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与诚信考试.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981629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70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教育与诚信考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安全教育与诚信考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安全教育与诚信考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性学习之安全教育与诚信考试 室内一班团支部制作人 李振 消防篇 案例一2004年11月26日下午15时左右 某高校某学院学生陈某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热得快 停电后未将插头拔下 并顺手将热得快放于抽屉中 来电后引燃抽屉中的物品 造成火险 幸被及时扑灭 未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案例二2006年3月27日晚19时左右 某高校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学生杨某在洗漱间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热得快 离开寝室时忘记拔掉插头 导致暖水瓶爆炸 引发火险 幸被及时扑灭 未造成财产损失 大学生在学校消防安全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 据统计 高校内70 80 的火灾发生在学生公寓 学生是学生公寓的主人 因此预防学生公寓火灾 学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果学生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消防常识缺乏 扑救初起火灾和逃生自救互救能力低下 一旦发生火情 势必酿成灾害 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 希望同学们引以为戒 禁止使用大功率电器 增强消防安全意识 杜绝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火灾图片 违规电器 下面为同学们提供火灾逃生的技巧 供同学参考 1 结合学校火灾特点 提供几种逃生方法 1 人身着火自救 如果身上的衣物着火时 应迅速将衣服脱下或撕下 或就地滚翻将火压灭 但注意不要滚动太快 如果脱衣来不及 可用不可燃或不易燃的物体拍打 如果有他人在场 可让他人向身上浇水或用湿床单或湿毯子等把着火处包裹起来 使火熄灭 注意 一定不要身穿着火衣服跑动 否则 会加大人身上的火势 另外带着火乱跑 容易把火种带到其他场所而引起新的燃烧点 造成火势蔓延 如果身上火势较大 来有及脱衣服又无人帮助灭火 可跳入就近的水池等地把身上的火熄灭 2 在房内的逃生 如果寝室 教室 实验室 会堂 食堂 浴池等着火时 可采用以下方法逃生 一是毛巾等捂鼻护嘴法 因火场烟气具有温度高 毒性大 氧气少 一氧化碳多的特点 人吸入后容易引起中毒 因此在疏散过程中 应采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嘴和鼻 弯腰或匍匐前进 二是遮盖护身法 将浸湿的棉大衣 棉被 毛毯等遮盖在身上 以最快的速度直接冲出火场 三是封隔法 如果走廊或对门 隔壁的火势比较大 无法疏散 可退入一个房间内 可将门缝用毛巾等封死 并不断往上浇水进行冷却 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 四是卫生间避难法 发生火灾时 实在无路可逃时 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 因为卫生间湿度大 温度低 并可用水泼在门上 地上 以达到降温或控制火势蔓延的目的 五是多层楼着火逃生法 如果多层楼着火 因楼梯的烟气火势特别猛烈时 可利用房屋的阳台 水管 雨蓬逃生 也可采用绳索 消防水带 也可用床单撕成条连接代替 但一端紧拴在牢固床上 门窗或其它重物上 再顺着绳索滑下 六是被迫跳楼逃生法 如无条件采取上述自救办法被迫跳楼时 低层楼可采用此方法 但首先向地面上抛下一些厚棉被 垫子等 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 跳 并保证双脚首先落地 治安篇 案例三2006年2月20日下午14时左右 某高校某学院学生刘某趁寝室无人之机 找来锁匠撬开同寝室同学张某的衣柜 并拿走其放在衣柜中的招商银行卡 通过此卡 刘某取走了张某卡内存款3100元 取完钱后刘某又将招商银行卡放回张某的衣柜里 案例四2006年3月7日下午14时30分左右 某高校外语学院黄某回到学生公寓8栋108寝室 发现同寝室同学张某存放笔记本电脑的柜子未锁 遂打开柜子 取出电脑 并将电脑藏入所住公寓顶楼无人居住的房间 事后伪装发案现场 并向该校保卫处报案 案例五2004年12月9日中午 某高校经济学院学生刘某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学生杨某 李某等人喝酒聊天 当聊到与管理学院学生廖某的过节时越想越气 遂冲到学生公寓14栋242室 把廖某叫到楼道里进行殴打 杨某 李某在拉劝中趁机对廖某某进行踢打 当天下午 廖某的同寝室同学韦某回到宿舍后 得知寝室门被刘某踢坏 廖某又被刘某殴打后 便与管理学院学生戴某一起找刘某 评理 最后大打出手 3 现场求救方法 当发生火灾时 首先打 119 报警 现场可在窗口 阳台 房顶或避难层处 向外大声呼叫 敲打金属物件 投掷物品 夜间可用打手电筒 打火机等物品的声响 光亮 发出求救信号 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为逃生争得时间 3 防止火灾逃生中的错误行为1 原路脱险 这是人们最常见的火灾逃生行为模式 因为大多数建筑物内部的平面布置 道路出口一般不为人们所熟悉 一旦发生火灾时 人们总是习惯沿着进来的出入口和楼道进行逃生 当发现此路被封死时 才被迫去寻找其他出入口 殊不知 此时已失去最佳逃生时间 2 向光朝亮 这是在紧急危险情况下 由于人的本能 生理 心理所决定 人们总是向着有光亮的方向逃生 而这时的火场中 90 的可能是电源已被切断或已造成短路 跳闸等 光和亮之地正是火魔肆无忌惮地逞威之处 3 盲目追随 当人的生命突然面临危险状态时 当听到或看到有什么人在前面跑动时 第一反应就是盲目紧紧地追随其后 克服盲目追随的方法是平时要多了解与掌握一定的消防自救与逃生知识 避免事到临头没有主见而随波逐流 4 自高向下 俗话说 人往高处走 火焰向上飘 当高楼大厦发生火灾 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火是从下面往上着的 越高越危险 越下越安全 殊不知 这时的下层可能是一片火海 盲目地朝楼下逃生 岂不是自投火海吗 5 冒险跳楼 人们在发现火灾时 大多还是比较理智的分析与判断 但是 当选择的路线逃生失败发现判断失误而逃生之路又被大火封死 火势愈来愈大 烟雾愈来愈浓时 人们就很容易失去理智 此时的人们也不要跳楼 跳窗等 而应另谋生路 万万不可盲目采取冒险行为 以避免未入火海而失去生命 交通篇 案例六2006年5月10日18时许 某高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03级学生李某骑车出校购物横穿公路时 被一东风重载卡车碾成重伤 后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随着我国工业化 城镇化进程加快 道路 车辆 驾驶人员和交通流量快速增长 然而 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 法治意识普遍不强 交通违法现象普遍 交通事故频发 据统计 当前交通事故是造成学生伤亡最大的一类事故 今年以来 全国仍有部分地区因交通事故造成学生伤亡事故发生 交通篇 案例六 2006年5月10日18时许 某高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03级学生李某骑车出校购物横穿公路时 被一东风重载卡车碾成重伤 后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随着我国工业化 城镇化进程加快 道路 车辆 驾驶人员和交通流量快速增长 然而 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 法治意识普遍不强 交通违法现象普遍 交通事故频发 据统计 当前交通事故是造成学生伤亡最大的一类事故 今年以来 全国仍有部分地区因交通事故造成学生伤亡事故发生 防传销篇 近期 一些地区非法传销活动猖獗 并且向高校渗透发展 非法传销组织具有很强的欺诈性 隐蔽性和危害性 非法传销活动渗入高校 严重危害了青年的成长和社会的稳定 非法传销组织往往以 就业 创业 招聘 为名迷惑 诱骗学生从事传销活动 使部分学生上当受骗 被传销组织非法控制 不仅钱财受骗 而且精神被控 失去人身自由 不能自拔 无法脱身 有的自身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作为当代大学生怎样预防参与非法传销活动或组织呢 1 充分认识非法传销活动的欺诈性 隐蔽性和危害性 2 提高识别能力 揭穿传销的非法本质 增强防范意识 自觉抵制各种非法经营活动的诱惑 3 树立积极向上的择业观 就业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和艰苦奋斗精神 志存高远 脚踏实地 防诈骗篇 大学诈骗案件是指以大学生为作案目标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财物行为的案件 这类诈骗案件由于它一般不使用暴力 是在一派平静甚至 愉快 的气氛下进行的 大学生往往容易上当 诈骗案件发生后 侵害了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学生心身受到沉重打击 轻者令学生烦恼或陷入经济困境 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无法顺利完成学业 重者则会使有些受害学生自杀轻生或导致连环的治安及刑事案件发生 其危害性极大 诈骗案件的防范措施1 保持健康心态 树立防骗意识 不贪私利 不图虚荣 知心知彼 心明眼亮 2 克服主观感觉 避免以貌取人 把握交往的原则和尺度 不能单凭对方的言谈举止 仪表风度 衣着打扮等第一印象轻信他人 诚信考试 当前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及预防措施 目前 大学教育形式繁多 而大多数的高校对大学生学习情况的测评仍以考试为主 考试作为一种公正 公平的评价方式长久存在 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严重影响了考试结果的真实性 是学校树立良好学风必须根治的一大弊病 所以研究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尤为重要 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 如今大学生作弊现象屡见不鲜 屡禁不止 破坏了公平竞争的规则 使考试的衡量功能无法正常发挥 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为以下几点 1 1思想认识模糊1 2心态不正1 2 1虚荣心理1 2 2侥幸心理1 2 3逆反心理1 2 4从众心理1 2 5焦虑心理1 3社会无序竞争1 4考试管理不完善 1 1思想认识模糊 根据调查 大学生对待考试作弊的认识 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在思想认识上是模糊的 56 的学生认为作弊 算不上可耻 7 的学生认为作弊与否 无所谓 而只有36 的学生认为作弊是 可耻的 同时 由于思想认识模糊 导致部分学生在行为上容易出现严重偏差 1 2心态不正 大学生考试心态不正导致产生作弊的心理 一般大学生缺乏应有的学习兴趣 但要求考试必须过关 这样自然容易发生本不该发生的考试作弊事件 过程是复杂而多变的 有什么样的心态就可能产生什么样的作弊心理现象 1 2 1虚荣心理 虚荣心 一词 辞海 释为 表面上的荣耀 虚假的荣誉 此最早见于柳宗元的诗 为农信可乐 居宠真虚荣 心理学上认为 虚荣心是自尊心的过份表现 是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 部分大学生过分看中分数 爱慕虚荣 担心考试考不好 被别人瞧不起 担心考得太差影响评优 担心分数太低 出去找工作时用人单位不看好 他们冒着违纪违规的风险作弊 以满足个人欲望 由于虚荣心的作用 就必将导致其作弊行为的产生 即便是成绩好的 为了保持自己在同学们中的优越地位 有时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加入了作弊者的行列 1 2 2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是人人都会有 只是比较脚踏实地的人不太会在意自己的这种心理 他们更看重自己的实干取得的成就 而一些存在投机心理的大学生 则比较容易相信自己的侥幸心理 相信运气 相信在考试过程中 作弊可以 成功 考场不严格导致考生有可能产生机会主义的倾向 即为了获得更有利于自己的条件 实现其功利最大化目标 可能铤而走险选择作弊 1 2 3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的出现 是诱发部分学生作弊心理形成的内驱力 有些大学生为了表现自己应该具有相应的自主性和权性 于是故意违反校纪校规 以此来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 时下 走自己的路 让人家去说吧 成了一部分大学生衷心信奉的名言 于是便出现了故意迟到 起哄 顶撞老师 在异性面前逞能等等不良现象 作弊即是这种心理的一种独特外显表现方式 当他们看到别的同学作弊成功时 不是向老师报告或劝阻 而且自己也作弊 还有部分学生明明知道作弊不对还去作弊 主要是为了表现自己的 英雄本色 勇往直前 这些都是逆反心理在作怪 1 2 4从众心理 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 而在自己的知觉 判断 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通常情况下 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 从众服从多数 一般是不错的 但缺乏分析 不作独立思考 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 随大流走 则是不可取的 是消极的 盲目从众心理 大学生看到别的同学抄袭并拿到奖学金的现象 自己随之产生作弊心理 1 2 5焦虑心理 所谓考试焦虑 指在考试前或考试中因紧张不安而导致复习 应考效率下降 甚至无法应考的现象 一般来说 考试焦虑人人都会发生 越是重大的考试 考试焦虑越明显 一般说来 大学生不存在升学的压力 考试焦虑水平较之高中阶段明显降低了 他们平时轻松自如地享受着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但一到考试 尤其是期末考试 多数大学生还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考试焦虑 少数大学生的考试焦虑水平还相当高 对身心健康危害极大 由于焦虑 考场紧张而产生作弊心理 1 3社会无序竞争 社会的无序竞争助长大学生考试作弊 对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 许多用人单位看中的 一是谁的 本子多 二是谁的 关系 硬 一方面 导致大学生无所适从 甚至本末倒置 据了解 有的大学生希望自己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抢占先机 高人一筹 茫然地选择逃课捞证 即放弃正规范考试行为 而选择所谓的 实用证书 结果得不偿失 1 4考试管理不完善 现在很多大学的考试制度不完善 考场纪律不严 监考人员缺乏责任心 对于作弊现象不闻不问 巡考只走过场 忽视考试的重要性 解决措施 2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2 2严格考风考纪2 3改革评价体系 谢谢观赏 WPSOffice MakePresentationmuchmore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