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论.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7854596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疑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质疑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质疑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编号:石-地理学科交流-质疑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内容提要基础教育的目标应是面向21世纪,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即不仅要学生能掌握各学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具有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以及健康的心理、合作的精神、良好的行为习惯等能使人更好地生存发展并终身受用的素质。本文以地理学及地理学科教学的客观规律为中心,以建构主义、探究式教学理论为指导理论,以任务驱动式为教学方法,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建构地理教学中的“交流质疑”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不是为了追求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数量,而是培养他们获取知识的方法;不是教给他们如何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而是让他们学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主题词 : 地理教学 教学模式单 位:北京市杨庄中学 姓 名:孙文亮 通讯地址:北京市杨庄中学邮 编:100041电 话: 01068873778转8017编号:石-地理学科交流-质疑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内容提要:基础教育的目标应是面向21世纪,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即不仅要学生能掌握各学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具有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以及健康的心理、合作的精神、良好的行为习惯等能使人更好地生存发展并终身受用的素质。本文以地理学及地理学科教学的客观规律为中心,以建构主义、探究式教学理论为指导理论,以任务驱动式为教学方法,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建构地理教学中的“交流质疑”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不是为了追求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数量,而是培养他们获取知识的方法;不是教给他们如何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而是让他们学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关键词:地理教学 教学模式 地理学科交流-质疑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国际化、现代化、社会化和信息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纲要中明确指出,要“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些理念表明教育将面临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的深刻变革和挑战。因此,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与模式,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等新型学习模式已势在必行了。一、模式提出的基本条件和背景:1地理学特点: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及人类智慧圈等圈层所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因此,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地理学的特点要求地理教学应具有开放性和实践。2课改理念的特点:国家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教学要体现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及“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等基本理念。3学校教学特点:我国教育采取的是以班级为单位的授课体制,长期实践表明班级授课的确有许多优点,但我们必须认识到班级授课又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如难以体现学生生人个性、学生主体作用难以发挥、教学状态封闭等。但这种班级授课体制在我国还将长期存在。4现代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发展和再认识:从行为主义到认知理论,以及创新思想、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等理论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在不断地更新着教师们的教学思想、观念和课堂教学方式。这些理论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层面的指导。5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实施的条件:随着科技的发展,学校教学手段由电影、投影、录像发展到计算机网络教学。由于计算机的微型化,体积越来越小,性能越来越高,价钱越来越低,使得计算机进入了学校和家庭,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课堂由封闭走向了开放,教育教学手段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为此我们于2001年提出了“地理学科交流-质疑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二、模式的涵义和特征:交流质疑教学模式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学习方式,主要采取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案例教学等方法。这一模式是在对我国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和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的教学方式、方法分析、比较基础上,辨证地吸收各家、各学派的成功之处得出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将全班同学根据教学目标需要分为几个小组,每一小组针对某一主题开展调查研究、搜集、甄别资料,并将本小组的学习成果以电子作品的方式呈现给大家。小组内成员之间交流、协作,小组与小组之间以问题的方式进行质疑、辩论,最终达到全班同学都能共享任何一组的学习成果。这一模式不但能培养学生个别化学习、协作学习、搜索资料、甄别资料的能力,不但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实现自我建构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倾听、观察、分析、概括、归纳、讲解、提问、辩论、思维等综合能力。这一模式的实施能使学生学会一种或几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杨振宁教授在讨论中西方哪种教育方式更好的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一文中有如下的阐述:“如果你在讨论的是一个美国学生,那就要鼓励他多学一些有规则的训练;如果讨论的是一个亚洲学生,他的教育是从亚洲开始的,那么就需要多鼓励他去挑战权威,以免他永远胆怯。”这一模式就是要将我们的学生培养为一个“整体的人”。三、模式实施的要点:应用这种模式教学成功与否关键是教学设计,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我们特别要重点做好以几个方面的设计:1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归宿,具有导教、导学、导测量的功能。因此,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目标要与教学大纲、教材相适应;教学目标要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相适应;教学目标要考虑学生中存在的个性差异;教学目标要考虑学生的计算机运用水平;教学目标可以是一个教学单元的目标;教学目标的表述用动宾短句或行为动词描述,并包含在什么条件下,达到什么程度,多少人达到等内容;根据这些考虑,笔者在实施初中地理(中图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十五章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时,根据教材内容,我把学生分成了五个组,分别承担以下教学任务,比如南极的概况 南极的现象 南极的称号 南极的科考以及南极的探险,在活动结束时,须达到下列目标:知识:100%的学生能在地图上准确地找到南极的方位南纬60度纬线以及周边的海洋和陆地,并能简单描述;90%学生能根据学生的讲述归纳南极地区的地形和气候特征;90%学生能说出我国的两个科考站的名称,并能确定出他们在图中大致位置;80%学生能举例说出保护南极的重要意义。能力:90%学生能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南极污染原因及治理措施;100%学生能根据学生所讲的知识分析南极的自然环境特征;90%学生能用电子作品演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思想: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地观。2选题设计:让学生能在交流和质疑中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找出交流的话题是其中的关键。确定选题要遵循下面的几个原则: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相联系,让学生们有话可说,有事可做;与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相适应,让学生们有事能做;所选题材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有事愿做。配合上述教学目标,我选择了还我一片蓝天为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用“还”字,及怎么“还”这个问题开展小组活动。3过程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展示作品、交流思想、建构知识的舞台和战场。(1)创设情景,深入探索: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在课堂上让学生有意识地浏览与学习主题有关的网站及相关图片、录像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提出学习目标,明确任务,指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如:讲述还我一片蓝天的情景创设。教师展示网页中一幅摄于首钢厂区的图片,提问:这幅图片在五十年代和现在有不同的含义,谁能说出是哪两种含义?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后,讲清解决此类问题的途径和注意事项,然后分小组布置任务就环境污染问题展开研究。(2)组内交流、形成共识:小组内成员根据本组研究的具体内容,搜集、整理资料,在充分发表个人观点的基础上,小组同学群策群力,形成本组的观点,并把这种观点用电子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同学们通过自己上网搜索和社会调查获取了大量的资料,这些资料可能是零散的、无序的,但在将这些资料制作成电子作品,并用以阐明自己的观点时,便会对其进行细致的梳理,使资料初步有序化、系列化,对涉及到的知识点也会有初步的同化和顺应。学生在制作电子作品过程中,还会逐渐发现原有资料和认识的不足之处并加以补充和完善,以形成较完整的认识。如下是还我一片蓝天课题中某一小组的研究成果。 他们从北京的地理位置、风向、工厂分布总结出北京大气污染的原因,并以首钢为例,提出了转产、停产、搬迁等方案,每个方案都有可行性分析,很有见解。 (3)组间质疑、产生共鸣:即组间进行的交流活动。小组内的交流是协作、协商的关系,那么组内通过交流形成的认识是否完全正确呢?还需要得到其它组的认定,还需要接受其它组成员的问询。真理越辩越明。在质疑过程中,由于学生间的提问、辩论活动,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每个人思维方式、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思维的结果都为大家所共享,同时,尽管有的同学的发言不是很科学、很准确,但他的发言很可能会激发他人的思维,使学生的认知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如还我一片蓝天几个小组分析北京大气污染的原因及对首钢的治理方案是不同的,哪个正确?哪个组的结论比较科学?这就要经过答疑、辩论了。在互相质疑中,各组会吸取他组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不断完善自己的结论。在交流时,可以实施立体化的交流,即:可以通过对话、纸条、手势、聊天室等。(4)意义建构、质量互变:意义建构是目的,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最后一环。通过组内、组间的活动,同学们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尽管如此,我们还要带着大家重新整理所涉及的知识因素,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地、完整地、清晰的认识。 4评价体系的设计:制订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不但可以正确的评价学生,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做这事之前,给学生一个努力的方向,用以指引学生前进。由于这种分组教学模式中,组与组之间研究的课题可能不同,制订一个评价就更为必要了。评价标准可以从涉及的知识点的多少、内容概括的精练程度、电子作品的版式等方面去衡量。四、本模式继续研究的方向:交流质疑教学模式,是我和我的同行们在实现课标理念的探索中迈出的坚实一步,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以后应在以下方面深入探讨。1信息技术融入地理教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还要加强;2实现建构主义与传统教育思想有机融合,进而处理好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技术的关系问题。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定位不够科学和严谨。3实现课堂教学主题与教材、大纲完美融合。4提问的设计与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 信息技术融入地理课堂教学之中,开创了地理教学的新局面,为地理教学改革提供了又一片天地。本文意在通过与大家交流,探索在信息社会下网实现课改理念,为实施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钟志贤 徐洪建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揽要 中国电化教育2000年第2期 2钟启泉 现代教学论发展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8年 3. 刁传芳 系统理论在中学地理教育中的应用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0 4温寒江 现代教学论引论 天津教育出版社 1988年12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