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导学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7985975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的春节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京的春节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京的春节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赵戈中学 六 年级 语文 导学案授课人: 向景平 授课时间: 2012-3-1 班级: 四 课题: 6、北京的春节 课型 :新知探究课 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学习重点难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清条理,分清详略。【知识链接】关于春节的来历: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它是农历一年的岁首,即正月初一,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关于春节的习俗:祭灶扫尘 贴春联 守岁 闹元宵【课前预习】交流自学成果一、我知道:这一单元介绍了各具特色的 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二、我会读:腊月、初旬、展览、蒜瓣、饺子、翡翠、杂拌儿、榛子、栗子、爆竹、风筝、逛庙会、走马灯、零七八碎、根据意思写成语:1、挂起灯笼,系上彩绸。 ( ) 2、所有的事物都焕然一新(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小组合作交流探究1出示探究内容:(1)默读课文,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并完成下表:时间风 俗 习 惯2、体会过节的热闹交流过节时重点写了哪几个日子?过节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热闹)抓住文中关键词句反复读一读,想一想。3、先默读课文,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拓展阅读】 2自主阅读“阅读链接”中的第一篇短文,比较:同是写过年,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达标测评】一、课堂检测1.我会写 我能写得又工整又漂亮。fi cu gung ji o zhu bin po z bn ch xn l b sun ( ) ( ) ( ) ( ) ( ) ( ) ( )2.我会比 我能比一比,再组词。傲( )栗( )醋( ) 拌( ) 熬( )粟( )错( ) 绊( )3.课内阅读回顾课文精彩片段,回答问题。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的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叮叮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啊。1. 读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找出一组意思相近的词语写下来,体会这样写得好处。意思相近的词: 这样写得好处: 2. 作者喜欢北京的元宵节吗?从哪句话中能看出来?读这句话时应体现什么样的情感? 3. 短文中哪句话能概括元宵节的热闹景象?【布置作业】请你结合北京的春节和自己所过的春节,写一篇短文,谈谈感受或希望。黄沙小学 六 年级 语文 导学案执笔: 曾雪荣 审核 : 曾雪荣 审批: 郑志虎 学案编号: 授课人: 授课时间: 姓名: 班级: 小组: 课题: 6、北京的春节 课型 : 精读 课时: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研读课文,深入了解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感受老北京春节浓浓的年味2、对比阅读过年除夕体会作者在写作方法上的异同,从中受到启发3、总结全文,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热爱【学习重点难点】1、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中国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2、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地表达。【知识链接】春节不但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在此期间人们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如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春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融入了无限的留恋、回味和憧憬。中国的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个节日。【学法指导】抓关键句段,通过复述、交流等形式理解感悟课文。 【自主学习】(1) 我会听写本课的词语。(2) 我知道作者围绕春节的热闹,都写了哪些重要日子。【合作探究】1、交流节前的年味主要表现在哪? 2、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3、找出文中关键的语句,读中体会人们忙碌中洋溢着的喜 悦和希望。【整理学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 【达标测评】以“春节”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内容如下:1春节印象:自己修改或写一篇关于春节的习作。2春节花絮:从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传说、习俗中选择编写。3精彩再现:摘抄自己认为描写好的关于春节的诗词佳句或优美片段。4春节建议:春节怎么过,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5节日集锦:除了春节,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下来。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黄沙小学 六 年级 语文 导学案执笔: 曾雪荣 审核 : 曾雪荣 审批: 郑志虎 学案编号: 授课人: 授课时间: 姓名: 班级: 小组: 课题: 7、*藏戏 课型 : 阅读 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读通课文,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藏戏以及藏戏的形成过程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重点难点】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知识链接】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它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最久远的戏剧之一。藏戏艺术,剧种流派众多,表演形式富有民族特色,文成公主诺桑王子卓娃桑姆朗萨雯蚌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苏吉尼玛八大剧目已成经典,音乐唱腔韵味隽永,面具服饰五彩缤纷、瑰奇神异,名角新秀不断涌现。【学法指导】抓关键句段,通过复述、交流等形式理解感悟课文。 【自主学习】1、默读课文,划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 2、读完课文,我读懂了 ,我还有以下疑问: 【合作探究】1、思考并交流课文哪些段讲了藏戏的形成,哪些段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 2、小组合作以导游的身份介绍藏戏的形成和艺术特色。【阅读拓展】 有人跟我说,一听到藏戏,尤其是身在他乡,就仿佛又回到在辽阔的草原上,感受着高原的蓝天白云。这话并不夸张。藏戏的声音悠远而铿锵,象冰川汩汩的流水,又如高原遒劲的疾风,它是唱者全身气力的投入,它的感情充沛而丰富,曲调跳动而激越,带点悲伤,带点忧郁,更包含沧桑;藏戏是高原的艺术,自然融入的高原的气魄与雄浑。它那类似西洋咏叹调的唱腔能把人的心紧紧抓住,一顿一扬,忽高忽低之间,贯穿消融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因此听藏戏实际也是在感悟和体会,一曲一调,一章一节也许正应和了你心灵深处的真性情,所以有人在听时便边舞边合,这便是藏戏唱功的神奇了。藏戏的形式也大有可说之处,仅面具就多样而且表意丰富,这有点象京剧,借助脸谱能够反映人物的性格形象,不过前者的色彩不是直接勾勒在人脸上,藏戏佩带的面具造型粗犷、抽象。从形状上分,藏戏面具有直板式的,也有形象立体的,而质地则多为皮革、绒布,也可以泥塑而成。至于颜色的表意:黑色代表阴险,红色代表权力,黄色代表智慧传统悠久,博大精深,这就是藏戏得以传世的根本所在了。尽管短暂的接触,使得我至今还没有完整的欣赏过一场藏戏。但是以采访为机缘,在视听中感受震撼,在震撼中有所感悟,藏戏在我的西藏之行中已经注入了额外的意义,它也将我引入西藏的神奇之中。读后交流:藏戏独特的地域特点体现在哪?【整理学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了解了: 【达标测评】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黄沙小学 六 年级 语文 导学案执笔: 曾雪荣 审核 : 曾雪荣 审批: 郑志虎 学案编号: 授课人: 授课时间: 姓名: 班级: 小组: 课题: 8、各具特色的民居 课型 : 阅读 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读通课文,积累词语2、 理解课文,了解客家居民以及傣家竹楼的建筑特色3、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学习作者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举列子等说明方法来表现事物的特点【学习重点难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相关的的说明方法。【知识链接】民居是建筑中最早出现的类型,是中国建筑史上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作为住房的民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我国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在适应与改造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出来的。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生产和生活各具特色,建筑材料千差万别,使我国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创造性。【学法指导】抓关键句段,理解感悟民居特点。 【自主学习】自由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己解决不懂的词句。【合作探究】1、体会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各自特点,小组对比读并完成下面的表格客家民居傣家竹楼位置作用材料结构文化内涵2、我能说说自己感兴趣的地方3、我能以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各自的特点。【阅读拓展】 内蒙民居蒙古包毡包是我国蒙古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民族牧民居住的帐篷,一般为园形,古代称“穹庐”“毡帐”。蒙古包一般用柳条做骨架,外侧包羊毛毡,再在顶部中央设可支起的园形天窗,是一种可移动式园形住宅。西藏民居藏南碉房。西藏南部各地的乡村和城镇,石村丰富,民居一般用石砌墙、高2-3米,称为碉房。碉房以木材做梁、柱和椽子。平屋顶,有的设外廊。木梁、柱子上有鲜艳的色彩,窗上装玻璃,可能有效地利用当地充足的阳光。北京民居四合院。四合院式的住房是我国最为普遍、历史是为久远的住宅形式。大多坐北朝南,面南为正房,北面为偏房,两侧为厢房,阳光充足,四间房由一个院子紧紧地联接在一起,俗称“四合院”。 其布局常为“一正两厢”,正房(上房)位置在全宅的中轴线上,坐北朝南,开间、进深、高度和装饰等都央全宅之首。院子两侧的厢房、陪衬着正房。院子是交通、采光、通风的枢纽,并配以绿化,成为休息与家庭活动的中心。陕北民居窑洞。窑洞是典型西北黄土高原、黄河上游地区,少雨地带的民居。窑洞一般宽3米、深5-20米,在3-5米深的黄土覆盖下,夏季室温比室外低约10度,冬季比室外约高15度,可谓冬暖夏凉。窑洞有单独的沿崖式窑洞(土窑)、土坯或砖石的拱式复土窑洞以及天井地院落式窑洞三种。窑洞门面装有较大面积的门窗,其采光好、受外界噪音和其他污染的影响少。【整理学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了解了: 【达标测评】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