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16438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级: 八年级 科目: 语文 课题:我的母亲 主备人:李红军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2013年-2月学习目标1、概括文章中的具体事件,分析母亲优秀的性格品质,感受母亲的人物形象;2、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3、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再次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学习重点概括文章中的具体事件,分析母亲优秀的性格品质,感受母亲的人物形象。学习难点1、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2、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再次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学习方法:学导练教学法:默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参与适当引导。 教学过程:(此课篇幅较长,最好有课前预习设计)【课前预习设计】1、阅读课文,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文绉绉 绰号 庶祖母 吹笙 摹画 眼翳 舔去 侮辱2、相关资料积累从古到今,都有很多关于母亲的作品,歌曲诗词等。请回忆有关母亲题材的作品并积累。 3、课文相关链接资料【资料1】了解胡适及他的母亲: 胡 适(18911962.) 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生于上海。幼年在故乡家塾读书,1904年随兄到上海,先后进梅溪学堂、澄衷学堂,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 1910年赴美留学,先入康奈尔大学农科,1912年转文学院,修哲学、文学。 1915年人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系主任是杜威。从此一生信奉杜威的实用主义。 1916年开始与在美同学讨沦白话文,最后写成文学改良当议,1917年1月发表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这是最早全面系统地提倡白话文的论文,在新文化运动初期产生重大影响。 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新青年编辑,1920年出版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 五四运动以后,思想逐渐趋于保守。1928年受聘担任中国公学校长兼文理学院院长。1931年回北大任文学院长兼中文系主任。1932年5月创办独立评论。 抗战期间一直担任驻美大使。1946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到美国,次年任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图书馆馆长。1958年回台湾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2月24日中央研究院举行第五次院士会议,为欢迎新院士举行的酒会迎新院士举行的酒会结束时,因猝发心脏病逝世。 冯顺娣,安徽绩溪人,16岁时被许配给胡传作填房。时胡传年48岁,前妻曹氏去世十余年,他在外做官,家中没有一个家眷实在不方便,胡传长子长女都比冯顺娣大。为了家人,冯顺娣答应嫁到胡家。婚后第二年,来到上海,在胡适三岁的时候,胡传死在厦门。当时冯顺娣只有23岁。【资料2】我们家乡的蒙馆学金太轻,每个学生每年只送两块银元。先生对于这一类学生,自然不肯耐心教书,每天只教他们念死书,背死书,从来不肯为他们“讲书”我一个人不属于这“两元”的阶级,我母亲渴望我读书,故学金特别优厚,第一年就送了六块钱,以后每年增加,最后一年加到十二元。这样的学金,在家乡要算“打破纪录”的了。 胡适自传四十自述,第24页 【资料3】有一天,一件小事使我突然明白我母亲增加学金的大恩惠。一个同学的母亲来请禹臣先生代写家信给她的丈夫;信写成了,先生交她的儿子晚上带回家去。一会儿,先生出门去了,这位同学把家信抽出来偷看。他突然过来问我道:“糜,这信上第一句父亲大人膝下是什么意思?”他比我只小一岁,也念过四书,却不懂“父亲大人膝下”是什么!这时候,我才明白我是一个受到特别待遇的人,因为别人每年出两块钱,我去年却送十块钱。胡适自传四十自述,第2425页【资料4】(母亲)十七岁嫁到胡家,是父亲的第三个妻子。父亲前妻有六个儿女,那时我的大哥大姐都已长大,大姐比母亲大七岁,大哥也比母亲大两岁。父母结婚后第二年,生下我。我才三岁零八个月时,不幸父亲就病逝了。母亲二十三岁开始守寡,独自撑持家道中落、经济困窘的门户,忍辱负重,倍费辛劳,终年四十六岁,一直守了二十三年的寡。4、概括各段的内容,理清课文结构。提示:(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交代母亲的姓氏和早逝。 第二部分(36),回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表现母亲的慈爱、善良、能干和奉献精神。 第三部分(78),以无限痛惜的心情交代母亲去世时还年轻,概括母亲的良好品质。 )5、讨论课后习题一,初步掌握课文内容。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思考下列问题: 1、大家阅读课文,并找出胡适对她母亲的评价。(提示:使用文中的字词来回答。)2、在这些评语中,胡适称母亲“母”、“父”、“师”。 “母”这个称呼无须解释,但为什么又称母亲是“父”,是“师”呢?【学生活动一】3、母亲真的如文中所说她“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严师”、“慈母”分别体现在何处,请具体分析! 教师点拨: “严师”分析A、 学生谈母亲对我的教之严,一般不会遗漏一件事情,原文中是这样表达的: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情,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遗憾的是学生对此事件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母亲对我要求的严格上。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文字的意蕴就完全没有出来,母亲的形象明晰而不生动。在这个地方提醒学生停下来,试着让他们赏析“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这句话。学生开始可能总是很疑惑的,因为这句话粗粗看来没有难点,也没有什么值得深究的地方。师点拨引导学生想象:母亲到底坐了多久了,母亲会怎样坐?还有文中那个“从”字会让你想到一些什么?这样一琢磨味道就出来了,学生慢慢地就能谈出一些感受:(1)比如他们想象到了母亲每天一大早起来,深情地坐在我的窗前凝视着我,此刻,母亲脸上的表情,母亲的温柔的满怀希望和爱的眼神,母亲的身姿动作,母亲的心情等等。(2)那个“从”字更可能撩起了同学们的激情,他们说母亲一定是天天如此地等待儿子醒来,而年幼的儿子却是从来懵然无知,成年后的胡适在写这个细节的时候,一定会感慨万端情感难以自抑。B、文中有一件事情是说我因为说粗话受到母亲责打,学生也很可能蜻蜓点水一般掠过,泛泛地分析说这事情表达了母亲对我要求的严格。教师点拨赏析:“她气得坐着发抖”。 师,点拨:这里母亲的形象和整篇文章中母亲的形象有什么矛盾?从这个矛盾点你如何看母亲?生:从全文来看,母亲是个很大度温和仁慈庄重的当家人,比如说母亲受了嫂子们的气不能忍受了,也只是“轻轻地哭一场”,还“不骂一个人”,“只是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的苦命”,在不争气的大哥引了一大堆债主在年关的时候压门时,她也能做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这样端庄坚韧的母亲却“气得发抖”,确实耐人寻味。生:这句里有对儿子的伤心失望的气,有对自己命运坎坷的气,有对未来迷惘的气,有不能忍受却必须忍受的气-生:这里的“发抖”,既有对儿子的痛心,更多的是情到悲处自然鸣,是前尘往事涌到心头后一次咬紧牙关的发泄。外表坚强的母亲,也只有在人后,在晚上,在自己年幼的亲生儿子前面,才能在悲极之下发泄一下作为女人的软弱和痛楚啊!-小结:文字剖析到这个份上,母亲的形象就非常立体而丰满,而不是一个概念式的“严父慈母”型高大全形象了。 “慈母”分析学生可能谈到母亲为我舔病眼这件事情,但也往往浅尝辄止,停留在“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一事实的叙述上。师点拨:提醒学生注意前一句“有一天夜里她把我叫醒”上,启发学生,“有一天夜里”和“叫醒”会让你联想到些什么?作者的母亲难道不可以在光线更好的白天为我舔病眼吗?学生:可能就会想到了母亲多少个夜里的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想到了母亲整夜整夜的“又悔又急”,还有学生可能会深情地描绘了母亲终于无法抑止自己的心痛毅然起床小心翼翼地叫醒我的场面。-小结:这样一拓展,文字的味道,作者的情感也就出来了。【学生活动二】4、胡适的母亲是这样教育他“做人”,你的母亲又是如何教育你“做人”?你从中感受到她对你爱了吗?(学生自主发言)【合作探究】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小组合作,讨论下列问题5、由此可见,这个家肯定不好当,不仅因为母亲是个寡妇,而且还是个年轻的后母。那么,她曾面临过哪些家庭状况呢?(提示:用较简洁的语言概括。)情况一:情况二:情况三:6、母亲嫁入胡家30年,23年是在守寡。她做后母、后婆、后奶奶,她生活的艰辛确实如同胡适所说“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但是正是在这痛苦的生活中,胡适看到了母亲身上的优秀品质宽容、善良、容忍、温和而又“刚气”。在潜移默化中,母亲教会了胡适该怎么做人。那么,胡适是如何评价母亲对自己的影响的呢?师点拨:A、我的母亲的结尾也是极为自然和朴实的,这和一般写母亲的文字不一样,直到最后一笔,作者也还是很冷静很理性,这让孩子们觉得很不够味,很不到位。教师指导朗读最后一段,反复朗读,读出味道。学生如果完全能抓住“一丝一毫”、“一点点”这些表示数量的词语,还能把握反复出现的三个“如果”,在此基础上,还能回溯前文,把那个很淡很淡的“混”字也抓出来。这样一思考文字的合力就形成了:其实,作者越谦逊,用词越谨慎,对自己的成就越避而不说,对母亲的感激就越深厚,读者的体验就越微妙而蕴藉。人品文品都在这些绝不煽情的文字中了。B、胡适秉承了母亲那些优秀品质,在他的日常言行中都得以体现,我们来看以下几则资料:胡适与鲁迅胡适与鲁迅相识北大,先是朋友,后来因为思想与政见的不同,导致他们最后分道扬镳。鲁迅当年骂胡适,是尽人皆知的,但是,胡适则采取 “老僧不见不闻 ”的态度,不反击,不回应。鲁迅去世之后,胡适不仅没有说过一句恶话,相反还说了不少公道话。胡适曾在书信中说:“凡论一人,总须持平。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方是持平。鲁迅自有他的长处。如他早年的文学作品,如他的小说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胡适有一句名言:“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胡适还说过:“人家骂我的话,我统统都记不起了,并且要把它忘记得更快更好!”【教师总结】由胡适的上述言行,我们可以看到胡适身上宽容、善良、体谅的良好品性,也进一步看到母亲对于胡适的确有非常深的影响。【学生活动三】7、胡适的母亲对胡适而言既是慈母,也是恩师,他“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那么你在为人处事当面有没有受到你母亲的影响?(学生自主发言)【课堂总结】这堂课,我们谈了胡适的母亲,也谈了我们自己的母亲。尽管我们的母亲与胡适的母亲已经相隔将近一个世纪。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母亲对子女的要求、对子女的教育、对子女的爱总有着相似的地方。你心目中的“理想妈妈”是什么样子的呢?课下,请同学们以这种方式:我想对胡适妈妈说-;我想对自己妈妈说-;我想对全天下妈妈说-把你对“理想妈妈”的思考写在练习簿上吧!【自主检测】比较阅读朱自清背影与胡适我的母亲(文章略)1、让学生讨论两文的异同点,互相交流。 提示:背影我的母亲都表达“至爱亲情”的主题,都是回忆性的叙事纪实散文。背影是截取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构建文章的;而我的母亲是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四个片段,来表现人物的。2、家庭是组成社会的一个细胞。读了课文后,你认为胡适成长的家庭环境哪些方面是好的,哪些方面是不可取的? 提示:胡适成长的家庭仍是一个封建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不可能有一个完美的家庭。胡适成长的这个家庭环境重教育,重文化,对子女要求严格,这是好的;有母爱的温暖,有母亲努力劳作的榜样,有文学熏陶,这些也是好的,但是体罚是不可取的。 【资料链接】(预习教案中已经有了,此处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