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3).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845468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3)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 . 一个中学生的正常质量约为150 kgB . 人体正常体温为32C . 人步行的正常速度为10 m/sD . 一支崭新的2B铅笔长约为18 cm2. (2分)“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却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是因为( ) A . 声音太大B . 声音的频率大于人们能听到声音的频率C . 声音太小D . 声音的频率小于人们能听到声音的频率3. (2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温度高于0B . 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成C . 通常采用降温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铜罐内D . 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的CO2气体4. (2分)小册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记录了几组物距u和像距v的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随着物距增大像距在减小,物距u和像距v成反比关系B . 当物距u=9cm时,光屏移动到适当位置能呈现清晰的像C . 当物距u=16cm时,其光路图是电影放映机的成像原理图D . 当物距u=50cm时,光屏在适当位置能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5. (2分)“神六”飞船的成功发 射,使人们对宇航员的生活和工作更为关注。宇航员在飞船内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对话,原因是 ( ) A . 太空中噪声太大B . 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C . 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D . 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6. (2分)下列事例中的“小水珠”的形成需要吸热的是( ) A . 青草上的露珠B . 冰凌上滴下来的水珠C . 山间的薄雾D . 壶嘴口冒 “白气”7. (2分)正在建设的武汉至宜昌的高速铁路全长约291km,计划2012年建成通车。它的建成将会给沿途经过的仙桃、天门、潜江等市带来无限的发展机遇。若通车后某列火车当日午夜从宜昌开往武汉的启程、到站时刻如图所示,则这列火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最接近 ( )A . 120km/hB . 150km/hC . 200km/hD . 580km/h8. (2分)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 观众看到银幕上的图像 B . 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C . 白鸽在沙滩上形成影子 D . 白光通过三菱镜形成彩色光带 9. (2分)(2016福建)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 . 苹果在桌子上形成的影子B . 拱桥在水面形成倒影C . 玻璃砖后的铅笔“错位”D . 民间艺术“皮影戏”10. (2分)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 )A . 老花镜是一种凸透镜B . 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C . 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D . 老花镜是一种凹透镜11. (2分)在放映电影时,电影机的镜头上有一只小虫在爬动,那么我们从银幕上将观察到( )A . 放大的飞虫的像B . 银幕上飞虫移动的方向与飞虫实际移动方向相反C . 飞虫的黑影D . 对银幕画面没有影响,但亮度减弱12. (2分)声波能传递能量,下列不是对这一原理的应用的是( ) A . 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治疗肾结石B . 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C . 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D . 如果把超声波通入水中,剧烈的振动使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可以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13. (2分)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 一只成年母鸡质量约为300gB . 一台家用空调正常工作时功率约为50WC . 四冲程汽油机的效率约为70%D .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108m/s14. (2分)如图是小明在玩过山车的情景.下列对此过程中小明的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 . 小明在车里或上或下感觉极不舒服,是因为质量不断改变B . 小明一直坐在车里面,所以小明相对于地面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C . 小明时而头朝天时而头朝地,但是他受到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D . 因为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小明始终处于平衡状态15. (2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能盛1kg水的瓶子,一定盛不下1kg的酒精B . 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发生的能量转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 . 如果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发生了热传递,是因为它们的温度不同D . 甲、乙两金属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甲的温度升高较小,说明甲的比热容比乙大二、 作图题 (共3题;共15分)16. (5分)已知一物体AB请在图1中作出它在镜中的像AB; 如图2所示,一束光由空气射入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保留作图痕迹)17. (5分)画出入射光线,其中B为光源,A为反射光线经过的点18. (5分)如图乙所示,ab是光源S射向平面镜后的一条反射光线,并射向凹透镜的焦点FS是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请画出:光源S的位置、ab的入射光线和ab经凹透镜的折射光线。三、 实验题 (共4题;共17分)19. (1分)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将0100之间划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华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32(,读作华氏度),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212将32212之间划分为18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则华氏度F与摄氏度t之间的关系是 F=_20. (4分)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实验步骤如下:A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甲所示。B让一束红光贴着硬纸板沿着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着另一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线EO和反射光线OF的径迹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重做两次,换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如甲图)C取下硬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两侧的角i和角r;D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反射光线。(如乙图)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硬纸板显示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两侧;(2)该实验中硬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是为了确定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_;(3)由实验步骤C可以得到的规律是_;(4)在甲图中,如果将光线沿着FO射向平面镜时,你还会发现的规律是_。21. (3分)在“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石蜡的质量,先在天平左盘放石蜡块,右盘放合适的砝码,并通过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此时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蜡块的质量是_g;测量蜡块体积的过程如图乙所示,蜡块的体积是_cm3;计算得到石蜡的密度是_kg/m3 22. (9分)某兴趣小组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水平桌面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烛焰、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 (2)小明将蜡烛由距透镜90cm处移至距透镜120cm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均约为5cm透镜的焦距约为_cm,判断的依据是_; (3)确定物距后,如何才能找到最清晰的像呢?下列最合理的是 A . 把光屏朝一个方向移动,一直到看到最清晰的像为止 B . 把光屏朝一个方向移动,在将到看到最清晰的像时,来回移动光屏,一直到看到最清晰的像为止(4)小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到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此时光在光屏上发生_反射;当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后,为使光屏上再次呈清晰像,应将光屏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 四、 计算题 (共2题;共25分)23. (10分)甲、丙两地车站的距离是8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车站早上7:30出发开往丙地,4小时后到达乙地,在乙地车站卸货停靠了1小时后再继续行驶3小时,在当日15:30到达丙地车站列车行驶途中通过一座长300m的桥梁时以40m/s的速度匀速通过,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0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m? 24. (15分)将一钢球放入盛有10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150mL处又用天平称出该球质量为237g(钢=7.9l03kg/m3 煤油=0.8l03kg/m3) 求:(1)此钢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若为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少? (3)在空心部分注满煤油,那么钢球的总质量为多少?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作图题 (共3题;共15分)16-1、17-1、18-1、三、 实验题 (共4题;共17分)19-1、20-1、20-2、20-3、20-4、21-1、22-1、22-2、22-3、22-4、四、 计算题 (共2题;共25分)23-1、23-2、24-1、24-2、2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