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226598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有三篇课文组成。一篇是根据通讯报道改写的梦圆飞天,还有两篇说明文(科普小品)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神奇的克隆。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把科技的魅力展现给大家科技不仅能够产生物质财富,还能催生精神财富;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科技直接服务人类生活等方面让我们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的远大志向。教学本单元,既要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把握文体特点,也要关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努力追求二者的交融整合,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共同提高。梦圆飞天一课按事物发展的顺序详尽地记叙了“神州”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是一篇科普题材的课文。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与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培养热爱科学研究的志向。神奇的克隆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爱科学的情愫。二、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16个生字,认识7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熟记成语。 2、积累辨析含有“看”的意思的词。 3、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能从具体的语句中,领悟科学说明文严谨、科学的表达方式。 4、掌握修改的方法,正确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例文或其它作文。 5、感受科学的神奇与奥妙,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梦圆飞天引导学生对“神舟”5号发射过程中几个场面的感受,体会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和自豪之情。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领悟科学说明文严谨、科学的表达方式。神奇的克隆正确地说出克隆技术“神奇”在哪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畅想科学、探索科学的思想感情。习作2在学习例文的同时,掌握修改的方法,正确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例文或其它作文。练习2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展开想象。四、本单元学情分析五、课时安排梦圆飞天 2课时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2课时神奇的克隆 2课时习作 2课时练习2 2课时6、梦圆飞天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神州”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想。二、教学重难点: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是教学重点,应着重引导学生感受飞船发射成功是的激动人心的场面,体会杨利伟发回的讯息以及对儿子说话的内容。课时安排: 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课题,简介“神舟”5号发射成功的有关情况。 2、播放神舟5号发射录像。 3、师生谈感受。 二、检查预习情况 1交流预学案的情况正音:载人飞船 zi 绷得紧紧的bng 舷窗xan 心弦 xan 理解新词的意思: 澎湃 苍穹 寒风凛冽 亮如白昼 浩瀚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按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2)读自然段的过程中理解词语,并概括自然段的意思。(3)正音:“澎、控”是后鼻音,“乳、执”是翘舌音。 5布置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反复朗读。 三、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这是一个事件,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请同学们按小标题“送行发射问候感受”给课文分段。四、安排写字练习 指导写习字册,教师巡回指导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准备在课堂上朗读 2、思考:课文按什么顺序记叙,可以分几个部分? 第二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 - 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指出优缺点,教师进行现场指导。 3、师生共同复习第一课时内容。 二、感悟送行的激动、兴奋1、朗读1自然段。强调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2、请同学们读读课文2-5自然段,你从送行的场面中感受到什么?3、交流发言,指导学生感受人们为神舟5号送行场面的热烈。人多壮观:在送行的人中,有“与宇航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有“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他们“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朗读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朗读把当时的气氛表达出来。4、师生朗读,体会喜悦心情。5、杨利伟叔叔又是怎样的呢?(通过“身着乳白色航天服”,“面向五星红旗肃然伫立”等语句,指导学生体会杨利伟严肃庄重的神情。)6、指导学生读好“总指挥长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这句话,体会杨利伟同志出征前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心。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三、感悟发射成功的喜悦和自豪1、最激动人心的时候马上就要到了, “神舟5号”载人飞船即将载着中国人民的希望发射升空了,读读课文第二部分,其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圈圈画画.2、学生展开自主学习3、交流发言* 指导读好“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声”一句想象当时的进展气氛。* 反复让学生演练“十、九、八点火起飞”读出现场特有的气氛。点名读,分角色读。* 播放发射录像,激发学生想象力。* 再指导朗读,注意展开想象,读出气势。* “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这句话朗读时要读出节奏感,读出内在的一层比一层更强烈的人的感情。4、指导朗读杨利伟的话。四、分享“问候”1、请学生读第三部分。2、杨利伟的话有两处。第一处是当飞船运行到第七圈,距地面343千米时,杨利伟神情地向地球发回的问候。“向世界全国人民问好!”读这段话时,注意指导学生体会杨利伟当时的激动和难以抑制的豪迈之情。3、请男同学和女同学轮流朗读。4、请小组中朗读得最好的同学到台上朗读。5、而最让我们大家感到兴奋就是在太空看到的景色和我们可爱的地球了!谁来读好这一节,向我们大家介绍介绍!1)、指名朗读,感受太空的神奇和地球的美丽2)、把自己搜集的有关太空知识的图片和资料进行交流。五、朗读课文最后一部分六、总结课文学到最后,你想对杨利伟叔叔说些什么?对全中国的人民说些什么?对我们的少年儿童说些什么?可以完成一次小练笔,同样也发到教师发出的主题帖子上。六、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2、搜集有关“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升空的资料在班级中介绍 第三课时环节三、回归整体 -读写训练、积累拓展一、师生总结 1、播放课文录音,对课文做简单的回顾。 2、师生互问互答,对课文进行总结。 二、课堂表演 教师的话:我们将要表演的梦圆飞天反映了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后酒泉大地上人们欢庆的热烈场面。 片段: 出示字幕:现场指挥员不时传出的各种指令,重重地敲打着人们的心。零号指挥员开始最后10秒倒计时:10、9、8、7、6、5、4、3、2、1。O 为什么激动? 对,首次发射的激动,把它读出来,零号指挥员开始 生大声读10、9、8、7、6、5、4、3、2、1从你们的声音表情看出了激动,还想说什么? 这是怎样的10秒呢?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期盼凝聚的10秒!虽短犹长的10秒!牵动13亿中国人的心,吸引全世界的目光的10秒,让人们激动、紧张、担忧的10秒。 零号指挥员倒计时 师:伴随着滚滚的浓烟,神舟五号冲上了辽阔的碧空。 出示:神舟五号升天情景。 三、神舟资料交流 1、教师说说资料交流的意义。 2、小组进行交流。 3、班级交流,教师指导。四、课堂练习(口头练习)1、读了下面这段话,你联想到哪些成语? “神舟”号发射成功!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_、_、 2 、课文按 顺序生动详尽地记叙了 的过程,表现了 。前后可以分为“ 、 、 、 ” 四大部分。 3、照样子,写句子(1)宛如巨龙的橘红色火焰划破秋日的戈壁长空直指苍穹。(2)这声音穿过茫茫太空,传到北京指挥控制中心,传到游弋在浩瀚大洋上的“远望”三号测量船,传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五、随堂检测 1、补充习题。 2、课后练习3、4题。板书设计: 6梦圆飞天送行-发射-问候-梦圆教后记:7、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4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培养科学研究的志向。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弄明白两者之间的相似与差异之处。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弄明白两者之间的相似与差异之处。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用课件或挂图演示两者的真实图片,作一个初步的了解。 3、课文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称为孪生兄弟?请同学们带者问题自由读课文。二、检查预习情况,给课文分段1、按自然段开火车读课文。 读的过程中理解词语。概括自然段的意思。2、思考交流“课文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称为孪生兄弟?”3、分析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想:从哪可以看出火星和地球“孪生兄弟”?(2)读读、记记两者的相象之处。(3)师述:课文以四个“同样”所表达的内容表现了的含义,突出了文题和主题。再读理解。(4)引入:由此人们也作出了这样的推测-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 4、为什么会作出如此推测呢?自读下文思考,并弄明白课文又介绍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5、简单分析交流后给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6、按段读课文,把握每一段的主要内容三、书写指导(略)四、练习设计1 完成习字册。2 反复朗读课文。第二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 - 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2、说说“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这孪生兄弟还有什么相似和差异之处呢?带着问题自由读全文。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二段 1、指导学生观看一组关于火星表面情况的图象,说出自己的观察所得。 2、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证明火星上曾经有水的存在。哪句话又能证明推断的可信性呢? 3、读读第三自然段,说说水来源的第一种猜测;读读第四自然段,说说水来源的第二种猜测。多读把握领会。也可同桌间合作介绍水来源的两种推测。 4、课件演示,指名学生作模拟介绍,说明水来源的推测。 5、读课文进一步把握内容。(二)学习第三段 1、过渡:火星与地球,同样是行星,环境相似,水的来源相似,“为什么地球上的水不但能留下来,而且孕育出了生命;而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还多,为什么没能留住呢?”读句子,并把握设问句的过渡作用。 2、思考以上问题,并在下文中找找答案。 3、问:“为什么地球上的水不但能留下来,而且孕育出了生命;而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还多,为什么没能留住呢?” 4、带着问题读课文,找出原因。 5、指名交流,分析指导 原因:火星本身的致命缺陷:火星比地球小得多,对物体的吸引力也小得多6、水是生命的源泉,地球上的生命得以生生不息;火星的表面留不住水,那么肯定就不存在生命了。你认为呢?科学家又是怎么认为的呢?引导读句理解“然而” 7、可见,在没有充分的科学根据可以证明之前,任何结论都不能武断(辨别“果断”)。科学的探究态度必须是严谨、一丝不苟的,来不得一丝马虎。 8、火星上生命的存在与否,这是个怎样的谜?你想知道吗?那么,请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去探究吧。科学的大门正为你敞开着。环节三、回归整体 -读写训练、积累拓展三、结合板书,总结全文 1、弄明白“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 2、齐读全文,作内容的整体回顾与把握。四、练习指导五、 随堂检测 1、完成补充习题。 2、课外收集:宇宙知识知多少?板书设计:7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相似处 同样 有水和生命存在 差异处 水没能留住 生命生存?(谜)教后记:8、奇妙的克隆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克隆”的含义及其奇妙。难点: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三、教学准备:朗读课文;查字典把拼音注好,词语意思写好;查阅相关的知识。课件四、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谈话引入:1、导入新课2、交流有关克隆的资料。二、检查预学案的情况1、字词的读音2、交流词语的意思三、预学时有哪些疑难和困惑吗?四、分段指名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五、指导书写生字六、作业1、抄写生字词2、练读课文第二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 - 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一、复习引入: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二、精读课文: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1、默读第一自然段: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样说明的?2、怎样读第一自然段,谁来试试?3、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4、教师引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部分。5、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写“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的句子,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克隆?奇妙在哪?(就就就)(注意分号)6、你读懂了省略号了吗?你能再举些例子吗?7、你还读懂了什么?根据收集的资料谈谈“压条”和“嫁接”。学习第五自然段:1、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读第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2、第一只克隆羊叫什么?名字是怎样得来的?“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1、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你读懂了什么?除书上的,你还了解哪些?(小组讨论交流)2、教师引读学习第九自然段: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那么,它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诱人的前景呢?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像。(小组讨论交流,再在全班交流)环节三、回归整体 -读写训练、积累拓展三、总结课文,了解说明方法1、齐读全文:课文写了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师: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这是科学家们的巨大贡献,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四、随堂检测: 完成补充习题作文假如我是克隆专家五、板书设计: 奇妙的克隆克隆是什么神话动物植物低等生物多利”诞生了不起爱科学 造福人类食物畜牧生态医学学科学诱人前景习作2一、教学目标:1、能通过阅读作文拔河及老师的批语,明确作文怎样做到言之有序,内容具体,重点突出。2、能参照老师的修改意见,对作文拔河加以修改,誊在自己的作文本上。3、教会学生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参照老师的修改意见,对作文拔河加以修改,誊在自己的作文本上。难点:能通过阅读作文拔河及老师的批语,明确作文怎样做到言之有序,内容具体,重点突出。三、1、实物投影仪。2、认真读例文。四、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环节一、作前指导-观察体验,激活愿望一、情境渲染,明确要求: 回忆拔河场面,再现当时情景。 学生就拔河的过程,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作概述。 老师导入:有一位同学也参加了一次拔河比赛,并写了一篇文章,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来帮助他修改修改。老师板书课题,揭示本次习作要求。二、初读内容,查找缺点。 发练习纸,学生边朗读边找出这篇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联系自己的拔河体验,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在班上作汇报。 指导学生读懂课本上老师的修改意见,比较老师批语和学生汇报之异同,进一步明确修改作文的具体要求。三、再读作文,明确改法。 学生默读全文,思考本篇文章如何修改,可用钢笔在练习纸上作适当批注。 引导学生讨论,同桌各抒己见,小组内组织交流。 老师点拨:写好拔河这篇作文,除了注意写清拔河前、拔河中、拔河后的具体过程,还要注意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重点讨论第五自然段中场面描写的改法。环节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四、学生修改。 学生作文,力求做到成文迅速连贯,一气呵成。老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尽是避免打断学生的思路。教师采用“对比评改”的方法,选择一篇较好的,一篇较次的习作,让学生讨论比较,从中受益。 学生自查自改。提示: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要学会修改文章。请你从自己的日记中选择一篇,认真读几遍,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右侧可作适当批注,修改中添加的部分可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师:同学们,我们曾经学习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叶圣陶先生认真细致地帮助肖复兴同学修改作文这件事,给小作者以后的作文和做人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可见,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不仅可以使文章写得更好些,而且能够养成一丝不苟,办事严谨的好作风。这件事教育了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的方法。师:(幻灯片出示:认真修自己的作文)二、齐读课题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三、问题研讨:针对学生修改习作中的常见问题进行研究。比如动作描写的细节人物的表情细节对话中的提示语我们还是来复习一下修改作文的方法。环节三、作后展评-展示作品,评改提高四、修改作文的方法。(幻灯片出示)修改作文的方法1、把用得不准确的字、词、标点改准确;2、把写法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3、删去重复罗嗦的词句,在有的地方加上一些词句,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楚、更具体。(学生齐读。)师:(评价) 大多数文章内容真实可信,条理清楚,语句通顺,显示出了同学们比较扎实的写作基础。文章的篇幅大都在四百字以上,这是很不容易的。作文是改好的。如果同学们能在写真事表真情上进一步努力,如果同学们在语言的准确和规范上多下功夫,那么成绩就更好了。五、学生自查自改,誊写,展评。练习2一、教学目标:1、学习“看”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学会积累同义词和近义词。2、诵读和熟记12个词汇。3、用钢笔描写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4、学会大胆、合理地进行想象和连贯表达意思。5、学写毛笔字。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看”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学会积累同义词和近义词。学会大胆、合理地进行想象和连贯表达意思。难点: 学习“看”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学会积累同义词和近义词。三、教学准备: 把成语的意思先查好。四、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1、教学第一部分。(1)创设情境:播放“神舟5号”或“神舟6号”发射升空的场景。(2)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用“看”和“紧盯”哪个更好。(3)通过比较得出什么情况下用“看”或“紧盯”更合适。(4)学生读出题中所列的看的同义词、近义词。2、教学第二部分。(1)鼓励学生想想还有哪些和“看”意义相近的词,然后说出来,看谁说得多。(2)思考并说出各个词的适用场合。(3)分别选用几个所的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体会这些词在句中的作用和好处。(4)教师小结。3、教学第三部分。(1)读题的五个词,进一步理解它们的意思,辨别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学生仔细阅读句子,尝试填空。(3)师生评议。4、教学第四部分。(1)自读词语。(2)说说词语的意思,不理解的可以查字典理解。(3)小结:这些用法是古代的用法,但当代仍然经常使用,需要掌握。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1、诵读词语。(1)学生自读,读不准的可查查字典。(2)全班交流,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3)讨论交流成语的意思。(4)学生练习背诵。2、积累反馈。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1、指导。2、练习。(1)学生临慕、描红。(2)教师巡视个别指导。3、反馈。(1)展示优秀作业,师生评议。(2)指出存在问题,进行强化训练。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1、审题。(1)指名读题。(2)帮助学生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2、指导。(1)分组畅谈:学生根据课前的准备,分别就未来的衣食住行畅谈。(2)分组推选代表上台说说,要求语言表达通顺、流畅。(3)师生评议。3、反馈。(1)评议后各组再次准备并推选一名上台说说。(2)评议小结。二、学写毛笔字1、出示优秀书法作品欣赏,并谈谈感受。2、指导。(1)师范写“工”、“母”的书写方法。(2)尝试练习,发现问题再指导。3、练习。学生仿写,教师巡视指导。4、反馈。单元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