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学品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7982621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细化学品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精细化学品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精细化学品知识点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表面活性剂胶束的作用:润湿作用、乳化作用、泡沫作用、分散作用、增溶作用、洗涤作用二、.润湿的应用润湿剂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工业、金属缓蚀,也用在农药中,以增强其对植物或虫体的润湿性,提高杀虫效力。另外还用在照相乳剂涂布时。三、增溶定义:由于表面活性剂胶束的存在,使得在溶剂中不溶或微溶的物质溶解度显著增加的作用。不同于溶解,乳化。应用:在药剂中,一些挥发油、脂溶性维生素、体激素等许多难溶性药物常可借此增溶,形成澄明溶液或提高浓度。还用于在乳液聚合、石油开采、胶片生产、洗涤等方面。四、乳化与破乳作用乳化的定义:加入表面活性剂,在强烈搅拌下油被分散在水中,形成乳状液的过程。乳状液的定义:一种或多种液体以微粒状态均匀分散在另一种与它互不相溶的液体中形成的体系,又称乳液、乳剂或乳浊液。乳化剂的定义:除水相、油相外,加入的凡可以阻止分散相聚集而提高乳状液稳定的第三种物质。乳化剂的作用原理:A、降低界面张力。当水相与油相混合时,加入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可降低油水的界面张力,分散成稳定的乳剂。B、形成牢固的乳化膜。乳化剂有规律地排列在液滴表面形成乳化膜,可阻止液滴合并。乳化剂在乳滴表面上排列越整齐,乳化膜就越牢固,乳剂也就越稳定。破乳定义:使稳定的乳状液的两相达到完全分离,成为不相溶的两相的过程。是与乳化作用相对应的作用。原理:改变乳状液的界面膜性质以降低界面膜强度或破坏其界面膜,从而使稳定的乳状液易于发生破乳。加入表面活性剂是物理化学法破乳的重要方法。所用的表面活性剂应具有两种特性:其一是应有较高的表面活性,能强烈吸附油、水界面并将原乳状液中的乳化剂从界面上顶替下来或部分顶替下来;其二是它在界面又不能形成过于牢固的膜,防止形成新的乳状液界面。六、乳化剂的工业应用1、化妆品:乳化剂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工业方面,主要是膏霜、露液等,提供皮肤所需油性及水性成分,有效保持皮肤柔软性、润滑性;另外还应用于化学卷发液或染发剂中可防止损伤头发。此类乳化剂一般为阴离子类的硬脂酸皂,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钻井处理剂:为了提高钻井液的润滑性、耐温性和防塌性,有时需要使用乳化钻井液,包括混油(即水包油,O/W)型乳化泥浆和油包水(W/O)型乳化泥浆。对于钻斜井、超深井及在不稳定地层钻井。3:食品工业:食品乳化剂能使食品各成分混合均匀,以改善食品的组织结构、口感,提高食品的质量和贮存性。主要品种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少数是阴离子型。其中,天然乳化剂如大豆磷脂及脂肪酸多元醇酯与其衍生物的应用最为广泛。七、起泡和消泡作用对表面活性剂溶液进行搅拌,使空气进入溶液中,从而被周围的溶液包围形成气泡。疏水基伸向气泡的内部,亲水基向着液相的吸附膜。形成的泡由于溶液的浮力而上升到溶液的表面,最终逸出液面形成双分子薄膜这些表面活性剂通常有较强的亲水性和较高的HLB值,在溶液中可降低溶液的界面张力而使泡沫稳定,称这些物质为起泡剂。泡沫产生条件:发泡性:高表面活性,易于发泡。稳泡性: 易在气液界面形成定向排列的吸附膜,且可提高液膜的表面粘度,增加泡沫的稳定性,延长泡沫的寿命消泡剂:在产生稳定的泡沫情况下,加入一些HLB值为1-3的亲油性较强的表面活性剂,则可与泡沫液层争夺液膜表面而吸附在泡沫表面上,代替原来的起泡剂,而其本身并不能形成稳定的液膜,故使泡沫破坏,这种用来消除泡沫的表面活性剂称为消泡剂。少量的辛醇、戊醇、醚类、硅酮等也可起到消泡作用。起泡剂的工业应用:泡沫灭火剂、矿石浮选消泡剂的工业应用: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在轻工业中的应用八、分散和絮凝作用1、定义将固体以微小粒子形式分布于分散介质中,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体系的过程叫做分散。用于使固体微粒均匀、稳定的分散在液体介质中的低分子或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统称分散剂;分散相粒子以任意方式或受任何因素的作用而结合在一起,形成有结构或无特定结构的集团的过程称为聚沉或絮凝,聚沉形成的聚集体较为紧密,絮凝形成的聚集体较为疏松,但通常两者是通用的。用于使固体微粒从分散体系中聚集或絮凝的表面活性剂叫絮凝剂2.作用原理分散作用原理:分散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降低了表面张力,加速了固体粒子的润湿、渗透;2、粒子团的碎裂在缝隙中发生;3、表面活性剂在固体微粒表面吸附,增加了防止微粒重新聚集的能障,降低了粒子聚集的倾向,提高了分散体系的稳定性。分散剂主要有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有机胺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分散体系中固体微粒的絮凝包括两个过程:被分散粒子的去稳定作用(导致粒子间的排斥作用减弱)和去稳定粒子的相互聚集。为使固体微粒絮凝,主要是在体系中加入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絮凝剂吸附在质点表面,在质点间进行桥连形成体积庞大的絮状沉淀而与水溶液分离。高分子絮凝剂的类型主要有丙烯酰胺共聚物型阳离子型絮凝剂,聚乙烯醇、聚乙烯基甲基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3.应用:分散:油墨、涂料、塑料等领域絮凝:废水和污水处理,工业及居民用水净化,制糖,冶金,采矿,食品等工业九、洗涤作用1.定义:固体表面除掉污物统称为洗涤。来自生活环境的污垢通常有:油污、固体污垢、以无机成分为主及其它污垢(奶渍、血渍、人汗等含有蛋白质的污垢)2.洗涤机理:洗涤去污作用,是表面活性剂降低了表面张力而产生的润湿、渗透、乳化、分散、增溶等多种作用综合的结果。污物放入洗涤剂溶液中,先充分润湿、渗透,溶液进入污物内部,使污垢容易脱落,然后洗涤剂把脱落下来的污垢乳化,分散于溶液中,经清水反复漂洗从而达到洗涤效果。洗涤剂在洗涤中有两方面作用:降低表面张力,改善水对洗涤物表面的润湿性,从而去除固体表面的污垢;对油污的分散、增溶和悬浮作用,使脱离下来的污垢能很好的分散和悬浮在介质中,不再沉积在固体表面。3、洗涤剂的工业应用1、纺织品洗涤剂,污垢主要是灰尘等油污少的轻垢型洗涤剂。2、厨房用洗涤剂厨房用洗涤剂可分为餐具和炊具用洗涤剂和蔬菜、瓜果鱼禽肉类洗涤剂。用于餐具和炊具的洗涤剂主要是清除附着于硬表面上的污垢;用于蔬菜、瓜果和禽肉类洗涤剂主要能清除附着于其上的各种污垢、农药、微生物等。厨房用洗涤剂的要求:洗涤剂的各组分对人体安全无害;能较好地洗净、除去动植物油污;不损伤餐具、炊具及其他厨房用材料;用于蔬菜、瓜果、鱼禽肉等洗涤,应无残留物,不影响外观和风味,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破坏营养成分;起泡良好。个人用洗涤剂,个人清洁用品是液体洗涤剂中第三大类清洁剂,包括头发清洁剂、皮肤清洁剂。这些产品与人体接触,卫生要求较高,在国外也将其列入化妆品范畴。工业洗涤剂,金属清洗剂其发展趋势是从溶剂型过渡到水基型,而水基型中常会用到两性表面活性剂。其他类型的工业洗涤剂如高压洗涤剂、交通污膜脱除剂、泡沫洗净剂等均可使用两性表面活性剂十、 表面活性剂的派生功能1. 柔软平滑作用主要针对纤维织品和毛发。纤维上浆烘干后,形成的浆膜粗糙、弹性差,经不起织造中的反复拉伸、摩擦,为改善这种状况,采取了在浆料中加入柔软剂的方法,通常将表面活性剂和油剂混合使用。表面活性剂在纤维表面形成疏水基向外的吸附,增大了彼此间的润滑性,降低了纤维间的摩擦系数,获得平滑柔软的手感。2.抗静电作用、静电的方法之一是使用以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的纤维用抗静电剂,对纤维进行表面处理。或者对原料聚合物进行改性。3.杀菌作用。阳离子和某些两性表面活性剂具有杀菌抑霉作用。4.匀染作用,匀染剂用于印染工业,以达到均匀染色的目的。理论上:要达到匀染,必须降低染色速度,使染料分子向浅色部分迁移,即称移染。匀染剂分为两类:(1)亲纤维匀染剂(2)亲染料匀染剂5.防水整理剂纤维制品的防水整理,可分为不透气性和透气性两种,前者可用橡胶、合成树脂等涂在纤维织物上,在织物上形成连续防水膜。后者,空气和水蒸气对织物的透气性不产生障碍,仅使织物表面变为疏水性。十一、表面活性剂的制备1、离子表面活性剂,亲水基团带有负电荷,溶于水中时具有表面活性的部分为阴离子的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按亲水基团分为:脂肪羧酸酯类R-COONa,脂肪醇硫酸酯类R-OSO3Na,磺酸盐类R-SO3Na,磷酸酯类R-OPO3Na。2.硫酸酯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化学通式为ROSO3M,碳链中碳数为818。:脂肪醇硫酸酯盐(AS)最有代表性的是十二烷基硫酸钠,或称月桂醇硫酸酯钠.2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典型代表: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俗称洁尔灭,1227,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又称新洁尔灭。易溶于水,呈透明溶液状,对金属不腐蚀,10的水溶液的杀菌能力相当于苯酚的50-60倍,常配成20的水溶液应用,主要用于外科手术器械、创伤的消毒杀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4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氨基酸兼有羧基和氨基,本身就是两性化合物。当氨基上氢原子被长链烷基取代就成为具有表面活性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剂。这类产品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洗涤性能很好,并有杀菌作用。它们的毒性比阳离子活性物低,常用于洗发膏及洗涤剂中。典型代表 N-十二烷基-氨基丙酸钠。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其中有代表性的是烷基二甲基甜菜碱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氟表面活性剂及生物表面活性剂1、定义 碳氢链的氢原子被氟原子部分或全部取代后称为碳氟链,具有碳氟链疏水基的表面活性剂称为氟表面活性剂。 2、物理化学性质氟表面活性剂的独特性能常被概括为 “两憎”、“三高”。“三高”即高化学惰性,高热稳定性,高表面活性;“两憎”即憎水、憎油。A. 高热稳定性氟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CF键的键能比CH键能大得多,不易断裂。一般氟表面活性剂都能耐400以上高温。B. 高化学惰性氟表面活性剂的高化学惰性是氟原子的保护作用引起的,也称为氟原子的屏蔽效应C. 高表面活性两种表面活性剂的饱和吸附量相差不大,但氟表面活性剂降低水表面张力的能力和效率远远高于碳氢表面活性剂。3.应用 处理固体表面,使固体表面抗水、抗粘、防污、防尘,作憎水剂、憎油剂。 电镀金属铬工业中,在电解液液面上形成致密泡沫,阻止铬酸雾的逸出。 水溶液表面张力很低,能在油面上很好地铺展,用做灭火剂。 能溶于“液体蜡”,制成自然发光的乳液上光剂,用于擦亮地板。十三、生物表面活性剂1、定义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时,在其代谢过程中分泌出的具有一定表面活性的代谢产物,如糖脂多糖脂脂肽或中性类脂衍生物等。 2、优点与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相比,生物表面活性剂除具有降低表面张力、稳定乳化液和增加泡沫等相同作用外,还具有一般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所不具备的无毒、能生物降解等 二化妆品2.护肤类功能:滋润、保护、营养、美化皮肤 传统的护肤品是雪花膏和冷霜主要成分: 保湿剂:保湿、柔软皮肤 油脂:防止水分蒸发、滋润皮肤 乳化剂,防腐剂、营养剂等分类:按乳化性质不同,可分W/O和O/W型按状态不同,可分膏霜类和蜜(奶)液 雪花膏 雪花膏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使皮肤与外界干燥空气隔离,能阻止表皮水分的蒸发,保护皮肤不至干燥、开裂或粗糙。雪花膏是以硬脂酸和碱作用生成皂类阴离子乳化剂为基础的油-水型乳化体。 氢氧化钾中和硬脂酸生成的皂来乳化未皂化的硬脂酸。 C17H35COOH + KOHC17H35COOK + H2O配方实例: (质量百分数) 硬脂酸 10.0 氢氧化钾 0.2 十八醇 4.0 精制水 64.8 硬脂酸丁醇酯 8.0 香精 1.0 单硬脂酸甘油酯 2.0 防腐剂 适量 丙二醇 10.0冷霜 为一种“油包水”型的乳剂,是保护和滋润皮肤的油性护肤品,能防止皮肤的干燥与冻裂。在皮肤上留下一层油脂薄膜,能阻隔皮肤表面与外界干燥、寒冷的空气相接触,保持皮肤的水分,防止皮肤干燥皱裂,具有柔软和滋润皮肤的作用,适合冬季和干性皮肤者使用。用硼砂皂化蜂蜡中的游离脂肪酸,生成的脂肪酸钠为乳化剂,而制得的水/油型乳化体。蜂蜡游离脂肪酸的成分,主要是蜡酸,又名二十六酸(C25H51COOH),含量约13。它与硼砂和水生成的氢氧化钠起皂化反应生成二十六酸钠,在制造冷霜过程中起乳化作用,使油相与水相乳化。配方实例: (质量百分数) 蜂蜡 10.0地蜡5.0羊毛酸异丙酯2.0 硼砂0.6矿物油 44.0 精制水 33.4 硬脂酸单甘油酯 2.0 香精、防腐剂适量3、抗皱、抗衰老化妆品皮肤老化的状况:干燥粗糙、蜡黄、皱纹多、 没有弹性、色素沉着对老化的皮肤应采取的措施: 改善干燥粗糙的肤质,加强保湿、促进营养成 份的吸收能力,或用防皱霜来淡化皮肤的皱纹。方法:先除皱,去角质。用面膜提高皮肤表面温度,促进血液循环及毛孔的畅通,使保养成份能有效渗入皮肤里层。保湿、润肤抗氧化,捕捉自由基 增强皮肤免疫力三、常用的去角质成分果酸:是存在于多种天然水果或酸奶中的有效成份。包含葡萄酸、苹果酸、柑橘酸及乳酸等,因大多数由水果中提炼,故称果酸。 果酸能够帮助去除过度角化的角质层和受损的外层皮肤,刺激新的细胞生长,可改善毛孔粗大、老化、干燥等,也可淡化表皮色素斑及改善皱纹,低浓度的果酸(20%)可用于一般保养。酶:促进角质代谢的角质分解酶,对皮肤无刺激维生素A:对皮肤的渗透能力强,能促进表皮角化的细胞分裂正常化营养成分透明质酸:又名玻璃酸,是一种酸性粘多糖。基本结构是由双糖单位D-葡萄糖醛酸及N-乙酰葡糖胺组成的高级多糖类。它具有特殊的保水作用,是目前发现的自然界中保湿性最好的物质,被称为理想的天然保湿因子。人体皮肤含有大量的透明质酸,它可以改善皮肤营养代谢,使皮肤柔嫩、光滑、去皱、增加弹性、防止衰老,在保湿的同时又是良好的透皮吸收促进剂胎盘素: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核酸、蛋白质、酶与矿物质等。对细胞有复活作用,可有效地改善皮肤老化现象。神经酰胺:是角质层细胞间脂质的重要成份,是表皮防卫系统的重要角色。可改善角质细胞的粘合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人体自身产生的自由基清除剂。催化如下的反应 2O2-+2H+ H2O2+O2 O2-称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是生物体多种生理反应中自然生成的中间产物。它是活性氧的一种,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是生物氧毒害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药用酶,在防氧毒性,抗防辐射损伤、预防衰老、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防治各种炎症和肿瘤以及再灌流损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能吸收270320nm的紫外光,具有防晒作用。但稳定性差,容易失活,对有些人体引起过敏反应高海藻歧化酶(SPD)从海藻中提取,对皮肤的作用类似于SOD,分子量较SOD小,对皮肤的穿透性较SOD好表皮生长因子(EGF)属多肽类,能促进细胞的生长,增殖与合成作用,促进胶原蛋白的新生。美容养颜的中药人参主要化学成分是,人参皂甙、人参辛甙;人参二醇(三醇)、人参酸、果糖、葡萄糖、多种维生素、多种氨基酸等。 人参皂甙:有促进蛋白生化合成和流通末梢血管的功效。 人参提取物:调节新陈代谢,延缓细胞衰老,其中的麦芽醇具有抗氧化作用,减少脂褐素在体内的沉积,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提高造血功能; 这些功能表现在皮肤上即可使皮肤光滑;柔软、有弹性;减少皱纹和减轻色素沉着、延缓皮肤衰老及防止头发脱发芦荟具有止痛、消炎、润便、抑菌、止痒、收敛和健胃等多种功效。芦荟提取物:主要含有为芦荟素、芦荟大黄素、芦荟甙、复合粘多糖、蛋白质、维生素B及微量元素等。芦荟叶中分离出的胶质芦荟凝胶;叶中提取的芦荟油, 水溶性芦荟浓缩液, 芦荟粉芦荟素及其衍生物是各种芦荟植物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具有保湿、抗敏、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减轻皮肤皱纹、增加皮肤弹性和光泽及能生发乌发等多种功效。当归 我国中医将它作为治疗妇科疾病的良药。具有补血、活血、抗菌、消炎的作用。对当归的分析表明:它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12,棕榈酸,油酸,亚油酸,肉豆寇酸和谷甾醇等多种成分。具有增进血液循环,促进细胞新陈代谢、抑制色素沉着、滋补营养皮肤等作用。含有当归提取液的化妆品、护肤护发制品具有滋补皮肤、防止皮肤干燥、增强皮肤弹性、减轻色素沉着、延缓皮肤衰老、防止头发脱落和赋予头发柔润、光泽的功效。4、特殊作用的化妆品防晒剂 凡能遮挡、吸收、折射紫外线的化妆品均可称为防晒化妆品。防晒效果用防晒指数SPF值表示。SPF值越高,防护功效越长。 最小红斑量(MED):紫外线的照射下皮肤发生轻微变红时的紫外线量。防晒指数SPF( Sun Protection Factor):样品涂敷部位的MED与未涂敷部位MED的比值。紫外光对皮肤的损伤作用紫外光UVA:400320nm 诱发光致敏作用、慢性光化皮炎 荨麻疹等UVB:320nm280nm 引起急性皮炎(红斑)、灼伤等 UVC:280nm 绝大部分被臭氧层吸收,不会引 起对皮肤的损害防晒成分A、紫外线吸收剂:含有可以吸收UVA能量的分子结构,对UVA的防护是一种化学作用。它们的优点是制成的产品透明感好,缺点是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种类和添加量都受到国家卫生部的严格限制。常用的有水杨酸盐、对甲氧基肉桂酸辛酯、邻氨基苯甲酸盐等。B、紫外线屏蔽剂:例如二氧化钛和氧化锌的超微细粉末,为无机物,人们利用高科技手段将它们的粒子直径加工到纳米级,使它们对紫外线有惊人的散射作用,它对紫外线的防护是一种物理作用。紫外线屏蔽剂的缺点是透明感差,制成的产品涂在皮肤上像蒙了一层白霜。优点是安全,很少引起过敏反应,它们的用量不受国家的任何限制,可以用来制成SPF值非常高的产品。常有的天然防晒剂芦荟苷:可吸收290nm-320nm的紫外光, 与硅油共用,效果更好。胡椒酸:能吸收宽范围的紫外线,有强的抗氧化作用,光稳定性好。槲皮素:可吸收200-400nm的紫外光,最大吸收258nm和350nm,具有抑菌作用。芦丁:吸收280nm-335nm的紫外光,并有抗氧 化和抗毒作用。抗 粉 刺 化 妆 品粉刺(青春痘,痤疮)产生的原因:1.青春期内分泌旺盛,皮脂分泌 过多而不及时清除,使毛孔堵塞2.化妆品使用不当引起皮肤感染主要成份:杀菌剂维生素A酸:能侵入毛囊壁溶解角化的细胞, 对早期黑头粉刺效果较好。Retin-A过氧化苯酰:具有杀菌及溶解角质的双重功效。 对丘疹、白头粉刺、发炎红肿有 治疗效果。水杨酸:可使化脓的伤口迅速结痂、干燥并脱落。硫磺剂:干燥化脓伤口,无护肤功效。茶树油:对一般的细菌、霉菌、酵母菌, 灭菌效果好祛斑美白化妆品黑色素对皮肤颜色的影响:防止皮肤受损害,黑色素减少则可导致白癜风或白化病,黑色素增多可使皮肤色素沉着出现黄褐斑祛斑化妆品功能:减轻或祛除皮肤雀斑、黄褐斑或老年色素沉着主要成分及作用黑色素阻滞剂主要有氢醌及衍生物、果酸 、Vc、胎盘素、谷胱甘肽、曲酸及衍生物,熊果苷等中草药当归、芦荟、桑椹、甘草等黑色素褪除剂作用:使生成的黑色素消除,主要为汞制剂。关怀小语祛斑成分能均匀地淡化黑色素,但对深层色斑无淡化效果。怕黑,最好是注重防晒,其次才是美白祛斑。二、香水类化妆品主要成分及作用1、香精香水类型不同,香精的用量不同。香水:是香精的乙醇溶液,再加适量定香剂等制成。 香水中香精用量较高,一般为15%-25%,乙醇浓度为75%-85%,加入5%水使香气透发。古龙水:以柑橘香料为主,配有香柠檬油,柠檬油、薰衣草油、橙花油等。香精用量为3-8%,乙醇浓度为75%-85%。香气清新,舒适,为男士化妆品 。花露水:花露水除汗臭,防蚊叮、虫咬,且有消毒、杀菌作用。以薰衣草油为主,可消毒杀菌,香精用量为2-5%,乙醇浓度为75%-85%。 香水类型不同,香精的用量不同。花露水配方:玫瑰麝香型香精3.0酒精(95%)75.0豆蔻酸异丙酯0.2蒸馏水22.0麝香草酚0.1色素适量三、美容化妆品 美容化妆品是指用于眼部、唇、颊及指甲等部位,以达到掩盖缺陷、美化容貌及赋予被修饰部位各种鲜明彩色及芳香气味的一大类产品。j香粉香粉搽在颈部和面部,要求近似自然的肤色和光泽,香粉能遮掩面部的斑点、缺陷,防止皮肤分泌油分。配方如下:滑石粉 50% 氧化锌 15%、 硬脂酸锌 5% 米淀粉 15%、 沉淀碳酸钙 15% 颜料、香料适量。 主要成分与作用A、滑石粉:重要原料,起滑爽作用B、遮盖剂 :二氧化钛(钛白粉)、氧化锌等, 钛白粉的遮盖力最强C、吸收剂:用于吸收香精、皮脂、汗水等。 常用的有碳酸镁、碳酸钙、淀粉、 高岭土等。D、粘附剂:增强香粉的粘附性。 常用硬脂酸锌皂和镁皂E、色素:必须是不溶性的颜料。F、油脂:提高粘附性,改善使用感。 主要用硬脂酸、白油、蜂蜡等k粉饼香粉制成粉饼的形式,主要是便于携带,粉饼的组成几乎和香粉一样,为了易于结块,含滑石、高岭土等较多此外还要加入粘合剂以利于成型,如天然的阿拉伯树胶、黄蓍胶等及合成的羧甲基纤维素、羧乙基纤维素等。配方:滑石粉74山梨糖醇4.0高岭土10.0 丙二醇2.0二氧化钛5.0 液体石蜡3.0 山梨糖醇酐倍半油酸酯2.0香料、颜料适量A、粉料:是胭脂的主体。 常用的有滑石粉、硬脂酸锌、钛白粉、 高岭土、淀粉等l胭脂胭脂搽在面颊上呈现立体感和健康气色。主要成分与作用C、胶合剂:增加胭脂的强度和润滑性。 水溶性黄蓍树胶、阿拉伯胶、羧甲基纤维 素、聚乙烯吡咯烷酮脂溶性白油、脂肪酸酯、羊毛脂及其衍 生物乳化剂 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三乙醇 胺、液体石腊等 m唇膏唇膏即口红由于接触唇部,对人体必须无害,对皮肤应无刺激,不能有异味,在嘴上易溶解、涂敷、保留时间长,饮食时红色不易沾在容器上,在一般的温度和湿度下不变形、不出油、不干裂,在存放期间内色调无变化,不失去光泽。所以选用的原料要求非常严格。配方如下: a-生育酚脂肪酸酯 3.0 硬脂酸丁酯 5.0 小烛树蜡 11.5 曙红酸 7.0(变色口红) 蜂蜡 9.0 玫瑰油 0.5 十六醇 5.0 蓖麻油 44.0 凡土林 15.0主要成分与作用A.基质原料:溶解染料,增加唇膏的润滑性、粘性和光泽主要有:蓖麻油、羊毛脂及其衍生物、甘油脂和蜡。B、色素:要求安全无毒。可分:指甲油硝化纤维素10% 醇酸树脂10%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5% 乙醇5% 乙酸丁酯15% 乙酸乙酯20% 甲苯35% 颜料适量主要成分及作用A、成膜剂:是指甲油的基本原料。主要有纤维 素的衍生物、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B、树脂:能增加薄膜的亮度和粘着力。常用 醇酸树脂、聚乙酸乙烯酯、对甲苯 磺酰胺、甲醛树脂。nC、增塑剂:增加薄膜的柔性,减少收缩与开裂。 常用磷酸三甲酚酯、邻苯二甲酸辛酯、樟脑、 蓖麻油。D、溶剂:溶解成膜剂、树脂、增塑剂等。 要求:挥发性适中,一般采用混和 溶剂,对不同的成膜剂应采不同 的溶剂。主要有酯类、二醇醚类、醇类(助溶剂) 芳香烃类(调节产品粘度) E、色素:主要有立索红、色淀、钛白粉 四、毛发化妆品 j1透明液体香波此香波的特点是使用方便、泡沫丰富、易于清洗。配方如下:十二烷基聚氧乙烯(3)硫酸酯三乙醇胺盐(40%) 32十二烷基聚氧乙烯(3)硫酸钠 6.0月桂酸二乙醇酰胺4.0香料、色素 适量聚乙二醇400 1.0 柠檬酸(调pH6.5) 适量防腐剂 适量 水 57 染发剂将头发染成黑色、红褐色、棕色等。染发剂中有氧化性染料,在氧化剂作用下进行一系列缩合,形成的聚合体有共轭双键,显示颜色。配方:一号药剂:对苯二胺3.0 异丙醇10.02,4二氨基甲氧基苯1.0氨水(28%)10.0 间苯二酚0.2 油酸聚氧乙(10)醚15.0 抗氧剂适量 油酸20.0 金属离子螯合剂适量去离子水41.8二号药剂过氧化氢(30%)20.0稳定剂适量去离子水80.0pH调至3.0-4.0染料的色泽与染料中间体的结构及介质的pH值有关。烫发剂冷烫液 头发中存在二硫键,因而头发较硬,冷烫液打开头发的二硫键,形成SS SH这样头发变软,易弯卷成形。配方如下50%巯基乙酸铵水溶液10丙二醇5.028%氨水1.5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适量液体石蜡1.0 精制水80.5油醇聚氧乙烯(30)醚2.0中和剂经过烫发剂处理的头发,需用中和剂使头发的化学结构在卷曲成型后形成新的稳定结构,即生成新的二硫键。在作用机理上,中和剂起的是氧化作用。配方如下:溴酸钠8.0透明质酸钠0.01柠檬酸0.05 精制水余量五、口腔用品常用的口腔用品为牙膏,可保护牙齿,防止口腔疾病。主要成分:摩擦剂(如碳酸钙、二氧化硅)。粘合剂(如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天然胶)。 保湿剂(如甘油、山梨醇、聚乙二醇)。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酰甲胺乙酸钠)。甜味剂(如糖精)。防腐剂、香料。配方:a氧化铝水合物38糖精钠0.08山梨醇 10二氧化硅3.5甘油 5对羟基苯甲酸钠 0.25甲基纤维素 0.8 1羟基亚乙基二膦羟乙基纤维素 0.4 酸三钠(阻垢缓蚀剂) 0.85单氟磷酸钠 0.76 焦磷酸四钠 3.75氟化钠 0.11 尿囊素 0.25十二烷基硫酸钠 1.2 香精 1蒸馏水 余量 尿囊素具有促进细胞生长,加快伤口愈合,软化角质蛋白等生理功能,是皮肤创伤的良好愈合剂和抗溃疡药剂 牙膏摩擦剂、洗涤发泡剂、胶合剂、保湿剂。 第三章 涂料四、涂料的命名及型号1、涂料的命名原则 全名=颜料或颜色名称+成膜物质名称+基本名称如:红醇酸磁漆:指颜色为红色,主要成膜物质为醇酸树脂的磁漆。又如锌黄酚醛防锈漆、白硝基外用磁漆、黑醇酸导电磁漆等。 2、涂料的型号醇酸树脂 磁漆 成膜物质基本名称序号 ,如 C04-23、辅助材料型号:第一部分为种类,P61,第二部分为序号举例: X1 硝基稀释剂 G4 钴锰催干剂 ; F1 硝基漆防潮剂 X5 丙烯酸漆稀释剂五、涂膜的固化机理 涂膜的固化机理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物理机理,另两种是化学机理。物理机理干燥(挥发性机理):只靠涂料中液体(溶剂或分散相)蒸发而得到干硬涂膜的在干燥过程称为物理机理干燥。包括溶剂挥发型、乳液凝聚型。特点: 1、成膜物质有足够高分子量,涂膜中的聚合物为线型。 2、干燥过程不发生化学反应。3、干燥成的膜仍会溶于原来溶剂。如硝酸纤维、乳胶涂料均属这一类化学机理干燥涂料与空气间发生化学反应的交联固化:氧气与干性植物油和其它不饱和化合物反应而产生游离基并引起聚合反应而固化,水分也能与异氰酸酯发生缩聚反应得到交联涂膜而固化。故这类涂料,在贮存期间,涂料罐必须密封良好,与空气和水隔绝。否则互相交联,易于形成冻胶。特点: 涂料成膜物质一般为低分子量的聚合物(10005000)或分子量较大的简单分子,形成的涂膜中的聚合物为交联型。这类涂料有装饰性漆、单罐装聚氨酯。2)涂料组分间发生化学反应的交联固化:氨基树酯与含羟基的醇酸树酯、聚酯和丙烯酸树脂通过醚交换反应成膜,环氧树酯与多元胺交联成膜等都是利用化学反应方式成膜的。特点:涂料中成膜物质的分子量低或很低,形成的涂膜中的聚合物为交联型,这类涂料有聚氨基甲酸脂涂料,酸催化漆。涂料在贮存期间必须保持化学上的稳定,要求固化反应发生在涂料施工以后进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分两种情况。涂料的有害性及使用安全 大多数涂料、溶剂及其辅料,不但易燃,还有毒性。 -途径:呼吸、皮肤渗入。 -后果:对眼、鼻、喉、肺的刺激作用,并能引发呼吸、神经、造血系统疾病。通常燃料气体密度小于空气,而溶剂蒸气的密度则大于空气,挥发后便往低处流,停滞在地面低洼的地方。所以通风口要靠近地面。措施:尽量避免皮肤接触涂料,不可用溶剂洗手,戴防溶剂手套和防毒面具六、涂料的发展趋势1)品种趋于多样化2)功能趋于人性化、功能化:如:防火,防绣,绝缘,导电涂料;3)工艺趋于零污染:水性涂料,固体分涂料;4)生产趋于自动化:生产检测、产品包装、计算机配漆、施工固化自动化等。二、涂料的次要成膜物质次要成膜物质包括着色颜料、防锈颜料、体质颜料。颜料是不溶于涂料基料或溶剂中的粉末状固体物质,其自身不能形成完整涂膜的物质,但能与主要成膜物质一起参与成膜。主要功能是: 1)使涂膜变为不透明层,增强遮盖力; 2)满足各类装饰色彩要求;3)增加涂膜厚度,提高强度,耐磨性,附着力,耐腐蚀性等; 4)降低成本。不含颜料的透明涂料称为清漆;含有颜料的不透明涂料称为色漆(如磁漆、调和漆、底漆);如含有大量体质颜料的稠厚浆状涂料则称为腻子。1、着色颜料 在色漆中主要起着色与遮盖作用。 彩色颜料无机彩色颜料 例如铬黄(铬酸铅或铬酸铅和硫酸铅的混合物)、铁黄(Fe 2O3xH2O)、铁红(Fe 2O3 )、铁蓝(氰化铁合亚铁,分子式: Fe4Fe(CN)63,又称普鲁士蓝),群青(含多硫化钠而有特殊结构的硅酸铝)等。无机彩色颜料性能好,但不及有机颜料鲜艳,因价格低廉,故应用广泛。有机彩色颜料 价格较贵,色彩鲜艳,色谱齐全,性能好,其应用正日益扩大。例如酞普蓝、酞箐绿、耐晒黄、大红粉等等3、防锈颜料 它是防锈涂料的重要组成之一。根据其防锈作用机理可以分成两类;(1)物理防锈颜料 本身化学性质较稳定。借助其细微颗粒的充填,可提高涂膜的致密度;也有的颜料颗粒呈片状,在涂膜中迭覆,从而降低涂膜的可渗透性,阻止阳光和水的透入,起到了防锈作用。这类颜料如氧化铁红、云母氧化铁、石墨、氧化锌、铝粉等。 (2)化学防锈颜料 借助于电化学的作用,或者形成阻蚀性络合物等以达到防锈的效果。 如红丹(Pb3O4)、锌铬黄(4ZnO4CrO3K2O3H2O)、偏硼酸钡(Ba(BO2)SiO2)、铬酸锶(SrCrO4)、铬酸钙(CaCrO4)、磷酸锌、碳氮化铅(PbCN2)、锌粉、铅粉等。三、辅助成膜物质涂料中的溶剂根据其作用可以分成三类:(1)真溶剂 可溶解此类涂料所用成膜物质的溶剂。各种不同的成膜物质有它固有的真溶剂。(2)助溶剂 也叫潜溶剂,此种溶剂本身不能溶解所用的成膜物质。但在一定数量限度内与真溶剂混合使用,则具有一定的溶解能力。(3)稀释剂 它们不能溶解所用的成膜物质,也无助溶作用。但在一定数量限度内可以和真溶剂、助溶剂混合使用,起稀释的作用。价格通常较低,可以降低成本。2、助剂 p79流平剂 :丙烯酸、有机硅、氟碳化合物流平剂 。涂膜表面常常会出现缩孔、气孔、刷痕等与界面张力相关的表面缺陷,必须添加流平剂,降低涂料表面张力,提高涂料的底材润湿能力和流动性,改善流平性 。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酚酯、氯化石蜡等。 增加涂膜的柔韧性、弹性和附着力触变剂:加入涂料中,在没有剪切力的情况下会形成胶冻状的结构,受到较高剪切力时则有较好的流动性,剪切力取消又会恢复成胶冻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触变。加入触变剂的涂料,在施工时能避免发生流挂和流淌现象,贮存时可减少或消除颜料沉淀现象第四节 典型涂料简介p70硝基漆:硝基漆(硝酸纤维素漆)是以硝酸纤维素(硝化棉)为主要成膜物、并加入不干性醇酸树脂和改性松香甘油酯以及增韧剂、溶剂、颜料等混合调配而成。美国杜邦公司的产品曾为世界第一条汽车车身涂装流水线采用。硝基漆具有快干、涂膜坚硬、耐磨、光亮、打磨抛光性好等优点;缺点是固体分低,稀释剂用量大,易燃,潮湿时施工易发白。由于硝基漆具有其它涂料产品难以替代的特殊优点,目前仍被广泛地应用于木器家具、室内装修的涂饰,受到市场及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醇酸树脂漆 醇酸树脂漆是以醇酸树脂为成膜物质的一类涂料。1、原料: 醇酸树脂是由多元醇、多元酸与一元酸经酯化缩聚反应制得的涂料用树脂。多元醇:甘油、季戊四醇,多元酸:邻苯二甲酸酐、间苯二甲酸酐,一元酸:植物油脂肪酸、合成脂肪酸、松香酸加入脂肪酸的目的: 1.降低平均官能度,延迟凝胶点出现,使官能团之间的反应更加完全,从而提高醇酸树脂的性质。 2.在分子中引入脂肪酸后,使树脂能溶于普通烃类溶剂,通过脂肪酸基中的不饱键在空气中的氧化聚合而自干成膜,改变了涂料的性质,使光泽度提高,柔韧性得到改善。脂肪酸一般来源于植物油,所以在生产中大都直接采用各种植物油,如桐油、亚麻油、梓油、豆油等。2、分类按油品种干性油,不干性油:与其它树脂混用按油含量:短油度 3545,中油度 4660,长油度 60703、特点优点:醇酸树脂漆涂膜的附着力强,光亮,力学性能好,耐候性较好柔韧坚固耐摩擦,抗矿物油、抗醇类溶剂性好缺点:成膜快,但完全干燥时间长,耐水性差,不耐碱,防湿、防霉、防盐雾性差醇酸树脂中残留较多-OH、-COOH基团,涂膜耐水性差,树脂分子链上的酯基也使涂膜不耐酸、碱水解作用。采用相容性硬树脂改性,如松香、纯酚醛树脂,能提高漆膜硬度及耐水、耐化学性,也进一步提高了涂膜的附着力和防腐蚀性能。书P68酚醛树脂改性的醇酸树脂底漆比醇酸树脂底漆有更好的耐水性和耐化学性;苯乙烯改性的醇酸树脂漆有良好的干燥性和耐水性;属快干醇酸树脂面漆,但耐溶剂性较差;丙烯酸改性的醇酸树脂漆是较好的耐候性快干面漆;有机硅改性的醇酸树脂漆有更好的耐候性,可用作户外金属结构件的耐候性面漆聚氨酯漆 聚氨酯树脂涂料是指所用成膜物质含有相当数量的氨基甲酸酯链节的高分子化合物。 氨基甲酸酯是由异氰酸酯官能团一NCO同活泼氢(H2O、羧基、胺、羟基)反应固化成膜。 例:由多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反应制得聚氨基甲酸酯 聚氨酯涂料形成的漆膜中合有酰氨基、酯基等,分子间很容易形成氢键,因此具有多种优异的性能: a物理机械性能好,涂膜坚硬、柔韧、光亮、丰满、耐磨、附着力强 b耐腐蚀性能优异,涂膜耐油、耐酸、耐化学药品和工业废气; c电气性能好,易做漆包线漆和其他电绝缘漆; d施工适应范围广,可室温固化或加热固化,节省能源 e能和多种树脂混溶,配制成多品种、产品以满足各种通用的和特殊的使用要求。四、 环氧树脂漆 环氧树脂是含有二个以上环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 目前产量最大、用途最广泛的是双酚A(二酚基丙烷)环氧树脂,它是由环氧氯丙烷和双酚A在碱的存在下合成的。但是双酚A型环氧树脂涂料的耐候性差,漆膜在户外易粉化失光又欠丰满,不宜作户外用涂料及高装饰性涂料之用。因此环氧树脂涂料主要用作防腐蚀漆、金属底漆、绝缘漆,但杂环及脂环族环氧树脂制成的涂料可以用于户外。 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及不饱和聚酯树脂被称为三大通用型热固性树脂。它们是热固性树脂中用量最大、应用最广的品种。 环氧树脂中含有独特的环氧基,以及氢键、醚键等活性基团和极性基团,因而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1)耐化学品性能优良,尤其是耐碱性。 固化好的环氧树脂含有稳定的苯环,一般具有良好的耐酸、耐碱及耐有机溶剂的性能。(2)漆膜附着力强,特别是对金属。(3)具有较好的耐热性:环氧树脂未加固化剂,不会受热固化,不会变质,稳定性好。电绝缘性好 固化好的环氧树脂电绝缘性极佳。收缩力小 环氧树脂与固化剂反应无副产物产生,因此收缩力小。酚醛树脂漆酚醛树脂是由酚和醛经缩聚反应制得的。以酚醛树脂或改性酚醛树脂为主要树脂的涂料称为酚醛树脂涂料。酚醛树脂的颜色较深,老化过程中涂膜容易泛黄,因此不宜制造白色和浅色涂料。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生成的羟甲基化合物立即与酚脱水缩合。因此在反应的中间阶段不可能分离出羟甲基苯酚,所以最终生成的树脂分子是以亚甲基键连接的大分子。控制分子比和反应条件,可以制得线型的分子,即热塑性树脂。 在碱性催化剂存在下,生成的羟甲基化合物较为稳定,在缩合的最终产物中,分子链上将存在着羟甲基。这样的树脂如果提高温度或加入酸性催化剂,则羟甲基之间能立即脱水而进一步缩聚成不溶不熔的产物,也即固化。所以碱催化制得的酚醛树脂是热固性的。用苯酚、甲酚或二甲酚与甲醛缩合制得的树脂,极性很大,只能溶于醇。用它单独制成涂料,性能不好。 常用松香改性以制成油溶性树脂,再与干性油(桐油)一起熬炼制成各种油度的涂料。 当酚的邻或对位上存在三个碳原子以上的烃基时,酚的极性降低,就能制得油溶性的树脂。如对叔丁酚、对苯基酚等,在与油熬炼制得漆料水性涂料p80水性涂料与溶剂型涂料比较,具有以下优点:(1)水性涂料仅含很少量的助溶剂和成膜助剂,污染小,避免了易燃易爆危险性;(2)涂膜均匀平整,展平性好;(3)可在潮湿表面施工,对底材表面适应性好,附着力强。(4)涂装工具可用水清洗,大大减少清洗溶剂的消耗。 涂料成膜物质的高分子树脂通常都是油溶性的,制造水溶性涂料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如何将油溶性树脂转变为水溶性树脂。涂料树脂水性化可通过三个途径:(1)在分子链上引入相当数量的阳离子或阴离子基团,使之具有水溶性或增溶分散性;(2)在分子链中引入一定数量的强亲水基团(如羧基、羟基、氨基、酰胺基等),通过自乳化分散于水中;(3)外加乳化剂乳液聚合或树脂强制乳化形成水分散乳液。 有时几种方法并用,提高稳定性。水性涂料存在的问题1、水性涂料对施工过程中及材质表面清洁度要求高,因水的表面张力大,污物易使涂膜产生缩孔2、水性涂料对抗强机械作用力的分散稳定性差,输送管道内的流速急剧变化时,分散微粒被压缩成固态微粒,使涂膜产生麻点。要求输送管道形状良好,管壁无缺陷。3、水性涂料对涂装设备腐蚀性大,需采用防腐蚀衬里或不锈钢材料,设备造价高。水性涂料对输送管道的腐蚀,金属溶解,使分散微粒析出,涂膜产生麻点,也需采用不锈钢管。4、烘烤型水性涂料对施工环境条件(温度、湿度)要求较严格,增加了调温调湿设备的投入,同时也增大了能耗。5、水的蒸发潜热大,烘烤能量消耗大。阴极电泳涂料需在180烘烤;而乳胶涂料完全干透的时间则很长。6、沸点高的有机助溶剂等在烘烤时产生很多油烟,凝结后滴于涂膜表面影响外观。7、水性涂料存在耐水性差的问题,使涂料和槽液的稳定性差,涂膜的耐水性差。水性涂料的介质一般都在微碱性(PH7.5pH8.5),树脂中的酯键易水解而使分子链降解,影响涂料和槽液稳定性,及涂膜的性能。第四章 染料一、染料的概念定义: 能以分子状态或分散状态使纤维或其他物质获得鲜明和牢固色泽的有色物质从来源分为两类:天然染料:动物性染料:古代紫(紫螺);胭脂红(胭脂虫)植物染料: 从花、草、树木、茎、叶、果实、种子、皮、根等部位提取的色素。 例:靛蓝:板兰根、大青叶;茜素:茜草 天然染料优点:无毒无害,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任何伤害。缺点:来源有限;制造麻烦;色谱不全、色泽灰暗;价格昂贵。合成染料:人工合成的染料。1856年Perkin发现了苯胺紫,开创了合成染料的新纪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各种合成纤维的发展,带动了染料工业的发展。 涤纶分散染料;腈纶阳离子染料;锦纶特殊的酸性染料。石油工业的发展为染料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特点:原料来源广,合成简单;色泽鲜艳,色谱齐全;牢度优良;价格便宜,使用方便;有些染料对人体有害,环境污染严重。并不是任何有色物质都能当作染料使用,染料必须满足应用方面提出的要求:光的基本性质二、染色的显色原理 1. 光的基本性质光谱 红、橙、黄、绿、青、蓝、紫形成的色带。 颜色 单色光的频率决定了其颜色,频率不同,颜色不 同,红光的频率最小,紫光的频率最大;.2光和色的关系物质对光产生选择性吸收的原因: 由于不同物质的分子其组成和结构不同,它们所具有的特征能级也不同,故能级差不同,而各物质只能吸收与它们分子内部能级差相当的光辐射,所以不同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具有选择性。3.发色发色基团:某些不饱和基团的存在,才能显示颜色,如乙烯基,硝基,偶氮基等。助色团:引入一些基团时,使颜色加深且对纤维有亲和力,如-OR,-OH, -NHR,-Cl,-Br等。近代发色理论:物质的颜色主要是物质中电子在可见光作用下,发生 *(伴随n *)跃迁的结果。作为有机染料,激化能在151.17298.87KJ/mol,才能在可见光谱中有选择吸收的能力。4.制成染料合成的染料一般不直接用于染色。经过混合研磨,加一定量的填充剂和助剂,加工成商品染料。这一标准化过程称为染料的商品化。常用的助剂有:稀释剂、润湿剂、扩散剂、稳定剂、助溶剂、软水剂颜色和化学结构的关系:染料分子在结构上必须具有一定的共轭链,共轭链越长,其吸收光的波长也就相应延长,它的颜色也就变深一些。七、染料的发展趋势1、禁用染料:指在使用过程中因偶氮键断裂而会分解出有害芳香胺的染料。致病机理:某些偶氮染料偶氮键可能断裂而释放出有害芳香胺,这些有害物质透过皮肤进入人体,诱发癌症或引起过敏2、绿色染料(1-8)p103第二节 常用染料结构特点:分子呈线性且含有磺酸基、羧基等水溶性基团染色对象:纤维素纤维、蚕丝、纸张、皮革染色机理:染料分子和纤维分子以范德华力和氢键结合直接染料:直接染料一般能溶解于水,也有少数染料要加一些纯碱帮助溶解,它可不依赖其他助剂而直接上染棉、麻、丝、毛和粘胶等纤维,所以叫直接染料。直接染料在溶液中是以染料阴离子形式存在,当溶液中加入少量纯碱,促进了纤维素阴离子的离解而呈负电荷,使染料阴离子和纤维阴离子相互产生较大斥力而不易相互靠近,从而影响了染料对纤维的染色,即纯碱加入染液后起到了增加染料的溶解性及降低了染料对纤维的亲和力而起到缓染作用。但在溶液中加入无机中性盐类后,就会使这种现象改变。将无机中性盐加入溶液中后,这些盐就离解成阳离子(Na)及相应的阴离子。无机的阳离子体质较小,因此在水溶液中活泼性较大,容易吸附在纤维大分子周围,从而降低了纤维分子表面的阴电荷,使染料和纤维斥力减小,相对增加了染料阴离子与纤维素分子之间的吸附量,达到促染的效果。因此,中性盐可作为促染剂二、冰染染料染色对象:纤维素纤维、棉花织物染色机理:重氮组分和偶合组分直接在纤维上反应形成不溶性的偶氮染料而染色染色条件:05的冰水浴中进行染色时溶解在烧碱中的色酚先上染纤维,然后浸轧色基重氮化溶液,二者在纤维上偶合显色,生成不溶性染料固着在纤维内。此外,还有一种稳定的重氮色基盐称色盐,可直接用于染色(一)色酚及其打底色酚都不能直接溶解于水,而必须在烧碱溶液中形成色酚的钠盐才被溶解。 (二)色基及其重氮化 色基一般为有机芳香胺类化合物,它不能直接和色酚偶合显色,而必须要与亚硝酸钠及盐酸在低温下通过重氮化反应才能与色酚偶合显色。 (三)偶合显色 将已打底的织物浸轧显色液,显色液中的重氮化合物就和打底织物上的色酚进行偶合反应,生成不溶性偶氮染料,织物呈现出颜色,这个过程工艺上称为显色。不溶性偶氮染料给色量高,色泽鲜艳,其中尤以红、紫、蓝、酱色见长。日晒牢度受染色浓度的影响,淡色时较差。摩擦牢度亦较低。大多数染料的氯漂、皂洗牢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