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第六章小肠内消化和吸收.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814446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第六章小肠内消化和吸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生理学第六章小肠内消化和吸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生理学第六章小肠内消化和吸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五章消化与吸收 第一节概述 第三节胃内消化 第四节小肠内消化 第五节大肠内消化 自学 第二节口腔内消化 自学 第六节吸收 2 第四节小肠内消化 化学消化 胰液胆汁小肠液 机械消化 小肠运动 3 一 胰液的分泌 最重要的消化液无色无味 pH 7 8 8 4 1 2L 日 等渗由胰腺外分泌部所分泌 4 5 6 一 成分和作用1 无机盐 HCO 3 Na K Cl 水 HCO 3最高浓度 140mmol L 分泌部位 小导管上皮细胞作用 中和胃酸 保护小肠粘膜 提供最适pH 7 2 消化酶由腺泡细胞分泌 1 胰淀粉酶淀粉 糊精 麦芽糖 麦芽寡糖2 胰脂肪酶甘油三酯 脂肪酸 甘油 甘油一酯3 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4 羧基肽酶5 核糖核酸与脱氧核糖核酸酶 8 胰蛋白酶原 肠致活酶 胰蛋白酶 糜蛋白酶原 糜蛋白酶 蛋白质 月示胨 多肽和氨基酸 9 二 胰液分泌的调节 1 神经调节 迷走神经特点 水分和碳酸氢盐不多 酶的含量多 2 体液调节 1 促胰液素分泌部位 S细胞分泌有效刺激 HCl 蛋白分解产物 脂肪酸作用特点 水与碳酸氢盐多 酶不多 10 2 胆囊收缩素 分泌部位 I细胞有效刺激 蛋白分解产物 脂肪酸 HCl作用特点 酶含量多 水分与碳酸氢盐不多 3 促胃液素 分泌部位 G细胞有效刺激 蛋白分解产物作用特点 酶含量多 水分与碳酸氢盐不多 11 12 二 胆汁的分泌与排出 一 胆汁的性质和成分800 1000ml 日 pH7 4 味苦 有色水和无机盐胆盐 胆色素 胆固醇 胆石生成卵磷脂无消化酶 13 14 二 胆汁的作用 1 乳化脂肪 促进脂肪的消化2 促进脂肪消化产物的吸收3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 A D E K 的吸收4 促进胆汁自身的分泌 15 三 胆汁分泌与排出的调节 1 神经作用 迷走神经2 体液的作用 1 促胃液素促进肝胆汁的分泌和胆囊收缩 2 促胰液素作用于胆管系统 水和碳酸氢盐 3 胆囊收缩素 CCK 促进胆囊收缩 胆汁排放 16 4 胆盐的肠肝循环 胆盐 94 回肠末端 重吸收 门静脉 肝脏细胞 胆汁 再分泌 17 三 小肠液的分泌 十二指肠腺和小肠腺 小肠液的性状和成分 弱碱性 pH7 6 日分泌量 1 3L 成分 肠致活酶 肠激酶 粘液 免疫蛋白 等 小肠液的作用 1 参与消化 2 保护作用 弱碱性的粘液能保护肠粘膜免受机械性损伤和胃酸的侵蚀 免疫蛋白能抵抗进入肠腔的有害抗原 18 四 小肠的运动 1 紧张性收缩 是小肠其它运动的基础 紧张性 食糜与消化液的混合加速且充分 食糜的推送加速 2 分节运动 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活动 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 3 蠕动 推送食糜前进 a b c d e f g 19 20 1 肠道神经2 外来神经副交感神经 加强小肠运动交感神经 抑制小肠运动3 体液因素 胃泌素 CCK 5 HT 脑啡肽 二 小肠运动的调节 21 第五节大肠内消化 一 大肠的分泌二 大肠的运动袋状往返运动分节或多袋推进运动蠕动三 排便发酵腐败 22 第六节吸收 消化产物通过上皮细胞进入血液与淋巴的过程 23 一 营养物质的吸收部位 一 吸收过程概述 24 小肠是主要的吸收部位 Why 1 小肠有巨大的吸收面积 2 食物在小肠停留时间长 3 8h 3 食物在小肠已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4 小肠壁内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25 26 二 吸收的机制 1 被动转运 滤过作用 主要取决于膜两边的流体静压差 扩散作用 是当两边的流体静压差相同而溶质浓度不同时 溶质分子从膜的一边扩散至另一边 2 主动转运 是逆着浓度梯度或化学梯度 需消耗细胞代谢的能量的转运方式 3 协同转运 当两种物质通过上皮细胞转运时 一种为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 同时伴随另一种离子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而被动的转运 27 三 吸收的途径 1 跨细胞途径 2 旁细胞途径 28 一 水 被动 渗透 二 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水主要在小肠被吸收 部分进入结肠 随粪便排出 8 10L 0 15L水吸收的方式 在溶质被吸收后形成的渗透压梯度的作用下 被动吸收 29 30 二 无机盐 单价碱性盐吸收快 如钠 钾 铵盐等 多价碱性盐吸收慢凡与Ca2 结合生成沉淀物的不被吸收 如磷酸盐 草酸盐等 31 1 钠的吸收 95 99 都被吸收 主动转运 顺浓度梯度的易化扩散 耗能的主动转运 摄入 250 300mmol排出 4mmol 32 2 铁的吸收 进食量的10 被吸收 吸收量与机体对铁的需要量有关 Fe3 3 钙的吸收 进食量的极少部分被吸收 结合钙 主动转运 4 负离子的吸收 Cl 和HCO3 由钠泵产生的电位差促使负离子顺电势梯度被动扩散入小肠粘膜细胞 33 34 三 糖形式 单糖 半乳糖 葡萄糖 果糖 甘露糖 机制 继发式主动转运途径 入血 35 2Na Na K G G Na G 血 肠腔 Na 肠上皮细胞 ATP G 管腔侧 以Na 载体 葡萄糖复合物形式 与Na 同向转运入肠粘膜上皮细胞内 管底侧 葡萄糖通过易化扩散方式进入血液 Na 则由钠泵转运至细胞间隙 继发性主动转运 36 糖 以葡萄糖的形式 与Na 耦联 通过继发性主动转运的方式吸收入血 小肠上皮细胞 37 形式 氨基酸 二肽 三肽机制 继发式主动转运途径 入血 四 蛋白质 38 蛋白质的吸收 吸收机制 同葡萄糖相似 钠依赖转运系统 继发性主动转运 未消化完全的蛋白质也可微量吸收 但无营养作用 相反 可作为抗原引起过敏反应 氨基酸转运系统 Na 蛋白酶 氨基肽酶 39 机制 被动 混合微胶粒脂肪酸甘油一脂甘油三脂乳糜微粒途径 淋巴途径为主 甘油 载脂 胞吐 中 短链脂肪酸 血管 淋巴管 五 脂肪 40 41 甘油三酯 胰脂肪酶 脂肪酸 甘油一酯 胆盐 混合微胶粒 载脂蛋白 42 43 六 维生素的吸收 脂溶性维生素 A D E K 与脂肪相似 水溶性维生素 以易化扩散方式在小肠上段被吸收 维生素B12为特例 须内因子形成复合物在回肠被吸收 VitB12 VitB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