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43514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 学 案课题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序号授课教师年 月 日主备人罗维来课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品读文字,感悟其丰富的内涵,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三、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具体语言文字的朗读品悟,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学习他矢志不渝的精神。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感悟,理解课文第四节,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板书设计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从头撰写名垂青史教学策略1、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完善加深自己的理解。2、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反复朗读重点语段。教后反思教与学过程设计备注第一课时一、理解课题,导入新课1、师生共写课题,提示:端端正正写字2、教师设问:什么叫“厄运”?在课文中指什么事?谈迁被厄运打倒了吗?为什么没有被打倒?(相机理解打不垮、信念)3、指名读题二、自学探究,交流展示1、引导学生围绕学案自读课文,并四人一小组合作探究,教师行间导学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引导学生选择最受感动的一节读课文,导读课文第二、三节,指导学生读通顺,读正确,尝试读出感情,相机理解“家徒四壁、一袭破衫、奋笔疾书”等词语,引导用自己的话概括每节大意(预设举例:“疾”在字典里的解释有:疾病;痛苦;痛恨;快,疾速。“积劳成疾”的“疾”应选第 种解释;“嫉恶如仇”的“疾”应选第 种解释;“奋笔疾书的“疾”应选第 种解释。”引导学生学会根据词语和句子的意思选择合适的义项)、导读第一节设问:一篇好文章的开头,像凤凰的头一样的优美、精彩,所以有“凤头”一说,谁喜欢第一节?读第一节,相机正音“浙江、国榷”,说说第一节写了什么?、导读第四节设问:好文章的结尾往往又像豹的尾巴一样有力度、响亮有力,因此又有“豹尾”的说法反复齐读第四节3、交流学案第四题、谈迁写的国榷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谈迁是谁,说说你对他的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几句话概括。(不超过30字),通过引导,逐步让学生用最少的字概括课文内容。(预设:谈迁矢志不渝著国榷)4、指导写字、出示生字 浙 迁 博 抄 锁 挣 诞、教师范写 博 诞、学生完成课后第一题三、质疑问难 初读了课文,你有那些不理解或想知道的问题,提出来。(引导完善学案第五题)四、课堂小结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篇课文,和同学们一起走近谈迁,请带着对课文内容的回顾,轻读课题3、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交流)让我们带着对谈迁的赞叹与钦佩,再读课题二、整体感知,自学质疑1、谈迁所写的国榷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请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文中有关句子出示句一: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2、谁能把国榷的价值读出来?指名读,齐读3、这句话在课文中是很重要的句子,说它重要,不仅体现了国榷的价值,还体现在这段话中的几个关键词语与全文内容联系非常密切,请同学们再读一读,品一品。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是哪几个词语,它们和课文内容有什么联系。(师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新写 原先 更加翔实、精彩)4、围绕这三个词我们可以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呢?(师生交流后梳理问题:原先写的国榷是什么样子的?谈迁为什么要重新写国榷呢?更加翔实、精彩的国榷是怎么写出来的?)三、互动探究,交流展示(一)、品读第一节1、自由读一读第一节,看看原先写的国榷是什么样子的?画出有关句子出示句二: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他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指名读、这句话中有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作者运用了一组数字,用心读一读,看看从这组数字中你读懂了什么?预设:20多年、6次修改、500多万字治学刻苦、信念坚定 6次修改治学严谨500多万字是鸿篇巨制师生交流后小结:这一组数字,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谈迁坚定的信念,创作的艰辛、治学的严谨、作品的宏大。再读句子、从这一组数字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什么?出示句三: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齐读后谈话:编书难,编史书更难,编翔实可信的史书是难上加难,但谈迁克服了千难万难,终于完成了史书的编写。、怀着钦佩的语气读句二、句三(二)研读第二节设问:一部史书完成了,谈迁欣喜若狂,可他为什么要重新撰写国榷呢?(学生简答)老师在读这一节时,有几句话深深地打动和震撼着我。你们也来读一读,看看哪些句子也能深深地打动和震撼着你,画下来,并写出受感动的原因1、交流A、出示句四: 20多年的心血转眼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指导读、教师谈话:小偷偷走的仅仅是书稿吗?(不是,是他20多年的心血!)是啊,这对一位年近六旬、体弱多病的老人来说是何等惨痛的打击啊,还有吗?B、出示句五: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的流淌。、指导读、谈话:是的,他难过,他后悔,他痛苦,都化着两行热泪,让我们再读句子,体会老人此时复杂的感情。(齐读句四、句五)、指导看图,教师谈话:谈迁是什么人?请同学们看书上插图,他是一个饱读诗书、性格内向的文人,是一位饱经风霜、尝遍人间疾苦的老人可以说,一生中他就流过这一次泪。是啊,54岁的他历经千辛万苦、省吃俭用,直熬到两鬓斑白,不就是为了编写这部明史吗?如今书稿被偷,他怎能不伤心?带着这份情感再读这两句话、再读句四、句五过渡:老师在读这一节时,还有一句话令我深深地震撼,谁来说一下。C、出示句六: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引导说说读后感受、教师谈话:谈迁毕竟是谈迁,在很多人认为他再也站不起来的时候,他勇敢地站了起来,老师想问一下,支撑着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是信念,幼时立下的信念立志编一部明史,就像种子一样在他的心中扎下了根)谈迁是什么人!他是饱读诗书,性格内向的文人,是一位饱经风霜,尝遍人间疾苦的老人,但是他更始一个性格坚强,信念坚定的能人、铁人(老师有意把“是、是、更是”读得重了许多)20多年风雨洗礼的信念岂能丢下,真正有信念的人又岂能被厄运打倒,再读这句话、齐读句六(三)、感悟第三节过渡:为了比原来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谈迁付出了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那么他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呢?默读第三节,说说阅读的感受1、学生默读后交流预设:四处寻访、广泛搜集他走过许多地方,吃了许多辛苦 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不怕苦、不怕累 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他抓紧时间写作,和自己的生命抢时间 一袭破衫他生活困难、十分清苦 面对孤灯十分想念家人2、有感情地读课文(配乐平湖秋月)3、(音乐)据史料记载,在谈迁在重写国榷的几年时间里,他先后寻访了173人次,经历了4年多的时间。也许,那是一个黄沙飞舞的早晨,他迎着黄沙;也许,那是一个烈日当空的中午,他顶着烈日;也许,那是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他冒着风雪;也许,那一次他病了、累倒了,他带着病痛但是,他都站了起来,迎风沙,顶烈日,冒风雪,带伤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编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就这样,一部史书诞生了(再次出示句一),学生齐读4、读到这里,我想,这翔实、精彩的背后应该是什么呢?(辛劳、信念、执着、矢志不渝)5、再读句一(四)、探究第四节过渡:谈迁的故事深深地感染我们。我们在感动、钦佩的同时,一定会有很多的启迪。1、齐读结尾2、说说自己的感受3、再读结尾三、拓展延伸,迁移运用1、学生质疑,解决第一教时学案中“我要问”提出的问题2、推荐阅读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