的国际背景和国内社会经济条件。(6分)历史现象之二:鸦片走私,白银外流“近年以来,银价之贵,州县最受其亏。而银商因缘为奸,每于钱粮紧迫之时倍抬高价。州县亏空之由,与盐务之积疲,关税之短绌,均未必不由于此。要皆偷漏出洋之弊有以致之也。”-摘自林则徐集奏稿(2)总结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上半学期白银外流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弊端。(4分)简述清政府针对白银外流所采取的应对措施。(2分)历史现象之三:1盎司黄金35美元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34年,美国政府将1盎司黄金的价格固定为35美元。1944年,美、英、中等44国通过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以美元挂钩,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71年,美国停止以美元兑换黄金。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3)结合材料和所学,分别说明1933和1973年美元两次贬值的背景。(8分)历史现象之四:美元与中国货币1948年1月至8月,1美元同中国法币比价从17.8万元升至1108万元。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汇价有所调整,1美元同人民币比价从2.8曾升至8.27元,近年来又回落至7.0元以下。(4)结合所学,分别说明上述两个时期中国货币兑换美元汇率变动的社会条件。(8分)14.(1)国际:新航路开辟,东西方贸易联系加强;国内:明中期以后,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繁荣,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大量出口。(2)州县征税困难,盐税和关税减少,造成国家财政危机;“银贵钱贱”造成农民纳税负担加重,激化了社会矛盾。为遏止鸦片走私,清政府任命林则徐主持禁烟。 (3)20世纪30年代:为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政府实施新政,调整财政金融政策,实行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放缓,贸易出现逆差,黄金和外汇储备出现大幅度下降。 (4) 1948年:国民党统治下政治腐败,经济崩溃,物价暴涨,法币急剧贬值。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汇率随市场发生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