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9:古诗文阅读C卷.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8346251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9:古诗文阅读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9:古诗文阅读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9:古诗文阅读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9:古诗文阅读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诗歌鉴赏 (共5题;共57分)1. (4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秋晚的江上刘大白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1)本首诗共有_小节。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倦_ 一瞬_(3)第一小节中的“驮着”一词能不能改成“带着”?为什么? (4)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的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 (5)读完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2. (11分)默写古诗凉州词,并回答问题。 (1)默写凉州词。 (2)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的_。 (3)认真领会这首诗所表达的内容,你认为这首诗属于下列哪类诗?( ) A . 田园诗B . 边塞诗C . 闺怨诗3. (10分)把下面的古诗补充完整,再完成后面的题目。_莺飞_,拂堤杨柳醉春烟。_,忙趁_纸鸢。(1)这首诗的作者是_贺知章。 高鼎(2)这首诗描写的是_的景色。春天 秋天(3)这首诗中的儿童正在_放风筝。 读书写字(4)读了“拂堤杨柳醉春烟”一句,你会想到怎样的画面?请写在下面。 4. (21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望天门山【唐】李白_,_。_,_。(1)默写古诗。_,_。_,_。(2)解释下列词语。开:_ 回:_ 出:_(3)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一,二两句写江和山,以“断”和“开”两个动词写出了大江奔腾的壮阔气势B . “出”字,使静止不动的山,富有动态的美C . “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传神地描绘出一叶轻舟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5. (11分)课外阅读。 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这是一首哲理诗,其主要特点是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或借用别人的诗句来解读诗中蕴含的哲理。 (2)“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中的“自”字,有的写作“只”字,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3)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4)写出与“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诗句意思相同或相似的诗句(或格言、成语)。 二、 文言文阅读 (共7题;共39分)6. (6分)背写课文,回答问题。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王戎“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此时,他会想些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2)王戎与诸小儿想比有哪些过人之处?( )(多项选择) A.仔细观察 B.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C.会对脑筋 D.先人后己,懂得谦让7. (7分)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我后行。【注】汝:你。(1)古文中写到放风筝是在什么季节?( ) A . 春天B . 秋天(2)文中写到有几个人在放风筝?( ) A . 2B . 3(3)他们在哪儿放风筝?( ) A . 操场上B . 草地上8. (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ho ho)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 , 窥头于牖 , 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s sh)龙而非龙者也。【注】子高:叶公的字。钩:衣带上的钩。写:摹画。凿:古代饮酒的器具。闻:听说。下之:到叶公住所处。牖(yu):窗户。施(y):延伸。还(xun)走:转身就跑。五色无主:脸色一会儿白,一会儿黄。(1)给短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好_(ho ho) 似_(s sh)(2)根据短文内容填一填。 天上的真龙知道_,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叶公并不是真的_,他喜欢的只不过是_罢了。(3)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叶公见到真龙后的样子的语句,并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翻译出来。 (4)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古代的寓言故事有很多,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请你结合着译文,读一读下面这个故事吧! 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附参考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9. (7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称象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轻重,不能称。操之幼子名冲,告操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使水及原痕。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矣。”【参考译文】曹操获得一只大象,想要知道大象的体重,但是没办法称出来。曹操的小儿子叫曹冲,跟曹操说:“只要把大象放进船里,记录水痕到达的地方。取出大象,将同样重量的物体放到船里,让水位赶上原先所刻的地方。而后再称出这些物体的重量,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欲知其轻重。_使水及原痕。_(2)“欲知其轻重”中的“其”指的是_。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置 象 于 船 上 刻 其 水 痕 所 至。(4)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也。(5)曹冲想出了什么好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10. (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晋平公问祁黄羊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 , 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居有间 , 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 , 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节选自吕氏春秋)【注】祁黄羊:名奚,字黄羊,晋国大夫。令:县官。居有间:过了些时日。尉:军事长官。举:举荐。(1)祁黄羊向晋平公举荐的人分别是_和_。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午非子之子邪”中的两个“子”指的是同一个人。“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和“午非子之子邪”都是反问句。(3)请结合选文,根据你的理解,分析“国人称善焉”的原因。 (4)文中的孔子,是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论语一书记录了他和他的弟子的言行。下面哪一句不是孔子说的?( ) A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B . 治大国,若烹小鲜。C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1. (6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共工怒触不周山昔者,共工与颛顼(x)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 , 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译文:共工原来是一个驾波驭浪、争强好胜的水神。他挑战权威,天不怕地不怕,要与黄帝之孙颛顼争夺帝位。争战中,怒气冲天的共工一头撞向不周山,结果,撑着天宇的巨柱被撞折, 兜着大地的网绳被撞断。天空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一下也向西北移了位;东南大地塌陷,水土向那里流灌成了海洋。(1)解释文中画线的词。 昔者:_争:_触:_折:_(2)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的意思是: 。(3)找出文中体现共工性格的句子_。 (4)这篇神话故事解释了什么现象? 12. (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问题。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划线字注音。 _盂沧孰汝知乎(2)解释下列划线词。 两小儿辩斗_我以_日始出时去_人近及_其日中如探汤_孔子不能决_也孰_为汝多知_乎(3)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诗歌鉴赏 (共5题;共57分)1-1、1-2、1-3、1-4、1-5、2-1、2-2、2-3、3-1、3-2、3-3、3-4、4-1、4-2、4-3、5-1、5-2、5-3、5-4、二、 文言文阅读 (共7题;共39分)6-1、6-2、7-1、7-2、7-3、8-1、8-2、8-3、8-4、8-5、9-1、9-2、9-3、9-4、9-5、10-1、10-2、10-3、10-4、11-1、11-2、11-3、11-4、12-1、12-2、12-3、12-4、1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