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陕西招教考试(小学学段)教育知识与能力备考三.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378839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陕西招教考试(小学学段)教育知识与能力备考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年陕西招教考试(小学学段)教育知识与能力备考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年陕西招教考试(小学学段)教育知识与能力备考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陕西招教考试(小学学段)教育知识与能力备考三一、单项选择题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A.论语B.学记C.四书集注D.孟子2.“教育不应该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教育制度推崇的理想。A.完全制度化教育B.非正式教育C.制度化教育D.非制度化教育3.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提出的主要教育主张是()。A.因材施教B.遵循自然C.教学做合一D.官能训练4.教育的经济功能受()的制约。A.社会经济制度B.社会生产力水平C.科学技术和文化背景D.文化传统5.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A.差异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6.()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7.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作示范性的试验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的知识,这种方法是指()。A.试验法B.演示法C.参观法D.实践活动法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锻炼法C.陶冶法D.榜样法9.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在教育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提出的,其背景说明最全面的是()。A.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挑战B.社会信息化时代提出的挑战C.我国加入WTO面临的挑战D.未来社会发展需要提出的挑战10.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A.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B.维持班级秩序C.形成良好的班风D.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11.“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劳动方式个体性12.小燕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A.言语信息B.态度C.动作技能D.智慧技能13.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证实了遗忘的()。A.动机说B.痕迹衰退说C.提取失败说D.干扰说14.认为动机水平适中时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是()。A.成就动机理论B.耶克斯多德森定律C.成绩结构理论D.强化理论15.一般在教学开始前使用,用来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的评价属于()。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非正式评定16.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A.近因效应B.首因效应C.社会过滤效应D.最近效应17.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不包括()。A.发现教学B.情境教学C.合作学习D.程序教学18.下列属于教学信息输入技能的是()。A.口语表达技能B.书面表达技能C.体态表达技能D.研究学生技能19.教师期望效应是由()研究发现的。A.皮格马利翁B.勒温C.罗森塔尔D.夸美纽斯20.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A.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度过当前危机B.学会自己独立处理类似问题C.建立对咨询人员的信任D.学生对咨询过程的积极参与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1个小题,每空1分,共1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1.在情绪三因素理论中起决定作用的是_。2.教师的劳动价值具有_和_。3.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尊重一个人”。这句话说明的德育原则是_。4.小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_。5._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社会的要求,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6.狭义的社会教育是在_和_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实施的教育。7.教育与_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8.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_,二是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9.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_和_两种。10.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的教师的两个重要人格特征是:教师的_以及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11.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相互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即_和_。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独立性。()2.1995年3月18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法律。()3.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4.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所以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挥。()5.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班主任了解了学生。()6.在我国小学里,德育就是指道德教育。()7.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8.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9.具有非凡的记忆力可以称为天才。()10.品行不良问题主要出现在青年期。()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语出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2.【答案】D。解析: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就是“教育不应该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3.【答案】C。解析: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和小先生制等教育思想深入人心,指导着人们的教育实践,为人们所熟知。4.【答案】B。解析: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经济功能的发挥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需要坚实的基础,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刚好能够提供良好的基础和物质条件。5.【答案】D。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不同的身心发展的特征及主要矛盾。6.【答案】C。解析: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由于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根本问题,所以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7.【答案】B。解析:考查演示法的概念。8.【答案】D。解析: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为:桃树李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体现了榜样法。9.【答案】D。解析:新课改是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的未来发展而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是课程本身及教材理念的根本性变革。10.【答案】A。解析:班级管理对于班级活动的顺利进行,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其主要的功能在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以利于更有效地开展实施教学活动。11.【答案】A。解析: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刚好体现教师的示范性特征。12.【答案】A。解析:言语信息指能用言语或语言表达的知识。13.【答案】D。解析:干扰说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14.【答案】B。解析: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认为中等动机强度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15.【答案】A。解析: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性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16.【答案】B。解析:题干是对首因效应定义的考查。17.【答案】D。解析:发现教学、情景教学、合作教学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18【答案】D。解析:教学信息输入技能包括钻研教材技能、确定教学目标技能和教学信息反馈技能。19.【答案】C。解析:罗森塔尔等人对教师期望进行研究,表明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直接影响。他借助古希腊神话中的皮格马利翁的名字,把这种现象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教师期望效应”。20.【答案】B。解析: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使来访学生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可以自己独立处理,而不是动辄就寻找咨询者的帮助。直接目标是咨询者向咨询对象提供心理上的帮助,以使后者克服当前的心理问题,并提高自身应付挫折的能力。二、填空题1.认知因素2.滞后性;隐含性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要结合的原则4.情景教学5社会本位论6.家庭;学校7.生产劳动8.教育再生产劳动力9.促进;阻碍10.热心和同情心11.启发式;注入式三、判断题1.【答案】。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制约作用,决定着教育的领导者,受教育者的权利,决定着教育目标,但尽管政治经济制度对学校的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但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忽视自己的办学规律,更不是说学校要放弃学校教育任务直接为政治经济服务,参加具体的政治运动,执行具体的政治任务。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2.【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3月18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审议通过,2006年最新修订的。3.【答案】。解析: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标评价模式。4.【答案】。解析:因为该观点只强调了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而忽视了学生是自我教育与发展的主体,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5.【答案】。解析:将“班主任了解学生”改为“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6.【答案】。解析:我国小学德育的内涵不仅指道德教育,还包括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7.【答案】。解析: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或称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8.【答案】。解析:考查群体极化的定义。9.【答案】。解析:天才指拥有一定的天赋,包括: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天然的资质的人。具有非凡的记忆力是天才的特征之一,但不能因此说具有非凡的记忆力可以称为天才。10.【答案】。解析:品行不良问题主要出现在青少年时期。本文来源:陕西人事考试网(http:/www.sxzt.or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