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导学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25268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鱼我所欲也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鱼我所欲也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鱼我所欲也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鱼我所欲也导学案一(讨论稿)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和句子节奏。2、积累文言词汇。 【自学导航】1.文学知识:本文作者是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孟子,名轲,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合作探究】解释重点词语,翻译句子。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得兼( )舍( )而( )取(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放弃鱼而选取熊掌。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具有,那么我就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3、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于( )苟得(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4、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 )辟( )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祸患我不躲避。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如使( )则( )可以( )假如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用呢?6、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祸患的事情,有什么不可以做呢? 7、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由是( )而( )凭借某种手段就能够生存,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凭借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祸患,可是有的人却不肯去做。8、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以,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9、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非独( )是( )丧( )不仅贤能的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能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10、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尔( ) 而( )与( )蹴(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饿的人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1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万钟( )辩( )于( )(有人)见了“万钟”的高位厚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1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奉( )得( )与( )是为了宫室的华美、妻妾的侍奉和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1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乡( )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宫室的华美却接受了;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14、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是( )已( )本心( )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成语归纳,并解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 1 、舍生取义:_ _ 2 、苟且偷生:_ _ 3 、嗟来之食:_ _鱼我所欲也导学案二 (讨论稿)【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理解文章内容。2、理解文章论证方法。3、理清文章论证思路。【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下面两种方法解答:从文中找出具体句子;用自己的话概括) 2、文中所指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_ ;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_。作者在文中赞扬的是_的人,批评的是 的人。二、深入理解。 (一)阅读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3、文章开头的“鱼,我所欲也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有什么作用?答:以鱼和熊掌为喻,举重若轻地提出了本文要论述的重大问题,自然地引出了中心论点;生动形象地论证了中心论点;使抽象、深刻的道理浅显明白,易于读者接受。 4、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答: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5、孟子认为什么样的人能做到舍生取义?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摘录原文句子回答) 6、文中体现“人之初,性本善”思想的是哪个句子? (二)阅读第二段,回答下列问题。7、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8、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_9、有人见利忘义,目的是为了 , , ;原因是 。10、“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11、人的“本心”是什么? ;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是心”指什么? 。 三、理解论证方法。12、文章为了证明中心论点,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例分析其具体作用。答:(1)比喻论证。如:用“鱼”和“熊掌”作比喻,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2)道理论证。如:第一段提出论点后的讲道理,有力地论述了义重于生,不义重于死,“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 (3)举例论证。如:从正面举行道之人、乞人不受“一箪食,一豆羹”的例子,具体地论证了“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从反面举有人“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例子,具体地论证了“见利忘义”是丧失本性。(4)对比论证。如:用“乡”不受“一箪食,一豆羹”的做法与“今”接受“万钟”的做法进行对比,突出论证了人不能失去“本心”,应舍生取义。四、理清论证思路。1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一段的论证思路。答:作者先以“鱼”和“熊掌”设喻,引出论点“舍生取义”;接着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义重于生,不义重于死,;最后得出“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贤者能勿丧耳”的结论。1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论证思路。作者以“鱼”“熊掌”设喻,引出论点 ;接着正反面说理,论述 ;然后正反面举例,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从正面论证了 ,以“万钟”为例,从反面强调了 ,突出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鱼我所欲也导学案三 (讨论稿)【学习目标】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2、培养对比阅读的能力。【知识积累】1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示例: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尽信书不如无书。2、古往今来,仁人志士舍生取义的言论和故事数不胜数,请你分别写出两则这方面的名言,并用简洁的语言举出两个事例,为本文增加道理和事实论据。 名言:(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2)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 (3)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事例:(1)文天祥面对元朝高官厚禄的诱惑,不为所动; (2)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3)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愿领取美国的救济粮 (4)如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生身殉国。 (5) 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屠刀毫不畏惧,宁死也不出卖党组织,最后英勇牺。 (6) 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等。3、请你说说孟子舍生取义的“义”与有些人说的哥们义气的“义”有什么不同? 答:孟子的“义”指的是大义,它事关国家、民族、人民。而有些人说的哥儿们“义气”指小团体,个人的私利,是江湖义气,这两者有本质区别。 4、你觉得孟子舍生取义的思想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当今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生死义利的重大抉择,这就需要我们做到舍生取义;而不能为了一己私利,置大义于不顾。所以,舍生取义,不见利忘义的精神是当今社会更应该大力提倡并继承发扬的。5、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答: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胁。【合作探究一】【甲】鱼我所欲也第一段【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选自墨子)【注释】予:给,送。子:你,代词。履:鞋子。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3)今谓人曰( ) (3)何故(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8.【甲】文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具体来说是用 这个比喻来阐述 的观点;【乙】文论证层层深入,首先论证了帽子鞋子不如手脚珍贵,其次论证了 ,然后论证了生命不如义珍贵,最后强调了 的中心论点。(4分)9. 【甲】【乙】两文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您认为“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还有坚持的必要吗?为什么?(3分) 鱼我所欲也导学案一(定稿)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和句子节奏。2、积累文言词汇。 【知识积累】1.文学知识:本文作者是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孟子,名轲,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2.成语积累。1)舍生取义:为了维护正义而不惜牺牲生命。2)苟且偷生:只顾眼前的安逸,得过且过。3)嗟来之食: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合作探究】解释重点词语,翻译句子。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得兼( )舍( )而( )取( )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于( )苟得( ) 4、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 )辟( )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如使( )则( )可以( ) 6、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7、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由是( )而( ) 8、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9、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非独( )是( )丧( ) 10、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尔( ) 而( )与( )蹴( ) 1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万钟( )辩( )于( ) 1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奉( )得( )与( ) 1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乡( ) 14、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是( )已( )本心( ) 鱼我所欲也导学案二(定稿) 【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理解文章内容。2、理解文章论证方法。3、理清文章论证思路。【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下面两种方法解答:从文中找出具体句子;用自己的话概括) 2、文中所指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_ ;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_。作者在文中赞扬的是_的人,批评的是 的人。二、深入理解。 (一)阅读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3、文章开头的“鱼,我所欲也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有什么作用?_ _ 4、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_ 5、孟子认为什么样的人能做到舍生取义?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摘录原文句子回答) 6、文中体现“人之初,性本善”思想的是哪个句子? (二)阅读第二段,回答下列问题。7、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8、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_9、有人见利忘义,目的是为了 , , ;原因是 。10、“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11、人的“本心”是什么? ;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是心”指什么? 。 三、理解论证方法。12、文章为了证明中心论点,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例分析其具体作用。 四、理清文章结构和论证思路。1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第一部分(第1段): 第二部分(第2段): 1层(开头-不屑也): 2层(万钟-结尾): 1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一段的论证思路。 1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论证思路。首先以“鱼”“熊掌”设喻,引出中心论点 ;接着正反面说理,论述 ;然后正反面举例,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从正面论证了 ,以“万钟”为例,从反面强调了 ,正反对比,突出地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鱼我所欲也导学案三(定稿) 【学习目标】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2、培养对比阅读的能力。【课外积累】1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示例: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d、尽信书不如无书。2、古往今来,仁人志士舍生取义的言论和故事数不胜数,请你分别写出两则这方面的名言,并用简洁的语言举出两个事例,为本文增加道理和事实论据。名言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2)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事例:(1)文天祥面对元朝高官厚禄的诱惑,宁死不降; (2)闻一多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3、请你说说孟子舍生取义的“义”与有些人说的哥们义气的“义”有什么不同? 示例:孟子的“义”指的是大义,它事关国家、民族、人民。而有些人说的哥儿们“义气”指小团体,个人的私利,是江湖义气,这两者有本质区别。 4、你觉得孟子舍生取义的思想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示例:当今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生死义利的重大抉择,这就需要我们做到舍生取义;而不能为了一己私利,置大义于不顾。所以,舍生取义,不见利忘义的精神是当今社会更应该大力提倡并继承发扬的。5、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示例: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胁。【合作探究一】【甲】鱼我所欲也第一段。【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注释】予:给,送。子:你,代词。履:鞋子。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乙文译文】墨子说:世上万事万物没有比义更要珍贵的了。假如现在对别人说:送给你帽子和鞋子,但是要砍断你的手、脚,你会同意干这件事情吗?那人一定不会同意干这件事的。那么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帽子和鞋子不如手和脚珍贵。又说: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那人也一定不会同意干这件事的。那么又为了什么呢?那是因为天下不如自己的性命珍贵。为了争辩一句话而互相残杀,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