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壁远场涡流探伤仪操作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7911685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冷壁远场涡流探伤仪操作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水冷壁远场涡流探伤仪操作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水冷壁远场涡流探伤仪操作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冷壁远场涡流自动化探伤操作工艺指导书文 件 号:替 代:版 本:修 改:受控状态:发 布 号:编制: 审核: 批准:日期: 日期: 日期:一、 目的1、规范远场涡流探伤作业过程。2、确保检测质量稳定有效,操作员工对作业过程更易于了解、方便操作。 二、被检工件参数: 1. 钢管外径:30159mm 钢管壁厚;320mm 钢管状态:直的热轧的或热处理的无松散氧化铁皮无缝钢管。 平直度:2.0mm1000mn,沿钢管总长不超过10mm, 椭圆度:不大于外径公差的80。 壁厚不均:不超过壁厚公差的80。 凹坑:凹坑宽不大于5mm,深度不大于lmm。 管两端:管端无毛刺并且与轴线间正确的角度切割。 三、对比试样制备:1)参照GB/T7735-2004检测标准制作对比标样管;用于制备对比试样的钢管应于被探伤钢管的公称尺寸相同、化学成份,表面状况及热处理状态相似,即有相似的电磁特性;2)长度:2m,平直,表面无异物,无影响校准的缺陷; 3)人工缺陷: 形状为外穿管壁并垂直于钢管表面的孔,人工缺陷五个,其中三个横向裂纹处于对比样管中间部位,两端分别为3mm通孔和4mm30%平底孔,彼此之间的轴向距离不小于150mm;4)人工缺陷是涡流探伤设备校准灵敏度的,通孔尺寸不能理解为就是采用这种设备可能探出的最小尺寸缺陷。钻孔公称直径分为A级和B级。4.样管制作技术要求: (1)管体弯曲1%。 (2)表面无氧化铁皮,无影响校准的自然缺陷,本底噪声小。 (3)钻孔时要保持钻头,要防止局部过热和表面产生毛刺。 (4)普碳钢材用45,合金钢必须与产品相同。 (5)以46mm壁厚为宜。 (6)钻孔直径的允许偏差: 直径1.10mm时,0.10mm; 直径1.10mm时,0.20mm。三、实施要求 1、检测前准备:1)充分了解被检现场工况,包括工件及鳍片间距尺寸、工件材质、现场供电、安全设施等;2)对比试样制作完成;3)安装安全保护滑索。4)编制自动检测工艺人员分工计划表。5)绘制检测位置分布图,制定检测数据记录编码规则及测厚点位图;6)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头灯等防护用品配置;7)辅助工具,带灯放大器、风磨机、测厚仪、深度尺等;2、开机准备1)根据现场被检工件选定合适的检测探头,根据鳍片尺寸调节探头位置,将各接线端与自动爬行机器人及多功能涡流仪主机链接。检查无误后开启电源;2)对涡流探伤仪进行参数设定,扫查标样管并对其进行调整、效验。将标样管信号调整至最佳状态,将效验参数及调整结果进行记录于远场涡流探伤仪工艺卡中。3)根据检测数据记录编码规则输入各被检工件对应的数据编码;3、自动机器人安装1)根据鳍片间距调整定位轮和减震轮的位置;2)链接安全绳扣,使机器人处于安全绳保护状态;3)使用设备配备的橡胶片垫至永磁轮正下方,慢速的使永磁轮吸附至被检工件上,确认吸附后,将控制器调整慢速档位,匀速的向前移动,取出橡胶片;4)安装编码器,将编码器旋转轮调节至管壁高峰处,旋转顺畅;5)安装高清摄像装置;4、摄像装置调试;1)根据工况合理调节视频位置,确保视频聚焦清晰,信号传输稳定;2)调节里程编码器和激发器的位置,确保编码器工作有效,显示正常;3)检查视频显示及存储状态为正常;2、作业流程探伤前:1)现场需满足检测前的各项条件;2)涡流仪软件参数设置;包括(探头规格选择、频率、电压、增益、显示、工件数据记录编码、数据存储路径等等);3)扫查标样管,将不合适的参数进行修改,使信号达到最佳状态。并在远场涡流探伤仪工艺卡中详细记录,并记录修改原因与结果;4)严格按照开机准备事项安装检测系统;5)检测人员根据自动检测工艺人员分工计划表各自明确分工,包括(数据分析人员、安全绳控制人员、机器人控制人员,线缆回收及送递人员等;探伤检测:1)所有参数设置和设备安装后进行工件检测。保存各个工件检测数据和视频数据;2)2-3小时进行一次标样管复验,对于检测效果要勤于复查、调整,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3)检测中将信号可疑点记录至可疑点位记录表中,备注必须清晰明确;4)信号可疑点复查,采用打磨观察、测厚等方式,并做好相关记录及表面标注;检测完毕及结果评判:1)设备断电拆卸自动机器人及仪器等设备入箱保存,线缆缠绕有序;2)数据分析,结果评判;探伤检测报告根据探伤结果,探伤检测人员出具检测报告,包括以下内容:1)被检水冷壁管的牌号、规格、数量、炉批号等信息;2)本标准号、对比试样人工缺陷形状及其验收等级;3)端部及限制区域盲区标注;4)结果判定;5)操作者和签证者及技术资质等级;6)出具检测报告及相关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