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004725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赵海涛衡水学院 第十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 产品市场的均衡 本章导读 上一章讨论国民收入的核算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讨论要达到有效均衡的GDP水平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这就是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 我们首先从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入手 逐渐增加复杂性 最后直到跟我们的现实生活比较接近的程度 通过本章的学习 你应当能够 理解均衡产出的概念掌握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学会利用凯恩斯交叉图进行国民收入决定的分析理解乘数的概念 英 凯恩斯 1883 1946 凯恩斯是英国经济学家 现代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 因开创了经济学的 凯恩斯革命 而称著于世 被后人称为 宏观经济学之父 最主要的著作是1936年出版的 就业 利息和货币通论 20世纪40年代以后 凯恩斯主义开始大行其道 因为凯恩斯认为需求决定供给 主张政府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 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法 萨伊 1767 1832 萨伊是古典自由主义的经济学思想创始人 他最主要的著作是1803年出版的 政治经济学概论 在凯恩斯理论出现以前100多年间 传统西方经济学信奉萨伊定律 萨伊定律的核心思想是 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 哈耶克是奥地利出生的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 以坚持自由市场资本主义 反对社会主义 凯恩斯主义和集体主义而著称 哈耶克是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 1974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代表作有 通往奴役之路 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 等 奥 哈耶克 1899 1992 凯恩斯和萨伊思想的区别在于是供给决定需求 还是需求决定供给 凯恩斯和哈耶克思想的区别在于市场能否自发实现供需均衡 进而是否需要政府干预 市场自己会恢复供需平衡的 只是需要点时间而已嘛 我可等不到那个时候 时间长了 我们都会完蛋 18世纪晚期以来的经济学建立在萨伊定律基础之上 经济始终处于充分就业均衡 如果出现了经济衰退或供需不均衡 只要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衰退自然而然就可以得到解决 供给决定需求 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或供需不均衡的主要原因 因为总供给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 所以就业量就取决于总需求 即需求决定供给 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由于消费倾向递减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流动偏好 因此凯恩斯认为市场在短期内并不能实现供需均衡 需要政府干预来弥补有效需求不足 实现供需均衡 具体来说 凯恩斯主张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干预经济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 以便影响总需求 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无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 都是通过影响利率 消费和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 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的 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来调控宏观经济 所以称为需求管理政策 凯恩斯更注重短期需求和需求管理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被称为需求管理理论 国民收入决定原理的假设条件 物价不变的解释 1 供给过剩 需求增加 首先增加产出 而不是提高价格 极端情况的解释 2 短期内 价格刚性或黏性 由于交易协议或合同的原因 一般性解释 需求决定供给的解释 1 供给过剩 需求不足2 供给过剩 买方市场 第一节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理 凯恩斯主义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理是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于匹配的总需求和总供给 但在短期内或经济萧条中 总供给处于充裕状态或者基本无法变动状态 因此在总供求共同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格局中 总需求成为唯一的决定因素 所以 凯恩斯主义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是 总需求水平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水平 注 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框架由四个部分构成 消费 投资 净出口和政府购买支出 以汽车为例 微观层面 企业生产多少汽车 与居民需要多少汽车往往不总是一致的 从宏观层面上来看 企业提高多少产出 最终产品 与居民 企业 政府需要多少往往不总是一致的 所以总供需不总是均衡的 但是企业根据需求 依据存货的变动 调整产出 最终会实现均衡产出 举例分析 说明假设总支出 总需求 为100亿美元 则总产出 总收入 为100亿美元时就是均衡产出 如B点为均衡点 如果计划产出为120亿美元 则非计划存货投资IU为20亿美元 企业就会削减生产 如果计划产出为80亿美元 则企业非计划存货IU为 20亿美元 企业会扩大生产 直至达到B点的均衡状态为止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凯恩斯主义交叉图 国民收入决定的均衡条件 三部门 E yy c i g还可以写成 c i g c s t消掉c后 i g s t 还可以写成投资等于储蓄的形式 i s t g s是私人储蓄 t g 是政府储蓄 第二节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 消费和储蓄 分析均衡产出如何决定 就是分析总需求各个组成部分是如何决定均衡产出的 那么 各个组成部分受哪些因素影响 它们是如何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均衡产出的呢 一 消费函数和消费倾向 2 影响消费的因素如收入水平 利率水平 消费品价格水平 收入分配状况 消费者预期 社会保障制度 消费信贷 消费者年龄构成 风俗习惯等 什么是消费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为满足消费欲望而用于购买消费品和劳务的所有支出 一 消费函数 凯恩斯认为 在众多影响消费的因素中 家庭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最主要因素 c c y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关于收入和消费的关系 凯恩斯认为 随着收入的增加 消费也会增加 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 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被称为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 凯恩斯三大基本心理规律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是建立在有效需求不足的基础之上的 而其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则是以其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为前提的 凯恩斯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是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性偏好规律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与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关系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指人们的消费虽然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但消费的增量不如收入的增量那样多 由于人们总是不把所增加的收入全部消费掉 而要留下一部分作为储蓄 这样人们的收入越是增加 消费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就越小 凯恩斯认为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是由人类天性具有谨慎 远虑 贪婪 计算 改善 独立 自豪等特性所决定的 在发达的国家里 国民收入较高 消费倾向相反较低 由此就产生了有效消费需求不足 并导致就业不足 在经济的高涨时期 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 消费倾向随之下降 有效消费需求不足日趋严重 由此就引起周期性的经济波动 这样凯恩斯就把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当成是资本主义社会就业不足及周期性爆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某家庭消费数据 MPC C YAPC C Y MPC总是一个小于1的正数 即1 MPC 0 二 边际消费倾向 MPC 与平均消费倾向 APC 边际消费倾向 MarginalPropensitytoConsume 指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 MPC 或 APC1 消费总量大于收入总量 负债消费 即产生负储蓄 平均消费倾向 APC AveragePropensitytoConsume 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APC 三 凯恩斯消费函数和曲线 45 y c 6 8 10 12 14 6 8 10 12 14 说明图中横轴表示收入 纵横表示消费 45 线表示收入全部用于消费 c c y 曲线是消费曲线 表示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 B点表示在这一点收入全部用于消费 B点左边消费大于收入 B点右边消费小于收入 随着曲线向右延伸 曲线离45 线的距离越来越大 表示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但是增加的幅度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 消费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就是MPC 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连而成的射线斜率是APC 且APC MPC 图 当消费函数是非线性时 MPC APC 说明当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时消费函数为c y其中 为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 即收入为0时举债或动用过去的储蓄也必须要有的基本生活消费 MPC是一个常数 即 c y经济含义 消费等于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之和 APC y y y APC MPC当y逐渐增加时 APC逐渐趋近于MPC 1 什么是储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 居民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 2 影响储蓄的因素影响储蓄的因素很多 如收入 分配状况 消费习惯 社会保障体系 利率水平等 二 储蓄函数和储蓄倾向 y c s 一 储蓄函数 y指的是可支配收入 凯恩斯认为 影响储蓄的因素 最重要的是收入水平 s s y 线性储蓄函数表示为 s 1 y 二 边际储蓄倾向MPS和平均储蓄倾向APS 边际储蓄倾向 MPS MarginalPropensitytoSave 指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 MPS总是一个小于1的正数 即0 MPS 1 平均储蓄倾向 APSAveragePropensitytoSave 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 APS 0 正储蓄 消费总量 收入总量 0 储蓄为零 把全部收入都用于消费 O 负储蓄 消费总量大于收入总量 负债消费 Y 0 1 S 14 10 1 2 12 MPS是储蓄曲线切线的斜率 APS是储蓄曲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 且APS MPS B点为收支平衡点 B点左侧为负储蓄 B点右侧为正储蓄 三 凯恩斯储蓄函数和曲线 c y 代入s y c那么 s y y 整理 s 1 y 1 0 APS 1 y y 1 y APS MPS当y逐渐增加时 APS逐渐趋近于MPS 线性储蓄曲线 三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1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 二者之和等于收入 2 若APC和MPC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 但APC MPC 则APS和MPS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增 但APS MPS 3 APC和APS之和恒等于1 MPC和MPS之和也恒等于1 课堂练习 1 什么是凯恩斯的消费函数 体现了一个什么基本规律 写出消费函数的一般表达式 2 什么是MPC APC 二者取值范围 二者的关系 3 收入由100元增加到120元 消费由80元增加到94元 MPC是多少 4 收入100元中80元用于消费 APC是多少 5 计算填表 一 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1 公式推导 使用消费函数 均衡收入 产出 计划总需求 支出 即 y c i c y i假定是一个自发量 则均衡收入 四 国民收入决定及其变动分析 Eg 设消费函数c 1000 0 8y 计划投资i 600亿美元 说明在E点时 总支出曲线与45 线相交 表明在E点总支出刚好等于总收入 达到了均衡状态 在D点 总支出总收入 表明企业销售量 生产量 企业存货减少 此时企业会扩大生产 向E点靠近 消费加投资曲线和45 线相交决定收入 图形分析 2 公式推导 使用储蓄函数 由于均衡条件为 i s其中储蓄量s 1 y带入上式同样得 例如 c 1000 0 8y 可求得 s 1000 0 2y计划投资i 600 令i s得 600 1000 0 2y求出y 8000 图形分析 说明投资曲线与储蓄曲线相交于E点 与E相对应的收入为均衡收入 在D点s i c s c i 即实际总产出 社会总需求 社会生产供过于求 企业存货增加 企业会减少生产 使收入向左移动 直至均衡状态为止 在F点s i c s c i 即实际总产出 社会总需求 社会生产供不应求 企业存货减少 企业就会扩大生产 使收入水平向右移动 直至达到均衡状态为止 支出角度 总需求 消费 投资 政府购买即AD c i g 收入角度 总收入 消费 储蓄 税收即y c s t均衡条件为 y AD即c i g c s t变形得i g s t 二 三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四 国民收入决定及其变动分析 已知均衡条件为i g s t假设i g为既定量 t为定量税 T t t0y t0税率 t0 0表示定量税 t0 0表示比例税 1 公式推导 一般假定政府购买支出是个外生变量 由政府行政 司法部门单方面决定 而不受其他因素影响 二 三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消费函数c yd且yd y t 表示可支配收入则s yd c 1 yd则i g 1 y t t求得均衡收入为 解 yd y t y 800 s yd c 1600 0 25yd 1600 0 25 y 800 根据i g s t 可得1000 2000 1600 0 25 y 800 800求得y 16000亿美元 举例假设消费函数为c 1600 0 75yd 定量税收入为t 800 投资为i 1000 政府购买性支出g 2000 单位均为亿美元 求均衡收入y 说明图中i g表示投资加政府购买所形成的支出线 s t表示储蓄加定量税所形成的曲线 当y 4000时 s t 0当y 0时 s t 1000 i g和s t相交于E点 和E点相对应的收入为均衡收入y 16000亿美元 y c i g 450 c 1000 0 75y 1000 4000 3000 1000 三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 c i g 16000 4000 s t i g s t 重点问题讨论 根据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增加储蓄对均衡国民收入会有什么影响 无论你们购买什么都会拯救英国 何为美德 何为罪恶 凯恩斯认为 消费是美德 储蓄是罪恶 穷人 都是省出来的 会花钱 才更会赚钱 买买买才是第一生产力 在图中 交点E1表示计划的投资等于储蓄 这点决定了均衡收入水平y1 假设投资不变 储蓄函数为s a 1 b y 则增加储蓄也就是减少消费 即减少a b值 a变小 意味着图中储蓄线上移 b变小 意味着图中储蓄线以A点为圆心逆时针转动 这两者均会导致均衡点E1向左移动 也就是使均衡收入下降 图形分析 E1 E2 假设消费函数 c a by储蓄函数 s a 1 b y均衡的国民收入计算公式 代数分析 在这一式子中 增加储蓄 即减少a或减少b值 无论a变小还是b变小 均衡国民收入y均会变小 这意味着 当国民增加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时 将会导致更多的国民收入 使整个经济呈现繁荣局面 而当国民降低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时 则会引起国民收入下降 使整个经济陷入衰退 简而言之 就是挥霍导致繁荣 节约导致萧条 你们看 我说的是对的吧 需求决定产出 消费是美德 储蓄是罪恶 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增加储蓄会导致均衡收入下降 增加消费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 由此得出一个看来是自相矛盾的推论 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 会减少国民收入 这对个人来说是件好事的行为 对整个经济来说却是件坏事 这就是经济学中所谓的 节约的悖论 节约的悖论 节约悖论的发生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 节约悖论发生的条件是资源处于大量闲置状态或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 也可以说是处于总供给过剩 总需求不足 均衡国民收入由总需求单方面决定 这时 储蓄增加必然要减少消费支出 也就是减少总需求 从而减少均衡国民收入 由于储蓄是收入的增函数 二者同方向变动 收入减少 储蓄必然减少 如果此时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节约悖论是不存在的 例如 经济处于过度繁荣时 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储蓄的增加反而有助于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 此外 节约悖论适用于短期分析 短期中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通道容易受阻 例如人们对经济持悲观态度 导致投资欲望不强 或者投资渠道不通畅等 而长期人们会将节约下来的收入用于投资 以增加生产能力 从而使经济趋向繁荣 相反 若只图眼前繁荣 大肆挥霍浪费 则会影响未来经济发展 甚至导致经济停滞和崩溃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一般人们强调节约 反对奢侈浪费 再次 凯恩斯节约悖论分析是一种总量分析 没有具体分析消费结构与收入结构 在凯恩斯看来 只要增加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 就能增加国民收入 其实不然 中国在2000年前后 市场上积压了大量彩色电视机 尽管彩电价格一降再降 但市场反应却十分冷淡 为什么呢 因为消费者家庭已经普遍购买了彩电 整个彩电市场已经饱和 消费者手里尽管有钱 但并不会用于购买彩电 于是进一步影响到彩电厂商也不会进一步增加彩电生产投资 这样 就导致了市场疲软 在这种情况下 单纯地刺激消费或刺激投资 必然徒劳无功 例如 那么怎么办呢 企业的出路是什么 唯一的出路只能是调整产品结构 使之与需求结构相一致 更明确地讲 必须开发新兴替代产品 使之与消费者潜在的市场需求结构相一致 例如 在模拟信号彩电市场饱和的情况下 应该开发数字化的液晶彩电或等电离子彩电 这样消费者手里的钱就会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 从而使市场走出萧条的困境 逐渐复苏起来 进入新一轮的繁荣佳境 而要开发新兴替代产品 必须有大量投资支持 从而必须有大量居民储蓄 从这个角度来讲 节俭非但不会导致经济萧条 反而会促进经济增长 因而它依然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美德 在学习凯恩斯 节约悖论 时 必须明确凯恩斯观点的前提 弄清凯恩斯使用的分析方法 搞清凯恩斯观点的实质内涵 绝不能不问前提不问条件 随处乱用 特别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刚刚进入小康阶段 整个国家经济实力还相当薄弱 更不能依据凯恩斯观点 大肆鼓吹刺激消费 让我们跳出凯恩斯短期 静态 总量分析思维的框框 着眼现实经济生活 换用长期 动态 结构分析的思路 为明天的经济发展着想 继续保持和发扬节约的美德吧 只要节约下来的钱 用于投资 用于开发适应消费需求的新兴产品 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当年有人劝告凯恩斯从长远考虑问题时 凯恩斯曾很不耐烦地说 从长远的观点来看 我们都死了 凯恩斯已经死了 他可以不管明天 但我们还活着 我们绝不能不管明天 那么在短期 为了增加总产出 我们就可以浪费了吗 人民网 不能靠浪费拉动内需 鼓励消费 不能变成 鼓励浪费 适度 合理 有效的消费是社会经济生活得以正常运转和发展进步必不可少的前提 但并不是所有的消费都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消费多走一步 往往就会变成浪费 有的城市把刚建成没多久还挺结实的建筑炸了盖新的 狡辩说可以增加钢材需求 有的城市道路成了拉链马路 今天这家挖 明天那家刨 还说能增加就业 尤其是政府官员用公款大吃大喝去拉动的消费 更是不可取的 长期来看 我们需要节俭 短期也不能浪费 通过狠刹奢侈浪费 公款吃喝 我们能节约不少经费 如果把这部分费用合理地转移支付到相应的民生领域 去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在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 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并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就能逐渐使人民的保障多起来 口袋鼓起来 消费信心足起来 也只有这样 才是治本之策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消费领域中长期存在的居民消费不足的问题 才能实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消费刺激的经济发展是有质量 有效益的 而浪费拉动的发展则是高含水量 不可持续的 是不折不扣的暴殄天物 我们需要的经济增长 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 是有效益 有质量 可持续的增长 不是铺张浪费带来的数字上的增长 五 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1 利率 利率变动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利率提高导致储蓄的增加收入效应 利率提高导致储蓄减少 对低收入者而言利率提高的替代效应较大 导致当前消费减少 储蓄增加 对高收入者而言利率提高的收入效应较大 导致当前消费增加 储蓄减少 利率如何影响储蓄需视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之总和而定 货币收入的上升速度低于物价的上升速度消费者的真实收入下降 为了维持习惯的生活水准 消费者将提高平均消费倾向 思考 如果消费者看不到物价上涨呢 货币收入的上升速度高于物价的上升速度真实收入上升 但消费者不会轻易改变习惯的生活水准 因此平均消费倾向将降低 思考 如果消费者感觉物价上涨过快呢 货币收入与物价同比例上升真实收入不变 因此平均消费倾向保持不变 思考 如果消费者并不认为自己的真实收入不变呢 2 价格水平 价格变化对实际收入的影响 货币幻觉 国民收入分配越平均 社会平均消费倾向越大 国民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社会平均消费倾向越小 3 收入分配 收入水平不同 消费倾向不同 第六节影响需求的重要因素 凯恩斯的乘数原理 乘数亦称倍数 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在1931年提出的 后来被凯恩斯加以利用 凯恩斯在 通论 中提出了著名的投资乘数 意指最初投资的增加所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会带来国民收入的数倍增加 在他的 通论 一书中 更是提出了如下的看法 如果财政部把用过的瓶子塞满钞票 而把塞满钞票的瓶子放在已开采过的矿井中 然后 用城市垃圾把矿井填平 并且听任私有企业根据自由放任的原则把钞票再挖出来 那么 失业问题便不会存在 而且在受到由此而造成的反响的推动下 社会的实际收入和资本财富很可能要比现在多出很多 就业 利息与货币通论 1936 杜克大学的胡佛教授描述了在华盛顿的一家酒店中凯恩斯在这一问题上的古怪行为 1934年在华盛顿的一家酒店的房间中 当我正准备与凯恩斯共进晚餐时 他善意地讽刺了我在搁架上挑选毛巾而避免弄乱其他毛巾时的小心谨慎 他用胳膊一扫一下就将两三条毛巾扫到了地板上 他开玩笑地说道 我确信与你非常谨慎地避免浪费相比 我对于美国经济更加有用 因为通过弄乱这些毛巾可以刺激就业 例如 当i 600时 若c 1000 0 8y 求得y 8000当i 700时 若c 1000 0 8y 求得y 8500由此可见 投资增加会引起均衡收入的成倍增加 投资增加了100 国民收入增加了500 一 投资乘数和乘数原理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上例中ki y i 8500 8000 700 600 5 假设我们利用闲置资源建造一幢价值1000美元的木屋 木匠和木材生产者就会因此增加1000美元的收入 如果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均是0 8 则他们会支出800美元购买新的消费品 而这些商品的生产者又会增加800美元的收入 如果他们的MPC也是0 8 则他们又会支出640美元 这个过程会一直持续下去 每一轮新的支出都是上一轮收入的0 8 乘数的原理 1 1000 0 8 1000 0 82 1000 0 83 1000 0 84 1000 无穷几何级数的公式 r的绝对值小于1 支出增加收入增加第一轮甲1000乙1000第二轮乙800丙800第三轮丙640丁640第四轮丁512戊512第五轮戊409 2己409 250005000支出的增加 收入的增加 新增GDP 新增国民收入 0 8n 1 1000 由此可见 投资乘数的大小取决于MPC的大小 边际消费倾向越大 则乘数越大 实际上 总需求的任何变动 如消费 政府支出 净出口的变动 都会引起国民收入若干倍变动 上面的例子也说明 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 3 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 这将导致均衡收入GDP增加 亿元 典型题讨论 看图回答以下问题 家庭支出100A1 企业B1 家庭支出80A2 家庭收入51 2A5 企业B2 家庭支出64A3 企业B3 家庭支出51 2A4 企业B4 铅笔 橡皮 盒 小刀 例中 国民收入增加了多少 乘数效应的图形表达 45 y c i c i E c i 0 8000 8500 i y c i表示原来的总支出线 c i 代表新的总支出线 投资增加100 收入增加500 投资乘数 k y i 500 100 5 1600 1700 E 投资乘数公式还可以这样推导出来 若其他条件不变 假设初始投资为i0 则 若新的投资水平为i1 则 收入变动量为 所以 假设消费函数c 100 0 8y 自发投资i 50 1 求均衡收入 消费和储蓄 2 如果当时实际产出 即收入 为800 试求企业非意愿存货投资为多少 3 若自发投资增到100 试求增加的收入 1 均衡收入y 100 50 1 0 8 750c 100 0 8 750 700s y c 750 700 50 2 企业非意愿存货投资 产出 需求 800 750 50 3 若投资增至100 则收入y 100 100 1 0 8 1000 则 y y y 1000 750 250 例如 4 y 100 50 1 0 9 1500s y c 1500 100 0 9 1500 1500 1450 50若投资增至100 则收入y 100 100 1 0 9 2000 则 y 2000 1500 500 4 若消费函数为c 100 0 9y 投资i仍为50 均衡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 投资增到100时 收入增加多少 5 消费函数变动后 乘数有何变化 5 k1 1 1 0 8 5k2 1 1 0 9 10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从5变为10 指收入的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一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三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公式推导 若其他条件不变 只有政府支出变动 y i g t 1 当政府购买支出发生 g变动时y i g t 1 y y y g g 1 g 1 kg y g 1 1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与投资乘数相同 二 税收乘数 kt 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的税收变化量的比率 三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ktr 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的比率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与税收乘数相反 案例 发放消费券扩大内需 案例 发放消费券扩大内需 2008年12月15日 成都在国内首次向城乡低保人群发放消费券 发放消费券是扩大内需最直接的方式 限定使用期间可以迅速刺激消费 惠及民生 这一举措有示范效应 可能会形成扩散效应 香港特区政府已于2011年9月1日开始向香港所有18岁以上610万永久居民每人派发6000元 修订财政预算案 取消注资強积金户口 涉及总开支约370亿元 为了减轻派钱的通胀效应 鼓励延迟领取 税收 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这三者对总需求的影响有何区别 典型题讨论 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需求 它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 从而影响消费支出 再影响总需求 税收的变化与总需求的变化是反方向的 当税收增加 税率上升或税收基数增加 时 导致人们可支配收入减少 从而消费减少 总需求也减少 总需求的减少量数倍于税收的增加量 反之亦然 这个倍数就是税收乘数 政府转移支付对总需求的影响方式类似于税收 是间接影响总需求 也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 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及总需求 并且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的绝对值是一样大的 但与税收不同的是 政府转移支付与政府购买总支出是同方向变化的 但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小于政府购买乘数 政府购买支出直接影响总需求 两者的变化是同方向的 总需求的变化量也数倍于政府购买的变化量 这个倍数就是政府购买乘数 由于政府购买支出直接作用于总需求 因而它引起的总需求变化要大于税收和转移支付引起的总需求的变化 即政府购买乘数的绝对值大于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的绝对值 例如增加10亿元政府购买 一开始就能增加10亿元总需求 但是减税10亿元 会使人们可支配收入增加10亿元 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0 8 则一开始增加的消费需求只有8亿元 这样政府购买支出的乘数绝对值就必然大于税收乘数的绝对值 假设消费函数c 100 0 8y 投资i 50 政府购买支出g 200 政府转移支付tr 62 5 税收t 250 单位均为亿美元 1 求均衡收入 2 求投资乘数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税收乘数 转移支付乘数 3 假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 试问 1 需要增加多少政府购买才能实现充分就业 2 需要减少多少税收才能实现充分就业 1 均衡收入y 100 50 200 0 8 62 5 0 8 250 1 0 8 1000 2 投资乘数 1 1 b 5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5税收乘数 4 转移支付乘数 4 3 y 1200 y 1200 1000 2001 g y k 200 5 402 t 200 4 50 乘数效应的意义及产生的条件 经济各部门密切相连 一个部门 产业投资的增加 也会在其他部门引起连锁反应 引起国民收入成倍的增加 并且收入的增加会进一步带来需求的增加 反之 则引起国民收入成倍的减少 并且收入的减少会进一步带来需求的减少 1 经济中必须存在过剩生产能力如果没有闲置资源 支出增加并不会引起产出增加 只会刺激物价上升 2 投资和储蓄的决定相互独立增加投资所引起的对货币资金需求的增加会使利率上升 而利率上升会鼓励储蓄 削弱消费 从而会部分地抵消由于投资增加引起收入增加进而使消费增加的趋势 3 货币供给量能够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支出增加带来货币需求增加 如果得不到货币供给相应增加的支持 利率就会上升 从而抑制私人支出的增加 使乘数效应难以发挥 本章知识脉络图 两部门经济 三部门经济 凯恩斯消费理论 均衡产出 与计划总需求相等 消费函数c y 储蓄函数s 1 y 边际消费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计划投资 计划储蓄 国民收入的决定 四部门经济 乘数论 投资乘数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税收乘数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对外贸易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 其它消费理论 补充发展 关键 联立收入恒等式和消费函数 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状况如何 针对此况 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收效如何 中美贸易战对于两国的影响 以及对普通百姓的影响 思考题 延伸阅读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它理论 绝对收入假说凯恩斯把消费支出的大小与收入水平联系起来 认为收入的绝对水平决定了消费 因此一般称之为绝对收入假说 凯恩斯认为在短期内收入与消费是相关的 即消费取决于收入 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消费倾向 绝对收入假说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 实际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 第二 所说的收入是指现期绝对实际收入水平 第三 边际消费倾向是正值 但小于1 第四 边际消费倾向本身是随收入增加而递减的 第五 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总之 绝对收入假说的中心是消费取决于绝对收入水平 以及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在整个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是凯恩斯第一次把消费与收入水平联系在一起 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明确地把消费支出作为收入水平的函数 并且用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这些概念来说明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 对以后的消费函数理论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但是 绝对收入假说的最大缺点就是它以心理分析为基础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一种主观推测 从而缺乏坚实的基础 尤其是缺乏经验研究的论证 美国经济学家库茨涅兹研究了1869 1933年间每30年左右的长期消费资料得出了 第一 长期平均消费倾向是稳定的 而不是下降的 第二 边际消费倾向不是下降了而是上升了 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基本是相等的 以上结论与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不一致 即 消费函数之谜 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 JamesS Duesenberry 棘轮效应 消费有习惯性 受本期绝对收入的影响 更受以前消费水平的影响 收入变化时 宁愿改变储蓄以维持消费稳定 消费具有不可逆性 示范效应 即消费具有模仿和攀比性 人们的消费不决定于其绝对收入水平 而决定于同别人相比的相对收入水平 一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图相对收入理论对短期消费函数的解释 预期的终身收入取决于预期的工作年限和年劳动收入以及家庭财产 假设条件 人的寿命 工作年限和收入确定储蓄的利息因素不加考虑不考虑价格变动不考虑遗产因素 无遗产 二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美国莫迪利安尼 F Modigliani 认为支出取决于预期的终身收入 在整个生命周期内计划消费支出 以达到消费的最佳配置 基本结论 C aWR cYL其中 WR为实际财富 a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 YL为工作收入 c为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年轻人和老年人边际消费倾向较高 中年人边际消费倾向较低 1 人在一生中 收入有规律地波动 2 家庭会通过金融资产市场 以理性方式统筹安排一生的资源 实现一生中最平稳的消费路径 结论 人们偏好平稳消费 工作年份储蓄 退休年份动用储蓄 如果中年人比例增大 消费倾向会下降 反之会增加 遗产的存在 会使得储蓄增加 社会保障体系健全 储蓄会减少 人生安全风险加大 储蓄会减少 三 永久收入消费理论美国弗里德曼 M Friedman 认为短期内收入经常变动 但是消费并不随收入变动而变动 而是呈现出 惯性 收入提高时 消费只是小幅提高 收入下降时 消费只是小幅下降 只有收入变动最终证明永久的 人们才会充分调整其消费 根据这种理论 政府想通过增减税收来影响总需求的政策是不能奏效的 因为人们减税而增加的收入 并不会立即用来增加消费 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收入假说的区别 联系 区别 前者偏重对储蓄动机的分析 从而提出以财富作为消费函数之变量而永久收入假说则偏重于个人如何预测自己未来收入问题 联系 农业税的减免等 四 前向预期消费理念 对前向预期消费理论进行实证研究时发现 实际的短期边际消费倾向于大于理论值 即消费者对暂时性收入变化的反应较为敏感 原因有两个 不能正确地预期未来收入 即不能正确区分收入变化是暂时性还是永久性的 消费者受到约束 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走势 破窗理论 是19世纪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巴斯夏在 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 一文中提出来的 简单来说就是 损害有益 破窗效应 是说一个无赖打破了理发店的一块玻璃后逃跑了 店主无奈只好自己花钱把玻璃再装上 玻璃店老板得到这笔收入以后 将其中一部分用于买衣服 于是服装店老板又得到一笔收入 并用其中一部分用于买食物 食品店老板就得到了一笔收入 然后再花出去 一个无赖打破玻璃这件坏事 居然释放出了乘数效应 使整个经济产出增大了 就业率提高了 经济学中的 破窗效应 理发师的不幸却是社会的福音 应该表扬我对社会的 贡献 有关破窗效应的言论 2001年 美国遭遇 9 11 恐怖袭击 两栋大厦被摧毁 当美国人沮丧万分时 有些经济学家却发表了一番言论 说这次恐怖袭击对美国的宏观经济大有好处 恐怖袭击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带来建筑业 市政建设的繁荣 当1998年我国南方发大水时 有学者曾经撰文分析 依照破窗理论我国的经济将会因此而加快增长 汶川地震 2008 灾后重建所产生的投资需求会促进GDP的增长 反而有利于经济发展 损害真的有益吗 为了利用闲置资源 我们有必要搞破坏吗 经济增长不能靠浪费和破坏来实现 因为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如果没有无赖打破商店玻璃 店主就没有必要花钱买玻璃 他完全可以把这笔钱用于其它支出 现在 无赖打破了玻璃 店主要重新装上玻璃就占用了原本可以用于其它方面的资金 因此 不管是 埋钱挖钱 还是 破窗行为 无赖打破玻璃只是社会财富的净损失 世界二战不是走出大萧条的原因 世界二战不是走出大萧条的原因 凯恩斯主义者通常认为二战的财政扩张刺激了经济 最终使得美国经济走出了大萧条 但是战争是否促进了美国的内需 或是否促进了美国的内供 从而改善了美国经济 则有明确答案 打仗对经济有净损害 哈佛大学宏观经济学家巴罗 RobertBarro 曾经发布短文 乘数的巫术 VoodooMultipliers 介绍他对二战投入的乘数的实证研究 其研究表明乘数为0 8 这是说 在战争中花1元 其产出的价值少于1元 换言之 战争降低了国民收入 而主要的损失出自私人投资 政府非军事采购和净出口 而个人消费支出变化则很小 THE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