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施工详解.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192597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工程施工详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基础工程施工详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基础工程施工详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地方建筑机械化工程有限公司施工技术培训讲座基础部分一、基础施工前的准备:1、施工单位的选择:承担基础工程施工的单位(含专业分包单位)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资质;2、应具备完善的地质勘察资料及工程附近管线、建筑物和其它公共设施的构造情况;应了解邻近建筑物的结构及基础等详细情况,如游泳池工程与商业街4#间距只有40cm,就应了解4#楼的基础情况(基础埋置深度,基础结构形式,回填情况等)如遇上述情况应会同有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已有建筑物使用安全;3、应具备经审查后的设计图纸,设计图会审纪要、设计变更、技术核定单、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重点和难点部位施工措施、总平布置图、施工计划;4、场地平整、测量放线:施工人员应进行现场勘察;了解场地地型地貌和周围环境;确定场地平整的大致范围;清除地面障碍物,凡场地内不利于施工的障碍物均应清除;根据总平图、施工图设计标高进行挖填的平衡计算,做好土方平衡调配;测量放线应根据开发商提供的坐标点、水准点、认真仔细的引入场地周边或固定在施工中不易被碰撞、损坏的部位,并严格作好控制点(桩)的保护工作;并定期进行复测且作好复测记录。5、根据总平面布置进行场内道路、临时设施施工。进行施工用给水、排水、配电线路施工。二、基坑机械挖土1、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和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掌握基础部分标高和做法,土层和地下水位情况、确定挖土深度和坡度、人员组织和安排;测量放线,以引测的坐标和高程控制点逐栋放出各栋的控制线(引桩),并进行固定保护,再根据轴线控制桩放土方开挖线。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2)材料准备雨季施工应准备护坡用材料(如塑料布、钢丝网、水泥、砂等)应准备好基础施工材料,以便验槽后可以立即进行基础工程施工,防止晾槽时间过长;原材料送检和试配:将基础所用材料按规定抽样并送检,按设计图纸要求的砂浆、砼强度等级进行试配,本项工作应在接到设计图纸立即进行;3)施工机具:略4)作业条件:现场三通一平已完成,地上、地下障碍物已清除或地下障碍物已查明;基槽开挖的测量放线工作已完成,并经验收符合设计要求;开挖现场的地表水已排除,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时,水位已降至基底标高500mm以下;土方堆放场地已落实,机械倒运土方时,土方的装载运输、堆高或平整的机械设备已落实;参加施工的人员已进行了技术、安全和文明施工的交底; 已编制基础施工方案。2、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测量放线降、排水分层开挖边坡支护、基础放线基底整平钎探验槽2)施工要求测量放线:应根据开发商提供的高程控制点、坐标控制点进行转点至场地周边不易被碰撞、损坏且便于施工测量的地方,作为该施工片区的控制点,并严加保护,再根据场地周边的坐标、高程控制点逐栋进行四大角放轴线(作引桩)并对轴线控制桩进行保护和标识;基础施工中高程的控制应严格区分建筑标高和结构标高,建施图中的0.000值(相对海拔标高)是装修成型的地(楼)面标高,结构标高是相对建筑标高一般低50mm,建议在主体施工时将转至场地周边的高程控制点直接转为结构标高(即相对建筑标高0.000值低50mm)。由于田园工程地上1至3层结构板面为结构地坪,而地下室的地梁面标高应按地下室结构层高低50mm。降、排水:根据基底设计标高、地堪资料中的水文情况确定降水井的深度和降水排量,确保将地下水降至基底设计标高500mm以下;开挖:机械土方开挖应根据工程规模、土质情况、地下水位高低、施工设备条件、进度要求等合理使用机械。机械挖土应绘制详细的土方开挖图,规定开挖路线、顺序、规范底部各层标高、边破坡度、排水沟、集水井位置及流向、弃土堆放位置;机械挖土应预留一层200mm厚土(设计有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用人工清底拣平,避免超挖和基底土遭受扰动;基础机械开挖应由专业工长进行现场监测基底标高,随时观察基坑挖开后的地质情况,当持力层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及时汇报(如局部软卧层、冲积层等)。边坡支护:略基底放线:采用经纬仪将各栋基坑周边的轴线控制桩引入基础周边,依据基础图纸尺寸放基础各构件的石灰线、定位,并根据基础图纸将各主要轴线引至基坑周边打桩、定位,及时进行护桩,便于基础施工的检验、检查;基底人工捡平:人工进行基底捡平,是将机械挖土留置的200mm厚捡出,要求整体平整,当遇有不平整处严禁回填找平,捡平的长或宽均应大于垫层每边宽度100mm。目的是便于垫层模板的安装,校正固定和拆除。钎探:人工打钎,用直径18-22的螺纹钢筋制成,钎头呈60尖锥形,钎长1.8-2米,8-10磅的大锤;钎探要求:基坑已挖拣至基底设计标高,表面应平整,轴线及坑的长、宽符合设计图纸要求,钎杆上预先划好20cm的横线,就位打钎,一人扶正钎杆,一人站在操作凳上用大锤打钎,锤举高度一般为50-70cm,记录锤击数,钎入土每20cm应记录一次锤击数; 当选定钎探位置遇较大卵石时不能钎入应及时调整钎位,钎探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锤击数记录准确,不得作假,钎探位置准确,探位不得遗漏。验槽:资料准备、地基验槽记录,钎探记录,验槽签字; 验槽时间人员:时间自定,并联系设计、地堪单位、甲方、监理。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工长、内业及钎探操作人员(备好钎探器具)均应参加验槽;3、基础异常情况处理:1)地下古墓等、管线;2)地质情况与地堪资料不符;3)流砂、软卧层;4)基础需放阶;5)基础的基底标高不是同一标高的基槽开挖(游泳馆);4、成品保护措施:1)机械挖土作业应注意保护测量控制定位桩、轴线桩、水准控制桩、点,防止被挖土和运土机械设备碰撞、行驶破坏;2)基坑周围应设排水沟、集水坑、场地应有一定坡度,以防雨水浸泡基坑和场地。3)夜间施工应设足够的照明,防止地基、边坡超挖。4)深基坑开挖的支护结构,在开挖全过程中应做好保护,不得随意拆除或损坏。5)在斜坡地段挖土时,应遵循由上而下、分层开挖的顺序,以避免破坏坡脚,引起滑坡。6)在软土或粉细砂地层开挖基槽(坑)和管勾时,应采用轻型或喷射井点降低地下水位至开挖基坑底以下0.51.0m,以防止土体滑动或出现流砂现象。7)基槽(坑)和管沟开挖完成后,应尽快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如不能及时进行施工,应预留一层200300mm以上土层,在进行下一道工序前挖去,以避免基底遭受扰动,降低地基承载力。5、安全、环境措施:1)土方应严格按照事先制定并审批的开挖方案进行。2)机械施工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场地内。挖掘机工作回转半径范围内不得站人或进行其他作业。土石方爆破应经有关部门批准,爆破时人员及机械设备应撤离危险区域。挖掘机、装载机卸土,应待整机停稳后进行,不得将铲斗从运输汽车驾驶室顶部越过;装土时任何人都不得停留在装土车上。3)夜间作业,机上及工作地点应有充足的照明设施,在施工地段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护拦。4)运输土方的车辆如需在场外行驶时,应用加盖车辆或采取覆盖措施,以防遗洒污染道路和环境。5)如在居民区附近施工时,噪音大的机械夜间应禁止施工,以免影响居民休息。6、质量控制要点:1)土方开挖前应检查定位放线、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系统,合理安排土方运输车的行走路线及弃土场地。2)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压实度、排水、降低地下水位系统,并随时观察周围的环境变化。3)土质边坡当土质均匀、地下水贫乏、无不良地质现象和地质环境条件简单时可按下表确定:土质边坡坡率允许值边坡土体类别状态坡率允许值(高宽比)坡高小于5m坡高510m碎石土密实中密稍密1:0.351:0.501:0.501:0.751:0.751:1.001:0.501:0.751:0.751:1.001:1.001:1.25黏性土坚硬硬塑1:0.751:1.001:1.001:1.251:1.001:1.251:1.251:1.50注:1、表中碎石土的充填物为坚硬或硬塑状态的黏性土;2、对砂土或充填物为砂土的碎石土,其边坡坡率允许值按自然休止角确定。4)岩质边坡无外倾软弱结构面时可按下表确定:岩质边坡坡率允许值边坡岩体类型风化程度坡率允许值(高宽比)H8m8mH15m15mH模板安装模板校正模板加固模板自检模板交接检拆模2)施工要求: 抄平放线:基础人工拣底经钎探,验槽且已处理好验槽提出的问题后,应复查、清补已放的垫层施工轴线(灰线)和轴线控制桩是否有损坏、移位、复查处理结束,进行垫层支模。模板安装:采用优质的50100mm的木方进行拼装,如图(见下页):模板校正:应从基坑的各边轴线控制桩上接广线,利用线坠子的尖部对准模板上已刻画的校正点进行纵横轴线校正,将模板就位。模板加固:模板校正就位后应进行模板定位固定,可采用废旧钢筋在模板外侧根据模板长度每间距0.81米进行钢筋桩固定。(对于采用钢模板拼接的模板,在拼接处应打钢筋桩加固)模板自检:模板固定就位后应按第3)条再次进行自检校验,校验无误后进行交接检。模板交接检:必须全数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模板几何尺寸,属方型的应查对角线,属异型的应根据图纸检查,模板表面平整度应用水平仪逐个检查。拆模:拆模时间根据施工气候条件,施工计划的要求,进行合理调节,达到拆模不损坏垫层边角,能进行下道放线工序为目的。3)质量控制: 模板定位:校正准确,特别注意柱与承台、垫层的轴线关系(无论柱尺寸大小,始终柱中心与承台中心重合),必须严格、认真、仔细的核对垫层、承台与轴线的位置。 垫层模板的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校正时应方正,四大角模板板面标高应水平,避免砼成型后垫层砼面翘曲、不平整。2、承台模板安装:1)工艺流程:定位、放线模板安装定位安装龙骨及支撑校正加固(自检)交接检2)施工要求:抄平放线:引至基坑周边的标高和轴线控制点,在垫层上弹出轴线、基础的外边线和柱定位线,并且在垫层上已弹轴线的两段和柱子定位线的四角采用红色油漆涂上轴线标记号和定位标记号,便于检查验收模板和柱子的矫正。必须将垫层面高程值按基础平面图依次逐个抄测,交接资料员和钢筋加工班组,便于柱钢筋的加工和核算。模板安装、定位:在垫层上已放好的承台外边线内侧距承台角150-200mm的地方钻直径6-8mm的孔,孔深80-100mm,采用相应直径的废旧钢筋150-200mm长打入孔内作模板定位桩,将制作好的模板进行现场拼装并加固。阶梯型独立基础应根据图纸尺寸制作每一阶段模板,支模顺序由下至上,逐层向上安装,先安底层模板,用斜撑和水平撑加固撑稳,核对模板几何尺寸水平,及标高配合绑扎钢筋及垫块,再进行上一阶模板安装。安装龙骨及支撑如下图:校正加固:应根据垫层上已放的轴线和模板定位线及承台上一阶的设计尺寸进行逐一核对,后再加固,加固后还应进行自检、核对,同时应在模板顶部安装好柱筋定位箍,柱子钢筋定位箍长、宽尺寸应按柱设计几何尺寸减去保护层厚度,这样可完成避免柱筋偏位出现。交接检:核查模板几何尺寸,承台模板与轴线的位置关系,承台的标高,模板的加固,特别注重柱子钢筋的定位。质量控制:3、梁模板制作安装:1)工艺流程:抄平、放线支撑架搭设梁底模安装梁侧模安装模板加固自检校验交接检2)抄平、放线:应根据转测到基坑周边的轴线控制点采用经纬仪将各个轴线投测到承台上,再根据柱施工图和轴线进行柱定位放线。放线后应严格进行校对轴线尺寸。偏心柱的偏位方向和尺寸,同时检查柱筋在砼施工中有无偏位情况,发现柱筋偏位应按施工方案或规范规定进行处理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地梁标高的抄测,依据转到基坑周边的结构高程控制点,抄测到柱钢筋上,抄测高度一般为梁面标高上0.5m。承台上梁、柱轴线及柱定位线放线结束,应用红色油漆作好标记,便于检查验收。3)安装梁模支架时,首层地面应平整夯实,并有排水措施,铺设通长脚手板;安装楼层梁模支架时,楼层间上下支柱应在同一竖直线上。4)梁的支架立杆一般采用双排,支架立杆宜加可调支座,支柱中间按要求设置水平拉杆和斜撑连接成整体,底层水平拉杆离地200300mm,以上每隔1.8m设置一道。5)按设计标高调整梁底支架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当梁底模板跨度大于4m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0.1%0.3%。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6)在梁底模板上绑扎钢筋,检验合格后,清楚杂物,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安装梁卡具或上下锁口楞及外竖楞,附以斜撑。梁侧模板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确定。 4、柱模板制作安装:1)工艺流程:找平、定位安装柱模板柱模加固校正垂直度检查验收2)采用木模板和竹(木)胶合板作柱模板时,按图纸尺寸制作柱侧模板,按放线位置订好压脚板再安装柱模板。3)柱箍应根据柱模尺寸、侧压力的大小等因素进行设计选择。柱边长大于等于800mm时,宜增设对拉螺栓或对拉遍钢。4)柱模固定一般采用钢管井字支架固定。每层箍距承台约15-20cm,中间间距约50cm设置一道。5)柱模月梁底模搭接应使梁底模压柱模,梁侧模应夹梁底模,梁侧模高度应为梁高加梁底模厚度。5、质量标准及检查方法:1)模板安装:主控项目:A 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受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B 模板应涂刷隔离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一般项目:A 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a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b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c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d 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B 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 C 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0.1%0.3%。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检验方法: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D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表1.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项 目允许偏差(mm)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3预埋管、预埋孔中心线位置3插筋中心线位置5外露长度+10,0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2外露长度+10,0预留洞中心线位置10尺寸+10,0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检查方法:钢尺检查。E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表2.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轴线位置5钢尺检查底模上表面标高5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截面内部尺寸基础10钢尺检查柱、墙、梁+4,-5钢尺检查层高垂直度不大于5m6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大于5m8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检查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较大值。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模板数量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于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2)模板拆除: 主控制项目: A 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表(见下页)规定。表3.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构件类型构件跨度(m)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板2502,8758100梁、拱、壳8758100悬臂构件100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B 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支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一般项目:A 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B 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6、模板拆除方法:1)拆除模板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模板设计的规定进行。模板拆除的原则一般是: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部分模板;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自上而下拆除模板。2)柱模板拆除时,先拆除拉干或斜撑,卸掉柱箍和对拉螺栓,再拆除连接模板的U形卡或L形插销,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3)墙模板拆除时,先拆除穿墙螺栓等附件,再拆除拉干或斜撑,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离开墙体,将模板逐块传下堆放或运走。4)楼板、梁模板拆除:先拆除梁侧模板,再拆除楼板模板。拆除楼板模板时,应先拆除水平拉杆,然后拆除支柱,每根龙骨留12根支柱先不拆。操作人员站在已拆除模板的空当,再拆除余下的支柱,使龙骨自由落下。用钩子将模板钩下,或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脱离,待该段模板全部脱模后,集中堆放或运走。楼层较高,支模采用双层排架时,先拆上层排架,使龙骨和模板落在底层排架上,上层模板全部运出后,再拆下层排架。梁底模板拆除,如有穿墙螺栓时,先拆除穿墙螺栓和梁托架,再拆除梁底模。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柱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向两段拆除。5)拆下的模板应及时清理粘结物,修理并涂刷隔离剂,分类堆放整齐。拆下的连接件及配件及时收集,集中管理。7、成品保护:1)拆模时不得用大锤硬砸或用撬棍硬撬,以免损坏构件。2)模板搬运时应轻拿轻放,不准碰撞柱、墙、梁、板等混凝土,以防模板变形和损坏构件。3)模板安装时不得随意在构件上开洞,不得用重物冲击已安装好的模板及支撑。4)与混凝土接触的模板表面应认真涂刷隔离剂,不得漏涂,涂刷后如被雨淋,应补刷隔离剂。5)模板支好后,应保持模内清洁,防止掉入砖头、砂浆、木屑等杂物。6)搭设脚手架时,严禁与模板及支柱连接在一起。7)不得在模板平台上行车和堆放大量材料和重物。8)在模板上进行钢筋、铁件等焊接工作时,必须用石棉板或薄钢板隔离。9)后浇带处模板和支撑必须在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10)按楼板对应部位层层安装,减少损耗。11)穿墙螺栓通过模板时,应尽量避免在模板上钻孔。预埋件等焊接时不得损坏模板表面。12)拆模时严禁将模板直接从高处往下扔,以防模板变形损坏。13)钢模板和配件拆除后,应及时清除粘接的砂浆杂物,板面涂刷防锈油,对变形及损坏的钢模板及配件,应及时整形和修补,宜采用机械整形和清理。14)坚持模板每次使用后清理板面,涂刷脱模剂。15)模板应按编号分类堆放整齐。8、安全环保措施:1)支模过程中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遇中途停歇,应将就位的支顶、模板连接稳固,不得空架浮搁。拆模间歇时应将松开的部件和模板运走,防止坠下伤人。2)登高作业时,连接件必须放在箱盒或工具袋中,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板上,扳手等各类工具必须系挂在身上或置放于工具袋内,不得掉落。3)高空作业人员严禁攀登组合钢模板或脚手架等下上,也不得在高空的墙顶、独立梁及其模板等上面行走。4)装拆模板,必须有稳固的登高工具或脚手架,高度超过3.5m时,必须搭设脚手架。装拆过程中,除操作人员外,下面不得站人,高处作业时,操作人员应挂上安全带。5)安装墙、柱模板时,应随时支撑固定,防止倾覆。6)模板的预留孔洞、电梯井口等处,应加盖或设置防护栏,必要时应在洞口处设置安全网。7)拆除承重模板时,为避免突然整块坍落,必要时应先设立临时支撑,然后进行拆卸。8)拆楼层外边模时,应有防高空坠落及防止模板向外倒跌的措施。9)拆模后模板或方木上的钉子,应及时拔除或敲平,防止钉子扎脚。10)安装、拆除模板时应轻拿轻放,防止噪声扰民。9、质量记录:1)模板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时,应提供下列文件和记录: 模板工程的施工设计或有关模板排列图和支撑系统布置图; 模板工程质量检查记录及验收记录; 模板工程支撑的重大问题及处理记录。2)模板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前述表1、表2的规定。四、基础钢筋工程:首先熟悉图纸,明确该工程结构类型,使用功能和年限:1、根据该工程设计,做好配料统计表,计算钢筋各型号(规格)用量,并提出计划单,采购材料。2、进场钢筋按型号堆放整齐,并挂分类标识牌。3、制作前根据材料本身尺寸,结合料单合理用材,降低材料损耗(控制长材短用);4、制作成型钢筋必须按部位、型号分别挂牌堆放。5、钢筋的搭接要明确钢筋受力能力(根据受力能力确定钢筋摆放顺序)、接头位置、弯钩的朝向。6、如双层双向钢筋必须先完第一层绑扎,垫上设计要求保护层厚度的垫块,再安装马凳,安装完马凳后用绑扎丝固定于底部钢筋网上,后面在马凳上用通长钢筋固定连接,完成后再按设计、配料,按规范要求布置绑扎,上层钢筋绑扎时的小鞭子朝下,首先预留柱及剪力墙插筋等位置,绑扎柱及剪力墙钢筋首先按照图纸及配料、钢筋型号、规格、错开接头。底部弯钩朝内,柱先固定各转角再固定中部钢筋,当柱在承台及筏板中必须按要求加设箍筋二道,底部一道以下部钢筋下口上100mm,另一道按承台及筏板上表面下100mm,确保其受力和钢筋的稳定,再恢复预留位置钢筋在柱筋出砼面50mm处设一道固定柱位移箍筋,并用架管搭设对上部的固定架,当基础钢筋绑扎完后,模板完成支护和加固,按轴线分线校正插筋,并在可靠位置设置固定点位,便于砼浇筑时控制检查钢筋是否位移,如位移及时修正。五、砼工程(一)基本规定:1、砼结构施工现场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验收制度,应有专项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2、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验收应包括如下内容:1)实物检查:对原材料、构配件和器具等产品的进场复验,应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执行;2)资料检查:包括原材料、构配件和器具等的产品合格证(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等)及进场复验报告、施工过程中重要工序的自检和交接检记录、抽样检验报告、见证检测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3)结构实体检验: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结构实体检验应在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见证下,由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承担结构实体检验的实验室应具有相应的资质。3、检验批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2)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当采用计数检验时,除有专门要求处,一般项目的合格点率应达到80%及以上,且不得有严重缺陷;3)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验收记录。对验收合格的检验批,宜作出合格标志。(二)现浇结构:1、一般规定:1)材料要求:水泥:A 常用水泥品种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及符合硅酸盐水泥。B水泥应有中文质量证明文件。水泥厂在水泥发出之日起7d内寄发的质量证明文件应包括28d强度以外的各项试验结果;28d强度数值应在水泥发出之日起32d内补报。砂:强度等级C30混凝土,砂的细度模数不小于0.8;强度等级C25及以下混凝土,砂的细度模数不小于0.7,含泥量小于3%。石子:碎石和卵石的各项技术指标:碎石或卵石中含泥量混凝土强度等级C60C55C30C25含泥量(按质量计,%)0.51.02.0注: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所用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不应大于1.0%。当碎石或卵石的含泥是非粘土质的石粉时,其含泥量可由表C.0.3的0.5%、1.0%、2.0%,分别提高到1.0%、1.5%、3.0%。碎石或卵石中泥块含量混凝土强度等级C60C55C30C25含泥块量(按质量计,%)0.20.50.7注:对于有抗栋、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其所用碎石或卵石中泥块含量不大应大于0.5%。水: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外加剂:A 施工中常用的外加剂有减水剂、早强剂、引气剂、缓凝剂、膨胀剂、防栋剂等。 B 未经试验验证,严禁随意搭配使用不同品种的外加剂。2)坍落度的允许偏差: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允许偏差坍落度(mm)405090100允许偏差(mm)1020302、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熟悉图纸,熟悉规范、规程,作好图纸会审纪要。编制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明确重要部位的技术要求和施工方法。施工前应认真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对重点工程、特殊工程、单位工程以及分部分项工程,应由有关技术人员分别进行技术交底。特殊施工方法(如系首次使用),还应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计划安排:A 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性能要求、施工气温、浇筑方法、委托有资质的专业试验室完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B 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及配合比,提出各种材料需用计划。需分批进场的材料,应落实供应计划。C 确定标准养护和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件需用计划。施工环境:A 落实水、电供应情况,对水、电供应不正常的地区,应自备发电设备和抽水蓄水设施。B 在闹市区施工,应根据交通许可条件和环境保护要求安排施工作业。C 尽量避免在大风、大雨、大雾和大雪等不利天气下施工。2)材料准备:水泥:A 水泥应按品种、级别、出厂日期分别堆放,并应挂上明显标签,以防堆错混用。先进场的水泥先用,存放两个月应翻仓一次(上下对调)。B 袋装水泥应贮存在地面干燥的库房内,散装水泥的贮仓必须有防潮设施。条件许可时,应优先采用封闭式贮罐。砂:普通混凝土宜用粗砂或中砂。石子:宜用中碎(卵)石,粒径540mm;或细碎(卵)石,粒径520mm。石子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对混凝土实心板,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40mm。外加剂:A 外加剂掺量应严格按产品说明书推荐的数据执行,试验用材料,应采用现场实际用材料。B 贮存时,应分品种堆放并注意防潮。有毒的外加剂应在容器上有明显标志,防止误用中毒。施工配合比:例:设计配合比为下表:设计配合比材料名称水水泥细骨料粗骨料每m3用量(kg)1904207561084重量比0.451.001.802.58 经实测现场砂为中砂,含水率为3%,石子为1-3碎(卵)石,含水率为1%,换算成施工配合比为:施工配合比材料名称水水泥细骨料粗骨料每m3用量(kg)155.44207791109重量比0.371.001.8542.64以350搅拌机为例,根据每3包水泥(每包50kg)为一盘,每盘料配比为:每盘配合比材料名称水水泥细骨料粗骨料每盘3用量(kg)55.5150278.1396重量比0.371.001.8542.64每盘用量55.5kg3包二斗车139kg/车三斗车132kg/车3)主要机械及工具准备略。4)作业条件:混凝土浇筑前木模板应充分浇水润湿,并用松软材料堵孔嵌缝;金属模板应刷隔离剂。剪力墙及柱根部的松散混凝土及支模前剔掉清净,模板内的杂物应清除干净。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隐蔽验收,隐蔽验收各项记录和图示必须有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签字、盖章,并有结论性意见。安装工程与土建应密切配合,并应相互创造施工条件。水、电、气、风和设备安装的预埋部分,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安装完毕,并作好记录,浇筑中不得移动、损毁或埋没。检查电源、线路,并做好夜间施工照明的准备。搭设好浇筑混凝土必须的脚手架和马道,铺设好材料及混凝土运输的临时道路,确保施工现场运输通道畅通。3、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拆模2)施工要求:混凝土搅拌:A 准备工作:a 在配料、搅拌地点应设置施工配合比标示牌,测定砂、石含水率,相应调整水的用量。雨后必须重新测定砂、石含水率。b 配料使用的容器、车辆等,应称出自重,并在明显部位标出。c 计量系统,必须经过检定,并取得合格证书。使用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校正。各种衡器的检定周期为半年,电子称的检定周期为三个月。d 每班开始搅拌前,对搅拌机应进行空车试运转。待运转正常,加入清水运转35转,润湿搅拌筒内壁,再上料搅拌。每班工作完毕,宜用石子加清水投入搅拌筒内,运转数次后卸出,再用清水将搅拌筒外壳,内壁及叶片清洗干净。 B 配料计量与调整:a 混凝土搅拌中必须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未经试验人员同意严禁随意加减用水量。b 搅拌时采用袋装水泥时,应抽查10袋水泥的平均重量,并以每袋水泥的实际重量,按设计配合比确定每盘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 c 对粉状的外加剂和掺合料,宜按施工配合比每盘的用量,预先在外加剂和掺合料存放的仓库中进行计量,并以小包装运到搅拌地点备用;液态外加剂应随用随搅拌,并用比重计检查其浓度,宜用量筒计量。d 搅拌第一罐混凝土时,应按配合比增加5%10%的水泥和细骨料,以弥补搅拌筒内壁及叶片粘附的水泥砂浆;或采用减少粗骨料5%10%的方法。e 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材料名称水泥、掺合料粗、细骨料水、外加剂允许偏差2%3%2%注: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计量应按重量计,水和液体外加剂可按体积计。C 混凝土搅拌投料顺序:a 水(80%)砂、石子、水泥最后补入剩余20%的水。b 强制式搅拌机:如系底部出料,则不得先加水。应将砂、石、水泥全部投入后,同时开启水阀。D 搅拌时间:普通混凝土应搅拌至各种材料混合均匀、颜色一致为止,自全部材料投入搅拌筒中至出料止,其延续搅拌的最短时间应符合下表(见下页)要求: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s)混凝土坍落度(mm)搅拌机类型搅拌机容积(L)小于250250500大于500小于及等于30自落式90120150强制式6090120大于30自落式6090120强制式606090注: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E 测定坍落度: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应在搅拌地点或浇筑地点进行。每工作班至少测定两次(上、下午各一次),并应作好坍落度测定记录。F 外加剂掺用注意事项:a 液体外加剂宜与水拌合均匀后,随同水一起加入搅拌筒内。也可在加水的同时直接从进料口投入搅拌筒内,但此时应增加搅拌时间3060s。b 粉状外加剂宜与水泥、骨料同时加入搅拌筒内,但不得混入结块。如外加剂掺量较小,宜先配制成溶液,按液体外加剂方法投入。c 固体外加剂应先配制成溶液或磨成粉状,再按上述方法加入。d 外加剂溶液在使用过程中,应防止沉淀、结晶或浓度不均。有条件的单位可设置包括称量、稀释、搅拌、计量、投料等系统的外加剂专用装置。混凝土运输:A 运输时间:混凝土应以最少的转运次数和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混凝土搅拌机中卸出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下表规定: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气 温延续时间(min)采用搅拌车采用其他运输设备C30C30C30C30251209090752590606045注:掺用外加剂或采用快硬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应按试验确定。 B 运输容器应不吸水、不漏浆,用前浇水冲洗,装料不宜太满(以防外溢),并应及时清理容器内粘附的混凝土残渣。混凝土浇筑:A 一般规定:a 按施工技术方案要求检查坍落度,并作好记录。b 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浇筑楼板时,不应超过1m;浇筑柱、墙等竖向构件时,不应超过3m。如超过时,应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下落。c 浇捣人员应随时注意钢筋的位置和保护层的厚度,并设专人负责经常检查钢筋是否踩塌,模板、支架、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等是否移动,如发现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修复。d 混凝土应分层分段浇筑,采用插入时振捣器时浇筑层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不超过500mm;采用平板式振动器时浇筑层厚度为200mm。e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下表规定,若超过规定时间必须设置施工缝。施工缝应按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进行处理。混凝土运输、浇筑和间歇的时间(min)混凝土强度等级气温()2525C30C30210180180150注:当混凝土中掺有促凝和缓凝型外加剂时,其允许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B 混凝土取样:a 混凝土试样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I 每100盘,但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II 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注:预拌混凝土应在预拌混凝土厂内按上述规定取样,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后,尚应按本条的规定抽样检验。b 每组三个试件应在同一盘混凝土中取样制作。其强度代表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I 取三个试件强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每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II 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15%时,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III 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15%时,该组试件的强度不应作为评定的依据。C 框架及剪力墙砼浇筑:a 层段划分:竖直方向以结构层分层;水平方向以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或设计允许留缝处分段;混凝土浇筑可分层分段进行。b 框架和剪力墙浇筑顺序:在每一层中,应先浇筑竖向结构(墙和柱),后浇筑横向结构(梁和板)。一排柱的浇筑顺序宜从两段开始,向中间推进,避免产生横向推力。c 柱浇筑:I柱混凝土浇筑前底部应先填铺50100m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II 柱高在3m之内,可在柱顶直接下料浇筑;柱高超过3m,可采用串桶、溜管、振动溜管下落浇筑,或在模板侧面开浇筑孔(门子洞)安装斜溜槽分段浇筑。 III 凡振动棒的软管长度能达到的部位,宜从顶端插入振捣。柱混凝土应分层振捣,每层厚度不大于500mm,边投料边振捣(可先将振动棒插入柱底部,开启振动棒振动,再投入混凝土)。为了消除气泡,可在柱模外由下而上用木槌辅助敲击。IV 浇筑完毕,应随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d 剪力墙浇筑:I 浇筑前底部填铺水泥砂浆层的规定,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及模板侧面开浇筑孔(浇筑孔应分散均匀)的规定,混凝土振捣的规定均与柱浇筑规定相同。II 墙体浇筑混凝土时应用铁锹或混凝土输送泵管均匀入模,不应用吊斗直接灌入模内。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0mm左右,分层浇筑和振捣。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连续浇筑,如必须间歇,间歇时间不超过2h。墙体是缝宜留置在恶魔内窗洞口上1/3范围内,当采用大模板时宜留置在纵横墙的交接处,墙应留垂直施工缝,接搓处混凝土应振捣密实。III 柱、墙连为一体的混凝土浇筑时,如柱、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时,可同时浇筑;当柱、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时,宜先浇筑混凝土等级高的柱,后浇筑混凝土强度低的墙,保持柱混凝土高出0.5m高差上升,浇至定部时与柱浇筑平齐。浇筑时应始终保持高强度等级柱的混凝土侵入低强度等级墙的混凝土大于0.5m的要求。IV 墙体洞口浇筑混凝土时,应使洞口两侧混凝土高度大体一致。振捣时,振动棒应距洞边300mm以上,从两侧同时振捣,以防止洞口模板产生位移和偏斜。混凝土浇筑顺序为先浇筑窗台以下部位,后浇筑窗间墙,大洞口下部模板应开口并补充浇筑和振捣。V 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预定标高线,将表面找平。e 中间停歇:对于较高的竖向构件,混凝土应经过初步沉实阶段,在施工中间歇4090min。f 顶段停歇: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应停歇11.5h,再浇筑与其相连的梁和板。g 剪力墙、薄墙、柱等狭深构件,混凝土浇筑至顶部时会积聚大量水泥砂浆或水泥浆而使混凝土强度降低,浇筑至顶部500mm处,宜采用减少配合比用水量的混凝土浇筑。h 梁板浇筑:I 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段或从两段向中间用赶浆法进行,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阶梯型浇筑,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II 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浇筑节点混凝土宜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动棒振捣,或将振动棒头改用片式并辅以人工捣固配合。III 浇筑板混凝土时,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动器垂直浇筑方向振捣,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木抹子抹平。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木抹子找平。浇筑板混凝土时严禁用振动棒摊铺混凝土。IV 当柱与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差一级时,梁、柱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可随楼板混凝土同时浇筑;当柱与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差二级以上时,应先浇筑节点混凝土,强度与柱相同,其部位要求见下图(见下页),必须在节点混凝土初凝前浇筑梁板混凝土。i 梁板浇筑方向:I 单梁:宜从跨中开始,到两端支座结束;或从一端开始,到另一端结束。II 两跨连续梁:从两端支座处同时开始,于中间支座处汇合。III 多跨连续梁:宜同时从两端跨开始,向中间跨推进,并于中间跨结束。IV 板:应从短边的一方开始,沿长边方向平行推进。V 肋型楼盖:宜沿次梁方向平行向前浇筑。j 楼梯段浇筑: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施工缝的留置A 基础砼浇筑:a 较小的设备基础:一般应分层浇筑,不留施工缝,每层混凝土的厚度为300500mm。b 较大的设备基础:较大设备基础的施工方法参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在设备基础的地脚螺栓范围内,留置施工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水平施工缝必须留在低于地脚螺栓底部处,其距离应大于150mm。当地脚螺栓直径小于30mm时,水平施工缝可以留在不小于地脚螺栓埋入混凝土部分总长度的3/4处。垂直施工缝应留在距离地脚螺栓中心线大于250mm处,并不得小于5倍螺栓的直径。B 柱基(含承台):除在顶部留置施工缝外,一个柱基应一次浇筑完毕,不得留置施工缝。C 墙基施工缝留置原则:a 当墙高度在500mm以内时,留成垂直于墙轴线的平面;当高度大于500mm时,应坐成阶梯形,高宽比不大于0.5,见下图(a)b 施工缝不宜留在基底标高改变处和纵横墙基平面相交处,宜错开500mm以上留置,见下图(b)及(c)D 梁、墙、板、柱施工缝留置原则:a 柱应留水平施工缝;b 梁、墙和板应留垂直施工缝c 当在梁、墙的高度和板的厚度范围内留置水平施工缝时,应按设计要求处理。d 柱与基础之间,应留在基础的顶面;e 柱与楼板之间,应留在楼层结构的表面;若在楼板下大梁留施工缝,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f 柱与梁,梁柱同时浇筑时,应留在梁的上面;梁柱分开浇筑时,应留在梁的下面和梁的上面;g 无梁楼板,应留在无梁楼板的上面和柱帽的下面;h 单向板,可留在平行于短边的任何位置;i 肋型楼盖,应留在次梁跨度1/3范围内,梁板贯通成直线并与主梁相平行;j 楼梯段,应留在上三步或下三步的位置。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 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b 覆盖养护时,可用轻质、多孔、吸水且廉价的材料,如塑料薄膜、草帘围席、木屑、砂子等;c 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d 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e 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f 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g 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h 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i 混凝土表面不边浇水或使用塑料布时,宜涂刷养护剂;j 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温控措施。六、土方回填:(一)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