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七(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15044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七(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苏教七(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苏教七(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七(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动物世界一、 单元教学目标:1、触动物世界,了解一些动物,激发关爱、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2、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学习准确、生动的语言。3、习辨别文章的优劣,选择指定内容的文章,能初步理解并向别人推荐。4、学习观察动物的特点,并能向别人介绍。5、积极参加保护野生动物的活动,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并进行社会宣传。二、 单元课时安排:共15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松鼠 2课时松树金龟子 2课时国宝大熊猫 2课时黔之驴 2课时诵读欣赏 1课时写作 3课时综合实践活动 2课时三、 单元教学设计:本单元我们将跟随着布丰、法布尔等数位作家一起走进神奇而美妙的“动物世界”。在这个星球上,和我们最亲近的物种之一就是动物。各种动物都以其自身的特点,为人类展现了一个异彩纷呈的“动物世界”。初一学生年龄还小,天真烂漫,对自然界的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相信不论是漂亮、驯良、乖巧的松鼠,具有“音乐天赋”的金龟子,还是憨态可掬、温厚活泼的大熊猫,庞大而技穷的黔之驴,都将会使孩子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学习这个单元,可以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中了解动物的形态、习性、性格等方面的特点,教师适当地加以点拨、引导,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体味文中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此外,教师要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关爱、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增强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并能积极地开展一些保护野生动物的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本单元的写作教学着眼于指导学生学习观察动物的特点,并能抓住某一种动物的特点,使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别人介绍,能给人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15、松鼠布丰教学目标 1领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掌握根据事物特点组织材料的方法。 3采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教学重点 1先总说后分说的逻辑顺序。 2准确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征。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课件。设计思路 七年级学生对小动物往往兴趣较浓厚,应将这种兴趣加以引导,使学生学会怎样观察小动物,注意运用一定的观察顺序,在描述小动物的时候能运用拟人手法,使描述生动形象。教学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人。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有没有见过松鼠?想不想了解它的故事?那就让我们随同法国的布丰去看看松鼠吧。 2作者介绍。 (1)让学生进行介绍。 (2)明确: 布丰(17071788),法国著名学者、作家,著有自然史等。本文是根据布封文选中松鼠一文改编的。二、自主学习 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 2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划分课文段落层次,明确本文的主要说明顺序。 4朗读第1自然段。 (1)从中找出说明松鼠主要特征的词语,根据文意解释这三个词的含义。 (2)思考这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 5朗读第2自然段。 (1)松鼠外形的漂亮体现在哪些方面? (2)哪些词能说明其漂亮? (3)这段文字除运用说明外,还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6从文中找出有关说明松鼠驯良的句子或词语。7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三、合作学习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2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反馈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 矫健 帽缨 榛子 榉实 舵 蜇伏 苔藓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划分课文段落层次,明确本文的主要说明顺序。 明确:(总说松鼠的特征具体说明松鼠的主要特征补充说明有关松鼠的一些知识。) 3朗读第1自然段。 (1)从中找出说明松鼠主要特征的词语,根据文意解释这三个词的含义。 (2)思考这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 明确: (漂亮、驯良、乖巧。解释略。 不能,观察顺序由外到内,为什么采用这种顺序,与下文第25自然段内容相照应。) 4朗读第2自然段。 (1)松鼠外形的漂亮体现在哪些方面? (2)哪些词能说明其漂亮? (3)这段文字除运用说明外,还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拟人手法进行说明可使读者对松鼠漂亮的外形留下深刻印象。) 5从文中找出有关说明松鼠驯良的句子或词语。 明确:(让学生回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引导。) 6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喜欢的原因与同桌进行交流。 (同桌交流后再找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 7重点研讨课文第4、5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松鼠的特点之一是乖巧,即机灵、合人心意、讨人喜欢。请从文中找出例子说明这一点。 研读下边的句子,说说作者是运用哪些词语来写松鼠十分警觉的,并作简要分析。 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文中说明松鼠搭窝的部分,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其作用。对照文中有关松鼠窝的说明,请画一幅有关松鼠窝图画。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引导。 只要“触动”一下,它就“跑”“躲”“逃”,说明它十分机警。而且触动的是树根,前面还用稍微,说明触动是很轻的,这就足以表现它的感觉特别敏锐。 例如“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运用了拟人手法,可以使说明更加生动形象。图画根据说明画出即可。)五、梳理巩固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不必只局限一个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即可。)六、布置作业: 1、练习一、二、 2、周报训练七、教后反思: 板书设计: 松 鼠-布 年 第一部分(第l段): 总说松鼠特征:漂亮 驯良乖巧第二部分(第25段):分说其特征:漂亮 驯良 乖巧第三部分(第6段): 补充其它特征:16、松树金龟子(节选)法布尔教学目标 1了解金龟子,激发学生热爱、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 2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教学重点 1了解金龟子,激发学生热爱、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2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细致的描写。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课件。设计思路说明文给人以知识,学习本文要了解金龟子的有关知识,并且学习作者的观察技巧和善于思考的习惯。教学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人。 (演示多媒体。)让学生说一说他所见到的图像中的金龟子的形象,进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作者介绍。 (1)让学生进行介绍。 (2)明确: 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作家。达尔文赞扬他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他以毕生精力写出的昆虫世界十卷本被认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本文选自昆虫世界,谭常轲译,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99年版。二、自主学习 师:本文科学地介绍了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和繁衍等方面的情况,渗透着作者对昆虫的人文关怀。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 2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了解金龟子的外貌、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与繁衍。 4法布尔对金龟子有哪些主要发现?他为什么会有这些发现? 你有什么感受? 5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介绍动物抓住了特征,说明准确,描写生动形象。请你找出几处你欣赏的语句,并加以体会。6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三、合作学习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2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四、反馈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 触角 上颚 殷勤 炫耀 魅力 献媚 无动于衷 鞘翅 咫尺 螽斯 2了解金龟子的外貌、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与繁衍。明确:第l-3段,外貌特征。 第4段,介绍金龟子的生活习性。 第5-7段,介绍金龟子的婚恋生活。 第8-18段,介绍金龟子的唱歌、发音原理、唱歌原因。 第19-20段,介绍金龟子的死亡与繁衍。 3法布尔对金龟子有哪些主要发现? 他为什么会有这些发现? 对你有什么启发? 明确:(法布尔的主要发现是:松树金龟子的生态习性,特别是它的婚恋与发音原理。 他之所以有这些发现,是他走出实验室的结果,是他走进田野,深入昆虫的生活。进行长期仔细地观察、并认真思考的结果。文中“我抓住机会跟踪她们,观察他们”“要想观察清楚他们”等语句,文中还写到“用食指浸按在玻璃板上来回摩擦发声的方法研究金龟子发音原理”等,这些都是佐证。启发:多观察,多思考。) 4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介绍动物的特征,说明准确,描写生动形象。请找出几处你欣赏的语句,并加以体会。 明确:教师根据情况调控课堂,并适时出示下列语句: (松树金龟子长得仪表堂堂,它身披黑色或者棕色外套,外套闪着金属的光泽,上面还点缀着一些白色斑点,显得既朴素又高雅。 它是暑天暮色的点缀,是夏至那天镶在天幕上的漂亮外套。 很显然,它们是在向美人大献殷勤,每天都进行到深夜。第二天早上,雄虫和雌虫通常停在低矮的树枝上,成双成对,一动不动,对周围的事和物视而不见。) 5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喜欢的原因与同位交流。 (同桌交流后,再找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 6重点研讨课文第8一13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幻灯片4。) 选文第8自然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猜想?作者对这个猜想没有作出结论,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态度? 作者是如何探索松树金龟子的发声原理的? “在通常的情况下,双双快乐地生活在松树枝头,它们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对唱的”一句中,“有可能”三个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作者猜想松树金龟子是有可能夫妻对唱的。没有作出结论是因为“无法作证”,这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先找到它的发声部位,然后仔细观察,找不到特殊的发声器官,这样就断定是腹部最后一节跟鞘翅的后翼摩擦而发声。 不能。“有可能”表明这只是一种推测,而非肯定。)五、梳理巩固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不必只局限一个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即可。) 六、布置作业: 1、练习一、二、 2、周报训练板书设计: 松树金龟子-法布尔 1了解金龟子。2准确说明,生动描写。 七、教后反思:17、国宝大熊猫叶永烈教学目标: 1了解大熊猫的有关知识。 2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3增强关心、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教学重点: 1了解大熊猫的有关知识。 2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性。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课件。设计思路: 本文内容通俗易懂,知识丰富,学生阅读兴趣浓厚,注意引导学生阅读,主要是了解大熊猫的有关知识,同时对说明语言和说明方法进行复习。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人:让学生辨认大熊猫。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一些关于“国宝”的特点、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也可以让学生描绘一下大熊猫的特征。(只要抓住特征就可。)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介绍大熊猫的文章,国宝大熊猫。(板书课题。) 2作者介绍。 (1)让学生进行介绍。 (2)明确:作者:叶永烈,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浙江温州人。作品颇多,前期有中篇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荣获全国第二届少年儿童文艺作品评选一等奖。后期以报告文学为主,有传记张春桥浮沉录王洪文浮沉录陈伯达其火等。二、自主学习 师:本文内容丰富,用语准确,希望大家在这节课中能有所收获。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 2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文章重点告诉了我们有关哪些大熊猫的知识? 4从文中找出能体现说明语言准确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5学生讨论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举例说明。 6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三、合作学习: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2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四、反馈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 憨态可掬 笨拙 濒危 貘 上林苑 邛崃 璀璨 北碚 分娩 翌日 繁衍 2文章重点告诉了我们有关哪些大熊猫的知识? 明确: 在德国受到“贵宾”待遇。人见人爱。它是特有的珍稀动物,也是最负盛名的濒危动物。形象:长相俊俏,神态温驯。在国外受到欢迎。分布地域狭窄。大熊猫的得名。属食肉目,却喜食竹,且食量很大。活动范围与季节有关。性情孤僻繁殖艰难。因此,它是名副其实的“国宝”。 注意:上述内容由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3从文中找出能体现说明语言准确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明确:由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教师可根据情况补充下列内容:如- 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 上林赋中列举了当时咸阳上林苑饲养的近40种异兽。 绝大部分山岭都是悬崖绝壁。 要求:体会本文语言的准确。 4学生讨论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举例说明。 明确: 作比较、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列数字、引用说明、举例子等。 5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喜欢的原因与同桌进行交流。(同桌交流后再找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 6重点研讨课文第12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大熊猫为什么弃荤食素?用原文话回答。 指出本段文字使用的说明方法。 “大熊猫有时也显露食肉的本性”中的“有时”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概括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明确:据科学家研究,大熊猫远祖虽是肉食动物,后来,由于寻不着肉食,只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也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注意:“据科学家研究”不能遗漏。 列数字。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主要介绍了大熊猫弃荤食素的由来和吃竹子的有关情况。(意思对即可。)五、梳理巩固学生谈本堂课的收获。(不必只局限一个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即可。)六、拓展训练 作业设计中的“迁移延伸”部分。七、布置作业: 1、练习一、二、 2、周报训练八、教后反思:板书设计:国宝大熊猫叶永烈一、了解大熊猫的有关知识。二、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三、理解说明方法。18、黔之驴柳宗元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讨论来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教学重点:1、了解古代寓言的一般特点,理解课文所讲道理;2、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教学准备:小黑板或课件。设计思路:本篇文字较简练,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读懂课文。指导学生理解本文的寓意,要让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就要予以肯定。教学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导人: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成语,它们中有不少来源于我国的古代寓言故事。如,成语“黔驴技穷”就是其中一例,它来源于我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驴。而要正确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我们就必须先来一起学习这篇寓言,看它讲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2作者介绍。 (1)让学生站起来介绍。 (2)明确: 本文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773891),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被贬官永州、柳州。在十几年的贬谪生活中,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也游览了一些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文。这阶段虽在政治上失意,但文学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二、自主学习: 师: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要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注意朗读节奏、重音。 2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落。 3串译全文,解答疑难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求:能结合课文注释翻译全文;合上书本后能准确、生动地讲述故事。 4课文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可分为几个层次?各层次中表现虎的心理的词语分别有哪些?它们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5课文描写虎的动作时用了哪些词语?分别刻画了虎的什么心态? 6黔驴之技有哪些? 7理解故事的寓意。8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三、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反馈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出示幻灯片3。) 黔 窥 骇 遁 噬 狎 不胜 跳踉 2串译全文,解答疑难文言词语的含义。 (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指导。)要求学生能结合课文注释翻译全文,合上书本后能准确、生动地讲述故事。 3课文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可分为几个层次?各层次中表现虎的心理的词语分别有哪些?它们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可分为六个层次。各层次中表现虎的心理的语句分别是“以为神”“莫相知”“以为且噬己也”“觉无异能者”“终不敢搏”“技止此耳”等。这些语句生动逼真地描绘了虎对驴的认识的全过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且使其波澜起伏,引人人胜。 4课文描写虎的动作时用了哪些词语?分别刻画了虎的什么心态? 明确:虎初见驴时,“蔽”“窥”勾画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驴一鸣,虎大骇,远遁”,“骇”“遁”进一步刻画了虎的恐惧心理。接下来“稍出近之”“往来视之”“近出前后”直至“荡倚冲冒”而激怒驴,写虎一再试探,处处可见虎竹生性走胆和工于心计。最后“跳踉大口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等语句,句式短促,节奏鲜明,写出虎干脆利落、志得意满的情态。5黔驴之技有哪些? 明确:(一“呜”一“啼”。这两个词生动传神地写出驴在“庞然”的形体掩盖下的平庸本领。) 6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喜欢的原因同位交流。(同位交流后,再找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 7重点研讨课文第2自然段。(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本段文字通过心理、动作等描写刻画了老虎的形象,请联系具体语句分析老虎的形象。 联系全文,理解本文的寓意。(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根据具体语言加以分析,允许有不同的观点,只要理由充足即可。 本文寓意深刻,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现实性。本文意在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联系作者的政治遭遇,又可知本文所调整的是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又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但我们也可以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或从虎吃掉驴这一相反的角度,来理解本文寓意: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五、布置作业: 1、练习一、二、 2、周报训练八、教后反思:板书设计: 黔之驴 柳宗元1写黔驴来历及虎初见驴的心态。2写虎识驴、吃驴的过程:写驴的叫声给虎的感觉。写虎进一步大胆试探,终于识破真相。写虎吃掉驴,取得了胜利。 综合性学习保护野生动物的一次活动一教学目标: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及网上交流,发展搜集、整理、传输信息的能力,拓宽有关野生动物的知识,进一步培养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二教学难点:关注野生动物的现状,针对野生动物的现状开展切实有效的活动,制订保护野生动物的倡议书。三教学安排:1课时:第二课时2课型:活动课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在自然界中,物种与物种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组成了自然界中的生物链,无论哪一个物种的灭绝都会给其他物种带来影响。因此,对每一个物种,不论大小、美丑,都应该保护。下面让我们通过一段录像来了解一下我国野生动物的现状播放一段我国野生动物现状的录像或者图片(二)展示查找的资料: 1情境导入:课件显示一场大灾难即将降临,动物们面临着即将灭绝的危险,假如你是一位动物学家,以你的能力只能救出一种动物,请向大家简单介绍这种动物并陈述你选择这种动物的理由以及拯救它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状态。下面请大家根据所查的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在小组上互相交流,然后大家一起讨论,下面请大家抓紧时间进行学习活动。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十五分钟。3全班交流:大家基本已经完成,现在请动物学家们陈述自己的观点。学生交流,老师将学生选择的动物名称列举在黑板上4投票选举:就大家所选的动物进行投票选举,选择得票前三名的动物,同学分成小组写倡议书(三)小组活动1活动要求:(1)小组合作写一份保护野生动物的倡议书。(2)要求:内容要具体,指出问题要有理有据,改进意见要切实可行。2成果展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