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二十二章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同步练习A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275209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二十二章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同步练习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二十二章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同步练习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二十二章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同步练习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二十二章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同步练习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正日益成为社会的主流。下列说法中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 . 为了方便,多使用一次性塑料袋B . 少用纸巾,重拾手帕C .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D . 多骑自行车,少坐汽车2. (2分)“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人体吸入后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它是空气质量的重要污染源荆州是全国113个空气质量监测城市之一以下措施中会使空气中PM2.5污染增大的是( )A . 禁止焚烧秸秆B . 提倡使用太阳能设备C . 发展核电代替部分煤发电D . 提倡城市居民开车出行3. (2分)每年5月份,我省成都及周边地区的农民都有大量焚烧秸秆的现象。焚烧秸秆所产生的烟雾不仅对空气的质量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威胁到人的健康,还影响了正常的航空及交通。为了对秸秆焚烧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治理,今年成都市气象局利用了高科技帮手,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进行观测以及时发现焚烧源。卫星监测焚烧源的主要依据( )A . 对焚烧源进行拍照,从照片上直接看到焚烧源B . 监测焚烧源产生的烟雾,从烟雾的多少来确定焚烧源C . 监测焚烧源的颜色,从遥感照片的颜色来确定焚烧源D . 监测焚烧源的温度,通过捕捉高温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来确定焚烧源4. (2分)为减轻大气污染,下列措施中错误的是( )A . 建热电站,集中对企业或居民供热B . 改进消烟和除尘装置,提高其性能C . 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D . 放弃内能的利用,停止使用一切燃料5. (2分)下列做法能使空气污染加剧的是( ) A . 不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B . 提倡使用太阳能设备C . 发展核电代替部分煤发电D . 禁止在户外焚烧垃圾6. (2分)产生温室效应的祸首是( )A . 一氧化碳B . 氧气C . 氮气D . 二氧化碳7. (2分)下列有关能源和环境保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太阳能、风能、核能都是可再生资源B . 压缩天然气,简称CNG,是一种清洁燃料,使用这种燃料的汽车,尾气污染较小C . 垃圾分类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D . 纯电动汽车的推广有利于保护环境8. (2分)如图是“1990 年和2005 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比较”,对如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A . 煤炭所占比例下降,对环境的影响也在减少B . 我国能源以不可再生能源为主C . 使用核能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D . 减少石油使用是治理污染的首要措施9. (2分)使用生物质能时,也会对环境带来一些危害,下列各选项中,不是燃烧柴薪能源所带来的主要危害的是( ) A . 空气污染B . 水土流失C . 沙漠化D . 释放有害物质10. (2分)关于能量与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能量的转化、能量的转移,都是有方向性的B . 人类在使用各种能源时,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影响C . 化石能源、水能、核能,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 . 可再生能源是未来理想能源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11. (2分)关于材料、能量、能源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能量的转移与转化不具有方向性B . 目前世界上的核能发电站是利用核聚变原理建成的C . 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D . 纳米材料统指合成材料的基本单元大小在1100nm范围内的材料12. (2分)位于墨西哥湾的一个石油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然后慢慢沉入海底。之后发生漏油,每天多达5000桶以上,已持续了一个多月。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石油燃烧属于物理变化B . 钻井平台在下沉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不变C . 此事件已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D . 为杜绝环境污染,人类应停止一切石油开采13. (2分)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所有能量转化过程,都遵守能量守恒定律B . 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 . 电动机在工作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小于1D . 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其重力势能一定保持不变14. (2分)“北田好风光.尽在黑龙江“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丽家园,打响蓝天保卫战,能源问题已成焦点,全球能源将发生巨大变革.下列关于能源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氯化碳,不会加剧地球温室效应B . 煤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它在能源领域重要性有所降低C . 地下石油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无限开采D . 核电站可完全替代火电站,因为核能是可再生资源15. (2分)双燃料汽车以天然气或汽油作为燃料,以下说法正确的( ) A . 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B . 以天然气为燃料,汽车发动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C . 在压缩冲程中,燃料混合物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D . 汽油与天然气相比,燃烧时汽油对环境的污染较小二、 填空题 (共5题;共9分)16. (2分)如图所示为节水标志,请根据标志写一句广告语:_; 水危机日趋严重,节水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请你结合日常生活提一条节水的切实可行的建议:_17. (1分)今天的人类,已经离不开电能了如图所示的风力发电是新能源开发中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发电方式由于没有燃料燃烧问题,也不会产生辐射或空气污染,符合“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理念而正在世界形成热潮但风力发电的特点是随机性强,5m/s以上的风速才可以发电盐城地处黄海之滨,春秋季风力大,持续时间长,大丰风力发电厂正在开发建设中下表是某一台风力发电机在不同风速下的发电功率:平均风速m/s5678910功率kW92234445360请根据你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1)风能属于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是把风能转化为_能,供各种产业日常生活使用(2)当风速为10m/s时,风力发电机组工作1h所产生的电能是_kWh;若此时风车组1小时获得的风能为300kWh,则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是_(3)大丰毗邻黄海,有较丰富的风力资源,即将并网的“十万千瓦”风力发电机组,预计年发电量2.5108kWh,相当于完全燃烧_kg的煤放出的能量(煤的热值为3.0107J/kg)(4)大丰港港区计划安装如图2所示的“风光互补”景观节能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太阳能电池板关于节能灯的设计解释合理的是_A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小风扇是用来给太阳能电池板散热的C小风扇是风力发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D蓄电池在夜晚放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18. (2分)煤是_(选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相等质量的煤和木柴完全燃烧,煤放出的热量比木柴的多,说明煤的热值比木柴的热值_。 19. (2分)人类在耗用各种能源时,不可避免地会对_造成影响20. (2分)人造卫星是利用_波来传递信息的,该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km/s,人造卫星在工作时所消耗的电能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太阳能属于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三、 解答题 (共3题;共15分)21. (5分)如图所示,人类获得热能主要是通过化石能源的燃烧,但在消耗化石能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废气对大气污染,废渣对土壤污染,渗漏的石油造成水污染等。那我们是不是立即停止使用化石能源呢?说说你的看法。22. (5分)随着城市汽车的日益增多,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已成为中国城市的普遍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凯里市对一些道路实施改造,中心城区特殊路段实行限制一些农用车等通行,作为一名中国人,请你建议在生活中可以采取哪些“低碳”的方式出行,请至少说出两种方式23. (5分)在我国的农村,多数都用燃烧柴薪来获取能量如农作物秸秆可用来烧水做饭,也可粉碎后投入沼气池,使之转化为沼气,用沼气来做饭,后者燃烧效果好,污染又小,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四、 综合题 (共2题;共8分)24. (4分)如何控制和减小污染: (1)利用_能源 (2)研究和开发低_、少_的高性能热机 25. (4分)在2012年4月5日开始实施的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中规定,载有学生的校车在普通公路上行驶的最高速度不得超过60km/h有一款智慧校车,整车空载时的质量是6600kg,智慧校车超过限定速度时,系统会发出超速语音报警,并强制控制车辆行驶速度,保证安全行车 (1)若空载时校车车轮与路面的总接触面积是0.2m2 , 此时校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是多大? (2)该校车在普通公路沿水平方向以最高速度匀速直线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3000N,4min校车的牵引力做多少功? (3)汽车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内燃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但也带来了很多污染,请你写出其中的两种污染 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 (共5题;共9分)16-1、17-1、18-1、19-1、20-1、三、 解答题 (共3题;共15分)21-1、22-1、23-1、四、 综合题 (共2题;共8分)24-1、24-2、25-1、25-2、2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