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质量检测说明.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147446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语文质量检测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质量检测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质量检测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语文质量检测说明小学语文六年级质量检测是在市教育局的统一安排下进行的。主要是检查学生六年来语文学科的学习状况,考试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要求,以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为基础,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较全面的检测。一、命题原则1、基础性。以合格考试为目标,着力加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的考查,在基础考查之上适度拓展,以课内所学为主,兼顾课外。2、全面性。命题范围涉及拼音、汉字、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等语文基础知识,考查学生的听、读、写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语文学习方法的应用,适当考一些古诗词、古文。3、综合性。命题强调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相关的基础知识综合起来考查,在考查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考查基本能力、学习语文的方法,以及学生灵活掌握的情况。4、实践性。语文强调积累、理解、运用,这三者体现在卷面上适当地以运用为主,创设情景,考查学生是否学会所学知识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灵活运用。5、适度性。虽然考试是合格性考试,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差异,因此命题关注难易系数的比例,比例为1:1:8(难题/中等/基础题),不出偏题、怪题、超标题。6、稳定性。遵循近年来命题改革的方向,试卷结构、题型基本保持稳定。二、命题范围考试命题范围是语文S版新课标小学语文教材,因为六年级要完成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所有任务,因此,考试范围主要集中在五、六年级,重点在六年级下册。考虑到语文是一门语言积累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各年级内容都有所涉及,但是占的比例很小。各年级分值约为六下70%,其它年级30%。三、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四、试卷结构 试卷从“积累与运用”、“阅读与理解”、“口语交际及习作”三大领域进行编制。各部分的分值比例约为30%35%、25%30%、3540%。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35%)包括字、词、句、段、标点符号。主要考查字、词、句、段的构成、理解、运用以及能力的形成。试卷分为字词积累和句子练习二个板块。1、字词积累字包括字音、字形、字义、识字能力的考查。字音的考查一般包括看拼音写词语、选择正确的字音以及多音字、同音字等题型;字形即字的构成,如找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形近字组词,或者给出偏旁加部首变成不同的形近字等题型;字义即字的意思,一般考查字在不同的语境中的不同意思;识字能力的考查学生使用工具书识字的能力,一般是通过查字典的形式来完成。词也包括词的构成、理解和运用,词的构成考查形式比如补充词语等,对词的理解运用包括词语搭配,选词填空,以及根据词的语义色彩归类、反义词、近义词等等。按照我市历年的命制原则,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本次考试仍然会单独设置3分左右的书写题。2、句子练习句子主要包括各种句式练习和造句,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如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病句修改、把句子写具体、缩句、反问改陈述、陈述改反问、转述、词语排列成句、双重否定以及关联词在句子中的使用等等。标点符号要求体会顿号、逗号、分号、句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和引号的一般用法。段是篇章的基本组成部分,对段的考查融合在阅读与理解部分。第二部分:阅读与理解(25%30%)包括“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两个板块。1、课内阅读“课内阅读” 以六年级下册教材要求背诵的精彩语段、古诗文、格言警句、俗语为主,主要考查对精读语段的内容、关键词句的理解,以及对文段的表达手法的领悟、思想情感的体会;文言文、古诗词考察学生对词、句子基本意思的理解,对诗歌描述情景的想象,对作品情感的体会。 2、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主要是考查现代文的阅读能力(包括说明性文章和文学类作品)。第三部分:综合实践(口语交际)及习作(3540%)1、综合实践(口语交际)主要考查学生在交流中是否能抓住要点,清楚、明白、简炼、有条理的表达,并能正确使用礼貌用语。2、习作 习作主要考查小学阶段各单元训练过的习作形式,侧重56年级教材。要求学生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质量检测说明一、指导思想:小学六年级质量检测品德与社会命题以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发挥品德课程的育人功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不仅关注知识的掌握,而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度。引导教师转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二、命题原则检测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道德和社会认知、判断、行为,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1、以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和河北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为依据。2、命题既体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更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灵活运用。三、题型及分值1、题型:填空、判断、选择、连线、辨析、列举、简答、材料分析等。2、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毕业测试分值为100分。四、命题范围按现行教材的教学要求,学生应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浅显的生活常识及应有的道德常规。重点河北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下册。其中上册占学科总分值的30%,下册占70%。1、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2、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3、知道近代我国遭受过列强的侵略以及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敬仰民族英雄和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感受和平的美好,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影响,热爱和平。4、知道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5、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技要为人类造福,崇尚科学,反对迷信。6、初步了解一些人类的文化遗产,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7、知道我国加入的一些主要国际组织和国际公约,了解这些国际组织的作用。知道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日益增强。8、知道世界的大洲、大洋的名称和位置;知道世界上主要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生活习俗、传统节日、服饰、饮食。9、初步了解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知道自己能做那些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事。10、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应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能够用法律保护自己,过积极、健康的生活。附:示例样卷一、填空题。(20分)1、世界上的四大人种中,黄种人主要分布在 ,黑种人主要分布在 和 ,白种人主要分布在 、 、 和 的部分地区。2、文字的变迁经过:甲骨文 楷书。3、 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第 个成员国。4、地球是世界惟一的家园。爱地球爱自然就是 、 、爱我们自己。人类只有把自身当做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与动物、植物 ,才能长久地 。5、我国的矿山、森林、土地、水等许多资源都是非常丰富的,但资源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矿产储量居世界第_位,人均第53位;河流流量居世界第6位,人均第_位;耕地面积居世界第_位,人均第67位;森林面积居世界第5位,人均第_位。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20分)1、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是太阳。( )2、我们吃的胡萝卜、黄瓜、大蒜、葡萄、石榴、核桃等蔬菜水果和肉果都是经过丝绸之路传过来的。( )3、日本文字中至今还借用中国汉字。( )4、加拿大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5、世界很大,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种族都是平等的。( )6、印地安文明是以商业文明开始的。( )7、提出“中国具备生成和储藏石油的条件”理论的是我国科学家邓稼先。( )8、中国的电器产品已出口到90多个国家和地区。( )9、一颗纽扣电池弃入大自然中,可以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 )10、四大洋中面积是大的是大西洋。(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15小题为单选题,610小题为多选题)(20分)1、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东方红一号 B嫦娥一号 C神州一号2、西欧、北美人通过( )互致问候。A行碰鼻子礼 B行鞠躬礼 C拥抱3、( )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著名使者。A郑成功 B郑和 C张骞4、欧洲文明最早出现曙光的( )。 A古希腊 B古罗马 C古印度5、( )统一了中国文字。A秦始皇 B仓颉 C黄帝6、最著名的青铜器是中国的(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金属器皿7、我国是最早种植( )的国家。A棉花 B粟 C水稻8、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 )。A思想家 B 政治家 C 教育家9、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都有( )的习俗。A吃粽子 B吃月饼 C划龙舟 10、三峡水利工程坐落在湖北宜昌三斗坪,主要由()几部分组成,于 2009年全部建成。A大坝B水电站C通航建筑物四、连线题。(10分)1、大食 朝鲜新罗 阿拉伯地区波斯 朝鲜半岛天竺 印度高丽 伊朗2、欧洲联盟新加坡石油输出国组织中国 世界贸易组织比利时布鲁塞尔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奥地利维也纳国际竹藤组织日内瓦五、列举题。(15分)1、我国在南极大陆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有哪些?2、古代印度为人类做出了哪些贡献?3、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个人行为?六、简答题。(15分)1、一棵大树的综合价值有哪些?2、赤道依次穿过哪几个大洲和大洋?3、怎样了解本地区各种资源开采和利用的现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