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0年中考科学错题集训32:生物实验(1)A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805039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2020年中考科学错题集训32:生物实验(1)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浙教版2020年中考科学错题集训32:生物实验(1)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浙教版2020年中考科学错题集训32:生物实验(1)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2020年中考科学错题集训32:生物实验(1)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实验探究题 (共20题;共66分)1. (3分)某同学要探究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他准备了不同质量的小铁球(质量已知)、细绳、刻度尺、铁架台等器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次数摆幅(cm)小球质量(g)摆长(cm)时间(s)11030801.821040801.831540801.8415401002.0(1)(1)实验器材中还应该有_ (2)他将实验过程中测量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数据可知,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只与_有关,该实验所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3)实验完成后,该同学用质量为20g和50g两个小铁球,分别制做成摆成为80cm和100cm的两个单摆,根据上面实验结论可推测,这两个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应分别是_s和_s2. (4分)种子的萌发手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实验器材:绿豆种子,废电池浸出液、清水、烧杯、滤纸、纱布实验方案:级别ABC实验步骤一烧杯底部垫上两层滤纸二分别均匀放入颗粒饱满的绿豆种子各50粒,在种子上面覆盖纱布,置于温暖见光的地方培养三每天向烧杯纱布上喷洒过量的清水,保持种子湿润每天向烧杯纱布上喷洒过量的清水,等量的废电池浸出液,保持种子湿润不做任何处理四观察绿豆种子的萌发情况并做好记录实验结果有50粒种子萌发有6粒种子萌发种子都不萌发根据实验方案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若选择A、B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每天向A、B组烧杯中喷洒的两种液体体积相等,目的是_,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2)若要探究水分子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_作为一组对照实验若要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增设D组,除了将D组烧杯置于_环境中,其余条件都应与A组一致(3)(3)每组不能只用一粒种子的原因是 _3. (3分)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方法和步骤】 采集重金属污染液500mL,用蒸馏水将其逐级稀释10、102、103、104倍,获得4种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溶液。 取4只相同培养皿,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垫上纱布,加入等体积的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染液,浸润纱布。 挑选籽粒饱满,大小相似的水稻种子200粒,随机均分成4组,分别均匀放入上述4只培养皿的纱布上。 4只培养皿置于25恒温培养箱内,每天给它们补充等量、相应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1)【统计和分析】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水稻种子的_,进行比较。 (2)【预测结果】如果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实际结果应是_。 (3)【反思与评价】在步骤中,每只培养皿中均匀放置50粒水稻种子,而不是1粒的原因是_。 (4)实验方案存在缺陷是_。 4. (3分)为探究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把自己的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这个问题,某同学模拟环境做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并测得以下数据:干细沙的温度湿泥土的温度表面26242cm深处24234cm深处22226cm深处2021(1)该实验中,电灯光模拟沙漠中的_。(2)根据所测得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请写出其中的一条结论:_。(3)根据所测数据,你能对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把自己藏在数厘米深的沙子里的问题作出解释吗?_。5. (2分)近期统计数据显示,癌症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因。端粒酶是与染色体末端结构相关的一种细胞组分。表中数据显示细胞癌变可能与端粒酶的活性有关,请完成下面的探究实验:实验目的:探究端粒酶与细胞癌变的关系。实验材料:癌细胞、端粒酶抑制剂、细胞培养液等。细胞类型增值代数端粒酶活性正常体细胞5060无癌细胞无限有实验步骤:将癌细胞平均分成A、B两组;_;纪录并比较A、B两组的增殖代数(分裂次数)。结果预测及分析:_。请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治疗癌症的新思路:_。6. (4分)下图是用来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装置,每个杯中均放有三颗相同的干燥种子,并提供相应的条件。(1)甲组A种子和甲组B种子可用来探究_对种子萌发的影响。(2)_可用来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3)你认为该实验设计存在什么缺陷?试说明:_。7. (8分)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生长激素的功能,提出以下实验思路: 选取若干只同品种、同性别和同日龄的健康未成年小鼠实施垂体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等量的 。实验开始时和实验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体重,并记录。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请回答:(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 (2)对垂体进行切除手术是为了_。 (3)在“实验思路”中,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的是_。 (4)预测实验结果(在如图坐标中用示意曲线表示注射后的体重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在曲线旁注明所注射物质的名称)。 8. (2分)甘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资料显示甘草中的药物成分对细菌生长起抑制作用。而这些药物成分易溶于酒精当中。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探究“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甘草酒精浸出液对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选用一定量的甘草,将其干燥粉碎后加入酒精,在室温下浸泡三天,过滤,得到甘草酒精浸出液,并配制质量分数分别为1%,2%,4%,8%的甘草酒精浸出液。取5个相同的灭菌后的培养皿,编号后放入相同体积和浓度的大肠杆菌培养基。然后在1号培养皿中滴入0.1mL的 待填 , 在其余四个培养皿中分别滴入0.1mL的不同质量分数的甘草酒精浸出液。加盖后将它们放在37的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结果记录如下:培养皿编号12345甘草酒精浸出液的质量分数01%2%4%8%抑菌圈的直径(mm)02.886.086.056.06根据以上实验,请回答:(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_来说明甘草的抑菌作用。 (2)设置第1组实验是为了与后面几组形成对照,应该在1号培养皿中滴入0.1mL的_。(选填“清水”或“酒精”) (3)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 9. (2分)盐度,即水体中的含盐量,是一种非生物因素。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寻找答案。(1)提出问题: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2)作出假设: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3)器具材料:正常的大豆种子100粒、清水、10的食盐水。(1)(4)实验步骤: 将大豆种子平均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浸泡在10的食盐水中,B组浸泡在_中。均在相同的条件下浸泡6小时左右。 将浸泡后的A、B两组种子分别用湿纸巾包起来并放入塑料袋中,注明A、B。再将A、B塑料袋放置在温暖的地方并注意保湿。在A、B两组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 外,其余的条件均相同,这样的两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其中实验组是_组,对照组是_组。两天后,打开塑料袋观察并统计两袋中已经萌发的种子数。(2)(5)预测结果、得出结论:如果种子萌发数AB,说明10的食盐水可以_ 大豆种子的萌发;如果种子萌发数AB,说明10的食盐水可以_大豆种子的萌发;如果种子萌发数A与B相差无几,说明10的食盐水对大豆种子的萌发_。10. (3分)给予种子萌发所需的最适宜条件,是提高种子萌发率和出苗率的关键。为能找出玉米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通过查阅了解到一般种子萌发的最高温度为40,最低温度是15,然后选择了6个温度点进行实验。取6个相同的实验装置分别放入100粒玉米种子并置于相应的温度下,其它环境条件相同且适宜。一周后玉米种子的萌发率如图所示。(1)实验过程中应观察并记录_求出萌发率。 (2)读图可得该玉米种子的最适宜温度为_。 (3)请指出该实验方案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_。 11. (4分)某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原料和条件,设计了如图1所示三个装置:植物、培养液、隔板、光照等条件都完全相同。请分析回答:(1)为了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实验前应该对植物进行的处理是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_。 (2)甲、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_,所探究的问题是_。 (3)把植物放到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后,分别将甲、乙、丙的叶片取下,进行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叶片不会变蓝的是_。 (4)如图2是该同学分析甲装置中植物叶肉细胞所进行的生理活动过程图,其中A和B表示细胞内结构,表示有关物质,则在B结构上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是植物的_。 12. (3分)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计划围绕“阳光与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关系”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和他们共同完成下面的探究过程。同学们根据假设、制定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1)请你用下列实验步骤前的字母,表示出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A光照B显色C滴碘液D脱色E暗处理F取下纸片G部分遮光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2)在实验前要将实验植物放置在黑暗环境中一昼夜,目的是 _(3)将叶片放人酒精中隔水加热,使用酒精脱色的原因是_, 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_(4)银边天竺葵的叶片用光照射后,用酒精隔水加热,脱去叶绿素,滴上适量碘液,发现整个叶片 _(5)将此装置放在阳光下,由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小白鼠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提供了_,所以小白鼠和植物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不会死亡由此可见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13. (2分)科学探究式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甲图中的ABC是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的三种生理活动;乙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的实验装置;丙图是对叶片进行脱色的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 (1)把乙图中的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后,装置_内的氧气含量比较高。这是因为该植物进行了甲图中的_(填字母)生理活动。 (2)从乙图的两个装置中各剪去一片绿叶,分别置于丙图装置中进行脱色处理,图中标号 _代表酒精,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只有装置二内的叶片变蓝,这说明了什么?_14. (3分)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这一实验时,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用具:生长状况一致的天竺葵、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清 水、小烧杯、碘液、透明的钟罩(玻璃罩)等,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请回答:(1)实验前,应将甲、乙装置中的天竺葵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目的是让天竺葵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_ ,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的科学性。(2)本实验探究的变量是 _ 。(3)将甲、乙装置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然后从甲、乙装置的天竺葵上各取一片叶子,放入_中隔水加热,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再滴碘液,观察叶片的变化。(4)实验结果:变蓝的是_装置内的叶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 。(5)若把乙装置内的清水换成澄清石灰水,并将乙装置放在黑暗的环境中,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可以证明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_ 。15. (3分)课外科学小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叶,分成四等份,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暗处理1小时,接着在相同光照下放置1小时,测定每份叶中有机物质量的变化,绘制成甲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1)分析数据可知:叶在28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是_mg。 (2)图乙是29时该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则b点的含义是_。 (3)若温度由29改为27,图乙中相应的a点在原位置_方(填“上”或“下”)。 16. (3分)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因发现细胞自噬作用机制的科学家。“自噬”是指细胞活动产生大量的残渣(如蛋白质),致使细胞活动受到影响甚至停滞,为此细胞自身会将某结构内淤积的蛋白质或细胞器包裹并降解,从而恢复正常的细胞活动。若自噬过程受到影响,则会导致癌症或神经性疾病,了解自噬机制就意味着为治疗这些疾病开辟了新方向。 (1)若要观察细胞进行“自噬”过程,你认为应选择的观察工具是_。 (2)上述中的“某结构”是指 。 A . 细胞壁B . 细胞膜C . 细胞质D . 细胞核17. (5分)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及观察植物细胞的步骤,据图回答:(1)步骤1说明_成功 (2)步骤4的操作是向_移动装片 (3)该显微镜最大能将细胞放大_倍 (4)步骤5的操作是换用了_倍物镜 18. (4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恐龙到底是恒温动物,还是变温动物,常是学者热烈争辩的课题。甲学者提出下列论点支持恐龙是恒温动物:论点一:在寒冷的北极圈地层里常发现有土生土长的恐龙化石。论点二:像恒温动物中的鸟类一样,少数恐龙化石也残留有能够保温的羽毛构造。论点三:像恒温动物中的哺乳类一样,恐龙化石的骨骼中布满管脉空隙,这原先是血液流经之路。乙学者提出下列论点支持恐龙是变温动物,反驳甲学者的论点:论点四:从恐龙化石的尺寸分析,一般而言,恐龙体形都很庞大。论点五:到了冬天,恐龙就会从寒冷的地方迁移至阳光较多、气候较暖和的地方。论点六:恐龙具有羽毛,其主要功用是遮住夏天强烈的阳光,而非防止身体散热。论点七:今日许多的变温动物如爬行类,其骨骼也呈现高度管脉化,但一些小型鸟类和哺乳类的恒温动物,骨骼的管脉化程度则偏低。(1)乙学者所提到的论点四至论点七中,论点_与甲学者所提到的任一论点没有形成针对性反驳。(2)若乙学者认为生活在北极圈内的恐龙仍有机会晒到阳光而提高体温,他所持有的理由是。A . 恐龙有冬眠的习惯,故不需要阳光B . 恐龙能随季节作迁移C . 恐龙具有羽毛,其主要功能是遮住阳光19. (3分)如图甲,智能温室大棚能自动控制大棚内的温度、CO2浓度、光照强度等条件,以满足大棚内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乙图表示大棚内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用CO2吸收量表示)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请分析回答: (1)要使植物A和B都能正常生长,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点_。 (2)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当光照强度为f时,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植物A_(填“多于”“等于”或“少于”)植物B。 (3)要提高大棚内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写出一点) 20. (2分)(2016丽水)为了探究“丁香提取液对马铃薯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某科学家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步骤1:选取体积大小相近,薯皮未损伤、其他状况相同的马铃薯,分为16等份,每4份为一组,分别均匀喷洒等质量的不同溶质质量分数丁香提取液和清水(如表),放在阴凉通风处迅速晾干组别1234试剂0.0025%的丁香提取液0.0050%的丁香提取液0.0075%的丁香提取液清水样品份数4444步骤2:把经过预处理的马铃薯用网袋装好后,放在温度为12,湿度为50%的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储藏180天,储藏期间每隔45天各取出一组样品测定其呼吸作用强度,并绘图(呼吸作用强度表示每千克马铃薯每小时减少的质量为多少毫克)(1)设置清水组的作用是_;(2)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实验探究题 (共20题;共66分)1-1、1-2、1-3、2-1、2-2、2-3、3-1、3-2、3-3、3-4、4-1、4-2、4-3、5-1、6-1、6-2、6-3、7-1、7-2、7-3、7-4、8-1、8-2、8-3、9-1、9-2、10-1、10-2、10-3、11-1、11-2、11-3、11-4、12-1、12-2、12-3、12-4、12-5、13-1、13-2、14-1、14-2、14-3、14-4、14-5、15-1、15-2、15-3、16-1、16-2、17-1、17-2、17-3、17-4、18-1、18-2、19-1、19-2、19-3、20-1、2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