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在科学活动中主体性发展的几点思考.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7932011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在科学活动中主体性发展的几点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在科学活动中主体性发展的几点思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科学领域提出的目标使我们强烈地感到,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幼儿的情感态度和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的孩子个个好奇、好问、好探究,他们活泼好动、精力充沛,喜欢不知疲倦地探索周围的世界。就像杜威先生所说: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儿童本能的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惧来的特点。我们认为,科学活动是一种融操作性、思考性、变化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活动,它有助于幼儿主体性的发展。那么,如何在科学活动中促进幼儿的主体性的发展呢?通过实践,我认为:一、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营造主动探索的环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在学习中产生一种迫切的探求新知的欲望,他们的探究能力才能得以发展。新纲要中强调:“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点燃幼儿心中探求新知的思想火花,从兴趣入手,尊重幼儿的发展和学习特点,激发他们的创造兴趣,培养探究精神。1、物质环境和材料是幼儿学习和探究的刺激物、中介和桥梁。幼儿与身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使他们特别乐于摆弄和操作物体,因此投放有教育价值的材料是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必要条件。区角是幼儿园科学探索的主要场所,它是把幼儿自发的探索活动和教师对此所进行的支持与引导相结合的重要渠道。比如,我园的科学发现室和自然探究角,都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需要出发所设置的。从教师对幼儿活动的观察中发现孩子的兴趣点,有序列地提供趣味化、游戏化,寓含教育价值的材料,同时不断关注材料是否能持续影响孩子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力求从多方面、多角度充分调动幼儿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促进他们主动探索。2、安全的心理氛围是幼儿主动探究和学习活动的前提。纲要中明确指出: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的意见”。因此,营造鼓动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就是要努力创造“无拘无束”的气氛,让孩子“自由地呼吸”,这种气氛的内涵应该是自由、民主、平等、和谐的,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孩子的“自由精神”,使主体性得以充分发展。在一次“沉浮游戏”的操作活动中,一些孩子把操作用的鸡蛋、糖、盐、面粉等全部放在水里搅拌,结果鸡蛋没有象想像中的浮起来,于是孩子们得出结论:鸡蛋是不会浮起来的。如果这时我们立即否定孩子的结论,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只会错过与幼儿一起主动探索事物的最佳时机。最好的方法就是我们与幼儿一起动手操作寻求答案,实事求是地做一个与幼儿平等的探索者。最终,孩子们通过一次次的操作试验发现生鸡蛋在清水中沉到水底,放入一定量的盐后,鸡蛋便漂在水面上。得出这样的结论,孩子们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幼儿主动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的形成和发展幼儿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2 /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