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赴外地学习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7964718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赴外地学习心得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教师赴外地学习心得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赴外地学习心得体会语文学科是一门诗意永远的科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用自己的一颗纯洁的诗心,一片无邪的诗情,努力营造语文教学的诗意,让我们的每一堂语文课都成为一片充满诗意的天空,让我们的每一堂语文课都成为一种诗意的生存和安居.。身为一名教学校长,我也看到了形形色色的语文教师和课堂教学,见证了语文教师的感叹、困惑、迷惘、惊喜、顿悟.。我说不清一个语文教师从不懂语文到懂语文,从不会教到会教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滋味.。在课堂大赛的评比中,我曾看到了教师失败的辛酸和成功的喜悦.。于是,我就想,怎样做一个语文教师呢?语文是诗意的语文,一个语文教师也应该是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什么是诗意的语文教师呢?诗意是充满激情的,不仅要有理论的支持,而且要有深厚的文学底蕴,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力量.。我了解到一些语文教师,除了读教材、备好课外,几乎不再去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他们可以说出诸多了理由.。尤其在小学,他们认为语文教学知识简单,无非是识字、写字、读文、背诵、习作等,把这些教好了,小学语文也就不成问题了.。其实,小学语文看似简单,可是它包容丰富的内涵.。语文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人文性.。我们面对鲜活的生命,你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与能力,还有方法与过程,更重要的情感与态度.。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生命成长.。生命的基本要需要是物质与精神.。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我们满足不了孩子的物质需求,那么输入给孩子的精神就显得重要了.。孩子的精神从哪里来,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靠教师人格的影响和人性的发挥.。教师的崇高在于无私的奉献,在于爱心的流淌,在于对孩子的尊重.。“你是快乐的,我是幸福的.。”是一个教师永远追求的教育境界.。语文是富有感染力的学科,如果说一个语文教师,没有丰富的情感,没有优美的语言,没有应变的智慧,怎么能驾驭课堂,怎能让孩子喜欢语文.。一个好的老师应该让学生感到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包括你的外表,你的体态,你的眼神,你的笑脸,你的手势,你的语言都能给学生心灵的震撼.。10月17日,怀揣着对全国最高级别的小语盛会的憧憬,我与我市十几名教师一起赴宁夏银川,参加了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虽然路途遥远,饱受舟车劳顿之苦,但此行确实收获满满,受益良多.。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共34节现场课,分为两个会场进行.。每个会场17节现场课.。我观摩了银川体育馆会场的十七节课.。十七位做课老师分别来自重庆、山东、浙江等17各省、市、自治区,教学内容涉及二至六年级教材阅读课文、独立阅读课文、古文、课本剧等.。三天的会议,听了17节课以及现场专家点评,这样高密度,大量信息的集中摄入,不容我们细细咀嚼.。感谢区教研员王岚老师交给了我这样一个任务,让我又重温了每节课的精彩,细细消化.。今天,我把参加此次活动的感受向大家简单虎豹一下,和大家分享我的收获.。感悟之一来自于语文课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学,真真切切地悟才是真课堂此次活动的所有现场课,大会要求做课教师不允许提前接触学生,只在前一天把教材发给学生预习熟读.。老师课前只有十分钟现场接触学生的时间,这对每一位选手都是一种考验.。学生学情不了解,所有问题都无法进行铺垫.。所以每位老师向我们展示的是真实的课堂.。每节课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学生在授课教师的引导下,用教材学,感悟文本与文本对话,品味作者的遣词造句.。用北京市北京小学李明新校长的话来说这十七节课去除了浮华走向了真实的课堂生活,走向了真实、扎实的课堂.。这种真实首先体现在扎扎实实的字词教学.。十七节课无论是低年段还是中高年段,老师们都关注字词教学.。不同的年段有不同的侧重,从低年级的自主识字,做动作理解词义,指导写字;到中年级形近字辨析,理解词语方法的引导;到高年级段重点词语的品味感悟.。体现了教学的坡度和层次.。尤其是写字指导扎实、有效,不流于形式,不浮于表面,甚至在高年段的教学中都有体现.。其次,明明白白的方法指导.。十七节课上老师们都有很强的方法意识,是在用教材教,教学生阅读.。这种方法的引导渗透在课堂教学的每个角落.。有理解词语方法的指导“抓住关键词是理解词语的好办法.。”“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抓住关键字组词就能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方法的引导,“先找找文章写了谁,再看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就能用几句话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朗读感悟方法的指导,“读好停顿能读得更好.。”“读课文的时候,读上文想着下文,读下文想着上文,上下勾连,就能把课文读明白了.。”“人物语言很重要,提示语的关注少不了.。人物语言读得妙,走进人物内心很重要.。”有表达方法的指导,“爱恨之情要表露,褒贬词语来帮助.。”等等.。其三,是真真切切的品读感悟.。这十七节课,老师们都努力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努力创设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抓住文中的关键此举,品读感悟,关注表达,题为捉着的遣词造句.。举一个孙双金老师在评课中所举的例子甘肃兰州张玉栋老师在教学落花生一课中“那天晚上天气不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表述呢?老师追问,父亲和我们一起不是很正常吗?怎么难得,很难得,实在很难得呢?“那天晚上天气不好,可是父亲也来了.。”为什么加个“也”呢?这样说“那天晚上天气不好,可是父亲来了.。”不行吗?父亲在忙些什么呢?然后老师引导学生速读课后资料袋,引导学生去体味作者的字面意、字中意、字外意,他为什么要这样表达?这样表达他想表达什么呢?这样的课堂,没有可以的表演,有的是老师自然的引导,学生学的过程,悟的过程,这样的课堂是我们追求的真课堂.。感悟之二来自于授课的老师不断充实,不断完善,努力做称职的教师在银川所听的十七节课,十七位做课老师素质之高令人钦佩.。十七位老师可以说人人写得一手好字,朗读课文字正腔圆.。在课堂上不仅仅是学生,就是听课的老师也常常被做课老师精彩的朗读打动,为他们的个人魅力所折服.。课堂上妙语连珠,诙谐幽默,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巧妙引导,举重若轻,深深吸引着学生,也让同样作为语文老师的我艳羡不以已.。我想,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那样的高度也许我们达不到,但只要我们存着一颗向往之心,努力的脚步不停止,我们就能和他们近一些,再近一些.。一个充满智慧的老师,能够从尴尬中捕捉契机,化平庸为精彩,化腐朽为神奇,描绘出诗情画意的语文课堂,演奏出和谐温馨的育人旋律.。当课堂中出现这样那样始料未及的意外尴尬时,教师若装聋作哑,则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若严词斥责,将泯灭学生智慧的火花;若敷衍搪塞,将使学生疑窦倍增,如坠云雾.。于是就需要教师能直面尴尬,冷静思考,巧妙捕捉其中的“亮点”资源,并灵活地调整教学进程,这样才会使课堂在不断“生成”中绽放美丽.。课堂上学生的独特见解、学生的精彩回答、学生的创新思维等都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对世界的独特感受,也是十分丰富的、可贵的课程资源,是教师可利用的宝贵教学资料.。善于在课堂上捕捉学生这些智慧的火花,我们教师便可以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精彩诗意的课堂.。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