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课堂小测本 第3章 光和眼睛习题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8347663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 课堂小测本 第3章 光和眼睛习题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课堂小测本 第3章 光和眼睛习题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课堂小测本 第3章 光和眼睛习题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光和眼睛3 1光世界巡行 1 3分 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 萤火虫不是光源C 光的传播速度是3 108m sD 以上说法均不对2 3分 下列的光学现象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A 放大镜把字放大B 水中倒影C 小孔成像D 小军照镜子 D C 3 3分 下列诗句所描述的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A 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B 如影随形 形影相伴C 井底之蛙 所见甚少D 水中捞月 徒劳无功4 3分 在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 再利用一片半透膜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 将小孔如图K3 1 1所示对着远处烛焰 我们可以看到烛焰在薄膜上呈现的像是 D A 5 3分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 km s 光在 沿直线传播 如图K3 1 2是小茹家的木质百叶窗 它能够通过转动叶片方便地控制进入室内阳光的多少 这利用了光的 3 105 同一种均匀介质中 直线传播 6 3分 在春节联欢晚会上 伴口技的手影节目 手影表演 通过演员的双手和表演生动地演绎了两只鸟从相恋到生育 养子的全过程 惟妙惟肖的 手影 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观众听到的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 传播的 观众从演员的口技表演中听着像是黄鹂鸟的叫声 是因为演员模仿了黄鹂鸟叫声的 直线传播 空气 音色 7 6分 如图K3 1 3所示 小明探究 树荫下光斑 时 在一块硬纸板上挖一边长为4 5mm的正方形的孔 把这块挖有方形孔的纸板对准太阳光 当纸板和地面相距较远时 在地面上能观察到 填 正方形 圆形 或 三角形 亮斑 这是光的 造成的 再逐渐增大纸板与地面的距离时 你会发现地面上那个亮斑将变 填 大 或 小 圆形 直线传播 大 8 6分 S为一点光源 1 在图K3 1 4中的地面上作出S被墙遮挡后墙在地面形成的影子 并用L表示影子长度 2 由图可知 影子的形成是由于 光的直线传播 如答图3 1 1所示 3 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 4分 下列现象中 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 形影不离B 海市蜃楼C 日食月食D 镜花水月2 4分 下列现象中 不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 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B 人观看镜子里的像C 玻璃幕墙的光污染D 鸭子在水中的倒影 D A 3 4分 如图K3 2 1所示 一本物理教材掉到了地上 小明和小红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它 对于这一现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理教材是光源 它发出的光射入了人眼B 小明看到教材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小红看到教材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C 小明看到教材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小红看到教材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漫反射D 小明和小红看到教材都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D 4 3分 晚上 在桌面上铺上一张白纸 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 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 如图K3 2 2所示 从侧面看去 白纸是 的 平面镜是 的 原因是平面镜上发生了 亮 暗 镜面反射 5 3分 如图K3 2 3所示 在水平面上放置一块平面镜 当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35 时 反射角是 度 若使反射光线沿水平向左射出 应 填 顺时针 或 逆时针 方向转动平面镜 此时入射角是 度 55 逆时针 72 5 6 6分 小亮用如图K3 2 4装置探究 光的反射规律 图中反射角是 度 让入射光线EO靠近法线ON 则反射角会 填 变大 或 变小 将纸板B向后折一定的角度 在B板上 填 能 或 不能 看到反射光 40 变小 不能 7 6分 如图K3 2 5 按要求完成光路图 1 完成反射光路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 小明通过镜子看到物体S 请画出法线和标出光的传播方向 如答图3 2 3所示 3 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第1课时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一 1 3分 照镜子时 你会在镜里看到另外一个 你 镜里的这个 你 就是你的像 下列关于这个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像的大小与镜的大小有关B 镜里的像是虚像C 镜里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 人向镜靠近0 2m 像将远离镜0 2m B 2 3分 用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和一块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越明亮的教室中做实验效果越好B 选用较厚的玻璃板做实验易观察且安全C 为了成像清晰 应将两支蜡烛都点燃D 蜡烛A在实验中点燃的时间不能过长 否则会影响实验结论 D 3 3分 小明用棋子和如图K3 3 1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问题 他将一个棋子A作为物体放在平面镜前5cm处 看到这个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用大小不同的棋子放在棋子A像的位置 发现只有当把与棋子A大小相同的B棋子放在棋子A像的位置时 棋子B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 再做四次实验 均发现棋子B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 由此可知 小明探究的问题是 A 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的关系B 像的大小与物距的关系C 像距与物距的关系D 像距与物体大小的关系 A 4 3分 如图K3 3 2是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验中的情景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 它的像将变大B 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 它的像将靠近平面镜C 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 铅笔的像将变小D 眼睛看到的铅笔在平面镜中的像 也可成在光屏上 B 5 10分 在探究 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中 小曹同学利用如图K3 3 3所示的装置探究时 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 再拿一支 填 点燃 或 不点燃 的相同的蜡烛B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 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说明像与物的大小 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 在玻璃板 填 前面 或 后面 观察光屏 将 填 能 或 不能 观察到蜡烛A的像 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 填 虚 或 实 像 不点燃 相等 后面 不能 虚 6 8分 在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时 1 取两支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 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确定物体所成的像的 3 刻度尺的作用是分别测量 到玻璃板距离 以便比较它们的距离关系 4 实验时玻璃板与水平桌面要垂直 否则 5 实验时若在玻璃板后面像的位置放置光屏 填 能 或 不能 在光屏上承接到蜡烛的像 位置 像与物 在水平桌面上移动B蜡烛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不能 3 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第2课时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二 1 4分 决定平面镜像大小的因素是 A 物体距平面镜的远近B 物体与平面镜的夹角C 镜面的大小D 物体的大小2 4分 在体检测视力时 眼与视力表应相距5m 由于空间限制 需借助平面镜测试 若视力表与平面镜相距3m 如图K3 3 4所示 则被测人离平面镜的距离应为 A 1mB 2mC 3mD 2 5m D B 3 4分 如图K3 3 5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同学探究 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情景 点燃蜡烛A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等大的蜡烛B 发现B蜡烛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此现象能说明 A 平面镜成的是等大的虚像B 平面镜成的是等大的实像C 平面镜成的是放大的实像D 平面镜成的是放大的虚像 A 4 4分 池中水的深度是3m 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3 8 105km 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 A 3mB 6mC 7 6 105kmD 3 8 105km5 5分 一个身高1 72m的人位于镜前0 2m处 他在镜中的像是 填 实像 或 虚像 像距离镜面 m 像高 m 若他退到距离镜面0 5m远的地方 镜中的像距离他本人 m 像的高度将 填 变大 不变 或 变小 D 虚像 0 2 1 72 1 不变 6 9分 如图3 3 6所示 按要求作图 1 请画出三角形ABC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 B C 2 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时钟的像 请在乙图上画出时钟的实际时间 3 请画出一条B处人眼通过平面镜看到烛焰上一点A的光路 如答图3 3 5所示 3 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1 4分 插入水中的铅笔在水面处好像 折 了 这是因为 A 发生了镜面反射B 光从空气中射向水时发生了折射C 发生了漫反射D 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发生了折射2 4分 下列所示的现象中 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水中倒影B 日食形成C 小孔成像D 水底的奇石 D D 3 4分 下列光现象中 形成原因和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 雨后彩虹B 水中倒影C 水中铅笔 折断 D 海市蜃楼4 4分 一束光线斜射在平静的水面 在空气与水面处会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如果逐渐减小入射角 则 A 折射角增大B 折射光线将靠拢法线C 反射角增大D 反射光线将远离法线 B B 5 4分 原始森林的河流里有一种射水鱼 它在水中看到水面上方的树枝上停留的昆虫等猎物后 便向猎物射水 使猎物落在水面上后进行捕杀 关于这个情景 请在图中找出正确的光路图 C 6 4分 人斜着看玻璃台板下的照片时 看到的照片的位置比照片的实际位置偏 填 高 或 低 这是光在空气和玻璃的界面发生光的 形成的 渔民在叉鱼时 看到的是鱼的 像 要叉到鱼 他要将叉对着 填 高 或 低 于看到的鱼的位置才能叉中鱼 7 2分 如图K3 4 1所示是光从玻璃射到空气时发生折射 此时入射角等于 度 折射角等于 度 高 折射 虚 低 40 60 8 4分 如图K3 4 2所示 按要求画图 1 画出图中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位置 2 一束光线垂直射到玻璃砖的一个面上 作出这束光线进入玻璃砖内和离开玻璃砖后的大致情况 如答图3 4 3所示 3 5奇妙的透镜 1 4分 下列四幅光经过透镜的光路图 其中正确的是 2 4分 关于透镜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B 通过透镜的每一条光路都是可逆的C 焦距越长 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越强D 凸透镜的边缘一定比中央薄 C A 3 4分 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B 凸透镜的焦距越小 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C 任何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都能会聚于一点D 凹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B 4 4分 下列关于图K3 5 1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A 甲图中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 乙图中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C 丙图中 漫反射的光线虽杂乱无章 但是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 丁图中 如果逐渐减小入射角 则折射光线将逐渐远离法线 D 5 4分 如图K3 5 2所示LED电筒中的一个发光二极管 它的前端做成图中形状 其前端相当于一个 它的作用是 6 6分 如图K3 5 3所示是小明利用自制光学元件改变太阳光的传播方向 图中元件Q为 镜 元件P为 镜 元件P对光 填 有 或 没有 会聚作用 凸透镜 会聚光线 凸透镜 平面 没有 7 4分 按要求作图 1 完成透镜的光路 2 在方框内填上合适的透镜 如答图3 5 4所示 3 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第1课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 1 4分 物体距凸透镜40cm处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40cmB 30cmC 20cmD 10cm2 4分 一支蜡烛位于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 调节好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后 光屏上呈现倒立 缩小的像 这支蜡烛可能距离透镜 A 10cmB 15cmC 20cmD 25cm D B 3 4分 图K3 6 1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 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45cm刻度处 对于此时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A 一定是缩小的像B 一定是实像C 一定是倒立的像D 一定是正立的像 D 4 4分 凸透镜的焦距是7cm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0cm处 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A 正立放大的虚像 像和物在透镜的同侧B 倒立缩小的实像 像和物在透镜的两侧C 倒立放大的实像 像和物在透镜的两侧D 正立放大的实像 像和物在透镜的同侧 C 5 4分 在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的实验中 依次将点燃的蜡烛 凸透镜 光屏放在光具座上 并调节好 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如图K3 6 2所示 蜡烛在光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实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蜡烛向左移动 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B 用遮光板把透镜上半部分挡住 光屏上的像不完整C 该凸透镜的焦距在8cm与10cm之间D 向右移动凸透镜的过程中 在光屏上能观察到等大倒立的实像 C 6 10分 在探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中 1 如图K3 6 3甲 凸透镜的焦距f cm 调节烛焰 凸透镜和光屏 使它们的中心位于 2 如图K3 6 3乙 光屏上能呈现清晰的像 此像的性质是 像 11 5 同一高度 倒立 放大 实 3 如图K3 6 3丙 保持蜡烛位置不变 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 则人眼在图中 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4 东东同学在实验中将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固定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 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条即可 B 物距小于焦距 成了虚像 不能成在光屏上 3 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第2课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二 1 3分 用照相机对如图K3 6 4的小猫拍照 则选项四图中能正确表示底片的是 B 2 3分 下列关于生活实际应用的描述中 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照相机拍照时 来自物体的光能够在底片上成像 说明凸透镜能成实像B 透过凸透镜观察到远处的物体是倒立的 说明凸透镜能成倒立的实像C 通过放大镜观赏邮票起到放大的作用 说明凸透镜能成正立的虚像D 使用投影仪时 看到屏幕上所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D 3 3分 小希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 判断正确的是 实例 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 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 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 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 照相机中所成的像 A 反射成像的有 B 折射成像的有 C 属于实像的是 D 属于虚像的是 C 4 3分 如图K3 6 5是张敏同学拍摄的大酒店风景相片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要想使大楼的像更大些 张敏应向大楼靠近些 再拍摄B 树木的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 大楼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 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A 5 3分 如K3 6 6所示是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故宫一角 如果拍摄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10cm 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 A 大于20cmB 大于10cm小于20cmC 小于20cmD 等于20cm B 6 4分 如图K3 6 7所示 为了保证校园的安全 校园内安装了监控摄像头 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 它的工作原理与 填 照相机 投影仪 或 放大镜 相似 能成 的实像 凸透 照相机 倒立 缩小 7 4分 老师在实验室上课时 发现投影仪射到屏幕上的图像太大 超出满屏照到周边的墙上 这时要适当把投影仪的镜头 填 靠近 或 远离 屏幕 这时成的是 填 实 或 虚 像 8 4分 某小区楼道设有多功能电子门铃 此装置中的内置摄像机可对来访者进行拍摄 该摄像镜头相当于 填 凸透镜 或 凹透镜 经摄像镜头所成的是 填 正立 或 倒立 填 放大 等大 或 缩小 的实像 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 为了能成清晰的像 来访者到镜头的距离应 靠近 实 凸透镜 倒立 缩小 大于20cm 9 3分 取一盛有水的圆形玻璃杯 将手紧靠在杯的背面 透过水杯看到手 填 变大 变小 或 不变 这是因为盛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相当于一个 镜 手紧靠水杯的背面时 物距 填 大于 或 小于 焦距 变大 凸透 小于 3 7眼睛与光学仪器 1 3分 小莉和外公视力都不正常 小莉看书总把书放得很近 而她外公看报纸时却把报纸放得很远 小莉和外公应分别戴什么样的眼镜矫正视力 A 都是凸透镜B 都是凹透镜C 凸透镜和凹透镜D 凹透镜和凸透镜 D 2 3分 如图K3 7 1是眼睛的成像光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是近视眼 应戴焦距合适的由凸透镜片做的眼镜B 甲是远视眼 应戴焦距合适的由凹透镜片做的眼镜C 乙是近视眼 应戴焦距合适的由凹透镜片做的眼镜D 乙是远视眼 应戴焦距合适的由凸透镜片做的眼镜 D 3 3分 如图K3 7 2所示 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 以下器材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 A 放大镜B 电影放映机C 照相机D 投影仪4 3分 下列凸透镜的应用事例中 与其他所成像的性质不相同的是 A 监控器摄像B 照相机照相C 无人机航拍D 投影仪放映 C D 5 12分 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的 当人们进门口0 2 1 0m处时 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 如图K3 7 3所示 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 透镜 它的焦距可能是 填 0 5m 或 0 1m 它的成像与 填 照相机 投影仪 或 放大镜 相似 所成的是 立 填 放大 缩小 或 等大 的实像 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些 人应离镜头 填 远 或 近 些 凸 0 1m 照相机 倒 缩小 近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 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 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 丙图的形状 并分别测量焦距 如图K3 7 4所示 1 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 图 模拟近视眼的是 图 2 在同一位置 用甲 乙 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 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 其中像距较大的是 图 乙 乙 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