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说课稿.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267170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说课稿城关镇中心小学 温晓燕一、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中的三个单元按照单元、主题、小课题的框架设计。教科书目录页中出示单元和主题的名称。由于主题性质及大小有所不同某些主题再分解为小课题,小课题名称在教科书中有两条横线加文字表明。概括地说,每一个单元的内容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课文、照片和图画、人物、豆博士、8个标识。本册教科书由三个单元构成。第一单元“走进美丽的家乡”,教学内容以家乡的地理环境为中心,从家乡的整体和地理位置入手,加深学生对于自己家乡的认识和了解,并由此拓展到对不同家乡的认识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对家乡的认识提升到更加科学和概括化的水平。第二单元“家乡的故事”,教学内容以家乡人的生活为中心,从家乡人生活的变化切入,帮助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地感受和理解家乡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巨大进步,从而产生热爱家乡、愿为家乡的明天做出贡献的积极态度。第三单元“家乡,我为你骄傲”,教学内容以家乡的文化民俗为中心,在前两个单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开展认识和了解家乡历史与文化的学习活动;进一步了解家乡人的智慧、家乡传统与进步的变革和家乡人对祖国文化发展的贡献;知道家乡中还存在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和习俗,学会批判地看待这些问题;进而产生作为家乡人的自豪感及热爱家乡和家乡人的积极感情。鉴于课程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教科书采用了数量比较多的照片和图画,目的在于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课程,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态度目标:a.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发展和变化,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b.深化尊重历史,珍惜今天享有的一切,以及热爱家乡的积极情感,提升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的意识。体会探究、比较、合作的价值,勤于思考,乐于与同学们共同学习。c.通过认识和了解家乡的文化,进一步形成家乡的概念,体会到自己是家乡的一员,加深对家乡深层次的了解,增进对家乡的情感和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的愿望,乐于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2.能力目标:a.能够对具体事物进行探索、比较、分析,得出合乎事物发展逻辑的认识,能够与同学们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愿意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能够较为客观和公正地认识过去,看待今天。b.能够科学地运用各种学习方法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对学习活动中获得的资料能够进行一定的整理分类比较分析,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学会与同学合作完成学习任务。3.知识目标:a.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b.知道家庭、学校和家乡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在历史上的真实面貌,了解家乡的一些文化特色。了解年表在表达历史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学会制作简单的年表。知道一些与水有关的环境保护知识,对家乡水的状况有一些具体、实际的了解。c.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以及家乡人为家乡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知道乡音、乡情、乡风、乡俗的区域性特点,认清陋习对健康文明生活的危害。三、单元内容具体分析:第一单元:走进美丽的家乡课时安排:6课时 教学内容: 主题一: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课时:课时 1、用眼观察家乡 2、用手描绘家乡 教学内容: 主题二:从地球上看家乡 课时:4课时 1、用心体会家乡 2、走进不同的家乡 3、请到我的家乡 目标: 1、态度: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并在原有水平上形成对于合作更为积极与自觉的态度。感受到祖国的博大,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 能力: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知识的能力,提高合作能力。能够理解不同的地理特征和气候与人们生活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 2、知识: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初步了解祖国领土的辽阔和风俗的多样。学习4个副方向,能够知道用8个方向更准确地描述地地理位置。 态度: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及家乡生活的体验和今昔对比等活动中,感受生活的巨大变化。 重点、难点: 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了解4个正方向和4个副方向的关系。 3、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 4、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5、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 6、认识几个有关温度的概念。 7、体验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感。 8、提高合作的能力。 要点: 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过于方向的认识。 3、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增进合作技能。 4、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 5、初步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6、通过对于有关温度统计的认识,感受祖国的博大。 7、了解地理环境及气候的不同与人们生活及其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 8、总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第二单元:家乡的故事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内容: 主题一:展览室里的故事多: 课时:4课时 1、家乡人生活的变化。 2、学校里的变化真大。 3、生活中的智慧。 主题二:从家里带出来的历史: 课时:4课时 1、“家庭寻宝”中的发现。 2、过去的游戏真有趣。 3、今非昔比的厨房。 主题三:说不完的家乡故事。 课时:4课时 1、家乡名称的来历。 2、家乡水的故事。 目标: 1、态度:深化尊重历史:珍惜今天享受的一切,以及热爱家乡的积极情感,提升可持续发展及环境的保护意识。 2、能力:能够对具体事物进行搜索。比较、分析,得出合乎事物发展逻辑的认识,能够与同学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愿意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能够较为客观和公正地认识过去,看待今天。 3、知识:知道家庭、学校和家乡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在历史上的真实面貌,了解家乡的一些文化特色。了解年表在表达历史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学会制作简单的年表。 重点难点: 1、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 2、掌握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 3、感受家乡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 4、了解学校的过去,通过探究学校的历史,感受学校的变化与进步。 5、在了解和研究学校变化的活动中增进对学校生活的情感。 6、模拟使用过去的生活用品,体验生活的变化、进步。 7、认识简单的实物年表,理解作用。学习制作年表。 8、知道小人书是过去孩子们最重要的课外读物。 9体验参与性较强的集体游戏的快乐,加深友情。 10、家庭厨房及其特点,理解厨房在变化过程中体现出的生活的进步。 11感受家乡历史的悠久以及独特的传说。 12了解家乡有关的发展变化的历史。 13感受水与家乡人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要点: 1在各种学习活幼的互幼中,体会探究、比较、合作的价值,勤于思考,乐于与同学们共同学习。 2学习在寻找资料和搜集处理资料的过程中选用相关的、有价值的对象。 3知道一些与水有关的环境保护知识,对家乡水的状况有一些具体、实际的了解。 4尝试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5通过体验,感受劳动者的智慧,培育尊重劳动者情感/ 6通过小人书与今天儿童读物的对比,体会历史的发展。 7增强读书兴趣,提高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 8通过比较,感受儿童生活的变化。 9学习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表达。 10、了解家乡的名称是怎么来的,从中探究家乡的有关历史。 11感受水的宝贵,对水资源珍惜的态度。 12强化学生珍惜家乡水的情感和态度。 13促使学生形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第三单元课时:家乡,我为你骄傲 课时安排:11课时 教学内容: 主题一:从家乡看祖国 课时:5课时 1家乡人的智慧。 2传统与进步。 3、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瑰宝。 主题二:扎根在家乡的传说 安排:4课时 1乡音乡情。 2乡风乡俗。 3、快乐的节目生活。 主题三: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 课时:2课时 1、远离陋习。 2追求文明。 3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目标: 1、态度:通过认识和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进一步形成家乡的概念,体会到自己是家乡的一员,加深对家乡深层的了解,增进对家乡的情感和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的愿望,乐于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力:能够科学地运用各种学习方法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对学习活动中获得的资料能够进行一定的整理、分类、比较。分析,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3、知识: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以及家乡人为家乡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知道乡音乡情,风俗乡俗的区域性特点,认清陋习对健康文明生活的危害。 重点难点: 1知道家乡的发展是家乡人辛勤劳动和奋斗的结果。 2学会建立名人简历档案。 3了解家乡的发展历程,体会家乡人的聪明。 4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事物发展的过程。 5了解在家乡历史文化发展的进程中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 6了解起源于家乡的民间艺术及其特点。 7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 8懂得风俗及文化的区域性特点。 9了解不同民族的节目及其节日生活习俗。 10初步区分社会生活中封建迷信和不健康的现象及行为。 11学会按计划做事。 12了解家乡人是怎样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建设美好家乡的。 要点: 1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 2学会调查,并能在调查中知道怎样收集,记录整课及运用资料。 3了解传统与进步的含义,懂得进步是以传统为基础的道理。 4通过欣赏不同的文化瑰宝,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增进对家乡和民族的情感。 5、了解民间艺术与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及劳动生活关系。 6知道多姿多彩的风俗,文化是一个地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 7初步形成批判地继承家乡风俗,文化的意识。 8能够分辨出各种节日风俗中封建迷信的东西。 9了解封建迷信和不健康的现象及行为对社会文明和发展造成的危害。 10养成以实际行动维护健康文明生活的态度,行为方式。 11萌发尊重家乡人和热爱家乡的情感。四、学生情况分析:中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四年级学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五、教学措施:1、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及时进行二次备课,并做好课后小记。2、重视课前准备环节,努力使每次上课老师学生都有充分的准备。3、精心策划,指导学生开展好课内外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4、专课专用,不占用品社课的教学时间。5、多看教学杂志,多听其他老师的课。更新教学理念,掌握教学新动向。6、充分利用班队课,谈话课进行教育,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整体提高。7、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六、教学进度安排周次课题教时1学期始业课22站在高高的山岗上23-4从地图上看家乡45-6国庆放假7-8展览室里故事多49-10从家里带出来的历史411-12说不完的家乡故事413-15从家乡看祖国516-17扎根在家乡的传统418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219复习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