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坐井观天》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62134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下《坐井观天》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二年级语文下《坐井观天》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二年级语文下《坐井观天》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设计理念: 寓言故事坐井观天,是一篇让学生懂得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我认为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一、教学目标:1、能分角色读课文。2、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其中的道理,联系自己的体验谈感受 二、教学重点:1、朗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2、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三、教学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及寓意。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师:小朋友们,老师知道大家喜欢听故事讲故事,这节课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坐井观天这个有趣的寓言故事。现在,老师想先考考你们,还记得这些词语吗?(课件1出示词语)请齐读,每个词语读两遍.(生齐读)小朋友们真能干。师:谁能用这几个词语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1:小鸟口渴了,想喝水。师:你用上了“口渴”和“喝水”,谁来补充?请你说。生2:小鸟落在井沿上,看见青蛙坐井观天。生3:小鸟说天无边无际,青蛙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师:你们真了不起!二、精读课文,理解寓意。1、理解小鸟和青蛙争吵的起因、地点。师:对呀,故事里,青蛙和小鸟吵了起来,这次吵架是谁引起的?生:是小鸟引起的。师:在哪儿呢?(出示课件2)请看大屏幕,课文的第几自然段讲到?请小朋友们齐读第一自然段。生:(生齐读)2、引出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位置,学习井沿。师:青蛙坐在哪里?小鸟从什么地方飞来?落在哪?(师板书)什么是“井沿”呢?(井沿,就是井口的边沿)。请小朋友们在课文插图中的井沿上写上“井沿“。井边叫井沿,帽子边叫(生:帽沿),门边叫(生:门沿),桌子边叫(生:桌沿),河边叫(生:河沿)。师:你们的反应真是快!3、故事里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了起来呢?生:他们争论天有多大师:你真能干。(板书:天有多大)课文中他们进行了几次对话?(三次)第一次对话: 师:他们的对话可有趣啦!请小朋友看看它们的第 1次对话。(课件3出示第一次对话)师:(先出示青蛙的话)请你读,(生1读)师:青蛙说的话后边是什么符号? (问号)。 师:谁再来读读它。 生 2:(读)你从哪儿来呀?师:你读得很流利,要是把疑问的语气送到句子里就更好了。请你读 生 3:(读)你从哪儿来呀!师:你真会读书!读出了疑问的语气,要是把“哪儿”强调就更棒了! 生 4:(读)你从哪儿来呀! 师:真的很棒。表扬她! 师:我仿佛看见了那只充满疑问的青蛙。小鸟回答说: 生1读:(请你读)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师:小鸟从 哪儿 来,飞了 多远 ?“一百多里”说明了什么?这些青蛙知道吗?所以读的时候应加重语气,谁来试。 生 2:读师:小鸟能飞得再远一点吗?请你读生3:读师:小鸟飞了这么远,感到怎么样了?(又累又渴)师:请你读出小鸟的又累又渴!(生4读)师:请再累一点再渴一点吧!(生5读)师:谁能用“渴”和“喝”连起来说一句话?(两生造句) 师:现在我们做一个游戏吧,叫“我问你答”,好吗?我来问,你们来答。 师:你从哪儿来呀? 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师:好玩吧!和你的同桌练一练。(同桌练习)师:老师想请两个小朋友来读这次对话。(两生读)读得真好,掌声送给他们!第二次对话: 师:接下来呀,小鸟和青蛙的对话更精彩,请看大屏幕。(课件4出示第二次对话)请小朋友们运用刚才老师教给大家的朗读方法,和同桌合作,一个读青蛙的话,一个读小鸟的话,读出重音读出感情。边读边想,从他们的第二次对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合作学习)师:好,请小朋友们一起来读青蛙的话,青蛙说:(生齐读师:从青蛙说的话里,你读懂了什么?生1:我知道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板书:像井口大)你还读懂了什么?生2:青蛙认为小鸟在说大话。师:什么是大话?(假话、夸口、吹牛)。 师:青蛙认为小鸟的哪句话是大话呢?生:我飞了一百多里。师:还有谁读懂了什么?生3: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话。师:青蛙不相信小鸟说的话,谁能把不相信的语气送到句子里。请你读 生 1: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 2:他只把句子读通顺了,不相信的语气没读出来。 师:你能试一试吗? (生2朗读)师:读得不错,如果你再突出“别说”这个词就更好了。(生3读)师:“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不过”可以换一个词吗?生:只有、仅仅师: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并没有一百多里远,用不着飞那么远。这句话能换另一种方式说吗?生: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师:这是一个反问句,如果谁能够把反问的语气读出来就更棒了?(生4读)师:我们再来读小鸟说的话,小鸟说:(生齐读)师:从小鸟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板书:无边无际)师:天是“无边”的,是没有边的, “际”就是边缘处,“无际”形容范围非常的广阔。 “无边无际”说明天怎么样?,生:就是天特别大,看不到边。师:说得好!你们知道还有什么也是无边无际的?(大海、草原、沙漠、宇宙)师:小朋友们的知识真丰富!请你们用“无边无际”说一句话,把这句话写在学习卡上。看谁写得又快又好。(生写)师:请把你写的句子读出来。(生1读)说得好,还有不同的吗?(生2读)写得真不错。(3生读)真是一个比一个会写。师: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话,小鸟可着急了,谁来当小鸟,请小鸟告诉青蛙,让它明白天是无边无际的。(生1读小鸟的话) 师:哦,你感觉到天大了吗?那你能把天读得再大一些吗?(生2读)师:天真大啊!哪位小朋友敢来挑战?(生3读)师:读得真好。你真是一只态度真诚的小鸟。小朋友们,像他一样,一起来告诉青蛙天是很大很大的!(生齐读)师:让我们也来争论争论,男生读青蛙说的话,女生读小鸟说的话。生:(男女分角色读) 师:你们的争论真的很激烈!可是,老师还是弄不明白,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呢?你认为谁说的对呢?(全班举手)那么多小朋友都知道啊,全班小朋友告诉老师。生:(齐答)小鸟说得对。师:小鸟说的是对的,那天青蛙说的就是(错的)师:为什么小鸟说天“无边无际”呢?生1:因为它飞了很长的时间,都还没有见到天的边,所以它说天是无边无际的。师:你真会想,请坐。还有没有? 生2:因为小鸟每天在天上飞来飞去,所以它懂的知识多,它就知道天很大。 师:老师从你的话里知道了,小鸟飞的地方多了,见到的东西也多,知识就多,是吗?谁还想说,你来说吧。生3:因为小鸟每天都想看到天的边,所以他每天都不断地飞,还是没有看见边,他一天比一天懂得的知识就更多了。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让我们来帮小鸟找找原因吧。请小朋友看画面,(课件5:播放各种画面:小鸟漫游过高山、大海) 看看谁看得最仔细, 师:小鸟飞呀飞,它看见了什么?生 1:小鸟飞呀飞,它看见了漂亮的城市。生2:小鸟飞呀飞,它看见了美丽的草原。生3:小鸟飞呀飞,它看见了高高的山。师:咦,小鸟是不是飞到天边了?小鸟还能飞过去吗?师:小鸟真的还能飞过去,原来那不是天的边,是山把天给挡住了。小鸟飞过高山,它又看见什么?生4:小鸟飞过高山,它看见了大大的湖泊。生5:小鸟飞过高山,它还看见蓝蓝的大海。师:小朋友们懂的可真多呀, 你们像小鸟一样见多识识广。是啊,小鸟飞了那么多的地方,还是没有见到天的边,所以它知道天是很大很大的,可是,为什么青蛙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生1:因为青蛙每次抬头,看到的天就有井口那么大。生2:青蛙天天坐在井里,哪儿也不去,看到的天就像井口那么大。生3:因为井壁把天的其他地方都挡住了,只剩了井口大的天,所以青蛙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师: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在这里井壁挡住了天,还挡住了青蛙的什么? 生4:还挡住了青蛙的视线。 师:是啊!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所以它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真可恶。这难道是青蛙的错吗?师: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吧。请小朋友们先抬头看看我们教室的天花板,你看到怎么样的天花板?生:我看到了整个教室的天花板。生:我看到的天花板很大,是全部的。师:小小实验家们,请你们再拿出纸,把它卷成一个小纸筒,再用它来看天花板,这时你看到的天花板又是怎样的?生:现在看到的天花板很小。生:现在看到的天花板只有这个纸筒口这么大。师:为什么?生:因为我们的视线被纸筒壁挡住了。师:是呀,通过实验让我们明白,正因为青蛙的生活环境和小鸟是不同的,因此它看到的天当然只有井口那么大了,那青蛙到底又有什么错呢?生1:青蛙坐在井里,它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这是可以原谅的。但是当小鸟告诉青蛙天很大很大的时候,青蛙还和小鸟吵了起来,这就不应该了。师:你真聪明。还有没有?生2: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话。生3:青蛙自以为是,目光狭小。 生4:青蛙不愿意去和别人交流,见识少。生5:青蛙不虚心学习,又不相信别人的话,它懂的知识很少很少。师:小朋友们说好极了。所以,青蛙多年以来只见到怎么样的天?生:井口大的天。第三次对话:(课件6出示第三次对话)师:现在,大家都已明白青蛙错了,可自以为是的青蛙还和小鸟争论不休,让我们来看看它们的第三次对话,(课件出示青蛙的话)请你读。(生1读)师:青蛙为什么笑了?生:青蛙笑小鸟说的是大话。 生:青蛙认为自己说的是对的。 师:青蛙是那么地肯定自己的看法,请你用肯定的语气来读青蛙的话?(生2读)师:你读出了肯定的语气,如果再读出青蛙的自信就更完美了。请你再读(生3读)师:真是一只自信的小青蛙呀!青蛙笑了,我们发现小鸟为也笑了,说:(课件出示小鸟的话)请你读(生1读)师;小鸟笑谁?(笑青蛙)师:小鸟笑青蛙什么?生:小鸟笑青蛙错了,还认为自己是对的。师:所以小鸟说(你是弄错了。)这是小鸟第几次说青蛙弄错了?(第二次)师:第一次怎么说的?读一读课文生: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课件出示句子):你弄错了。 你是弄错了。师:请小朋友自个儿读读这两句话,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生:第二句多了一个“是”。师:你的小眼睛真尖。这一句还可以怎么说?生:你的确弄错了。(确实、肯定)师:所以这个“是”应读重音,谁来读一读第二句,让青蛙感觉到自己确实是弄错了。(一生读)大家一起来读这两个句子(齐读)小鸟还笑什么?生:小鸟笑是因为小鸟想到了好办法。师:那小鸟想到什么好办法了?生:叫青蛙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师:谁来当小鸟,请把你的好办法告诉青蛙吧。(生1读)师:小鸟是很诚恳的,要读得稍慢些,读出恳切的语气,谁愿意再试试?(生2读)师:请再恳切一些吧!请你再读,(生3读)师:多诚恳的小鸟呀!我们也来读一读吧,请第一第二组读青蛙的话,第三第四读小鸟的话。(生对读)师:是啊,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播放青蛙跳出井口动画)瞧!青蛙听了小鸟的话,还真的忍不住跳出了井口,青蛙跳出井口后,它看到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呢? 生1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忍不住跳出了井口,青蛙看见天无边无际,说:“哇!天真大呀!” 师:你说得真精彩。生2:它看到绿绿的小草,还有五颜六色的花儿。师:多美的风景呀!生3:它看到校园里开满了花,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梨子,红彤彤的苹果。师:多漂亮的校园。生4:它还会看到迷人的风景,还看到漂亮的城市。师;还有不同的吗?生5:老师,我觉得青蛙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生6:它看到人们往小河里倒垃圾,河面上还漂浮着鱼的尸体,心里很害怕。师: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还有没有?生7:它看到路边堆满了垃圾,还闻到一阵阵臭味。生8:它看到有人乱砍树木,小鸟没有了家。师:你很有爱心.生9:它看到坏人在捉它的同伴,拿来当下酒菜。它好伤心好难过。师:孩子,你读懂了青蛙的心呀.生10:它觉得外面的世界并像小鸟说的那么美,又想回到安全的井里去。师: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什么好办法来挽留小青蛙呢?让它安心快乐地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生11:我们做个广告牌,上面写上“保护动物,人人有责”来告诉人们应该与动物成为好朋友。师:你的主意真不错。生12:发现那些乱砍树,捕杀动物的人要报警,让警察来抓这些坏人。师:是个好办法。生13:我们要保护好环境。师:小朋友们说得棒极了!青蛙跳出了井口,不再是一只井底之蛙,而成了一只见多识广的青蛙。孩子们,只要大家共同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小青蛙就会被我们挽留下来,动物们才会快快乐乐地生活在我们身边!四、扮演角色,再现情境 师:小朋友们说的真的很棒,相信你们的表演会更精彩,老师请两个小朋友分别来扮演小鸟和青蛙,加上动作、表情,把这个故事演一演。生:(生加上动作、表情表演) 师:他们表演得怎么样? 生:表演得很棒。 师: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我们也来演一演吧,请第一第二组扮演青蛙,第三第四组扮演小鸟,开始吧。 五、总结全文 加深理解寓意。师:小朋友们,坐井观天是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现在如果有人说你是坐井观天的人,你明白他在说你什么吗?生1:他在说我自以为是。 师:能说得更完整些吗?生2:说我坐井观天其实是在说我自以为是、目光狭小。师:说得好。表扬他。谁还有不同的看法?生3:说我是个看得少,见识少,而又自以为是的人。师:你真会想。谁还想说? 生4:他其实在叫我不要目光狭小,应该努力做到见多识广。 师:你真会思考。能把我们刚上课时这个成语的意思和现在发现的这个意思连起来说说? 生5: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它告诉我们不要目光狭小,自以为是,应该见多识广。 师:小朋友一个比一个说得好。学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生1: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我以后要多学一点知识,见识要广一点。师:你真能干。还有吗?生2: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我以后要多出去看看,这样才不会像青蛙那样目光狭小。(你真了不起)谁还想说?生3: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不能自以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师:你学得真好,你来说。生4:读了这个故事,我决不会做一只井底之蛙,我要努力学习,像小鸟一样,做一个见多识广的孩子。师:说得好,“坐井观天”这个成语就是用来比喻有些人看问题目光狭小,还自以为是。所以呀!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要像青蛙那样生活在自己狭窄的世界里,不愿意与别人交流学习,还自以为是。我们应该像小鸟一样,认真学习,大胆探究,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么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