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质量分析陆成菊.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224837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数学质量分析陆成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八年级数学质量分析陆成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八年级数学质量分析陆成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数学质量分析报告 麻江县第二中学:陆成菊一、八年级数学试卷整体分析1、题型和试题结构特点整体试卷包括三个大题,25个小题,共计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共三个大题。 第一大题选择题(1-10题,每题4分,10个小题共40分),主要考察的内容有:二次根式的运算(第1、4题)、勾股定理的运用(第2、9、10题)、中位数的运用(第3题)、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第5题)、一次函数的性质(第6题)运用(第7题)、一次函数和不等式之间的关系(第8题)。第二大题填空题(11-18题,每题4分,8个小题共32分),主要考察的内容有:二次根式的性质(第11、12、16题)、平均数的计算(第13题)、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第14题)、用菱形的性质求周长(第15题)、勾股定理的应用(第17、18题)。第三大题解答题(19-25题,共78分),主要考察的内容有:第19题计算题,分为2个小题,(1)小题(6分)二次根式、绝对值、0次幂的综合运用,(2)小题9(6分)用使二次根式有意义的x的值求是值的值,第20题先化解,再求值(8分),主要是分式的乘除运算,这题属于上学期考查内容,放在本期检测不太恰当。第21题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综合运用(10分),本题较容易,大多数学生都能的满分。第22题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综合运用,第(2)小问学生不能想到折纸的性质,大多数学生不会做。第23题(12分),求线段相等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的运用,本题大多数学生都能做。第24题(12分)题目有点绕,问题不是很清楚,主要是用一次函数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本题难度较大。第25题(12分),主要考察一次函数的运用,第(3)小问学生读不懂题意,极个别学生能完成。2、各题得分情况客观题第1详细分析满分4标答C选项空人数5选择率0.22选项A人数84选择率3.78选项B人数142选择率6.39选项C人数1894选择率85.31选项D人数95选择率4.27客观题第2详细分析满分4标答C选项空人数3选择率0.13选项A人数53选择率2.38选项B人数69选择率3.10选项C人数2022选择率91.08选项D人数73选择率3.28客观题第3详细分析满分4标答D选项空人数3选择率0.13选项A人数103选择率4.63选项B人数96选择率4.32选项C人数314选择率14.14选项D人数1704选择率76.75客观题第4详细分析满分4标答A选项空人数11选择率0.49选项A人数1130选择率50.90选项B人数797选择率35.90选项C人数118选择率5.31选项D人数164选择率7.38客观题第5详细分析满分4标答D选项空人数4选择率0.18选项A人数122选择率5.49选项B人数229选择率10.31选项C人数285选择率12.83选项D人数1580选择率71.17客观题第6详细分析满分4标答D选项空人数2选择率0.09选项A人数162选择率7.29选项B人数207选择率9.32选项C人数255选择率11.48选项D人数1594选择率71.80客观题第7详细分析满分4标答B选项空人数6选择率0.27选项A人数212选择率9.54选项B人数1368选择率61.62选项C人数305选择率13.73选项D人数329选择率14.81客观题第8详细分析满分4标答C选项空人数28选择率1.26选项A人数363选择率16.35选项B人数488选择率21.98选项C人数998选择率44.95选项D人数343选择率15.45客观题第9详细分析满分4标答B选项空人数7选择率0.31选项A人数121选择率5.45选项B人数1376选择率61.98选项C人数351选择率15.81选项D人数365选择率16.44客观题第10详细分析满分4标答D选项空人数18选择率0.81选项A人数102选择率4.59选项B人数421选择率18.96选项C人数453选择率20.40选项D人数1226选择率55.22主观题分析满分110平均分39.6方差主观题第1详细分析,小题名称:11-18满分32平均分14.20难度0.45分值0人数139比率6.26分值4人数250比率11.26分值6人数1比率0.04分值8人数293比率13.19分值10人数4比率0.18分值12人数383比率17.25分值14人数1比率0.04分值16人数417比率18.78分值20人数325比率14.63分值24人数256比率11.53分值26人数2比率0.09分值28人数124比率5.58分值30人数1比率0.04分值31人数1比率0.04分值32人数23比率1.03主观题第2详细分析,小题名称:19满分12平均分3.20难度0.27分值0人数1160比率52.25分值1人数62比率2.79分值2人数26比率1.17分值3人数16比率0.72分值4人数63比率2.83分值5人数117比率5.27分值6人数401比率18.06分值7人数94比率4.23分值8人数21比率0.94分值9人数16比率0.72分值10人数38比率1.71分值11人数57比率2.56分值12人数149比率6.71主观题第3详细分析,小题名称:20满分8平均分3.30难度0.42分值0人数1078比率48.55分值1人数92比率4.14分值2人数62比率2.79分值3人数12比率0.54分值4人数59比率2.65分值5人数23比率1.03分值6人数67比率3.01分值7人数202比率9.09分值8人数625比率28.15主观题第4详细分析,小题名称:21满分10平均分6.20难度0.62分值0人数214比率9.63分值1人数60比率2.70分值2人数57比率2.56分值3人数139比率6.26分值4人数117比率5.27分值5人数165比率7.43分值6人数246比率11.08分值7人数190比率8.55分值8人数282比率12.70分值9人数464比率20.90分值10人数286比率12.88主观题第5详细分析,小题名称:22满分12平均分5.50难度0.46分值0人数660比率29.72分值1人数5比率0.22分值2人数53比率2.38分值3人数30比率1.35分值4人数7比率0.31分值5人数54比率2.43分值6人数671比率30.22分值7人数52比率2.34分值8人数136比率6.12分值9人数3比率0.13分值10人数79比率3.55分值11人数15比率0.67分值12人数455比率20.49主观题第6详细分析,小题名称:23满分12平均分4.30难度0.36分值0人数1089比率49.05分值1人数1比率0.04分值2人数127比率5.72分值3人数148比率6.66分值4人数81比率3.64分值5人数12比率0.54分值6人数19比率0.85分值8人数66比率2.97分值9人数2比率0.09分值10人数48比率2.16分值11人数21比率0.94分值12人数606比率27.29主观题第7详细分析,小题名称:24满分12平均分0.60难度0.06分值0人数1930比率86.93分值1人数36比率1.62分值2人数93比率4.18分值3人数6比率0.27分值4人数56比率2.52分值5人数7比率0.31分值6人数13比率0.58分值7人数1比率0.04分值8人数18比率0.81分值9人数1比率0.04分值10人数2比率0.09分值11人数6比率0.27分值12人数51比率2.29主观题第8详细分析,小题名称:25满分12平均分1.90难度0.16分值0人数1377比率62.02分值1人数140比率6.30分值2人数177比率7.97分值3人数76比率3.42分值4人数35比率1.57分值5人数24比率1.08分值6人数53比率2.38分值7人数39比率1.75分值8人数48比率2.16分值9人数141比率6.35分值10人数99比率4.45分值11人数9比率0.40分值12人数2比率0.09全卷分析卷面分值150最高分148最低分2二、评卷教师评卷分析及教学建议第二大题(填空题)质量分析(教师:杨永林)本题共8个小题,从题型上来看,第11、12两小题主要是检查学生对二次根式的意义理解,如何开方;第16题是在理解二次根式意义的基础上复习前面方程组的解,找到x、y值并计算;第13题是检查学生对平均数的运算理解;第14题是检查学生一次函数经过两点后解析式的求法;第15和17题是检验学生对四边形知识的运用;第18题是检验学生对规律的寻找和勾股定理的运用。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学生总数2234人,8个题目全对的共23人,占总人数的1.03,全错的有150人,占总人数的6.71,答得较好的,正确率稍高的还是第11、13、14和16题,说明学生对二次根式的意义,平均数的运算,一次函数经过两点后解析式的求法和方程组的解掌握得比较牢,第15题和第18题错得较多,可看出学生对规律寻找和四边形知识掌握得较差。第12题二次根式的化简全县学生错得最多,错一是答案还有“”号;错二是根号下“a”指数2去掉之后,根号还盖住“a”。总起来本大题8个小题32分之中得16分以上的达不到十分之一,这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给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多加训练和辅导。第19题评卷分析(教师:龙永波)本题分为两个小题:第一小题考察的是二次根式的化简及合并以及任何数的0次方的问题的计算。在这个题中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能够得满分,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算到一半时同类二次根式就不会合并了,一部分同学甚至不做,空白,这与他们的基础有关,所以需要我们的老师要加强辅导,强化练习。第二小题考察的是根号有意义时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从而得出一些未知数的值的二次根式的计算。本题中大多数同学不能从前面的两个根式中得出X=4,所以很多同学就不能得分了,所以也希望我们的老师要多加强这类题型的讲解和练习并加强辅导,才能使我们的同学在做二次根式的题时有的放矢,举一反三,更好的掌握二次根式。第20小题质量分析(教师:金流香)本次改卷我所批改的是第20小题,在本次期末考试中,本题的考察对基础知识的熟记,利用平方差公式(a+b )(a-b)=a-b与完全平方公式(ab)=a2ab+b对分式的运算进行化简求值。绝大部分的同学都都做得很好,有一半左右的学生能够拿到满分。有六分之一的是0分, (一)本题出现的典型情况:1.在改卷过程中出现了近200份空白卷,400多份是平方差公式(a+b )(a-b)=a-b与完全平方公式(ab)=a2ab+b的混用。2. 答题不规范,书写潦草,删改随意,部分学生书写潦草,数字9和字母a甚至不可辨认。大部分的同学甚至把答案写在另一个答题区域,导致扫描时看不见最后的答案。3、有100多份是没有化到最简就带值,但从做题的过程来看都会做,因此而失分太可惜了;极少部分直接带值。4、化简后带值,没有把二次根式的计算化简到最简二次根式。5、总体看来是公式记不住。导致做题时晓得方法,但是公式乱用。第21题质量分析(教师:田仁凤) 本题主要考查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运用 本题学生答题情况较好,0分率低,但满分率也不高,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对加权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定义不熟悉,单位没写第22小题质量分析报告(教师:罗基伟)本次改卷我所批改的是第22小题,本题共分两个小问,每一问6分,总分12分。在本次期末考试中,绝大部分的同学都能做对第一小问,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能够拿到满分。有五分之一左右的学生没有拿到分数。本小题人均分5.56分,难度应在中等偏下。(一)本题出现的典型情况:1.在改卷过程中发现许多同学都会做第一问,但是书写不够规范。第二问求线段DE长时,有许多同都设DE=x,用勾股定理算得DE=3.也有少部分同学用三角形面积相等的方法,也可以求出DE的值,但是标准答案上没有说明。2.答题不规范,有的同学甚至把答案写在你一个答题区域,导致扫描时看不见最后的答案。4.公式记不住。特别是勾股定理的公式记不住,还有完全平方的公式记不住,导致做题时晓得方法,但是结果计算错误。5.粗心大意,随意删减答案,还有的同学甚至把正确答案做出来了,由于不够自信有划去,导致一分未得。(二)介意:1.上级给出的标准答案时,若解法不唯一应把全部的解题方法列出。2.具体分值不够明确,应具体到哪一步多少分,这样有利于改卷老师打分公正。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学生书写格式的训练。第23小题质量分析报告(教师:金晓红)本次改卷我所批改的是第23小题,在本次期末考试中,本题的难度应属于中等难度,绝大部分的同学都能够写上一两条,有800多名学生能够拿到满分。本小题总分12分,人均分4.35分。(一)本题出现的典型情况:1.在改卷过程中出现了近100份空白卷,300多份与题目毫不相干的作答的试卷。2.书写不规范,例如“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很多同学直接就写为“ABCD是”。3.书写潦草,删改随意,部分学生书写潦草,有的字(特别是字母)甚至不可辨认。4.错别字多。特别是平行四边形的行字。5.表示角繁琐。绝大部分同学不习惯用阿拉伯数字或希腊字母来表示角,还在沿用三个字母来表示。增加改卷的难度不说,许多同学写到最后经常就会写错。6.脱离题目,另起炉灶。部分学生不会用题目给的已知条件,解题时完全撇开题目已知条件,照搬平时练习的题目。(二)小建议:1.加强几何证明解题切入点的训练。2.平时练习中也要要求学生书写规范,并习惯用阿拉伯数字或希腊字母表示角。3.加强写字训练,让学生的字变得整洁规范。第24小题质量分析报告(教师:龙猛、王顺磊)基本概况 :这次批改八年数学期末试题第24题的其本情况是:本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一、 试题分析从学生的试卷来看,此题做得全对的只占百分之五左右,大多数学生的是空白卷。特别是第一小问,错得特别多,大多数学生写成,第一问错那后面两小问不用说了。三存在问题1、我们在阅卷中发现,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之差让人不可思议2 题目理解没有到位3、缺乏分析和应变能力4、审题能力不强,错误理解题意四、改进措施我们提出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训练,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数学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精选一些典型实际应用例题和习题进行思维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和形象化的过程;通过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训练,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第25题试题分析(教师:潘梦玲)这道题共有3个小题,能够得满分的只有两个人,能够得1、2小题的分占20,能得1小题的分占30.大部分都是空白。通过以上得分情况分析,这道题放在最后,并且是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结合在一起的题型,所以学生一看就觉得特别的难,有的看都没看就放弃了。首先学生在心里产生惧怕,就没勇气和信心往下做了,而实践上是可以做一部分的,是恐惧心理在作怪。其次,学生最怕做解答题,更可况,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是八年级数学下册学生认为最难的知识内容。第三,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综合题型,是学生最怕的题型了,也就是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不透,方法掌握不好而导致惧怕,恐慌。教学建议:在以后教学中,让学生多做解答题,熟悉题型,克服做解答题的恐惧心理,同时进行分层教学,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题型,统一道题,也要分层次,让大部分学生能完成1、2小题,优生完成最难的第3小题。练习多了,做多了,就不惧怕了。三、总体希望1、出试卷的教师最好是一线教师,才能更好的把握教材,不出怪题、偏题。不然,我们老师很难找准复习方向。2、现在提倡素质教育,提倡减轻学生负担,建议题目的量再少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