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工安全知识培训》PPT课件.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67691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50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焊工安全知识培训》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焊工安全知识培训》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焊工安全知识培训》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 3 27 1 焊工安全知识培训 安环管理部 2020 3 27 2 焊接操作人员属特殊工种人员 须主管部门培训 考核合格 掌握操作技能和有关安全知识 发给操作证件 持证上岗作业 未经培训 考核不合格者不准上岗作业 2020 3 27 3 主要内容 1 焊接的实质2 焊接作业存在的不安全因素3 焊接场地的安全检查4 电焊机使用常识及安全要点5 焊接安全管理6 登高焊割作业安全措施7 中毒事故及其防止措施8 焊接作业法律法规 2020 3 27 4 1 焊接的实质 焊接是指通过适当的物理化学过程使两个分离的金属物体 同一种或异种金属 产生原子 或分子 间结合而连接成一体的连接方法 切割则是焊接作业中不可缺少的下料工序 它是将整块材料分割成所需要的形状和大小的加工方法 2020 3 27 5 2 焊接作业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在焊接作业中 存在污染和不安全因素 会产生弧光辐射 有害粉尘 有毒气体 高频电磁场 射线和噪声等污染 操作人员需要与各种易燃易爆气体 压力容器及电气设备等相接触 还有高处焊接作业及水下焊接等 会引起火灾 爆炸 触电 烫伤 急性中毒和高处坠落等事故 造成操作人员尘肺 慢性中毒 血液疾病 眼疾和皮肤病等职业病 严重地危害着焊接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还会造成国家财产的重大损失 2020 3 27 6 3 焊接场地的安全检查 1 焊接场地检查的必要性由于焊接场地不符合安全要求造成火灾 爆炸 触电等事故时有发生 破坏性和危害性很大 要防患于未然 必须对焊接场地进行检查 2020 3 27 7 2 焊接场地检查的内容 1 检查焊接与切割作业场地的设备 工具 材料是否配列整齐 2 检查焊接场地是否保持必要的通道 3 检查所有气焊胶管 焊接电缆线是否互相缠线 4 检查气瓶用后是否已移出工作场地 5 检查焊工作业面积是否足够 工作场地要有良好的自然采光或局部照明 6 检查焊割场地周围10m范围内 各类可燃易燃物品是否清除干净 对焊接切割场地检查要做到 仔细观察环境 针对各类情况 认真加强防护 2020 3 27 8 1 交流电焊机是一个结构特殊的降压变压器 空载电压为60 80V 工作电压为30V 功率20 30kW 二次线电流为50 450A 电源电压380V和220V 2 直流电焊机是用一台三相电动机带动一台结构特殊的直流发电机 硅整流式直流电焊机是利用硅整流元件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 焊机二次线空载电压为50 80V 工作电压为30V 焊接电流为45 320A 焊机功率为12 30kW 电源电压380V和220V 4 电焊机使用常识及安全要点 2020 3 27 9 3 交 直流电焊机应空载合闸启动 直流发电机式电焊机应按规定的方向旋转 带有风机的要注意风机旋转方向是否正确 4 电焊机在接入电网时须注意电压应相符 多台电焊机同时使用应分别接在三相电网上 尽量使三相负载平衡 5 电焊机需要并联使用时 应将一次线并联接入同一相位电路 二次侧也需同相相连 对二次侧空载电压不等的焊机 应经调整相等后才可使用 否则不能并联使用 2020 3 27 10 6 焊机二次侧把 地线要有良好的绝缘特性 柔性好 导电能力要与焊接电流相匹配 宜使用YHS型橡胶皮护套铜芯多股软电缆 长度不大于30m 操作时电缆不宜成盘形状 否则将影响焊接电流 7 多台焊机同时使用时 当需拆除某台时 应先断电后在其一侧验电 在确认无电后方可进行拆除工作 8 所有交 直流电焊机的金属外壳 都必须采取保护接地或接零 接地 接零电阻值小于4 2020 3 27 11 9 焊接的金属设备 容器本身有接地 接零保护时 焊机的二次绕组禁止设有接地或接零 10 多台焊机的接地 接零线不得串接接入接地体 每台焊机应设独立的接地 接零线 其结点应用螺丝压紧 11 每台电焊机须设专用断路开关 并有焊机相匹配的过流保护装置 一次线与电源接点不宜用插销连接 其长度不得大于5m 且须双层绝缘 2020 3 27 12 12 电焊机二次侧把 地线需接长使用时 应保证搭接面积 接点处用绝缘胶带包裹好 接点不宜超过两处 严禁使用管道 轨道及建筑物的金属结构或其他金属物体串接起来作为地线使用 13 电焊机的一次 二次接线端应有防护罩 且一次接线端需用绝缘带包裹严密 二次接线端必须使用线卡子压接牢固 14 电焊机应放置在干燥和通分的地方 水冷式除外 露天使用时其下方应防潮且高于周围地地面 上方应设防雨棚和有防砸措施 2020 3 27 13 交流电焊机安全操作规程 1 焊接操作及配合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并必须采取防止触电 高空坠落 瓦斯中毒火灾等事故的安全措施 2 现场使用的电焊机 应设有防雨 防潮 防晒的机棚 并应装设相应的消防器材 3 焊接现场10M范围内 不得堆放油类 木材 氧气瓶 乙炔发生器等易燃 易爆物品 4 使用前 应检查并确认初 次级线接线正确 输入电压符合电焊机的铭牌规定 接通电源后 严禁接触初级线路的带电部分 初 次级接线处必须装有防护罩 5 次级抽头联接铜板应压紧 接线柱应有垫圈 合闸前 应详细检查接线螺帽 螺栓及其他部件并确认完好齐全 无松动或损坏 接线柱处均有保护罩 2020 3 27 14 交流电焊机安全操作规程 6 多台电焊机集中使用时 应分接在三相电源网络上 使三相负载平衡 多台焊机的接地装置 应分别由接地极处引接 不得串联 7 移动电焊机时 应切断电源 不得用拖拉电缆的方法移动焊机 当焊接中突然停电时 应立即切断电源 8 严禁在运行中的压力管道 装有易燃易爆物的容器和受力构件上进行焊接 9 焊接铜 铝 锌 锡 铅等有色金属时 必须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 焊接人员应戴防毒面具或呼吸滤清器 10 在容器内施焊时 必须采取以下的措施 容器上必须有进 出风口 并设置通风设备 容器内的照明电压不得超过12V 焊接时必须有人在场监护 严禁在已喷涂过油漆或胶料的容器内焊接 2020 3 27 15 交流电焊机安全操作规程 11 焊接预热件时 应设挡板隔离预热焊件发出的辐射热 12 高空焊接时 必须挂好安全带 焊件周围和下方应采取防火措施并有专人监护 13 电焊线通过道路时 必须架高或穿入防护管内埋设在地下 如通过轨道时 必须从轨道下面穿过 14 接地线及手把线都不得搭在易燃 易爆和带有热源的物品上 接地线不得接在管道 机床设备和建筑物金属构架或铁轨上 绝缘应良好 机壳接地电阻不大于4 15 雨天不得露天电焊 在潮湿地带工作时 操作人员应站在铺有绝缘物品的地方并穿好绝缘鞋 2020 3 27 16 交流电焊机安全操作规程 16 长期停电用的电焊机 使用时 须用摇表检查其绝缘电阻不得低于0 5M 接线部分不得有腐蚀和受潮现象 17 电焊钳应有良好的绝缘和隔热能力 电焊钳握柄必须绝缘良好 握柄与导线连结应牢靠 接触良好 连结处应采用绝缘布包好并不得外露 操作人员不得用胳膊夹持焊钳 18 清除焊缝焊渣时 应戴防护眼镜 头部应避开敲击焊渣飞溅方向 19 在负荷运行中 焊接人员应经常检查电焊机的的升温 如超过A级60 B级80 时 必须停止运转并降温 20 作业结束后 清理场地 灭绝火种 消防焊件余热后 切断电源 锁好闸箱 方可离开 2020 3 27 17 直流电焊机安全操作规程 1 新机使用前 应将换向器上的污物擦干净 使换向器与电刷接触良好 2 起动时 检查转子的旋转方向应符合焊机标志的箭头方向 3 起动后 应检查电刷和换向器 如有大量火花时 应停机查明原因 经排除后 方可使用 4 数台焊机在同一场地作业时 应逐台启动 并使三相载荷平衡 5 根据工作特性材料厚度与相当的焊条大小 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源 6 禁止用金钢砂布研磨换向器 7 焊面运转时 必须经常注意电刷与换向器间的火花情况 如果发生环火或大量针头状火花时 特别是带黄色的 则表示换向器有毛病 应立即检修 8 必须严格注意电刷盒应离开换向器表面2 3mm 随着换向器的磨损 刷盒位置应做适当调整 2020 3 27 18 1 焊接操作人员属特殊工种人员 须经主管部门培训 考核合格 掌握操作技能和有关安全知识 发给操作证件 持证上岗作业 未经培训 考核合格者 不准上岗作业 2 电焊作业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 穿绝缘鞋和白色工作服 使用护目镜和面罩 高空危险处作业 须挂安全带 施焊前检查焊把及线路是否绝缘良好 焊接完毕要拉闸断电 3 焊接作业时须配置灭火器材 应有专人监护 作业完毕 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观察 确认无引火点后 方可离去 5 焊接安全管理 2020 3 27 19 4 焊工在金属容器内 地下 地沟或窄沟 潮湿等处施焊时 要设监护人员 其监护人必须认真负责 坚守工作岗位 且熟知焊接操作规程和应急抢救方法 需要照明的其电源电压应不高于12V 5 夜间工作或在黑暗处施焊应有足够的照明 在车间或容器内操作要有通风换气或消烟设备 6 焊接压力容器和管道 需持有压力容器焊接操作合格证 7 施工现场焊 割作业须执行 用火证制度 并要切实做到用火有措施 灭火有准备 施焊时有专人监护 施焊完毕后 要留有充分时间观察 确认无复燃的危险后 方可离去 2020 3 27 20 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1 必须遵守焊 割设备一般安全规定及电焊机安全操作规程 2 焊接前应检查焊接设备 工具 防护用品是否齐全完好 工作地点是否符合要求 3 电焊机外壳 必须接地良好 其电源的装拆应由电工进行 4 电焊机要设单独的开关 开关应放在防雨的闸箱内 拉合时应戴手套侧向操作 5 焊钳与把线必须绝缘良好 连接牢固 更换焊条应戴手套 在潮湿地点工作 应站在绝缘胶板或木板上 2020 3 27 21 6 严禁在带电和带压力的容器上或管道上施焊 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 7 焊接贮存过易燃 易爆 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 必须清除干净 并将所有孔口打开 8 在密闭金属容器或大口径管道内焊接或切割时 容器必须可靠接地 应有良好的通风和排除有毒烟尘的装置 并应有人监护 严禁向容器合管道内输入氧气 9 容器内使用电压为12V手提灯 容器外应设专人配合施工并做好安全监护 10 焊接预热工件时 应有石棉布或档板等隔热措施 2020 3 27 22 11 把线 地线禁止与钢丝绳接触 更不得用钢丝绳索或机电设备代替零线 所有地线接头 必须连接牢固 12 更换场地移动把线时 应切断电源并不得手持把线爬梯登高 13 清除焊渣或采用电弧气刨清根时 应戴好防护眼镜或面罩 防止铁渣飞溅伤人 14 多台焊机在一起集中施焊时 焊接平台或焊件必须接地 并应有隔光板 2020 3 27 23 15 钍钨板要放置要密闭铅盒内 磨削钍钨板时 必须戴手套 口罩 并将粉尘及时排除 16 二氧化碳气体预热器的外壳应绝缘 端电压不应大于36V 17 雷雨时 应停止露天焊接作业 18 施焊场地周围应清除易燃易爆物品 或进行覆盖 隔离 19 工作时注意 以免火花及熔渣随风飘落而引起火灾 焊条头不得随意乱丢 应收回交库 做到文明施工 20 工作结束应切断焊机电源 并检查工作地点 确认无起火危险后 方可离开 2020 3 27 24 气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1 必须遵守焊 割设备一般安全规定及气焊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2 施焊场地周围应清除易燃易爆物品 或进行覆盖 隔离 必须在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扩散区施焊时 应经有关部门检试许可后 方可进行3 氧气瓶 乙炔瓶 氧气 乙炔表及焊割工具上 严禁沾染油脂 4 压力表 安全阀应定期校验 5 氧气瓶 乙炔瓶间距不得小于5米 氧气瓶 乙炔瓶距明火距离不小于10米 点火时 焊割枪口不准对人 正在燃烧的焊 割炬不得放在工件和地面上 2020 3 27 25 6 氧气瓶 乙炔瓶应有防震胶圈 旋紧安全帽 避免碰撞和剧烈震动 并防止曝晒 7 乙炔气管用后需清除管内积水 胶管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冻结时 应用热水加热解冻 不准用火烤 8 不得手持连接胶管的焊枪爬梯 登高 9 严禁在带压的容器或管道上焊 割 带电设备应先切断电源 10 工作完毕 应将氧气瓶 乙炔气瓶阀关好 拧上安全罩 检查操作场地 确认无着火危险 方准离开 11 氧气瓶 乙炔气瓶分开贮放在通风良好的库房内 吊运时应用吊篮 工地搬运时 严禁在地面上滚 应轻抬轻放 12 焊 割作业人员从事高处 水上等作业 必须遵守相应的安全规定 2020 3 27 26 1 登高焊割作业应根据作业高度及环境条件定出危险区范围 一般在地面周围10m内为危险区 禁止在作业下方及危险区内存放可燃 易燃物品及停留人员 在工作工程中应设有专人监护 作业现场必须备有消防器材 2 登高焊割作业人员必须戴好符合规定的安全帽 使用标准的防火安全带 安全带应符合GB6095 1985 安全带 的要求 长度不超过2m 穿防护胶鞋 安全带撒谎那嘎的安全绳的挂钩应挂了牢 6 登高焊割作业安全措施 2020 3 27 27 3 登高焊割作业人员应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梯子 4 登高焊割作业所使用的工具 焊条等物品应装在工具袋内 应防止操作时落下伤人 不得在高处向下抛掷材料 物料或焊条头 一面砸伤 烫伤地面工作人员 5 登高焊割作业不得使用带有高频振荡器的焊接设备 登高作业时 禁止把焊接电缆 气体胶管及钢丝绳等混绞在一起 或缠在焊工身上操作 在高处接近10kV高压线或裸导线排时 水平 垂直距离不得小于3m 在10kV以下的水平 垂直距离不得小于1 5m 否则必须搭设防护架或停电 并经检查确无触电危险后 方可操作 2020 3 27 28 6 登高焊割作业应设专人监护 如有异常 应立即采取措施 7 登高焊割作业结束后 应整理好工具及物件 防止坠落伤人 此外 还必须仔细检查工作地及下方地面是否留有火种 确认无隐患后 方可离开现场 8 患有高血压 心脏病 精神病 癫痫病者以及医生认为不宜登高作业的人员 应禁止进行登高焊割作业 9 六级以上大风 雨 雪及雾等气候条件下 禁止登高焊割作业 10 酒后或安全条件不符合要求时 不能登高焊割作业 2020 3 27 29 1 气焊气割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有毒气体 蒸气和烟尘 2 在狭小的作业空间焊接有涂层 如涂漆 塑料或镀铅 锌等 的焊件时 由于涂层物质在高温作用下蒸发或裂解形成有毒气体和有毒蒸汽等 3 在有毒介质的容器或环境中焊接时 没有采取通风和个人防护措施时 造成急性中毒 4 液化石油气和乙炔中有硫化氢 磷化氢 会引起中毒 7 中毒事故及其防止措施 2020 3 27 30 5 气焊铅时 会产生铅蒸汽 引起铅中毒 气焊黄铜时 会产生锌蒸汽 引起锌中毒 气焊铝及铝合金时 要用铝气焊溶剂 会产生氟化物烟尘 也引起急性中毒 6 空气中乙炔和液化石油气浓度较高时 也会引起中毒 7 为了防止中毒事故 应加强焊割工作场地 尤其时狭小的密闭空间 的通风措施 在封闭容器 罐 桶 舱室中焊接 切割时 应先打开施焊工作物的孔 洞 使内部空气流通 以防焊工中毒 必要是应由专人监护 2020 3 27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 焊接与切割安全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电焊与气焊部分 8 焊接作业法律法规 2020 3 27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关于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资格的规定 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 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方可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由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 第八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未改正的 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可以并处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 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上岗作业的 2020 3 27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 特种作业对操作者本人 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 称特种作业 特种作业范围 电工作业 锅炉司炉 压力容器操作 起重机械作业 爆破作业 金属焊接 气割 作业 煤矿井下瓦斯检验 机动车辆驾驶 机动船舶驾驶 轮机操作 建筑登高架设作业 符合本标准基本定义的其他作业 2020 3 27 34 复审 取得操作证的特种作业人员 必须定期进行复审 复审期限 除机动车辆驾驶和机动船舶驾驶 轮机操作人员 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外 其他特种作业人员两年进行一次 复审内容 复试本种作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 进行体格检查 对事故责任者检查 2020 3 27 35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 年龄满18周岁 二 身体健康 无妨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三 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具备相应工种的安全技术知识 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成绩合格 四 符合相应工种作业特点需要的其他条件 2020 3 27 36 第十四条特种作业操作证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制作 并由省 自治区 直辖市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或其委托的地 市级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签发 特种作业操作证在全国通用 第十五条特种作业操作证 每2年复审1次 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的 经用人单位进行知识更新教育后 复审时间可延长至每4年1次 第十六条特种作业操作证复审由特种作业人员本人或用人单位在有效期内提出申请 由当地的考核 发证单位负责审验 2020 3 27 37 第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由发证单位收缴其特种作业操作证 一 未按规定接受复审或复审不合格的 二 违章操作造成严重后果或违章操作记录达3次以上的 三 弄虚作假骗取特种作业操作证的 四 经确认健康状况已不适宜继续从事所规定的特种作业的 第二十五条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 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 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2020 3 27 38 焊接与切割安全 1范围2引用标准3总则4人员及工作区域的防护5通风6消防措施 2020 3 27 39 7封闭空间内的安全要求8公共展览及演示9警告标志10氧燃气焊接及切割安全11电弧焊接及切割安全12电阻焊安全13电子束焊接安全 2020 3 27 40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电焊与气焊部分 第419条未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不准进行焊接工作 焊接锅炉承压部件 管道及承压容器等设备的焊工 必须按照锅炉监察规程 焊工考试部分 的要求 经过基本考试和补充考试合格 并持有合格证 始可允许工作 第436条在室内或露天进行电焊工作 必要时应在周围设挡光屏 防止弧光伤害周围人员的眼睛 第437条在潮湿地方进行电焊工作 焊工必须站在于燥的木板上 或穿橡胶绝缘鞋 2020 3 27 41 第445条电焊工应备有下列防护用具 1 镶有滤光镜的手把面罩或套头面罩 2 干燥的帆布手套 3 橡胶绝缘鞋 4 清除焊渣用的白光眼镜 防护镜 2020 3 27 42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