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说明文的阅读.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267094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说明文的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说明文的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说明文的阅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明文的阅读一、说明文的知识能力要求 (幻灯片9)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细化为:1 理解文章所说的主要内容,明确说明的重点,领会文章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的。 2领会事理说明文是如何抓住说明的对象及本质进行说明的。 3理解说明的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领会说明文内容和形式的条理性。 4能理解和分析常用的说明方法,包括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喻等。 5体会说明性语言准确、简明等特点,了解平实说明文和科学小品的不同特点。中考对于说明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在注意文体特点的同时,也逐渐增加了能力考查和开放型试题的比重。二、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或阐明事理。说明文有两种类型:一是事物说明文,如竹叶青酒(山西课改试验区选文);一是事理说明文,如雾(河北省选文)。 阅读说明文,要注意以下几点。1把握说明的主要内容。明确说明对象:阅读事物说明文,不管是整篇还是整段,都要首先从整体人手,把握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即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阅读事理说明文,耍弄清文章说明了什么事理。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段落层次说明的对象及其相互的关系,同时联系文章是如何抓住事物(事理)的特征(本质)进行说明的,这样就能把握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和重点。事物的特征,是指这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说明文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构造,解说事物的成因、功用、关系等,无论说明哪方面,都必须抓住它的特征。事物的特征不仅指表面可以看得见的一些特殊标志,还包括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内部的各方面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一些内部结构比较复杂的事物,必须从几个方面说明,才能讲清楚它的特征。阅读说明文,必须仔细分析,认真领会,从字面意义上深入理解,找出各方面各部分的相互关系,从而把握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如何找准说明对象呢?(1)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如荧火虫。(2)抓首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神木,开头便说“世界上的木材有软有硬,人们把坚硬无比的木材比喻为神木”。怎样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内外),形态(大小、长短等),性质(硬、软、冷、热等),变化(动、静、快、慢),成因(简单、复杂),功用(广狭、正反)等等方面。一般来说,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除说明的重点外,还要弄清作者介绍的是事物哪些方面的特征,又是从哪些角度介绍的。如苏州园林一文,围绕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特点,从五个方面加以说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以及门窗雕镂琢磨和颜色等。这样从不同方面归纳分析,也就全面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色。 2弄清说明的顺序。 事物的特征或本质是通过合理的顺序逐层表现出来的,所以,弄清文章说明的顺序,有助于对被说明事物(事理)的理解。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l)按时间顺序作说明。即按事物变化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依次作说明。 (2)按空间顺序作说明。即按照具体事物的空间位置或由前到后,或自上而下,或由外及里,或从远到近等进行说明。 (3)按逻辑顺序作说明。即对事物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现象到本质,或从特点到用途,或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概括到具体等进行说明。 阅读说明文,应从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入手,把握它的总体结构和布局,了解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进行说明,从中学习安排说明顺序的方法。3理解说明的方法。(幻灯片10 、11)运用说明方法是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所以,理解和分析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喻等。(1)下定义是一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其特点是用准确、简要的语言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可以使读者明确事物的概念。下定义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同提问结合起来,先提出主要说明的问题,再用下定义的方式回答。有的先下定义,再作具体说明,如“激光是一种最亮的光。它比太阳光亮一百亿倍以上”。有的先具体说明,然后概括成定义:“绿色植物的叶绿素吸收了太阳的光能,把碳酸气和水合成为含有高能的有机物质,同时放出氧,这叫做光合作用。”(2)列数字的特点是运用数据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事物的数量、规模等。(3)举例子是举些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例子,真切地说明事物的特征。这种说明方法,会给人以通俗易懂之感。 (4)打比方是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点。它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有时候还可以化抽象为形象。中国石拱桥开头就说:“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这个比喻不但贴切,而且很美;既形象地说明桥洞的特征,也能吸引住读者。(5)分类别是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逐一加以说明。其特点是说明详细,可以突出其各自的特点。例如向沙漠进军一文在介绍风沙进攻的情况时,根据其进攻的主要方式分为两类:“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然后分别具体地加以说明,使人们对风沙的进攻方式有确切的了解。(6)作比较的作用是在与其他事物的比照中突出事物某些特征。它特点是选择有外部或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以增强说明事物的效果。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有这么一句:“如果把一万种每种 15 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 5 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 15 公斤。”由于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便增强了“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方便”的说明效果。 三、中考说明文的命题特点、基本题型1 常规型试题(幻灯片12)(1)明确说明对象及其特点。这类试题属于常规题型,尤其是说明对象的特点,是说明文阅读试题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种题型,它考查的不仅是对文章基本内容的理解,也包含了对概括、表达等能力的考查。这类试题的呈现形式有这样几种情况:例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文中主要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 湖北成宁市2005年中考试题例2:概括回答纳米卫星具有哪些优势? 湖北黄冈2005年中考试题例3:概括文意,用自己的话归纳神木的特点。请分点作答。杭州市2005年中考试题 解答这类问题,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注意中心句(概括性语句)。说明文不同于记叙文,它不讲究含蓄,相反,事物特征需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出来,这样便于读者的把握。二要注意对材料的整体感知。因为有些事物,其特点是多方面的,作者会逐一加以说明,只有整体感知到位,才能全面搜集有关信息,做到万无一失。(2)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幻灯片13)这类试题也属于常规题型,具有鲜明的文体特点。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难点在后者。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作诠释等。其作用也因方法不同而不同。这类试题的呈现形式如下:例1:文章第5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河北省2005年中考试题 例2: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列举其中两种,并结合实例分析它们的作用。陕西省2005年中考试题例3:本文多次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从文中摘录一处,并结合语境简要分析其说明作用。回答说明方法的作用,要注意总结规律性能够的东西,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这一点上面已经谈到了,在此不再赘述。 (3) 理解概括说明内容。(幻灯片14)例1:用自己的话概括雾是怎样形成?(不超过50字) 河北省2005年中考试题例2:结合第2段,概括说出为什么圆明园是“园林艺术杰作”。(限26字以内)北京市2005年中考试题 回答这类问题,一是要抓住关键性的词语。如雾的形成,需要许多条件,表示这些条件的词语都是应该注意的,不可遗漏,否则就会失之准确,确定这些词语后,按照其中的逻辑联系安排怎样表述。二是语言要准确简洁,尽量不要使用过的修饰语,做到简洁明了。(4)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幻灯片15)例1:文中画线句子中的“据说”一词不能去掉,结合说明文语言特点作简要分析。山西省课改试验区2005年中考试题 例2:人们为什么用“恶魔”一类的词称呼水葫芦?南京市2005年中考试题 例3:第3段“光污染也扰乱了许多昼伏夜出的野生动物的生理节奏,干扰了它们的常态行为”一句中“昼伏夜出”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幻灯片16)准确、简明是说明文语言的基本特点。这一点往往体现在文中一些表时间、表数量、表程度、表范围的词上,因此,研究、体会这些词是如何准确地说明事物的形态、性质、成因、功能,将有助于我们对被说明事物的感知和理解。还有一点要把握的是:说明文如果从写作上的特点分,可有平实说明文和科学小品文等之分。平实说明文指的是一些非文艺性的科普说明文,它以介绍科学技术知识为内容,在语言表达上只对事物作科学的分析和准确的说明,对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时语言简明平实。这类说明文的特点是科学性和知识性都很强,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科学小品文也称文艺性说明文。它在语言表达上比较活泼,常常借助于某些形象化的手法,对事物的特点作些描绘,使读者轻松愉快地获得科学知识。这类说朋文的特点是既有科学性,又有文艺性。明确这些,对解答这类问题十分重要。从上面三道试题看,例1和例3都属于前者。“据说”表示信息来源,并不是科学检验的结果,说明这一点,可以避免产生误解。“昼伏夜出”起限制作用,这类动物仅仅是野生动物中的一部分,如删去这个词语,就涵盖了所有的动物,显然这是不正确的。用“恶魔”称呼水葫芦,不仅可以突显其危害,使人们对它有所警惕,同时也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5)体会文中所体现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幻灯片17、18)例1:假如你是海岸边的一名游客,读了本文后你可以根据什么样的现象判断海啸即将发生,作出迅速逃离海岸的决定。随州市2005年中考试题例2:根据文章的内容及平时的积累,你认为一项科学研究的成功,应该具备哪些条件?请写出其中三种。浙江省2005年中考试题例3:从全文看,对野生动物造成威胁的,一是自然环境恶化,二是人类活动。为什么作者要特别强调人类是野生动物最大的天敌呢?请简要回答。 兰州市2005年中考试题例4:花粉在水面晃动这一偶然发现,使学者受到启发,解决了科学难题。你能由此联想到科学史上其它类似的事例吗?请举一例。安徽课改试验区2005年中考试题 解答这类试题,不仅需要有灵活的思辩能力,还需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需要有较为丰富的阅读积累。当然,考生也应该注意试题和阅读材料的联系。例如最后一题,就体现了这类试题既与阅读材料有关,又要“跳出”来,运用知识储备解决问题。1 开放型试题。(幻灯片19、20、21)例1:全球气温升高对物种生存产生了很大影响,请结合我国的具体实例,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济南市课改试验区2005年中考试题例2:“声纹识别”具有广泛用途,你认为还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 云南玉溪市2005年中考试题例3:保护河流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请为保护河流写一条公益广告。要求语言简明,有创意,不得照抄原文语句,不超过30字。 辽宁省十一市2005年中考试题例4:读完本文后,你认为在生活中左撇子和右撇子应如何发挥另一只手的作用?陕西省2005年中考试题例5:假设第8段所述的鼻行动物被毁灭的事件刚刚发生,请你就此拟一则一句话新闻。 广东省课改试验区2005年中考试题例6:奥林匹克精神之一就是公平、公开、公正,在奥运会的科技竞争中,各国为什么不公开竞争,而要“暗战”呢?山东省莱西市2005年中考试题例7: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联系本文,写出你探究的结果。材料一:两千多年前,黄河之叫“河”,没有“黄”字。诗经中许多篇章都提到过。那时的黄河水还比较清亮。黄河上游及晋陕一带森林植被还比较多,水草丰茂,清澈秀丽。材料二:古人言“黄河清,天下宁”,黄河的治理,事关广大人民的生计。材料三:图都是污染惹的祸略湖北黄冈课改试验区2005年中考试题由于试题“开放”,所以内容和形式也就不拘一格。但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这类试题,大多以考查思辩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解答问题,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认识(方法),不要直接从阅读材料中转抄有关信息。两外一些很灵活的试题,如例5,除了对阅读材料的准确把握以外,还考查运用新闻的文体知识的能力。这类试题,也应该注意表达的效果,如写公益广告,不能啰里啰唆,词不达意,而应该简洁、有创意,有文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