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7978849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2010年2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一、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四个单元组成。“电”单元是从“什么是电”开始的。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岩石和矿物”单元是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学生情况分析通过前三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有一定的发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在上学期对其中一个班级的问卷调查中,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喜欢程度已经超过了体育、音乐、数学和英语),学生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学生在进行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可以说: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已明显增强。 但是,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较好运用。在开展探究活动时,看起来全体学生都很投入,但真正动脑思考的学生似乎并不多,课堂上常有耗时低效的现象,特别是探究活动后期的全班交流环节,很多学生有点耐不住性子,思维的深度没能有效保证。另外,由于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在本学科上所能投入的精力有限,有些活动只是形式上的走过场,部分学生只是喜欢凑热闹而没能深入研究。三、教学措施 本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教师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具体措施参考: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6补差措施:把握这部分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四、主要材料清单 (一)“电”单元静电实验:气球、线绳,塑料梳子、碎纸屑。电路实验: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导线,回形针,小木板(或大橡皮),小开关,红灯、绿灯、黄灯,具有4个和6个接线头的盒子。导电性实验(20种):橡皮,木质材料(小木片、小木棒等),塑料材料,陶瓷材料,金属材料,丝、棉、皮、各类布料(湿和干),铅笔、钢笔和玻璃等。(二) “新的生命”单元观察器材:放大镜,镊子,烧杯。观察材料:油菜花,棉签,油菜果夹和种子,南瓜的雌花和雄花,凤仙花、苍耳、蒲公英等植物的果实和种子,黄豆、蚕豆的种子,各种动物的卵(如青蛙、蟾蛛、鱼、鸡蛋、鸟等)。课件或挂图:植物传粉、受精,鸡蛋孵化过程,胎生动物的繁殖。 (三)“食物”单元实验材料:棉签、食用油、肥肉、花生,淀粉糊、碘酒,生的马铃薯,熟的马铃薯,生鸡肉、熟鸡肉,小鱼干、面条,塑料袋、面包或馒头,牙签,各种包装袋(盒)。实验器材:烧杯,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镊子,滴管。 (四)“岩石和矿物”单元观察材料:各种岩石标本,稀盐酸,金属、玻璃、蜡烛、丝绸、泥土,不透明纸、半透明纸、透明纸,白色的无釉瓷板。观察器材:放大镜,滴管,镊子,小刀,铜钥匙,手电筒。课件或挂图: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五、各单元概述与教学目标(一)“电”单元1. 第一单元单元概述当我们轻轻闭合开关:电灯就会发出光,收音机就会播放动听的乐曲,电视机就会呈现五彩缤纷的画面这一切对我们来说似乎早就习以为常了。电的大规模应用,是基于人类对电的不断探究。孩子们也对电感兴趣。这一单元将借助导线、灯泡、电池等电器元件和许多有趣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电的初步概念,促进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第1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学生将首先对身边的静电现象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静电现象在学生们的身边经常会发生。在这一课中,他们将知道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电荷转移而形成的。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如果电荷能持续地向一个方向流动,就会产生电流。这些是学生们建立电概念的基础。第24课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电路出故障了:学生将开展对电路的研究。用一根电线和一个电池使小灯泡发光。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四年级的学生仍会津津有味地参与到活动中。他们将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而在一次次使小灯泡亮起来的实验中,他们会提出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并尝试着用更多的连接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将使他们连接的电路更加稳定,并便于操作。为了“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学生将探索不同电路连接方式对小灯泡的影响。在电路中,如果某个地方连接不好或者某个电器元件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灯泡不亮。“电路出故障了”一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在寻找电路故障的过程中,将自制的“电路检测器”做为重要的检测工具。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将形成关于电的一些重要概念,如“电是一种能源,它能使物体发光、发热”“要使小灯泡发光,电必须流经包括电池在内的完整的回路”“用相同的材料可以连接不同的电路”等。第5课导体和绝缘体: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导体和绝缘体”,将使学生对身边物质性质的认识得到发展,同时对电的理解也得到加深。第6课做个小开关:本单元还在导体与绝缘体的认识基础上,安排了“做个小开关”一课,旨在使学生把已形成的电路概念进一步发展为一个“可以控制的电路”,同时也深化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第7课不一样的电路连接:日的是整理学生的发现和认识,比较串联和并联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整个单元的安排是一个严密的结构,前后课之间有着学生认识发展上的逻辑关系。学生从认识电的本质一电荷开始,到认识电路、电流、开关、电路检测器、导体、绝缘体,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将最终指向对电的认识。在本单元中,学生使用的是电池这样一个安全的电源,而在日常生活中,多数用电器使用的是220伏的交流电。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知道220伏交流电的电源是很危险的,不能直接用家里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要把安全用电的教育贯穿单元教学的始终。2.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 l 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的作用下电荷位置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带电现象。l 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l 电荷持续的定向流动就形成了电流。l 要使电流经过导线使小灯泡发光,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电路。l 使用相同的材料,可以组成不同的电路;用不同的连接方式连接的电路具有不同的特点。l 有的物质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称为导体;有的物质不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称为绝缘体。l 开关通过连接和断开电路来控制电路中的用电器。l 电是一种能量来源,能产生光和热。(2)过程与方法 l 组装简单的电路。l 在关于电的探究活动中,进行预测、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的结果。l 用简单的电路图表示电路的连接方式。l 制作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l 用电路检测器检验电路中的故障。l 用电路检测器检验导体和绝缘体。l 用电路检测器探究接线盒里电路的连接情况。(3)情感态度价值观 l 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l 激发探究电的兴趣。l 发展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二)“新的生命”单元1. 第二单元概述 在前面的科学课中,学生们已经观察认识了生命体的特征,建立起了生命体的概念,并通过种植风仙花、养蚕等活动,认识了动植物的一生所要经历的主要生长过程及其变化,建立起了生命周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试图帮助学生建立起繁殖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物种并不以生物个体的死亡而结束,它们可以通过繁殖产生新的生命,使物种得以延续。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习,可以为学生以后研究生物与环境、生物多样性打下基础。新生命的诞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对于本单元的核心概念“繁殖”,学生理解起来也并不困难。但是要真正研究生物的繁殖过程或繁殖方法,学生们会感到比较陌生和困难。因此,教科书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植物的花开始,研究开花植物是怎样繁殖的,进而研究动物是怎样繁殖的。第15课为本单元的第一部分,是帮助学生认识开花植物的繁殖方式。第1课油菜花开了:观察研究活动从观察油菜花开始。油菜花的构造典型、简单。本课通过解剖、观察油菜花,让学生初步了解花的基本构造。第2课各种各样的花:观察各种各样的花,认识花在构造上的多样性和相同性(一般的花都有花蕊雄蕊和雌蕊),建立起花的构造和果实与种子的联系,知道植物开花是为繁殖做准备的。第3课花、果实和种子:细致观察雄蕊和雌蕊,了解它们在形成果实与种子中的作用,知道给花传粉的意义。第4课把种子散播到远处:通过观察油菜果荚和多种植物的果实,了解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传播种子的方式,植物种子的某些特点适合于用这样的方式来传播种子。第5课种子的萌发:观察发芽的蚕豆,了解种子的内部构造以及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第67课动物的卵、动物的繁殖活动:本单元的第二部分,是帮助学生认识动物的繁殖方式。通过认识动物的卵、卵的孵化过程及哺乳动物的繁殖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繁殖也是动物的共同特征,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繁殖方式”的概念。2.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l 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动物和植物都需要通过繁殖延续物种。l 许多动植物在繁殖方式上具有相似性,植物的花和动物的卵都要经过受精后才能产生新的生命。l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花的特殊构造使它能够承担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l 植物种子和动物卵的构造是与它们发育新的生命的作用相适应的。l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与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的结构是有联系的。(2)过程与方法l 用解剖的方法观察花和种子的内部构造。l 用适当的形式记录花的变化过程和果实的生长过程。l 按一定顺序对雌蕊和雄蕊这样更细小的结构进行观察。l 持续观察种子发芽的变化过程。l 经历观察卵的构造和青蛀卵的孵化过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l 保持探究新生命产生的奥秘的好奇心。l 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l 认识到自然界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繁殖对每个物种的延续都至关重要(三)“食物”单元1. 第三单元概述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食物为人类提供了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也为人类提供了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四年级的学生已经知道,小时候他们是靠吃妈妈的乳汁长大的,随着自己越长越大,活动越来越多时,乳汁已经不能够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要,要吃各种各样的食物了。吃各种各样的食物是学生生活中最普通的事情。关于食物,学生在以前的生活与学习中有着较多的体验,这些体验都会构成本单元学习的基础。学生们对食物的关注常常是零散的,想到和遇到的问题多是喜欢吃什么、吃的是什么等问题,即使涉及饮食健康问题,得到的解释也不尽全面,有的甚至是片面的。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进人本单元的学习,让他们尝试用一种与以往不同的眼光来看待“食物”,发现食物与人体生命活动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并发现食物自身会发生奇妙的变化。第1课一天的食物:它是本单元的起始课,通过让学生回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完成一次全班性的调查活动,发现原来我们一天中吃到的食物是那样的丰富,而且还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别。这也是在向学生表明,食物的丰富体现着人类饮食的特征“杂食”。第2课食物中的营养:当学生面对一天中丰富的食物时,本课的活动将学生由“我们吃什么”的问题引人到“食物带给了我们什么营养”上来。从一天中吃下的食物是丰富的这个生活经验,进一步发展为当我们获取丰富食物的同时,也就获得了丰富营养的认识。将丰富的食物与丰富的营养之间的关系,呈现在学生面前。第3课营养要均衡:丰富的食物与营养是否就能保证我们健康的生活和成长呢?这一课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均衡膳食宝塔的活动,引出了营养要均衡的概念。学生在这个活动中,用自己一天的食物与营养均衡标准做比对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些问题。他们会反思自己的饮食习惯,并尝试做出改进。本单元前三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建立自身需求与食物、营养之间的关系。从第4课开始,学生将继续站在健康生活的角度,关注食物的不同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健康的关系。第4课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本课涉及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食物的食用方式,向学生表明有的食物可以生食,有的食物则需要熟食;二是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于人体消化吸收是有帮助的。除了食物生熟的变化之外,食物的另一种由新鲜到变质的变化,也将会让学生看到食物变化的另一面,并思考这种变化与健康的关系,以及减慢这种变化的方法。第5课面包发霉了: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将会观察到食物变质后的情况,并通过实验活动来研究面包发霉所需要的条件。第6课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食物的变质需要适宜的条件和足够的时间,减缓食物变质的速度就成了食物保存中需要注意的事情。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积累的经验,以及对不同食品保鲜方式的了解,提出对减慢食物变质速度的看法。第7课食物包装上的信息:当前,食品包装上的信息非常丰富,能够找到食品的成分、保存方法等多种信息。从包装上获取的信息可以让学生更加深人地了解食物的原料组成、食物的营养成分、食物与健康的关系,为我们科学合理地膳食提供帮助。通过“食物”单元的教学,学生们将获得很多有关食物的分类、营养、营养搭配、储存方法等知识。需要注意的是,在科学课上,我们要积极肯定学生的观察研究,鼓励他们去亲身实践。当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要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另外,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关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学会收集相关的信息,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整理,达到认识周围世界的日的,这对学生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是具有重大意义的。2. 第三单元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l 人的生长与活动需要营养,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l 食物的种类很多,并含有丰富的营养,保持合理营养,才能使身体健康。l 食物也会发生多种变化,有的变化有利于人体生长,有的对人体有害。l 食物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的,微生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破坏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可以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l 了解食品,从包装上可获取不少信息。(2)过程与方法l 使用分类的方法对食物进行分类,对分类记录进行整理。l 通过阅读资料获取信息,丰富自身的认识,并扩充到记录中。l 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在食物中的存在。l 通过讨论,参照教科书的提示,完成面包发霉实验的设计和实施。l 利用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对食品包装上的信息做出分析。l 在完成食物变质的研究活动中,注意实验活动中的卫生和安全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l 在研究食物的活动中,发现人体的生命活动与食物、食物营养、食物变化的关系感受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l 在分类、比较等活动中,参与集体的讨论和研究,学习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l 在实验活动中,严谨细致地完成实验设计、准备,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四)“岩石和矿物”单元1. 第四单元概述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而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组合而成的。岩石、矿物不仅是组成地球外壳的重要物质,还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们种植农作物的土壤来自于岩石的风化,许多生产生活的原料及能源都取自于岩石和矿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岩石和矿物将被更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不仅如此,由于岩石的特性反映了它产生的环境和条件,所以岩石还是研究地球运动变化历史的重要客观依据。岩石和矿物是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的重要内容,小学生有必要学习一些有关岩石和矿物的知识。四年级的学生对岩石不会太陌生,山坡上、溪沟里、小路边、海边到处都有岩石。对于岩石他们也有许多问题,如“美丽的雨花石是从哪里来的?”“卵石为什么会这么光滑?”等,这正是引领学生研究岩石奥秘的兴趣之源。本单元以岩石为主要观察对象,通过“各种各样的岩石”“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岩石的组成”“观察、描述矿物”、“岩石、矿物和我们”等一系列主题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们认识一些常见的岩石和矿物,获得一些关于“岩石和矿物”的简单知识;学习用多种方法观察、描述岩石和矿物的特点,获得观察、描述自然事物的新方法。在此过程中,增进对地球宝贵资源一岩石和矿物的认识。本单元各课内容如下:第1课各种各样的岩石:启发学生对岩石已有的认识以及观察、分类方面的已有经验。让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各种岩石的特点,通过自选标准给岩石分类,认识岩石的基本属性,以及岩石是多种多样的。第2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通过对页岩、砂岩、石灰岩、砾岩、大理岩、花岗岩结构和构造等特点的观察,进一步指导学生学习观察岩石的方法。第3课岩石的组成:由“美丽的花岗岩”和“常见矿物”两个活动组成。通过观察花岗岩的组成,使学生了解到“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第4课和第5课观察描述岩石:是指导学生学习观察、描述矿物属性的基本方法。“观察、描述矿物(一)”重点学习观察矿物的颜色、条痕和软硬;“观察、描述矿物(二)”重点学习观察矿物的透明度、光泽和形状。第6课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是通过对几种不知名矿物进行观察,并对照资料进行识别,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学到的观察、描述岩石与矿物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第7课岩石、矿物和我们:一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岩石、矿物的广泛用途,另一方面让学生树立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本单元的探究活动是以观察、比较、描述为主。对岩石、矿物的观察鉴别活动,日的在于引导学生经历这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2. 第四单元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l 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岩石是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岩石、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l 不同的岩石和矿物有不同的形态、性质和用途。l 人们识别岩石和矿物是根据它们的特性。l 人类生产、生活用品的许多原料取自岩石和矿物。(2)过程与方法l 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比较、描述和记录岩石及矿物。l 根据岩石和矿物的特性,对照有关资料对它们进行识别。l 进行有关硬度、透明度、选择的实验,记录并讨论实验的结果。l 阅读更多的有关岩石和矿物的资料。l 将先前所学的概念和技能应用于新问题的解决。(3)情感态度价值观l 懂得岩石和矿物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应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l 欣赏岩石的美、矿物晶体的美。l 培养收集研究岩石和矿物的兴趣。l 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和描述是重要的。l 认识到使用多种方法验证矿物特性的重要性。六、教学进度 周次 起止日期教 学 内 容 课时 备注(主要材料) 12.25-2.26整理课123.1-3.52-1 油菜花开了2-2各种各样的花2放大镜,镊子,油菜花,棉签,油菜花放大镜,镊子,南瓜的雌花和雄花,其它常见的花33.8-3.122-3花、果实和种子2-4把种子散播到远处2放大镜,镊子,几种常见的花,油菜果夹和种子,植物传粉、受精的图片43.15-3.192-5种子的萌发2-6动物的卵2油菜果夹和种子,凤仙花、苍耳、蒲公英等植物的果实和种子黄豆、蚕豆的种子(提前浸泡一些)、放大镜,镊子,烧杯53.22-3.262-7动物的繁殖活动第二单元复习与练习2各种动物的卵(如青蛙、蟾蛛、鱼、鸡蛋、鸟等)、鸡蛋孵化过程的课件课件或图片:卵生、胎生动物的繁殖63.29-4.2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1-2点亮小灯泡2气球、线绳,塑料梳子、碎纸屑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导线74. 6-4.91-3简单电路14.3-4.5清明节放假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导线84.12-2.161-4电路出故障了1-5导体与绝缘体2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导线,回形针,小木板(或大橡皮),导电性实验材料(20种)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导线,回形针,小木板(或大橡皮),小开关,红灯、绿灯、黄灯94.19-4.231-6做个小开关1-7不一样的电路连接2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导线,回形针,小木板(或大橡皮),小开关,红灯、绿灯、黄灯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导线,具有4个和6个接线头的盒子104.26-4.303-1一天的食物3-2食物中的营养2记录食物名称用的卡片棉签、食用油、肥肉、花生,淀粉糊、碘酒,115.4-5.73-3营养要均衡15.1-5.4劳动节放假均衡营养的相关资料125.10-5.143-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3-5面包发霉了2生的马铃薯,熟的马铃薯、生鸡肉、熟鸡肉,烧杯,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镊子塑料袋、发霉的面包或馒头、牙签、滴管135.17-5.213-6减慢食物变质的速3-7食物包装上的信息2新鲜的小鱼干和干面条,腐败的小鱼,发馊的面条各种包装袋(盒)145.24-5.28第三单元复习与练习4-1各种各样的岩石2各种岩石标本155.31-6.44-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4-3岩石的组成2各种岩石标本,稀盐酸,滴管,放大镜,镊子,花岗岩,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标本166.7-6.114-4观察、描述矿物(一)4-5观察、描述矿物(二)2矿物标本,白色的无釉瓷板,小刀,铜钥匙矿物标本,金属、玻璃、蜡烛、丝绸、泥土,不透明纸、半透明纸、透明纸,手电筒176.14-6.184-6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4-7岩石、矿物和我们2不知名矿物标本,记录矿物特征用的卡片,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186.21-6.25第四单元复习与练习总复习2七、学期教改研究专题 学生完成作业的实效性研究2010年2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