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作风修养.docx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04850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领导干部作风修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领导干部作风修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领导干部作风修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纪检监察报:莫让一家两制成为官员绊马索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14-11-19 08:23 所谓“一家两制”,是指家庭成员中既有人在体制内工作,有稳定收入;又有人在体制外做事,收益受市场调节。曾几何时,这种“一家两制”的家庭模式,既能享受体制内、外的不同好处,又能规避因为政策变化可能带来的风险,为很多人所羡慕。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事。如果“一家两制”成员之间能够把握公与私的界限,在体制内工作的坚持原则、廉洁奉公,在体制外“挣钱”的依法经营、按章办事,当然没有任何问题。然而,这种界限不易把握,夫妻、父母与子女之间很难分清你我,特别是当在体制内工作的家庭成员掌握一定权力时尤其如此。一旦模糊了这种界限,往往很容易发生以权谋私的问题,导致“坑爹”、“坑夫”之类的悲剧发生。11月4日,中央巡视组向某省反馈巡视情况时提到,领导干部“一家两制”、利益输送出现新的表现形式,手法隐蔽。这不啻向那些“畸形”的“一家两制”家庭敲响了警钟。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如雨后春笋般飞速发展,但在法制还不是很健全或是执法状况不佳的情况下,权力仍能对经营行为产生很大影响,一个决策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企业的兴衰。一些民营公司都喜欢聘用领导干部的家属,企图利用官员的“关系”和“资源”从中谋利,由此催生了各种形式的“一家两制”。同时,这种家庭模式便于那些心存杂念的官员“充分利用”手中的权力资源,隐蔽受贿“渠道”,减少违纪违法行为曝光的“风险”,更好地实现政治经济效益“双丰收”。然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随着反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打这种如意算盘者必将“竹篮打水一场空”。回想一下,这些年来因为“一家两制”、家庭成员之间共演贪腐“双簧”,最后导致官员落马的例子的确不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原局长郑筱萸受贿案,涉案企业的行贿,大多都是直接与郑筱萸的妻子刘某和儿子郑某进行的,其子通过幕后操纵几家“皮包公司”,依靠买卖药品审批批文交易等谋取不当利益。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受贿案,被指控的7起受贿行为中,其中5起皆有其儿子的“身影”,其妻和其子均为涉嫌向其行贿的倪氏公司股东和高管。还有苏荣和他的妻子于某,张曙光和他的妻子王某“为官发财,当属两道”。选择了当官就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做到大公无私。唯有如此,才能不给抱有侥幸心理的不法商人以可乘之机。奉劝那些妄图通过“一家两制”形成新的利益输送链的贪腐官员,“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当官不经商,经商不做官,若执意为之,都将难逃中央铁腕反腐的重拳。(记者 晓轩)以刚性制度遏制“买官卖官”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4-11-24 15:43 切实封堵买官卖官歧途,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是基础,规范权力尤其是“一把手”的权力至为关键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已开展四轮巡视,涉及31个省区市等,形成了47份巡视反馈情况报告。巡视发现,有8个地方干部任用存在领导打招呼、拉票贿选、跑官要官、弄虚作假之风,有5个地方甚至存在严重的买官卖官问题。这些“问题清单”引起了关注。买官卖官,其危甚重。古人早就说过,“以赀授官,其才品庸下,素不知义”“或侵渔百姓,取偿前日之费,则公私皆被其患”。纵容买官卖官,投机钻营之徒就会大行其道,而真正廉洁有为官员则不受重用。花钱买官,必然加倍贪渎,以期早日捞回买官所耗,此之所谓“贷款买官,贪污还贷”。这些政以贿成、公权私授的做法,于党纪国法不容,与公共利益相悖,必须坚决遏制。正因如此,无论买官卖官、封官许愿还是跑官要官,中央都坚持以零容忍态度从严治理。前不久,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严禁封官许愿、任人唯亲、营私舞弊,严禁采取跑官要官、说情打招呼等手段为本人或他人谋取职位。而后出台的有关监督意见明确提出,“对买官卖官的,一律先停职或免职,移送执纪执法机关处理;对违反规定作出的干部任用决定,一律宣布无效,按干部管理权限予以纠正”,体现了动真碰硬、绝不姑息的制度刚性。要把这种刚性制度落到实处,切实封堵买官卖官歧途,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是基础。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在一些地方,盛行“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暂缓使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的潜规则,老实人难以脱颖而出,“官油子”反而如鱼得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逆淘汰”的不良生态。广东茂名腐败窝案爆发前的几年里,当地买官卖官风气畅行,民间甚至流传着从科长数十万元至副市长数百万元的“价目表”。多年前,山西翼城县原县委书记武保安因卖官受审时坦言,“当书记与当县长就是不一样。”原来,他认为当了县委书记就拥有了县长不能企及的“一锤定音”话语权。有个细节是,武保安刚当上县委书记就对全县干部大调整,故意将调整干部的时间拉长,再授意组织部门“履行程序”。一旦“班长”成了“家长”,“群言堂”成了“一言堂”,跑官买官者就一窝蜂地往其家里钻。这就警示我们,封堵官位买卖之路,规范权力尤其是“一把手”的权力至为关键。现实中,有些领导干部权欲膨胀,常把“不听话就拿下”挂在嘴边,用人制度和程序不如他一句话;也有人把所谓“市场逻辑”引入官场,采取“要想富,动干部”等敛财手法;加上选拔过程不透明、信息不公开等问题,这些都为公权私授、卖官鬻爵提供了便利。公道正派来自严格程序,清风正气源于严明法纪。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进一步规范选人用人权力运作方式和程序,加快建立选人用人失误失察责任追究制度,用严密的程序和刚性的责任保证把人选准用好。让制度更完善,让执行更严格,让问责更严厉,就能织密反腐“天网”,使跑官要官者没有市场、让买官卖官者寸步难行,为净化用人风气释放正能量。(王石川)中国纪检监察报:涵养健康政治生态没有旁观者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14-11-10 07:37 最近,连续两起新闻事件冲击干部群众的眼球:国家发改委11人因受贿被立案查办,其中,能源局5人、价格司5人、就业和收入分配司1人;广东省茂名市原市委书记梁毅民落马,连同之前落马的原市委书记周镇宏、罗荫国,已是先后三任市委书记腐败,其中仅罗荫国落马时就带出省管干部24人、县处级干部218人(其中立案查处61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0人)。联想到前不久山西出现的“塌方式腐败”,还有更早以前的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腐败“窝案”、河南省交通厅前后四任厅长腐败案,等等,不由令人唏嘘喟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地方,集中或者连续出现腐败问题,固然与权力过度集中、缺乏有效监督有关,更与这个单位、部门或者地方恶劣的政治生态有关。在这种恶劣的政治生态下,部分党员干部或者主动靠拢、或者被动裹挟,浸透其中,贪污受贿、腐化堕落。有的甚至相互之间结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腐败团伙”、“利益集团”,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不仅败坏风气,损害党员干部队伍的形象,更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政治生态,顾名思义是指政治环境和状态,它是一个地方或部门政治生活现状和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政治生态好,政治清明,就会形成“清则心境高雅,清则正气充盈,清则百毒不侵,清则万众归心”的正能量。相反,政治生态遭到破坏,自由主义泛滥,不正之风盛行,党员干部就可能受其影响,“搞四风毫无顾忌,搞腐败心存侥幸”。因此,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必须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健康政治生态的形成,与每个党员干部密切相关,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前一段时间,北京连续出现雾霾天气,网络上调侃的段子层出不穷。有媒体撰文称,雾霾的形成,离不开每个人的“贡献”。与其在那里调侃、谩骂,不如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少开一天车、少开一次空调、少吃一顿烧烤同样道理,每名党员干部都是健康政治生态的建设者和受益者。涵养健康政治生态,每名党员干部都不可做旁观者。其一,要严格要求自己,不做损害政治生态的事情;其二,要洁身自好,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其三,还要嫉恶如仇,主动与歪风邪气作斗争,以实际行动清除各种政治污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个党员干部只有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带头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努力营造良好从政环境,才能夯实政治生态健康发展的基础,为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晓轩)人民日报:对懒政不作为零容忍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4-11-16 07:22近日,在跟随国务院回访督促调研组了解整改情况的过程中,听到这样的感慨:“本以为督查组走了,可以松口气了,没想到还有回访组杀个回马枪,整改真是一分钟都不能松懈。”回访,给那些不谋事、懒作为、放空炮、对改革还存有侥幸心理的干部敲了警钟。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再好的顶层设计也离不开层层践行。去年下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不少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明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地方和部门仍有“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懒政、不作为习气,导致中央的好政策梗阻在出台实施的“最先一公里”和落地生根的“最后一公里”,严重影响了改革效率,降低了政府公信力。国务院此次派出回访督促调研组,证明督查、整改不是走过场,而是政府自我约束、自我加压的常态化手段,是对懒政不作为零容忍。还有不到两个月就要递交年终答卷了,人们期待各地各部门继续发扬“钉钉子精神”,治庸治懒,真抓实干,兑现年初的郑重承诺,用实际行动树立“言必信、行必果”的政府形象。(团团伙伙坏了政治规矩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4-11-06 08:20官官勾结、权权交易,拉拉扯扯、搞小圈子,拉帮结派、山头主义中央巡视组第二轮巡视反馈情况显示,这些团团伙伙的不良风气,在不少地方依然存在,问题不容小觑。团团伙伙是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和江湖帮派文化的产物,一些人却乐此不疲。他们把权力当私产,大搞选边站队、亲疏远近;谋人不谋事,整天琢磨拉关系、套近乎、抱大腿。更有甚者,对内笼络身边人、组建“个人王国”,对外网罗亲朋故友、同学同乡形成关系圈,打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一些人之所以热衷于此,就在于信奉“朝里有人好做官”“进了圈子才算进了班子”,或则谋求圈子庇护的安全感,或则寻求团体谋私的超能力,为此不惜突破政治规矩、纪律,失底线、踩红线。“君子之交淡如水,为政之道清似茶。”传统文化提倡和而不同、群而不党的君子之交,党内向来主张同心同德、清清爽爽的同志情谊,反对“圈子文化”和“山头主义”。说起自己的晋级晋职,很多人深有同感地说,自己没去领导那跑与送,但照样被重用,可见“不跑不送,原地不动”的“断言”是以偏概全。很多领导干部在为人处世过程中,讲友谊,但更讲原则;讲人情,更讲党性;讲交情,更讲规矩。应当看到,这是我们干部队伍的主流。但也必须警醒,私情占了上风,公义就会弃如敝屣;关系粉墨登场,原则就会溃退失守;利益高于一切,法纪就会蒙尘。找靠山、搞依附、拉关系成风,官场风气就会污浊,政治生态就会恶化。干部任用上的带病提拔、任人唯亲,经济活动里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司法过程中的以言压法、以钱提人,往往都是团团伙伙的影子在作祟。一些地方呈现“塌方式腐败”“系统性违纪”,则是拉帮结派结出的恶果。拉帮结派虽然一时风光无限,到头来却是“忽喇喇似大厦倾”。湖南第一女巨贪蒋艳萍,仗着“有的是关系”,公然打击举报者,迎来的只有死缓。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侥幸地认为“即使出了事,组织上查,也会有人替我挡一下”,结果是死刑加身。自以为能呼风唤雨,殊不知,唤来的不是法外之权,而是天网恢恢;自以为抱团就能取暖,殊不知,取来的不是融融暖意,而是玩火自焚的烈焰。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枝枝蔓蔓的关系网不好用了,形形色色的靠山和掮客不灵通了,清清爽爽的政治生态开始形成。继续严明纪律规矩,净化政治生态,才能让那些仍然对搞团团伙伙那一套抱有期待的人彻底断了念想。尤其是,在干部选拔任用、重要政策出台等关键环节上,着重突出民主决策和群众监督对一言堂、一支笔的限制作用,人身依附、攀结关系的陈规陋习就会逐渐祛除。“干部都是党的干部,不是哪个人的家臣。”习近平总书记的告诫,广大党员干部应当铭记,党内决不允许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利益输送,绝不允许自行其是、阳奉阴违。更应永远明白,真正的“护身符”,不是“哪条线”“某圈子”“谁的人”,而是心中那把遵纪守法的戒尺。(李斌)祛除官场坏习气:四体不勤是种特权病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4-11-03 07:22随着反“四风”、改作风的深入,从严治党成为政治新常态,一些干部身上的“不适应症”也越来越明显。这如同一面镜子,愈发折射出不良习气、不正之风的危害。比如,机场贵宾厅关闭后,有人就犯了难。河北一名县委书记感叹:虽然坐了无数次飞机,但取消贵宾厅等细致服务后,我比刚进城的农民还懵懂,订票、取票、换登机牌等,不问就不知道,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除了不会办理登机,一些干部去医院不知道怎么挂号、乘公交车不知道如何投币刷卡、参加培训会走错教室当作风建设的紧箍咒念紧了,超配的秘书“转岗”了、围着转的工作人员没了,一些干部开始“亲自”做事情,结果出了窘态、闹了笑话,工作生活“难以自理”。这种“本领恐慌”,值得深思。毛病是惯出来的,一些干部之所以“难以自理”,症结在于长期四体不勤、高高在上。有的凡事都有人代劳,“端不了杯、提不了包、开不了门”;有的患上秘书依赖症,没有人代拟讲稿、安排事宜,就不会说话、不会写文章,甚至不会思考;还有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让家里人“搭便车”享受各种服务。长此以往,必然能力退化、积弊日深。当年,毛泽东同志用“骄娇二气”来形容某些领导干部的不良作风,以之来观照“四体不勤”,可谓切中要害。骄是娇之源,娇是骄之表。骄气,实质就是一种官气。贪图享受、热衷“官威”,是造成领导干部“四体不勤”的重要原因。一些干部当官做老爷,摆官架子耍威风、追求特权攀比享受;一些人为了一己之私,极力媚权奉承,全方位、无死角地伺候,自以为会“来事”、很“懂事”。正是在这种唯权、唯上的不良生态中,一些领导干部的娇气日益滋长,“四风”问题积重难返。对此,有人一针见血:“四体不勤”其实就是特权病,干部生活能力不足的背后,是权力的无所不能。可能有人会说,拎个包、端个杯等,都是小事,何必如此计较?然而,真是这样吗?“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且不论“四体不勤”让干部自身又娇又弱,试问:一些人长期车马开道、前呼后拥,不接地气,不问疾苦,会真的把群众放心上吗?细节之处见作风,如此“官老爷”做派,在群众那里又是个什么形象?一位基层党员的话令人警醒:一些“四体不勤”的干部浮在空中,何谈执政为民?他们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恶化了干群关系。鲁迅先生曾经自省“皮袍下面藏着的小”,那些“一抖肩膀就有人接大衣”的“官老爷”,更应反省思想上的病变。把自己看重了,把群众看轻了;把权力看大了,把责任看小了,“总开关”就会拧不紧,就会搞不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也充分说明,作风之弊的“病原体”还未根除,抓常、抓细、抓长的“木鱼”还得驰而不息地敲下去。“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人民至上,才会像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一代代党的优秀干部那样,放下架子、打掉官气,和群众一块苦、一起过、一块干,干一番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事业。祛除官场坏习气之三:逢迎拍马害了同志关系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4-11-05 06:43“领导没讲我先讲,试试话筒响不响;领导没尝我先尝,看看饭菜凉不凉。”听上去有些夸张,却活灵活现描摹出了逢迎拍马的官场坏习气。权力是一种稀缺资源,在它的周围,总会聚集起一些“忠实”的拥趸,有的是对权力有所求,有的是对权力有敬畏,还有些纯粹是“习惯成自然”。正是诸如此类的溜须,惯出了部分干部的“官场毛病”,也异化了一些地方的政治生态。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别人对自己逢迎拍马,甚至有人对此还心存警惕和反感。但是,伸手难打笑脸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浸染,一些干部在不知不觉中放松、放任直至放纵,从心有抵触到见怪不怪,从半推半就到欣然接受,最终,对各种恭维体贴话很是受用,对各种可心周到的特权服务心安理得,对各种巴结奉承习以为常,没有了反倒觉得少了点什么。上有所好,下必趋之投之。一些人瞅准了这一点,仰领导鼻息,看领导脸色,往往领导一个眼神就能“心领神会”,极尽逢迎拍马之能事,甚至只要领导高兴,不惜说违心的话,干昧心的事。在相互需要的情境中,在心照不宣的氛围里,双方一拍即合,各取所需。拍与被拍,一个逆心而为,一个顺意而享,勾连其间的,是权与利的博弈。一些人把逢迎拍马视作“登龙术”,或自轻自贱、卑躬屈膝,或巧言令色、阿谀奉承,甚至为了攀龙附凤,不惜出卖人格、任由驱使。一些干部面对逢迎拍马,则像是被灌了“迷魂汤”,尽管囿于身份和场合,不得不正襟危坐、义正辞严,却在晕晕乎、飘飘然之际,自高自大、骄傲自满情绪悄然滋长,惟我独尊、自以为是心态逐步抬头。更有甚者,无视党纪国法,僭越原则底线,滥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投桃报李,腐化堕落。在这样一种异化了的同志关系中,肝胆相照早成奢谈,忠言诤友不见踪影,久而久之,形形色色的关系网越织越密,方方面面的潜规则越用越灵。本该干干净净的从政环境,变成了利益交换、各取所需的交易市场;本该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沾染了人身依附、相互利用的市侩习气。“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古代圣贤早已把逢迎谄媚、花言巧语者归入“损者三友”,至今未绝,可见其顽固。一名腐败官员的忏悔之辞则道出了个中真谛:被哄着捧着的“美好感觉就像鸦片一样,让我上瘾”。可见,不管是拍别人还是被人拍,扭曲的都是人性,戕害的都是党性。小平同志多次严辞告诫:不能把党内同志之间的平等关系,变成旧社会君臣父子关系、猫鼠关系、帮派关系;党的十八大更是强调要“营造党内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这些要求,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如果在我们党内“逢迎拍马”之风大行其道,以官为贵、唯官是尊观念广为流布,把封建社会“官本位”那一套照单全收,还谈什么党性、原则、纪律?党风政风,在百姓眼里都是“官风”,“官风正则民风淳”。抵制逢迎拍马,拒绝口是心非,无疑是正党风、促政风、带民风的一个突破口。切实做到这一点,有点难,其实也很容易,只需要从“亲自”端茶拎包开车门,彼此真诚叫一声“同志”做起。(赵强)祛除官场坏习气之二:沽名钓誉扭曲名利观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4-11-04 07:09一段时间以来,“偶遇新闻”频现。有“偶遇”领导干部乘地铁、坐公交的,有“不经意”得知领导干部下乡调研自带方便面的。偶尔一起不足为怪,但“偶遇”成风则令人起疑。一些领导干部制造“偶遇”,无非是想宣扬自己低调、务实、节俭,彰显转作风成效,但“偶遇”太多、刻意做作的本身却泄露了秘密。事实上,从请人给自己代写文章,到频频制造“偶遇”新闻,不论宣扬的手法怎么变,给自己造势的意图没有变,沽名钓誉之心没有减。前些年,有的地方评选“全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五一劳动奖章”、杰出青年,竟然局长、处长纷纷占主角,追名逐利可谓无所顾忌。诚然,“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名利之心人皆有之,原本无可厚非,关键是如何对待名利。对于普通人来说,名利心重些,无非世俗市侩一些。但对领导干部而言,沉溺于追名逐利,醉心于沽名钓誉,就无异于打开“潘多拉”盒子,万般恶事多因此而起。不少落马者在追悔时就常常这样写道:“贪图功名利禄是我这一生最大的错误”“私心杂念太重,名利思想太强,贪婪私欲过度”。领导干部的名利观扭曲,就不仅容易腐化变质,最终身败名裂,还会误事殃民,败坏党和政府形象。有的人把升迁看得比什么都重,不惜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或者拉关系、找门路,甚至跑官要官买官。有的人把职级待遇放在首位,争名夺利在前,吃苦受累在后,得名获利的事少一点都不行。有的人以名利得失为干事依据,一看现在规矩多、约束多就干脆为官不为。有的人看到自己一个章、一支笔能使别人发财,就心里不平衡,不吃点拿点卡点要点就不舒坦。有的人看到有名有利的事情就积极作为、扎堆作为,反之就视而不见、相互推诿。凡此种种,皆因名利观扭曲,给官场带来不良风气,使名利当道、实干靠边。唐代诗人杜牧写道“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白居易则更直白“劝君少干名,名是锢身锁。劝君少求利,利是焚身火”,极言追名逐利之害。是以,自古而今的君子,多以淡泊名利自居。郑板桥在山东潍县任上,就曾这样告诫自己:“名利竟如何,岁月蹉跎,几番风雨几晴和,愁雨愁风愁不尽,总是南柯。”今天的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在名利上丢人失分、为人所鄙,就在于没有养成共产党人应有的名利观。陈云写“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的条幅以自警,粟裕“二让司令一让元帅”,杨善洲一辈子追求“共产党员”这个光辉之“名”、“实现人民利益”这个崇高之“利”他们的事迹至今传为佳话,正是因为他们生动彰显了优秀共产党人的名利观。“视个人名利如粪土”“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各级干部应当也必须具有这样的胸襟与情怀。“正确对待名利”,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各级干部的谆谆告诫。身处社会转型期,面对纷繁扰攘,不为名所缚、不为物所累,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清清白白为官、踏踏实实干事,我们就能得大自在,亦必将以人格魅力和境界修为赢得百姓尊重和信赖。(纪东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