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研县2013年新增专项建设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346723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37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井研县2013年新增专项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井研县2013年新增专项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井研县2013年新增专项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井研县2013年新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专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前 言为进一步抓好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拓宽农户增收渠道,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我县根据省财政厅 省林业厅关于下达2013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建设项目资金的通知(川财农2013260号)文件精神,由县财政局牵头,会同县林业局、项目乡政府,委托井研县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坚持“整合项目,聚集资金,整体打造,集中成片,综合示范”的原则,按照实施“生态林业、循环林业、品牌林业、现代林业”战略和建设“生态优县”、“林业产业强县”的要求,结合项目区退耕还林专项建设规划和“十二五”发展规划,坚持生态优先,遵循市场规律,在深入村、组、农户、山头地块,详细调查项目区现状,充分尊重农户意愿的基础上,通过认真分析研究,编制完成本方案。第一章 项目概述一、项目名称井研县2013年新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专项建设二、项目性质该项目为民办公助项目,以群众投劳筹物为主,国家财政专项补助、地方财政配套、群众少量筹资为辅。三、项目责任单位井研县人民政府 责任人:杨建钊(井研县人民政府县长)四、项目主管单位 井研县林业局 责任人:梁志华(井研县林业局局长) 五、项目实施主体退耕还林农户 六、项目建设期限 一年,即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七、项目建设地点井研县石牛乡的新塘村、大胜村、东云村、石牛村、桐子村;胜泉乡的川山洞村、石民村、胜泉村、竹林村;黄钵乡的邓家咀村、黄钵村、七盘山村、黄泥傲、椒子湾村;高滩乡的高石村、高滩村、利群村、五龙井村;乌抛乡的绵流村。共5个乡镇19个村。八、建设内容及规模产业基地建设9189.43亩,新建林区生产便道11公里。九、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总投资878.72万元,其中:国家财政专项补助300万元;整合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29.26万元;地方配套18万元;群众自筹物资及投劳折资531.46万元。第二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第一节 林业产业基地情况一、地理位置井研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龙泉山脉尾段,地处东经103 5242104 15,北纬292718295240。周边邻县东北连接仁寿县,东接荣县,南邻犍为县,西靠乐山市中区,西南接五通桥区,北邻青神县。全县南北最长49千米,东西最宽27千米,幅员面积840.54平方公里。项目实施区石牛乡位于井研县东南部,西至县城20公里,东至荣县52公里,与竹园镇、门坎乡相邻,305省道横贯境内。幅员面积22.8平方公里。胜泉乡位于井研县城东南隅,距县城30公里,东接自贡市,南与荣县交界,西与境内黄钵乡、三江镇相邻,北与石牛乡、竹园镇相靠,幅员面积28平方公里。黄钵乡位于井研县最南端,距离县城29公里,毗邻荣县的留佳镇和犍为的罗城镇,县内与马踏、胜泉、王村接壤。幅员34.3平方公里。高滩乡位于井研县东南,距县城5公里,北靠研城镇、研经镇,东与东林镇接壤,南临门坎乡,西接千佛镇。幅员面积19.6平方公里。乌抛乡位于井研县最北端部,距县城35公里,南与周坡镇相接,北与青神县河坝子毗邻,西与镇阳乡相连,东与仁寿县曹家乡与接壤。幅员34.5平方公里。二、地形地貌县内地势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为典型的丘陵地貌。平均海拔380450米,最高海拔697米(位于乌抛乡境内人头顶),最低海拔344米(位于王村镇舒金滩)。按形态分为深丘、中丘、浅丘、平坝四个类型,分别占幅员面积的16.08 % . 40.20%、41.91%和1.78 % 。垦殖指数69.85%。项目区地貌为典型丘陵地貌。高滩乡的地貌为浅丘。石牛乡、黄钵乡、胜泉乡的地貌属中丘。乌抛乡的地貌为深丘。胜泉乡为北低南高。平均海拔380450米,最高海拔626米,最低海拔365米。三、水系及气候井研县河流主要为长江水系岷江支流茫溪河,呈叶脉状分布全县。多数河、溪冬春两季断流,水源稀缺。人工水利工程3120处,总蓄水1.87亿立方米,黑龙滩引水工程主渠道穿境而过,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水坝)16座,小(二)型水库33座,蓄水池2440口,石河堰304道,电力提灌站325处。工程蓄、引、提水能力17035万立方米,水利工程设计灌溉面积37.0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5.86万亩,保证灌溉面积18.44万亩,旱涝保收面积12.88万亩。我县十年九旱,旱情全省出名,人工水利工程虽极大缓解了农村生产生活用水困难,但水资源缺乏仍然是制约我县农林业发展的瓶颈。项目区气候和全县气候基本一致,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4,年均降雨量1027.5毫米,雨热同季,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季节多雨,冬春季节干旱。常年无霜期平均334天。常年日照时数1134.6小时。适宜多类林竹发展。四、土壤项目区土壤与全县境内土壤基本一致,有4个土类,9个亚类,22个土属,45个土种,71个变种。主要是紫色土、水稻土,另有少量潮土和黄壤。森林土壤有紫色土和黄壤两个土类。土层厚度30100厘米,PH小时值6.5-7.5,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氮含量少,磷钾含量高。从适地适树角度,适合发展栾树和绵竹。五、社会经济概况井研县辖10镇17乡287村,2012年末全县人口41.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41万人,占总人口的86.96%;耕地总面积65.45万亩;林业用地面积50.4万亩,人均占有林地1.21亩。国道213线横穿东西,省道自(贡)雅(安)路纵贯西南。各乡镇全部通水泥路,大部分组已通机耕道。公路里程国、省道57千米,县道103千米,乡道180千米,村道219.2千米。全年实现公路客运总量3382万人/千米,公路货运周转量7506万吨/千米。各乡镇村组都通移动电话及有线电话;电网已经改造完毕,各乡镇村组都有便捷的输电网络,电力设施齐备,施工用电有保障,完全能满足生产和生活用电。201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22亿元,财政收入2.0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0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945元。林业产值9.9亿元,人均林业纯收入902元。项目实施乡石牛乡辖5个村、66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8559人,其中农业人口8167人,非农业人口392人。属于典型的农业乡,盛产林竹、粮食、生猪、肉兔、水产品和小家畜。全乡竹编加工场近40个,编织人员达1200人,年产竹编席750万张。胜泉乡辖4个村1个社区75个村民小组。全乡总人口9637人,其中农业人口9312人,非农人口325人。盛产茶叶和椪柑。黄钵乡辖5个村、49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2个居民小组。人口10870人,其中农业人口9833人。有通乡达村水泥路29公里,通户达组水泥路10公里,碎石通组路35公里。有小二型水库3座,泵站3个,山平塘84口,渠系总长11 公里。全乡主要产业以生猪、林竹、柑桔种植为主;矿产资源以盐卤、煤为主;投资1.2亿的福川输卤工程已经投产。高滩乡地处县城近郊,辖7个行政村、9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390户(农业户3598户,非农户792户);总人口 11399人,其中农业人口10474人。井漆水泥路乐荣路、高门路纵横穿越全境,交通便捷。茫溪河横穿境内,水源方便。乌抛乡辖7个村、71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居委会、2个居民小组。有居民2543户7543人,其中:农业人口6985人。有3座小(二)型水库天生桥水库、红旗水库、官堰水库,库容128.5万立方米,山坪塘32口。常年蓄水量55万立方米。5个项目乡共有28个村355个村民小组16141户农户47616人,其中退耕还林农户3254户11098人。此次项目建设共涉及胜泉乡等5个乡的18个村144个组,农业家庭户3612户12544人(其中退耕还林农户3254户11098人)。人均占有耕地1.2亩;人均占有林地1.3亩。县道通达5个乡镇。村村通机耕道。公路通车里程259千米,其中林区道路97千米。林业产值11318万元,农民人均林业纯收入920元。六、植被及林业状况(一)林业概况全县林业用地50.4万亩,其中有林地36.8万亩、疏林地11.3万亩、未成林造林地4.8万亩、宜林荒山荒地3.6万亩。有林地中按类型分:林分面积18.7万亩、经济8.1万亩、竹林10万亩;森林覆盖率33.5%、绿化覆盖率39.9%。活立木蓄积量66万立方米,立竹蓄积量37万吨。2012年实现林业社会总产值9.9亿元,农民人均林业纯收入902元。县境内动植物种类繁多,类型较为齐全,据不完全统计,野生动物品种近百种,植物品种约651种,常见的森林树种约42科,189种,竹7种。珍稀保护植物有红豆树、桢楠、银杏等13种,天然林优势树种以柏木、栾树、慈竹等为主,人工林以栾树、慈竹、杨树、桑树、核桃、柑桔及软阔为主。(二)全县种苗生产概况2012年全县拥有合法种苗生产经营户18家,其中:国营骨干苗圃1家,个体17家,育苗1080亩,育有栾树、巨桉、香樟、桂花、桢楠、绵竹等常规造林苗和珍稀苗木,预计2012年可出合格苗650万余,其中栾树550万株、香樟30万株、桂花18万株、桢楠20万株、绵竹10万株,其它苗木22余万株。我县每年均对林木种苗生产开展执法监督和技术培训工作,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指导,同时对育苗质量不达标的苗圃,进入黑名单不予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确保了全县苗木良种化、确保了苗木质量及数量。(三)全县林竹产业概况。林竹产业历来是我县的优势产业,井研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将“生态优县”战略列入了我县的“五县”战略之一,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大力支持。在各级各部门关心和支持下,井研林业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近年来,我县被省确定为“全省竹产业发展50个重点县之一”、“全省林竹产业20强”、“现代林业建设重点县(20132015年)”。我县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林产业发展,始终围绕全县林产业化经营发展目标,做大做强林竹产业,打造好第一车间,大力培植以栾树、绵竹为主的优质林竹原料林共12万亩,并扶持发展林竹加工业,林竹已成为农户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促进了农户增收致富。(四)项目区林业及产业概况。林业用地92671亩,其中有林地75128亩、疏林地3130亩、未成林造林地4300亩、宜林地10113亩。有林地中竹林40950亩、木质林34178亩;森林覆盖率35.98%。活立木蓄积量6.6423万立方米,立竹蓄积量8.19万吨。珍稀保护植物有红豆树、桢楠等8种,天然林优势树种以柏木、栎类、栾树、慈竹等为主,人工林以栾树、慈竹、麻竹、杨树、桑树、柑桔、柚子等为主。2012年产木材0.12万立方米,竹材3.2万吨,实现林业社会总产值11318万元,农民人均林业纯收入920元,占年纯收入的16%,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近年来,项目区充分整合利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金土地工程、乡村道路整治、农田水利、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工程建设,使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区内现有小二型水库6座、山平塘159口、蓄水池、排灌沟渠基本配套。现有国、省、县村组道路及便民道223公里,其中有村、组等林区道路仅113公里,还有50多公里的泥巴路,基础条件较差,林竹资源外运受到限制,还需进一步通过项目建设予以改善。 第三节 林产加工业建设情况井研县坚持走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路子,大力延伸林业产业链,做大做强林竹产业,初步构筑了现代林业的雏形,实现生态与产业共赢。竹编加工业。竹编是井研县林业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也是一大特色产业,具有“小竹子、广就业、大增收”的特点,在全县逐渐形成了以原竹栽植、采伐、运输、编织、加工、竹编营销为一体的林产工业集群,产业优势是人造竹胶合板。 2012年全县有专业从事竹编行业的企业职工1000余人,有竹编企业及营销大户520余户,其中竹编重专户400余户,有竹种植专业合作社一个、省级竹种植竹编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一个、竹编协会一个、省产业化竹编加工龙头企业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井研县华象竹木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面达40%。龙头企业四川华象林产工业有限公司引领带动能力强,心系三农,致力于推进竹产业的持续发展,辐射带动井研及周边4市13县竹农10多万人从事竹产业经营,栽竹、编竹,带动农民面63%,人均年可增收460多元;间接带动60多个竹编基地2000户重专户、2万多人从事竹编生产加工,年生产竹胶合席8000万张以上,人均年增收4300多元,使广大农民不离土不离乡,照样奔小康。省产业化竹加工龙头企业四川华象林产工业有限公司,是目前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竹质板材专业加工企业。拥有15条覆膜板、竹胶合板、竹木复合板、木工板、汽(火)车板材和层积材生产线,具备年生产各类板材10万立方米的生产能力,是一家以竹胶合板为主原料,公司主要经营、制造和销售“华象”牌竹胶合板、竹木复合竹细篾覆面板等成品板材的公司,其产品广泛用于机械包装、建筑施工、汽(火)车制造、矿山坑道构建和活动房屋制造等诸多领域,是“以竹代木、以竹代钢、以竹代塑”的最佳替代品,远销东南亚。2012年实现成品板材产量9.95万立方米,销售收入2.8136亿元,利税1464万元。其产品供不应求。井研县现有竹基地现状不能满足其发展需要。近年来,该公司先后被评为四川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四川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四川省“小巨人”企业、四川省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四川省成长型中小企业、四川省扶贫重点龙头企业、四川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授信的AA-企业、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华象商标被评为四川省著名商标。华象牌产品被评为四川省名牌产品。“十二五”期间,公司拟投资3.6亿元,占地300亩,建“华象林产工业园”,强力推进产品升级和产业转型,全力创建全国车用板材最大制造企业,倾力打造中国儿童用品领导品牌,实现华象商标认证为“中国驰名商标”。力争“十二五”未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利税2.6亿元。2012年已建成竹木儿童用品生产线一条,生产童床5万套。木加工业。目前全县共有大小木材加工生产企业32家,规模以上企业1个,2012年总产值达2.6亿元。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乐山市欧宝龙儿童用品有限司,成立于2006年,注册资本500万元人民币,主要经营范围:制造、销售木制儿童床、儿童餐椅、学步车,是一家集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专业木质童床生产企业。其生产的“华贝”、“宝宝龙”牌童床、餐椅远销香港、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2012年该公司生产15万套童床,创利税320多万元,产值达到0.79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58个,公司年耗原木1.5万立方米,主要为进口原木和本县原料基地提供,公司注册成立的“井研县绿龙苗木有限公司”专门为生产基地提供种苗。林业机械业。2012年末,全县有农业机械铸造企业、农机精加工企业48家,农机配件企业18家,其生产的农机产品远销东南国家。13家规模以上农机企业实现产值7.6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7.5亿,产销率99%,实现利税7520万元。旭东机械厂、城北机械厂是生产轻简型水稻收割机械、粮食产后减损设备、农副产品加工和蚕桑、林竹机械设备等农机产品的规模以上企业,其中为竹编加工生产的起篾机、编织机除满足县内竹编加工需要外,还销往县外。井研轻工机械厂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年产24万吨制浆生产线,形成制浆造纸连续生产成套设备生产能力。开发车速600800米/分、幅宽34米的中型文化纸机和纸板机,形成年产各种类型制浆机、纸机80台(套)的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企业创利税5000万元,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集制浆、造纸为一体的轻工机械设备制造企业。全县林业重点加工项目建成后,年消耗木材1.6万立方米,除需从上海调入俄罗斯、新西兰木材1万立方米外,尚差0.6余万立方米,年消耗原竹15万吨,尚差3万吨。开展专项项目建设将有效的培植资源,发挥林竹产业龙头企业的巨大辐射和带动作用,提高林农植树、栽竹的积极性,促进农民致富、财政增收、地方增效,从而推进“生态优县”战略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壮大井研林竹产业。第四节 林业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近年来,井研县林业产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有许多因素制约了林业产业快速发展。必须通过项目带动,加快发展加以解决。一、林分总量偏小,质量不高全县林地布局零星分散,林相杂乱,“见绿不见林、见林不见材”的状况比较普遍,森林资源无论总量还是人均量还处于较低水平,2012年人均森林面积仅0.87亩,远远低于全国2.18亩、全省2.58亩的水平;森林覆盖率仅34%,远远低于全省38%、全市49%的水平。林地普遍林木品种杂,管理粗放,林下多种经营发展差,效益低下,全县林业用地面积占幅员面积的比重达40%,但林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不足5%,林业占用土地比重与林业在区域经济中的份额严重不相称。二、林业投入不足,林地单产不高林业投入主要包括国家投入、地方投入和林权所有者的投入,国家投入主要是造林投入,基本没有管护资金投入,地方由于财政困难,投入十分有限,林业生产周期长,投入在短期内难于见效,林权所有者投入积极性不高。因此林业发展基本处于有造林的钱,无管护投入的尴尬状况,长期的管护投入不足,再加上病虫鼠害的危害和洪涝灾害,林地产出较低。以竹材为例,亩产仅0.8吨。三、林区交通滞后,资源开发率低项目区林区公路建设严重滞后于林业资源开发需求,由于山高路远坡陡,通过近年来对经营成本的监测,采伐、运输木竹材到公路上3公里以内保本,3公里以外亏本,有些地方竹木材采伐成本占销售价格的一半。四、科技支撑不足,产业链条不长一是良种推广不够。我县既有中丘区,又有浅丘平坝,小区气候明显,对林竹品种差异性要求高。但在生产实践中,良种选择余地不大,推广较慢问题比较突出。二是经营管理粗放。由于林区面积大,且生产条件比较恶劣,大部分群众对竹林和树林基本没有采取施肥、治虫、松土等良法经营措施,任由林竹自由生长。三是林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企业加工规模小,木竹材大部分以初级加工产品或原木形式出境,产品档次低,产业链条不长,木竹材加工规模小、链条短、附加值低、产品粗放,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龙头企业和有影响力的林业品牌少。附加值不高,带动效益不明显。以丘陵为主的地形地貌,制约了林竹资源的集约化经营。井研县山地、丘陵、冲积平坝等分布明显,以丘陵为主的地貌特点,造成井研县农田、林地交错,农户土地分散,制约了林竹发展规模和集约化经营。第二章 指导思想、原则、依据第一节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建设现代林业强县的战略目标,坚持“生态林业、循环林业、品牌林业、现代林业”的发展战略,按照“强林业、强生态、强产业” 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思路,以新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后续产业项目为载体,着力推进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工业原料林)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建设,保障林产加工企业原料发展需要,改善林区生产条件,促进退耕农户增收致富,解决退耕农户的长远生计,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第二节 基本原则围绕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退耕农户稳定增收致富。与林业产业发展相协调,优先支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模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强化示范带动。以退耕农户为实施主体和受益主体,突出“以奖代补、民办公助”建设方式。第三节 编制依据一、政策依据1. 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 25号);2. 四川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 知的意见(川府发200751号);3.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 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西部20101382号)4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 目管理办法。5.省财政厅省林业厅关于关于下达2013年巩固退耕还林 成果后续产业建设项目资金的通知(川财农2013260号)二、技术规程1.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2006);2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T1607-2003)3.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LY/T1690-2007)4.四川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51/T 705-2007);三、其它依据1.井研县森林分类经营区划;2.井研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井研县20112015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调整规划3.井研县林竹产业发展规划;第三章 项目建设目标、任务与内容第一节 项目建设目标一、工作目标围绕退耕农户致富目的,按照“整合项目,聚集资金,整体打造,集中成片,综合示范”的思路,以两家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打造林竹产业基地,推动现代林业建设,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国家增税,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二、任务目标新造绵竹、栾树混交林9189.43亩,建设林区生产便道11公里。五年后年均亩产竹材达到并稳定在1.5吨以上。三、效益目标产业基地建设新造林增加项目区森林覆盖率近4个百分点,改善立地条件恶化地带的生态质量,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低产低效林改造将改善树种结构,挖掘林地潜力,提升效益。产业基地内林竹盛产后,实施农户人均年增加收入760元以上,其中实施项目的退耕农户人均增收780元以上。一并实施的水泥硬化生产便道,将改善林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节约经营管理成本,提高农产品出售价。项目的实施,促进退耕农户增收致富。第二节 项目建设布局项目布局在井研县石牛乡、胜泉乡、黄钵乡、高滩乡、乌抛乡,共5个乡镇,实施新建木竹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9189.43亩,基地范围内新建林区生产便道11公里。涉及农户3612户,其中:退耕农户3254户,占总农户数的90.09%。1、 产业基地建设新建木竹工业原料基地布局在石牛乡、胜泉乡、黄钵乡、高滩乡、乌抛乡5个乡19个村。低产低效林改造品(树)种改良布局在石牛乡、高滩乡2个乡6个村。 ( 见表1)表1:井研县2013年新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专项建设项目产业发展布局表规划乡名布局村名规划任务量合计(亩)新建木竹工业原料林(亩)低产低效林改造(亩)备注小计绵竹、栾树混交林小计品种改良营造绵竹、栾树混交林石牛乡新塘村1000831.7831.7168.3168.3大胜村500339339161161东云村500329.3329.3170.7170.7石牛村500500500桐子村500500500小计30002500500500胜泉乡川山洞村100010001000石民村100010001000胜泉村500500500竹林村500500500小计300030003000黄钵乡黄钵井村150150150黄泥敖村387387387七盘山村293293293邓家咀村360360360椒子湾村810810810小计200020002000高滩乡高石村300300300高滩村156.3156.3156.3利群村253.5253.5253.5五龙井村90.290.290.2小计800300300500500乌抛乡绵流村389.43389.43389.43小计389.43389.43389.43合计9189.438189.438189.4310001000二、新建生产便道项目区新建林区生产便道砼路11条11公里,布局在石牛乡、门坎乡、黄钵乡、高滩乡、乌抛乡,5个乡的7个村14个组(见表2)。表2: 井研县2013年新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生产便道布局表单位:米规划乡(镇)规划建设地点规划砼路长度规划建设道路条数石牛乡新塘村1组、5组、7组、10组;东云村5组、石牛村5组30005胜泉乡川山洞村6组、8组;石民村2组、4组35002黄钵乡黄泥傲村7组20001高滩乡高石村1组10001乌抛乡绵流村3组、7组15002合 计1100010第三节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一、新建产业基地新建木竹工业原料林产业基地9189.43亩,其中:新造林8189.42亩;低产低效林改造1000亩,共区划作业小班238个,其中:石牛乡新造林2500亩,低产低效林改造500亩,区划作业小班为70个;胜泉乡新造林3000亩,区划作业小班为30个;黄钵乡新造林2000亩,作业小班109个;高滩乡新造林300亩,低产低效林改造500亩,作业小班15个;乌抛乡新造林389.42亩,作业小班14个。新造林为新造绵竹、栾树混交林。低产低效林改造是将原退耕还林及配套荒山荒地上营造的病虫害严重、生长缓慢的杨树,在搞好伐区作业设计的基础上,采伐淘汰后重新营造绵竹、栾树混交林。建设内容具体见附表3.井研县2013年新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专项建设项目产业发展作业小班一览表和附表4.井研县2013年新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专项建设项目分户统计表。二、新建生产便道(机耕道)新建林区生产便道(机耕道)11公里,石牛乡3公里、胜泉乡3.5公里、黄钵乡2公里、高滩乡1公里、乌抛乡1.5公里。共建设生产便道 11条(见表3:):表3:井研县2013年新增退耕还林专项建设生产便道建设内容表单位:米乡(镇)建设地点路段起止点砼路标号规模(长*宽*厚)石牛乡新塘村(新塘村5组猪场新塘村5组姚家沟)C25400*2.5*0.16新塘村新塘村7组梁宏新塘村7组温牛湾C25600*2.5*0.16新塘村新塘村1组新塘村1组茶场C25700*2.5*0.16新塘村新塘村10组自雅路新塘村杨柳冲C25300*2.5*0.16东云村石牛村5组东云村5组C251000*2.5*0.16小计C253000*2.5*0.16黄钵乡黄泥敖黄泥敖村7组-马踏镇清河村石花接口C252000*2.5*0.16小计C252000*2.5*0.16乌抛乡绵流村村道接头处到3组张家湾C25900*2.5*0.16绵流村村道接头处到7组向金华外C25600*2.5*0.16小计C251500*2.5*0.16高滩乡高石村高石村办公室至高石村1组C251000*2.5*0.16小计C251000*2.5*0.16胜泉乡川山洞村川山洞村6组8组C251500*2.5*0.16石民村石民村2组4组C252000*2.5*0.16合 计11000第四节 技术方案一、产业基地培育(一)树种、林种及经营模式选择树种选择:按照“集中成片、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在发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功能的基础上,围绕我县竹编加工及栾树两大优势产业,突出打造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持续发展“亮点”,促进退耕农户增收致富,切实巩固退耕成果。根据项目区气候土壤等条件及树种特性,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结合群众意愿,造林树种选择近年来推广的新品种良种绵竹和栾树。林种选择:在林种选择上主要是培育工业原料林,重点为省产业龙头华象公司、欧宝龙两个企业提供原料。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实现综合效益最大优化,切实增加林农收益的目标,在造林方式上根据群众意愿及造林地立地条件主要采用绵竹与栾树混交造林方式,通过示范带动引导并鼓励实施农户营造混交林。对不适宜绵竹生长的个别地块可以灵活营造栾树纯林。 经营模式:立体复合经营。林竹郁闭前,林间以种植大豆、蘑芋、辣椒、花生、红苕等矮杆作物为主,林内开展养鸡、养鹅等养殖项目为辅。林竹郁闭后,以林下养殖为主,种植为辅。(二)苗木设计苗木质量:绵竹,按四川DB51/T7062007,I级苗标准执行。采用分篼苗,苗龄1(2)-0,地径大于2厘米,芽眼5个,充分木质化,高50至80厘米,无病虫害,无破损。母竹选择生长健壮,挖掘时在竹竿的100厘米处,节中斜形切断,切口呈马耳状。挖掘的母竹应适当带土,不能及时栽植时,应放于阴凉处并在其根部适当浇水。栾树:按四川DB51/T7052007,I级苗标准执行。采用一年生播种苗,苗木地径0.8厘米,高80 厘米以上;苗木要求充分木质化,顶芽饱满,根系发达,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苗木。不能及时栽植时,应放于阴凉处并在其根部适当浇水。种苗供应:栾树是项目区优良乡土树种,种苗资源丰富,全县有18家合法生产经营的专业苗圃,育苗1080余亩。2013预计可产栾树合格苗450万株以上。绵竹,全市有专业苗圃育苗,2013预计可产合格苗450万株以上。绵竹、栾树苗完全可满足我县造林需要,苗木供应由县采购中心集中招标采购,要求苗木供应商应具有合法的资质条件,“两证”齐全,信誉良好,售后技术服务能力强,苗木质量好,价格合理。 (四)伐区作业设计及整地方式 伐区作业设计:对原退耕地上低产低效杨树林进行改造,更换为绵竹、栾树混交林时,确需采伐杨树的,必须遵守有关采伐的法律法规,经批准后方可实施。采伐杨树成片面积在0.1公顷,必须聘请有设计资质的单位开展伐区作业设计,报经批准后,在县林业局林政股人员的现场监督下采伐。整地方式:为减少水土流失,采取穴状整地,绵竹整地穴的长、宽、深不小于70厘米60厘米40厘米。栾树整地规格绵竹整地穴的长、宽、深不小于60厘米60厘米40厘米。农户在每穴底部处施入自备的腐熟饼肥、堆肥等腐熟的农家肥5-10公斤(栾树5公斤,绵竹10公斤)或0.2-0.5公斤复合肥做基肥后盖表土。并与表土拌均后盖一层细土。 (五)配置模式及需苗量配置模式:1.造林方法:绵竹、栾树混交林,采取行间、株间混交,绵竹按5米4米,植33株/亩,栾树在绵竹4米株距正中间种1株(距两株绵竹各2米)和在5米行距正中间种1行(该行栾树株距为1.4米,距两行绵竹各2.5米),共栽128株/亩。2.配置:选择水土保持效果较好、稳定性好、空间利用充分的品字型配置。需苗量:绵竹30.3251万株、栾树117.6246万株。(见表4):表4:2013年新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需苗量统计表 单位:万株 需苗量乡镇名称造林树种绵竹栾树备注石牛乡9.938.4胜泉乡9.938.4黄钵乡6.625.6高滩乡2.6410.24乌抛乡1.28514.9846合计30.3251117.6246(六)造林技术要点总的要求是春、秋栽植栾树,春季是栽植绵竹的“黄金季节”,成活率高,节省人力、物力。初次造林选择在于2014春季。春季在土壤解冻后发芽前,即2014年2月10日至3月20日前。补植选择在秋季,秋季在落叶后土壤封冻前。绵竹采用母竹带干移栽,栾树采用人工植苗裸根苗造林。绵竹造林技术要点:(1)造林整地定穴:造林地坡度小于15度的采取全面整地,坡度大于15度小于30度的采取带状整地,坡度大于30度的采取块状整地。绵竹栽植密度打坑(定植穴)。大小为70厘米60厘米30厘米。即长0.71.0米,宽度:底部宽为5070厘米,尾部宽为2030厘米,底部到尾部成20度左右斜坡度。有条件的农户应施底肥,先用表土垫穴底,厚10-15厘米,可在底部处施入10公斤/株腐熟农家肥或0.5公斤/株复合肥后盖表土。肥料含N、P、K总含量应在35%以上的,施肥时应保持与竹苗距离在10-20厘米。提倡提前整地,也可随造随整。(2)母竹运输。母竹应就近及时调运,到达栽种地后,应立即下车,堆放在树荫或竹林下或堆放在室内,在树荫或竹林下的应盖90%遮阳度的遮阳黑网防止日晒,并在苗木上浇水保湿。(3)母竹栽植。方法为“三碗水法全覆盖栽植法”,栽植要点:深挖穴、浅栽竹、斜埋杆、全壅紧(土)、透浇水、上松盖(土或草或地膜)、露顶芽。按此法其成活率可达90%以上。第一碗水:在栽植前在盆或桶或水槽中将生根粉(剂)按10002000倍液浓度兑成苗木浸泡液,将种竹根部浸入生根液中4-8小时以上再栽植(又称为浸泡水)。第二碗水:在种前,在已施好肥的栽植穴内底部、中部、尾部浇水5-10公斤,(底部可多浇)使栽植土穴湿润(又称为打底水)。植苗:将已浸泡好的竹头部放入坑底部,竹巅在坑的尾部,斜放成20度左右,放时要保持竹头的弯头的嘴部向下,杆上竹节上的芽水平朝向两边,在放的同时向下按,并朝竹头竹杆下部垫上心土,使竹子的所有部份与土壤紧密挨紧。覆土深度比母竹原来入土部分稍深3-5厘米,填土时要防止伤鞭根和笋芽。盖土:向穴内盖土时要先将表土、细颗粒土壤盖到竹苗上后再盖心土大块状土壤。土盖完部竹苗,只将靠竹巅部位处的一节竹节上的芽露在外面,接受阳光促进萌发。踩紧:盖土时,应一边盖土一边用脚将土踩紧踏实保证竹各部分与土壤紧密接触,不留空隙。盖草:有条件的地方可盖草在已踩实的栽植竹窝上,只留出竹节上芽在外面能照射到阳光为好。浇水(第三碗水):在盖上草的竹苗定植穴上浇透定根水,在竹头部位浇4-5公斤在竹杆到竹巅部位浇3-4公斤水(又称为定根水)。盖地膜:浇水后将地膜剪裁成1米1.5 米大小,将定植坑全部盖完,四周用土压紧,中部压少量土块保证地膜不被风吹掉,在靠竹巅第一竹节的竹芽处撕出一个口子,让竹节上的芽露在地膜外能见阳光为好。栾树造林技术要点:栽植技术要点是“三填二踩一提苗” 苗正根舒,适当深栽、压实的方法。即:挖开植穴后施入底肥与泥土拌匀平铺穴底,第一次填土覆盖底肥,将树苗正底根(主根)剪短,放入植穴扶正,第二次填入细土覆盖侧根,轻提树苗使根系伸直与土壤紧密接触,适当踩紧泥土,浇足定根水,第三次填入细土平于地面适当踩紧泥土。栽植的树苗基部略高于造林地平面,下透雨后树苗基部高度应与地面相平。最后用稻草或地膜覆盖,气温上升,成活后及时揭除。 (七) 抚育管理造林后如遇连续天旱在10天以上,必须浇水1次。如果发生积水,超过2天以上就要挖沟排水,保证栽种地不干、不积水。注意除草,特别8月以前,有条件的应每月除1-2次草。造林后应严防人畜踩踏和火灾。本着“三分造七分管”的原则,落实项目实施地的保护管理措施,设计以人工巡护为主,对新造林地进行日常巡山护林,确保新造林苗木不受损害,并及时监测报告火情和病虫害。在管护的同时,对项目区地块内的林窗、斑秃等进行补苗,补苗越早越好,造林半个月后应及时检查苗木成活情况,对成活率达不到85%的,及时补植。竹林抚育要点:78月出笋后全面除草一次。在56月和下半年89月各除草整地施肥一次,根据土壤肥力及竹林长势确定施肥量。施基肥时以农家肥为主,施追肥时以速效性化肥为主。施肥量逐年增加,连续管理三年便可以成林。幼林竹株一般量多细小,需要进行适当的间伐抚育,去小留大,去老留幼,去弱留强,去密留疏,以促进幼林快速增粗,提早成林。成林竹遵照砍老留幼,砍密留稀,砍小留大,砍弱留强的基本原则,全面采伐成熟老竹,并清理病虫竹、风倒竹和雪压竹。采伐年龄以34年生为宜,采伐后竹丛的龄级组成为:1、2年竹占80%90%,3年以上老竹占10%20%。慈竹、绵竹砍伐季节因用途而不相一致,用作竹编的竹材,砍竹不受季节限制,但在出笋期应注意保护幼笋。用作造纸等工业加工原料的竹材,一般在冬季或春季竹子换叶时进行规模性采伐。林竹病虫防治当年以防治竹蚜虫和鼠类危害为主,可施用乐斯本、抗虫威600800倍液防治虫害,在林地内投放毒饵防治鼠类危害。次年要以防治蚜虫和竹蟓虫为主,用绿色威雷或甲氰菊脂、绿雷他定10001200倍液防治。栾树抚育要点:主要内容为松土、除草、补植及病虫害防治,连抚三年,栽植当年抚育2次,第1次松土、除草应在5-6月进行,第2次应在8-9月进行。最好施肥1次,以农农肥为主,速效肥为辅。第2年抚育2次,第3年如尚未郁闭,继续抚育1次。造林地块要加强管护,严防人畜踩踏和火灾。后续管理:禁止人畜践踏和在林地内种植高秆、藤蔓的农作物。35月期间久旱不雨要浇水保苗,久雨成涝要排水救苗,5月中旬后要摘除薄膜,清除草、藤,灌木。6月中旬,可用少量尿素加轻粪水施追肥,植苗后的第二年3月上旬,对栾树和绵竹四周远离植株2030厘米坑施复合肥或有机磷肥,每株150克250克。在新造林未郁闭前,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鼓励在林地内种植黄豆、花生、蔬菜、红苕等矮杆植物。成林后鼓励林农开展林下种中药材、养鸡等种养业,将抚育管理与种养业结合起来,增加收益。二、林区生产便道建设根据四川省交通厅公路局关于印发四川省乡通村公路技术指南的通知(交路养函200415号)和四川省乡村机耕道通用技术条件(DB/T3792003),结合项目在公路网中的功能、地位和作用,以及井研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该项目采用乡通村公路技术标准并参照单车四级公路技术标准进行设计,路基宽3米,路面宽2.5米,厚16厘米,水泥路面,设计时速为15公里/小时。采取村民自治,“一事一议”方式建设。(一)路基1.路基填料选择选择不应风化的碎(砾)石土、砂(性)土等作路基填料,不得用淤泥、沼泽土、有机土、生活垃圾、含草皮和树根的土填筑路基。2.路基碾压路基碾压前应先处理原地面,清除表土和杂物,露出紧密天然土,若有陡坡,挖出平台设置倒坡,遇软基先挖后再回填砂石压紧。碾压时应分层填筑、干湿适度、分层碾压。填方在0.8米深度范围内,零填及挖方在0.3米深度范围以内,其压实度必须达到93;填方在0.8米深度范围以上,其路基压实度必须达到90以上。若压实度达不到要求,则必须经过12个雨季,使路基相对沉降稳定后,才能硬化路面。外观质量鉴定:表面平整坚实,无软弹和翻浆现象,用铁锹铲不起明显的坑,顶面横坡适度。(2) 铺筑保养将按砼C25比例配制并搅拌均匀的混凝土运到位,摊铺在架有同路高厚23厘米的模板内,立即用振动棒轻插慢担振捣,并且振动板和振动梁慢慢拉动,路面均匀浮净浆时快用抹刀收光。胀缝间距百米左右。稍干时用压纹机左右行,均匀设置防滑纹,深0.3厘米。表面一收汗,盖上麻袋或草帘。勤洒水,保湿润,坚持20天。保养期禁止车辆及行人在上面通行。(三)配套设施1.排水系统排水设施包括边沟、截水沟、排水沟、涵洞等。边沟的深度和宽度不得小于0.4米,截水沟和排水沟的深度和宽度不得小于0.6米。排水设施应与农田灌溉,人畜引水等工程相结合。(1)路面、路肩排水路面采用3%的排水坡度。路肩必须表面平整,不积水;路肩边缘直顺、曲线圆滑;路肩的横坡一般比行车道的横坡大1%2%。(2)合理设置边沟、截水沟和排水沟。边沟土沟、石砌均可,要求:边坡必须平整、坚实、稳定、严禁贴坡;沟底应平顺整齐、不得有松散土和其它杂物,排水通畅。边沟的深度和宽度不得小于0.4米,截水沟和排水沟的深度和宽度不得小于0.6米。(3)涵洞(直径30厘米钢筋混凝土管涵)填土高度不得低于50厘米;各管节应顺水流坡度安装平顺,管节要垫稳座实,管口内不得遗留泥土等杂物;管与管之间的接口平直、间隙应均匀,并安置防水材料填塞。2.挡防工程设计采用石浆砌重力式挡土墙。砂浆设计标号为M7.5。砌块应坐挤紧、缝内砂浆饱满,无空洞现象。挡土墙必须设置伸缩缝(沉降缝),伸缩缝间距一般为10米,缝必须贯通并完全断开,缝宽一般为3厘米。并留泄水孔。砌体砂浆强度达到75%(约37天)以上,才能进行墙背回填,边分层回填、边分层夯实,但倾斜式挡土墙需边砌筑边回填。挡土墙后的回填采用砾石、碎石、矿渣、砂砾等透水性好的材料,不得采用细砂、粉土和粘土等作填料。外观砌体表面平整,砌缝完好,无开裂现象,勾缝平顺,无脱落现象;泄水孔坡度向外,无堵塞现象;沉降缝整齐垂直,上下贯通。3.安全防护措施(1)标志标牌:设置的安全设施、指示牌和警告标志等。(2)边沟外的两旁和边坡上应种植花草、乔木、灌木,以稳固路基,美化道路,保护环境。(3)错车道:每隔0.3公里左右应设置错车道1处以上。错车道、弯道加宽部分可酌情按照设计标准宽度折算为工程量。(4)锯缝灌缝;浇完两天锯缩缝,缝宽0.5厘米深0.6厘米。并用沥青橡胶类材料加热后灌缝,要求饱满。第5节 项目建设进度项目建设本着“年度任务年度内完成”的原则,统筹安排,精心组织。1、 宣传动员阶段:县上召开项目实施乡镇动员会。项目乡镇及实施的村、组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或户长会议,宣传好2013新增退耕还林后续产业专项项目。(9月12日9月15日)。 二、规划设计阶段:项目乡镇协助实施村实事求是的将任务落实到组、到户、到山头地块。县林业局协助乡镇勾绘图纸。在2013年9月前27日前完成。(9月15日9月22日)三、组织实施阶段:项目实施乡镇及村组做好项目规划设计的实施组织发动和监管,作好表册的填写,材料的收集上报,及时公示实施项目的有关事项。 木竹产业基地清山整地在2013年12月前完成,苗木栽植在2014年3月前完成。林区道路建设在2014年5月前完成。(11月1日2014年4月30日) 四、检查验收阶段:由县林业局和项目乡镇根据各村完成后统计上报数据进行督察验收。县乡检查验收在2014年9月底前完成。(2014年5月1日5月30日)。五、总结提升阶段:验收后一是兑现验收合格项目的补助资金;二是办好资产移交,落实管护责任;三是总结经验,整理完善相关资料并归档。(2014年6月1日12月31日)。 表5 井研县2013年新增退耕还林后续产业专项项目建设进度表单位:万亩、公里项目产 业 发 展基础设施工程量设计清山整地栽植施肥抚育管理检查验收设计完成验收产业发展9189.432013.92013.122013.122014.2至2014.32014.42014.92014.42014.9林区道路152013.92014.52014.9 第三章 市场前景分析 一、井研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将“生态优县”战略列入了我县的“五县”战略之一, “十二五”规划林业产值目标为15亿元,做大做强林竹产业是我县林业发展的重要内容。2、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逐渐树立和生态文明的深入人心,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成为社会发展方向,绿色环保的林产品日益受到社会的推崇,拥有广阔的需求空间。社会对林业生态和产业的需求同样迫切。林业的资源优势及发展潜力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被寄予厚望。林竹是可再生和再循环利用的绿色环保材料,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生态文明意识的深入人心,国际国内市场对林竹及成品和生态消费需求日趋旺盛。县内省级龙头企业华象公司生产的竹胶合板、建筑模板、火车专用板材供不应求。同时,欧宝龙儿童用品有限公司和四川华象林产工业有限公司紧紧抓住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崇尚环保,对养育下一代的物质条件提高的要求,从德国引入先进生产线,生产的高端木竹婴儿床等系列产品,广受儿童育养家庭的欢迎,产品远远不能满足其市场需求。 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人造板工业已成为全球人造板产量增长最迅速的国家。市场空间大,虽然我国是世界产竹大国,但仍面临原料的严重供应不足问题。因此,建竹基地,打造竹加工第一车间是形势所需,迫在眉睫。全国竹材人造板年产量已达100万m3,仅占全国人造板年产量的3%左右,而竹材具有强度高、韧性好、硬度大等特点,是工程结构材的理想原料。随着国家加强高铁建设和做大做强汽车产业的政策落实,火车车辆制造及维修时对车用板材的需求不断增长,汽车制造对车厢地板的需求也十分巨大,据业内人士估计,这两者合计的市场需求不低于80亿元,竹质车用板材产业化开发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铁路建设的加快发展,使得北车集团、南车集团生产加速,四川蜀都客车、南骏客车、新大地客车、恒通客车等客车厂的崛起,使得竹质车用板材市场空间巨大,因竹质车用板材强度高和低价格、耐磨、耐冲击、耐酸碱、不虫蛀、不易变形、吸水率低、可与钢材媲美特点占领国内,逐步走向国际市场。因此发展高端竹质车用板材市场前景广阔。 目在林竹产业链中,我县已形成林竹种植林竹采伐林竹经营半成品粗加工企业深加工成品通过销售网络销售全国各地的产业模式。 第一产业中林竹经营是我县的一个传统,每个乡镇以村为单位均有从事林竹产品采伐经营的专业队伍,共2.6万余人,这些采伐专业队伍将原木、原竹销售给全县27个乡镇具有合法经营资质的个人、专合社、竹编厂、木竹加工厂258户,完全可以解决林竹在种植成林成材的销售,促农增收。 第二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四川华象林产工业有限公司和欧宝龙儿童用品有限公司利用自身的规模、资金、技术、品牌、销售网络优势,通过参加各种类型的专业展览会,如西部博览会、中国(上海)TOY CHINA国际玩具博览会,提升产品知名度,建销售网络覆盖国内3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出口欧洲等地区。四川华象林产工业有限公司在市场销售方面,在现有销售市场网络基础上,拓宽销售渠道,抢占国内外销售市场制高点。经营销售策略是:稳住国内,重点西南,在稳定现有成都、重庆、西安、郑州、山东等地营销批发中心外,计划“十二五”期间,在全国建立100个与加工厂生产规模相匹配的营销批发中心,设立目标市场的多元化营销模式。目前的产品目标市场仍然以火车厢厢板、汽车地板为主,重点发展齐齐哈尔、石家庄、眉山、贵阳、武昌、柳州等车辆厂。2012年销售竹木板材9.95万立方米、童床1.5万套,20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