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三三模语文试卷.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45073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三三模语文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1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三三模语文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1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三三模语文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安市三模本试卷分第卷(阅读)和第卷(语言运用)两部分,其中第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 阅读甲 必考题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各民族原始神话(包括神祗形象、故事片等)向体系神话(包括内在精神、系统机构等)的演化形态启示我们:传统有强大的惰性。而一个民族在其凝成一个文化共同体的早期阶段,所遇命运的浮沉和挑战的性质,左右此后传统的定势发展,难以根本逆转。如希腊民族早期的海权因素,希伯莱民族早期的宗教因素,中国民族早期的社会政治因素等等,对各自古代文化的定势发展,有决定作用。除了这个决定性的因素,造成一种文化基本模式及其精神形成、演变的其他要素还有:(外来文化)同化和抵抗同化的意志及分寸感。一种文化拒不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则趋于僵化,危及民族文化的发展。但如过于热心接受,则失去自我,危及民族文化的存在、升华其最终结果都一样。关键是“分寸感”决定文化的命运。古埃及民族拘泥于自己的传统文化,不肯做出变革,被迫退出世界文化的历史性角逐:先被希腊文化征服,后被阿拉伯文化同化了。文化的变革是历史的大势所趋,自己无力实现变革,别的民族就会乘虚而入,“越俎代庖”。模仿力和创造力的中和作用。模仿力是人类学习能力及活动的基础,是继承前人文化的前提条件。但模仿力过强,则妨碍富于个性的创造活动。“中和作用”的要义在于:模仿是创造的准备,创造则是模仿的归宿;无创造性的模仿,是毫无价值的。它丰富不了人类的文化,解决不了本民族的问题,结果是“邯郸学步”,反而失其故态。世界史中的地位或与其他文化圈的关系。接受和抵抗外来文化的意识及其分寸感,模仿力和创造力的中和作用等主观因素,除有民族的文化气质和种族的遗传素质外,还有其外在的背景。这就是地缘政治方面的影响:这一文化实体与他文化实体之间相对的地理位置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化关系,这一文化实体与其故土上业已消逝的古代文明的关系,这一文化实体内部各种地理文化势力(地区文化、学派文化等等)之间力量对比、消长、移易等等。实体越大、传统越久,惯性越大。像我们民族这么巨大的文化实体、这么悠久的文化传统,自然具有相应的文化惰性:在我们民族文化形成之初的文化模式及其传统力量,无疑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这就需要我们的创新意志和变革才能。单单运用外来文化的模式,批判传统文化、瓦解传统力量还只是停留在“模仿”的阶段,尚未跃入创造的苍穹。一味动用新文化的冲击力量,去反对古老的传统势力,是简单化的、费力的办法。其变革精神值得赞许,但结果事倍功半。较合理的方案,似是以民族传统的名义去推进革新事业,是以“恢复古昔的伟大传统”这一旗帜,实行新的创造。这是先秦诸子的创造之路,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的方案。由于这种变革“合乎传统”,有助于通过唤醒民族心理深层的某种情节、神话式的“回忆”而获得强大的文化动力。它巧妙地交织着新与旧、革新与传统、精神运动与文化模式这两种力量、两种形式,以刷新民族的精神。(节选自谢选骏神话与民族精神1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每个民族其决定本民族定势发展的因素各不相同,如希腊文化,是早期的海权因素;希伯莱文化,是早期的宗教因素;中华文化,则是早期的社会政治因素。B在决定本民族文化定势发展的因素中,文化共同体形成的早期所遇命运的浮沉和挑战的 性质是决定因素,是内因;接受与抵抗文化的“分寸感”、模仿力与创造力的中和作用等是次要因素,是外因。C文化的变革是历史的大势所趋,模仿是继承前人文化和接受外来文化,而创造则是在模仿之后的必然归宿,是丰富人类文化、解决本族文化发展问题的关键。D一个民族的文化实体越巨大、文化传统越悠久,它发展的惯性就越大,因而,也就存在和发展的越久远。2下列对“造成一种文化基本模式及其精神形成、演变”的要素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个民族文化共同体形成的早期所遇命运的浮沉和挑战的性质是决定该民族文化定势发展的决定性因素。B完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化和完全抵抗外来文化都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把握两者之间的“分寸感”非常重要。C模仿力和创造力也是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之一。模仿是创造的前提,模仿能力越强,创造能力也就越强。D传统有惰性。一个民族的文化实体越巨大,历史越悠久,它的文化惰性就越强大,也就越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3、 关于本文论述的中心话题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A、本文重点论述各民族原始神话对于本民族基本文化模式形成的重要意义。B、本文重点论述各民族基本文化模式和其精神的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和次要因素的区别。C、本文重点论述一个民族文化惰性的形成以及它对民族文化模式的重要意义。D、本文重点论述传统的强大惰性作为确定性因素与其他的次要因素共同影响着一个民族文化模式的形成。二、古代诗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欧阳修读其赋,谓曰:“君辞气似沂公,未可量也。”签书昭庆军判官,秩满,当试馆职,辞曰:“起家为官,本代耕尔,愿以守选余日,读所未见书。”宰相善其志,以通判明州。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编修中书条例。自太常丞当转博士,超改右正言;明日,直舍人院;又明日,判流内铨:皆神宗特命,举朝荣之。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归报,神宗善之,以将知审官西院,判尚书兵部。进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为同进所忌。会治大学虞蕃讼,释诸生无罪者,蔡确、舒亶因陷之,逮其父子入御史府,逾月得解,黜知蕲州。明年,以龙图阁待制起知郓州。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绍圣初,章犉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哲宗纳之。 崇宁元年,抚定鄯、廓州。边臣欲举师渡河,朝议难之。将独谓:“兵机不可失,愿从之。”未几,捷书至。将以复河、湟,功转特进。 御史中丞朱谔取将旧谢章表,析文句以为谤,遂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河南府。言者不已,降资政殿学士,知颍昌府。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谥曰文定。 (选自宋史许将列传)注释:沂公:王曾,仁宗景祜间右相。秩满:官吏任期届满。试馆:古代科举考试时应试人居住的场所。流内铨:官职。专管考试选人、判决案例等事。上元:即元宵节。元裙:宋哲宗元祜元年,司马光为相,废王安石新法。后章悖、蔡京为宰相,称司马光等人为“元祜奸党”。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皆神宗特命,举朝荣之 荣:赞誉 B及肄射,将先破的 的:箭靶中心 C吏籍为盗者系狱 籍:登记 D边臣欲举师渡河,朝议难之 难:危难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许将为官才能的一组是( )(3分)君辞气似沂公,未可量也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编修中书条例 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发人之墓,非盛德事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许将在昭庆军判宫一职任期满后,朝廷准备让他任试馆职,但许将却愿做地方官,并希望能多读书。后来神宗非常赏识他,在三天内把他擢拔数级, B契丹大举进犯代州,并派遣使者要求宋朝割让代州。而当年应该出使辽国的官员由于惧怕不敢前往,于是许将主动请缨,毅然出使辽国,并圆满完成任务。 C许将在郓州任职时,反对让为盗者皆尽入狱,并将他们全部释放。此后,民无人犯法,就连喜欢聚众谤言朝政的士人,也不再非议朝政。 D御史中丞朱谔用许将过去章表中一些语句,据此诬许将诽谤朝政。徽宗将许将贬为河南知府,朱谔又进谗言,许将又被免除资政殿大学士,任颖昌知府。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宰相善其志,以通判明州。 (3分) (2)会治太学虞蕃讼,释诸生无罪者,蔡确、舒亶因陷之。 (3分) (3)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3分)(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89题谪岭南道中作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18、 请分析诗中“争”、“暗”字的妙处。9、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三)(6分)名言名句默写10.补写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1)子曰:“默而识之, , ,何有于我哉?”(2) ,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 。乙 选考题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作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4分) 民工父亲的“幸福”李良旭刚刚搬入新居不久。这天,我面朝着宽大的落地玻璃窗,端坐在电脑前,专心打字。明媚的阳光像瀑布一样成桶地泼洒进来:温暖、清亮、宁静。心情,也沐浴在一片暖融融的气氛中。突然,大门响起一阵很不规则的敲门声。“你找谁?”我警惕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隙。“我是住在您这片小区里干活的民工,想请您帮个忙。”那个陌生人嗫嗫嚅嚅地说。“什么事?你说吧。”“快到暑假了,我儿子要到城里来看我,他很想知道自己的父亲在城里盖了多少漂亮的房子。房子是盖了许多,可我从不知道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况,我很难给孩子描述清楚。要是他来了,我能带他到您家看一看吗?”这位民工一口气把话说完后,他望着我,一脸的焦灼和企盼,两眼露出渴求的神情。我恍然大悟真是一个心细、慈爱的父亲啊!我也是一个父亲,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或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篇小文章,不也是喜欢在儿子面前表现一番吗?那是一个做父亲的自豪和骄傲啊!想到这,我答应了。他激动得连手也不知道放在哪里好了,脸上现出喜悦的神色。他连声说道:“您真是大好人啊!我问了好几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随手就将门咣地关上了;有的还怀疑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走进了工棚”几天后,这位民工父亲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小男孩十三、四岁,黝黑的皮肤,结实的身体,明亮的双眸。11“换上吧。”我热情地说。父子俩换上了鞋套,像是生怕将木地板踏坏了似的,步子迈得格外轻缓,给人一种拘谨的感觉。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父亲对孩子说:“这位叔叔住的这套房子就是爸爸建筑公司盖的。我负责砌墙,眼细、心细、手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对了,爸爸也通过了中级工的考试。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12儿子听着,眼里流露着一种自豪和骄傲的神色。我又看到,一只小手和一只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父亲的腰板似乎挺直了许多。在一旁的我,心里也有一种温暖和甜蜜的感觉。13一会儿,这对父子就看完了我的新居。退到门边时,这位民工父亲伸出手,重重地握住了我的手,感动地说道:“今天,是我进城打工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天。我能带孩子到城里人家来看看,感受到了城里人家的温暖,这种幸福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眼里闪着晶莹的泪光。真没想到,在我看来一件简单、普通的事,竟让这位民工父亲这么激动。一下子,我也感动了,我和这位民工父亲的距离拉近了许多。我差一点把那位民工父亲的“幸福”弄成了碎片,一种隐痛扎着我的心。14父子俩互相搀扶着下楼,那孩子对他父亲说道:“爸爸,您真了不起,盖出这么好的房子,城里人住得真舒服。如果我们在城里也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就好了。”儿子的语气里有一种羡慕和向往。父亲爱怜地摸了摸孩子的头,说道:“傻孩子,这怎么可能呢?你只要在家里把书念好,帮爷爷奶奶多干点活就行了。”15孩子仰起稚气的脸,眨着双眼,高声说道:“怎么不可能?我一定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一定要让您和妈妈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过着城里人一样的生活。”16听了孩子的一番话,这位民工父亲将孩子往怀里搂了搂。17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腰杆努力地挺了挺。18顿时,他在我眼里一下子变得高大起来一个父亲的伟岸和善良!(原文略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小说第一段的环境描写让“我”感受到一种暖融融的气氛,这样的生活与文中描写的农民工艰苦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B、农民工不按门铃而敲门这一细节表明了他不熟悉城市生活习惯的身份特点,“一脸的焦灼和企盼”是因为她在多次被拒绝后,既失望又无助,但又不想放弃努力,急切地想遇到一个可以答应他要求的人。C、在小孩子“怯怯的样子”面前,父亲不停地表达歉意,小心翼翼地带鞋套,格外轻慢地迈着步子,紧紧地握着儿子的手。这一切显示久在城市生活的父亲的老练与成熟。D、父亲告诉儿子砌墙时必学做到眼细、心细、手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这一细节既表现了父亲技艺的熟练,也表现了父亲希望将来儿子也能进城打工的期望。E、小说通过讲农民工父亲带领儿子参观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一典型细节,表现了对农民工朴实善良、勤劳上进、热爱本职的主旨。农民工父亲是小说的主人公,“我”在小说中只起到了线索作用和烘托作用。(2)农民工父亲的幸福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3)小说第五段的人物语言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6分)(4)这篇小说的主题可以引起我们多方面的思考,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你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触。(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一位老人的“西藏故事” “情深意厚似狮泉河水永远流长,冈底斯山和圣湖是我的第二故乡”在杨昌林的一首感怀诗中,记者摘录下了这两句。质朴的词句,寄托着这位七旬老人对雪域高原难以割舍的情怀。发生在他身上的“西藏故事”,延续了45个年头,至今仍然在讲述。难以忘怀的“高原往事”近日,记者专程驱车走访了故事的主人公武汉大学体育部退休教师杨昌林。老人家的墙壁上,悬挂着古朴庄重藏族唐卡卷轴画,画上的布达拉宫雄伟而壮观。“这是一个藏族学生送的,有一些年头了。”老人介绍说。对面墙上,杨昌林妻子次仁德吉的遗像上,披着一条洁白的哈达。在狭小客厅里的餐桌旁,杨昌林开始向记者一行讲述他所经历的“西藏故事”。1936年,杨昌林出生在湘西。1965年8月,他从武汉体院毕业。当时,学校仅有的两个赴藏工作“名额”,引来了一大半毕业生的“争夺”;最后,凭着强健的身体和优异的成绩,杨昌林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功“抢”到了进藏名额。在那段艰苦岁月里,一个藏族姑娘走进了杨昌林的心田。她的名字叫次仁德吉,当时兼任杨昌林的翻译。1969年3月,两个年轻人结了婚,他们将家安在了雪域高原上。“藏族人民把这么优秀的女儿嫁给了我,我永远心存感激。”如今,虽然德吉已经离自己而去,但杨昌林老人片刻不曾忘怀。“扎根西藏,干一辈子!”从昌都到阿里,杨昌林的“海拔”越来越高,任务越来越重,与藏族同胞的情谊也日渐加深;1972年,杨昌林参与筹建阿里地区体委并任干事兼教练。由于语言不通,他不得不靠一遍又一遍的动作示范来训练学生;一遍、两遍、三遍对于一个生长于平原地区的人来说,高原上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意味着巨大的体力消耗。尽管杨昌林体质很好,也难免有吃不消甚至发生危险的时候。1976年,杨昌林突发高原性心脏病,闯了一趟“鬼门关”;从死亡线上回来以后,地委领导给他的“命令”是:“不许再回西藏”。情牵雪域的“江城故事”1978年,带着对雪域高原的无限深情,杨昌林和妻子双双调入武汉大学,把家从“世界屋脊”搬到了东湖之滨。后来,杨昌林虽然曾经两回西藏,却因为身体原因再也没有能登上海拔最高的阿里。身处江城的杨昌林和妻子,始终没有忘记那熟悉的雪山草原和朝夕相处的同胞。刚到武汉的那一年,夫妇俩听说湖北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的10多名西藏新生不适应武汉湿热的气候,全身长满疙瘩,又疼又痒,就千方百计帮孩子们寻医问药。消息一传开,武汉高校里的藏族学生就认定了这对“阿爸”和“阿妈”。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杨昌林家中陆续有了许多“新面孔”。每年新学期伊始,他都要请来武汉高校读书的藏族孩子吃“迎新饭”;每逢周末和节日,藏族学生们还会以学校为单位,轮流来这里吃糌粑、喝酥油茶。孩子们的每一次进步、每一点成绩,都是这个家里最大的“新闻”。2008年初,受雪灾影响,南方地区交通大面积瘫痪。当时,杨昌林已经回到湖南老家准备与80多岁的姐姐团聚。“肯定有很多孩子回不了西藏,我得回去看看!”回到家中,70多岁的老人只休息了6个小时,就赶往10多公里外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买年货那里的东西比学校超市便宜一些,老人的退休工资也只有2000多元。坐公共汽车来到武大门外,扛着40多公斤菜,老人在校园结冰的路面上走一段歇一会儿,走到家门口时,汗水已经和着雪水湿透了全身。从藏历年三十到藏历初七,杨昌林足足忙了8天,将滞留武汉的藏族学生分批接到家中吃“团圆饭”。“孩子,记住,这里就是你们在武汉的家!”这句话,杨昌林对藏族学生们说了整整32年。2005年2月25日,妻子德吉离世。弥留之际,这位藏族阿妈最惦记的也是这个“家”:“我走了,家不能散。”出殡那天,300多名藏族学生胸戴白花,同唱青藏高原为阿妈送行。遵照德吉的遗愿,她的骨灰一半留在武汉,一半撒到了西藏故乡。永不停止的“爱心接力”记者此行,本打算采访故事的另一名主人公陈琳,却由于她有事外出而未能如愿。根据杨昌林老人介绍,她现就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曾是杨昌林女儿杨红梅在西藏时的汉族同事。1995年,陈琳从西藏调到武汉后,就成了这个家的常客,也成了藏族学生的另一个“知心人”。“耳闻目睹,时常流泪,这些年来积累起来的感动不能用言语表达!”这是陈琳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的话。如今,74岁的杨昌林体力渐不如前,陈琳作为“后备军”参与到了“爱心接力”。今年国庆节期间,藏族孩子们欣喜地发现,“杨老师爱心工作电话”上增加了一串新的数字陈琳老师的手机号。正是受到了这份爱心的熏陶,学业有成之后的藏族孩子也没有忘记他们“武汉的家”和家中的“阿爸”、“阿妈”。2000年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回藏工作后,南木珍每年教师节都会给“武汉的家”寄钱。藏族学生巴桑卓玛为德吉编织了一件毛衣,德吉生前一直珍藏;2009年,西藏举办“大时代的物证”征集活动,这件毛衣获得一等奖,杨昌林当即将5000元奖金捐赠给了西藏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采访中,杨昌林还提及了另外一位“老西藏”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杨松书记在西藏的30年中,有15年工作在阿里地区。2009年藏历新年的大年初一,他专程来到武汉西藏中学,慰问全校师生,并用藏语向大家祝福新年。今年秋季,在杨松书记的关心和支持下,全国规模最大的西藏中学在美丽的武汉东湖之滨落成。杨昌林夫妇有一女一子,均毕业于武汉大学。毕业后,姐弟俩像父亲当年一样,主动放弃内地工作机会,先后去了西藏。儿子杨红兵1992年进藏,至今仍留在父母当年工作的阿里地区。(原载于光明日报2010年10月27日第1版)(1) 下列对新闻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本文以一首杨昌林的诗歌为开头,简洁而富有诗意地引出本则新闻的主要内容,同时又能让读者从主人公作诗歌颂第二故乡这一行动中更加深切感受到主人公对西藏山水难以割舍的深情厚意。B、本文写杨昌林当年毕业时,从众多竞争者“抢”到了仅有的两个进藏工作名额中的一个,“抢”这个动作既生动表现杨昌林赴藏热情,也反映出当时年轻人争相赴藏工作的真实情况。C、西藏学生来内地学习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不适应气候、不习惯饮食、买不到火车票等等。只要这些藏族学生找到杨昌林,杨昌林都会利用自己的职务条件情动解决这些困难,所以藏族学生把他称为“阿爸”。D、妻子次仁德吉在弥留之际叮嘱杨昌林:“我走了,家不能散。”所以此后的32年中,杨昌林牢记妻子的嘱托,告诉每一个来到自己家里的藏族学生:“孩子,记住,这里就是你们在武汉的家!”E、“耳闻目睹,时常流泪,这些年来积累起来的感动不能用言语表达!”这样说是因为陈琳了解杨昌林关系帮助藏族学生的点点滴滴,也被杨昌林数十年如一日的行动所深深感动。(2) 从全文看,在武汉的西藏学生是如何表达对杨昌林夫妇的敬爱之情的?(6分)(3) 文章后半部分,作者用较多的篇幅写陈琳、杨松和杨昌林的儿女,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4) 杨昌林一家每一个成员都对藏族同胞满怀真情,并能几十年如一日付诸行动,对此,你有什么看法?(8分)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贾平凹在小说古炉把狗尿苔、霸槽、善人等几个主要人物形象刻画得穷形尽相。B、从电影知音的插曲小花到春天的钟、难忘今宵等歌曲,王铭创作的一部部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无不闪现出探索、创新的精神。C、从事证券交易本来就有风险,一受挫便如丧考妣,那也未免太脆弱了。D、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部门还应加大处罚力度。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清晰的一项是( )(3分)A、针对北京、天津、河南等地区抽检的菠菜表面发现极微量的放射性元碘-131的信息,新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疾控中心辐射安全所所长苏旭和赵兰才。B、本届西安世园会园区,有一个园子叫“人文山水诗意长安园”,在这个园子中都充满诗意,且与中国古代最早、影响最广的一部伟大诗集诗经密切相关。C、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发展壮大,起根发苗就在农村;农村,刻写着我们民族的记忆与想象。D、国家已明确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两公司充分发挥石油企业内部上下游利益调节机制,做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的衔接、确保成品油市场特别是春耕柴油市场供应。参考答案:1(5分)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层级为。【答案】A 【B “接受与抵抗同化的分寸感”“模仿力与创造力的中和作用”也是文化定势发展的内因。C “模仿”并不必然导致“创造”,中间缺乏一个“中和作用”。E古埃及传统文化被征服和同化,不是抵抗的意志力不强,而是拘泥于传统不肯变革,也就是抵抗的意志力太强。F “存在和发展得也就越久远”这一结论不正确,它夸大了惯性的力量,忽视了惯性(惰性)的破坏力,即使文化趋于僵化和死亡。】2(3分)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B【答案】C【“模仿能力强,创造能力也就越强”在文中没有根据。关于“模仿”与“创造”的关系,文章是这样表述的:模仿是创造的准备,创造是模仿的归宿。】3、D4、【答案】D(难:认为困难。例:1今不行礼于卫,而藩其君舍以难之。左传。2是以圣人犹难之。道德经。A赞誉。B例:有的放矢。C例: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5、【答案】C(有误)6、【答案】B(不是“主动请缨”,而是奉诏使辽)7、【答案】(1)宰相很赞赏他的志向,让他任明州通判。(“善”1分,“以”1分,句意通畅1分)【答案】(2)适逢审理太学生虞蕃诉讼一案,(许将)释放了一些无罪的太学生,蔡确舒亶借机陷害许将。(“治”1分,“释诸生无罪者”倒装句1分,“因”1分)【答案】(3)(章犉)与蔡卞(蔡京之弟)一起肆意虚构罪名,降职流放元祐党诸臣,并上奏要掘元祜党首司马光墓。(省略1分;“罗织”1分:“贬谪”1分)【译文】许将,字冲元,于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中状元。欧阳修读其赋时说:“君辞气似沂公(王曾,仁宗景裙间君相),未可量也。”任命他为昭庆军判官。任期满后,宋朝廷准备让他任试馆职。(得馆职是当时仕途青云直上的龙门,也是许多以荫入仕的人梦寐以求的。)许将却认为:“起家为官,本代耕,愿出为地方官,读所未见书。”宰相对他的读书志向很赞赏,让他任明州通判。(宋神宗听说这个状元爱读书),神宗便召他进宫(谈话)。神宗(很赞赏他的才能),任命为集贤院校理。由太常寺本当转任博士,但神宗又破格提拔他为右正言,第二天入值舍人院,第三天判流内铨。这是神宗使用的特别任命,举朝上下都赞誉许将的才能。 契丹以20万兵力压代州境(大举进犯代州),并派使者前来要求宋朝割让代州。(过去契丹与宋朝定期在代州谈判),这次原定的宋朝使者不敢去(而轮到当年出使辽国的官员惧不敢行),朝廷因而改派许将去。许将对神宗说:“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许将行前到枢密院认真地查阅了有关代州的一切档案,作了充分准备。许将来到代州境时,契丹人爬满房上观看并喊叫:“看南朝状元。”当许将与契丹人进行肄射时,许将先射中。契丹使者萧禧在宾馆以礼迎接,谈判时,萧禧果然提起代州事,许将随问随答,不失国体。回来后把情况报告神宗,神宗对许将大加赞赏,先后任许将为知审官西院,尚书兵部。 又进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神宗对许将的重用)引起朝臣的忌妒。在审太学生虞蕃讼学官一案时,他(反对牵连太广而)释放了一些无罪的太学生,蔡确舒亶借机陷害许将,把他们父子都抓进了御史府,一个多月才放出来,许将被降职任蕲州知州。 第二年,以龙图阁待制到郓州任职,元宵节那天,一些官吏登记为盗者并使之皆尽入狱,监狱人满。许将说:“这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于是全部释放。此后,民无一人犯法,牢狱空无一人。父老叹曰:“这是建狱56年来第一次空牢也。”郓州曾有一帮士人喜好聚众谤言朝政,许将虽然没有制止,至此也消失了。许将被召为兵部侍郎。 绍圣初年,许将任吏部尚书。(当时)奸臣章犉为相,与蔡卞(蔡京之弟)罗织元祐诸臣罪名,并上奏要掘元祜党首司马光墓。哲宗问许将该怎么做。许将说:“发人之墓,非盛德事。”哲宗采纳了他的建议。 崇宁元年,鄯、廓州抚定。当时边将要求兴师渡河西攻,朝中大臣议论,皆有惧色,独许将说:“兵机不可失,宜速进军。我愿意跟随大军出征。”不久,很快传来捷报。许将因收复了河、湟,因此加“特进”(宋朝的最高荣誉奖励)。 (哲宗死后,徽宗即位,一些奸臣密谋要贬许将)。御史中丞朱谔找到许将过去章表中某些语句,诬为诽谤朝政。徽宗将其贬为保留资政殿大学士到河南任知府,朱谔又进谗言,徽宗又免除资政殿大学士,到颖昌任知府,后来又迁任大名知府。政和初年,卒,享年75岁。谥文定。8、见赏析;9、借景抒情:这首诗的首联描写在贬谪途中所见的岭南风光,有鲜明的地方色彩。第一句写山水,岭南重峦叠嶂,山溪奔腾湍急,形成不少的支流岔道。再加上山路盘旋,行人难辨东西而迷路。这里用一“争”字,不仅使动态景物描绘得更加生动,而且也点出了“路转迷”的原因,好像道路纡曲,使人迷失方向是“岭水”故意“争分”造成的。这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但又是实感,所以诗句倍有情致。第二句紧接上句进一步描写山间景色,桄榔、椰树布满千山万壑,层林叠翠,郁郁葱葱,一派浓郁的南国风光。这一句中用一“暗”字,突出桄榔、椰树等常绿乔木的茂密,遮天蔽日,连溪流都为之阴暗。这一联是从山水林木等方面选择最具有地方特色的景物来写。 颔联宕开一笔,写在谪贬途中处处提心吊胆的情况:害怕遇到毒雾,碰着蛇草;更担心那能使中毒致死的沙虫,连看见掉落的燕泥也要畏避。这样细致的心理状态的刻画,有力地衬托了岭南地区的荒僻险恶。从艺术表现技巧来看,这种衬托的手法,比连续的铺陈展叙、正面描绘显得更有变化,也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清人沈德潜认为这一联“语双关”,和柳宗元被贬柳州后所作的岭南江行一诗中的“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一样,都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诗中的毒雾、蛇草、沙虫等等都有所喻指。这样讲也不无道理。 颈联转向南方风物的具体描写,在写景中表现出一种十分惊奇的异乡之感。五月间岭南已经在收获稻米,潮汛到来的时候,三更时分鸡就会叫,津吏也就把这消息通知旅行的人,这一切和北方完全不同。这两句为尾联抒发被谪贬瘴疠之地的深切思乡之情作铺垫。 尾联是在作者惊叹岭南环境艰险,物产风俗大异于秦中之后,引起了身居异地的怀乡之情,更加上听到在鲜艳的红槿花枝上越鸟啼叫,进而想到飞鸟都不忘本,依恋故士,何况有情之人。此时自己迁谪远荒,前途茫茫,不知何日能返回故乡,思念家园,情不能已,到了令人肠断的地步。这当中也深深地蕴含着被排挤打击、非罪谪贬的愤懑。最后一句是暗用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越鸟巢南枝”句意,十分贴切而又意味深长。这一联是这首抒情诗的结穴之处,所表达的感情异常深挚。 全诗写景抒情互相交替,显得灵活多变而不呆滞,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是晚唐的抒情名篇。10、11答案略12、(1)AB 13、D 14A、 15、C 16-18略11、为了找一间让孩子参观自已造的漂亮房子而四处碰壁,最后我答应了他的要求。带着孩子来我家观参,并为孩子介绍造房子时的生动场面。听到孩子的志向后,感到开心而自感,并将孩子搂入怀中。 (各1分。意思符合即可)12、第十段中父亲挺腰是因为父亲让儿子感受到自己在城里打拼时的工作的情景。并让孩子感受到了有这样一位父亲而感到自豪和骄傲。第十四段中的挺腰是因为听到儿子说一定要努力读书,让父母也能住进城里的房子而感到无比的欣慰。 (4分,各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13、在句子中用了“涨得通红、抖抖颤颤地摸、堆满了真诚的、嗫嚅道”等词,意在小心的讨好“我”,为了让孩子能看一看他自已造的房子,写出一位父亲的伟岸、坚强,善良以及对孩子深沉的爱。在句子用了“仰起、掷地有声地说、一定要、和城里人一样生活”等词句,表明了孩子看到父亲的伟大杰作后美好愿望和坚定的志向。同时孩子有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要报达父母的养育之恩。 (6分,各3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14、 幸福。因为虽然民工在城市里面打拼时很苦很累的,但当盖出这么好的房子后,看到自已的杰作一件又一件地完成时,这是幸福的,而当自已的孩子看到了父亲的杰作手,更让父亲有一种满足的幸福感。特别是在文章最后听到儿子的豪言壮语和这样的美好愿望和坚定志向后,更增加了父亲的幸福感。这表明父亲的伟大和善良。也呼吁我们要多关注社会中的民工的生存境况,要多给予他们关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