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17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7694930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PPT 页数:103 大小:4.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17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17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17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7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知识整合 人口的自然增长 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 假如某地某年有20万人 第一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 那么 这一年会增加多少人口 假设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10年后 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若降至1 7 到那时一年会增加多少人口 200000 2 4000 人 200000 1 2 10 1 7 4145 人 人口的自然增长 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 对比十年前后的新增人口数 从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明白了什么道理 十年后自然增长率下降了 但新增人口却变多了人口的数量变化除了与自然增长率有关 还和人口基数有关 人口的自然增长 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人口增长受社会 经济 自然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其中生产力水平是决定性因素 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 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口的自然增长 总趋势 人口数量不断增长20世纪 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快速时期原因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 人口的自然增长 不平衡 各大洲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 最低的是欧洲 俄罗斯和德国出现负增长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 政治独立 民族经济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很快 1950 2000年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 方法技巧 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方法技巧 1 根据生产力水平判断 2 根据国家类型判断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 个别发展中国家 如中国 古巴等 已经属于现代型 发达国家多属于现代型 3 根据数值特征判断人口增长模式 解题探究 题组一 人口数量增减的相关计算 2014 江苏地理 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 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图1是 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图2是 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 读图 回答1 2题 题图放大 1 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A 人口规模开始下降B 人口规模持续增加C 人口增速开始减慢D 人口规模保持稳定 解析答案 解析图1中显示1980年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经历先上升后下降 再上升又下降的过程 所以人口增速经历了先变快后变慢 再变快又变慢的过程 故C错 图中显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在0以上 故人口规模一直在增加 所以A D错 B正确 答案B 2 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A 全面放开二孩 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B 生育政策不变 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C 放开单独二孩 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D 放开单独二孩 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 解析答案 解析图2显示全面放开二孩后 出生人口数先增后降 故A错 生育政策不变 则出生人口数量会持续下降 但只要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 人口规模就不会下降 故B错 放开单独二孩 出生人口数与目前相比 开始有小幅上涨 且在2022年后出生人口数与目前相比少 这说明人口出生率并没有持续上升 故D错 而放开单独二孩 与生育政策不变情况相比 出生人口数有所增加 故可改善人口年龄结构 答案C 误区警示 1 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人口总量不一定下降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只要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零 人口的总量就增加 2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并不都是由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从原始型到传统型的转变是由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而从传统型到现代型的转变是由出生率下降引起的 3 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中的人口死亡率并不都是降低的 人口增长模式进入现代型的国家或地区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增长 世代更替变缓 人口年龄结构呈现老年型 即老年人口比重大 而老年人口的死亡率一般较高 题组二 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 2013 浙江文综 右图为1950 2010年世界及亚洲 欧洲 非洲 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 根据相关知识和右图 完成3 4题 3 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 正确的是 A 1950 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B 1950 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C 1990 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D 1950 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4 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 A B C D 思维过程三步读图找 图名为 1950 2010年世界及亚洲 欧洲 非洲 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图 纵坐标为 人口出生率 横坐标为 人口死亡率 右上斜坐标为人口自然增长率 析 如右图 答 3 D4 C 知识整合 代表大洲 典型国家 人口特点 原因 问题及影响 对策 发达国家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俄罗斯德国 增长缓慢 经济发展水平高 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完善 生育观念的转变 生活质量要求高 老龄化问题严重影响 劳动力不足 国防兵源不足 青壮年负担过重 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发展中国家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中国巴基斯坦印度 增长快 政治上的独立 民族经济的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影响 加大对资源 环境 就业 经济等的压力 影响经济发展 也不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控制人口 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老龄化的衡量标准 国际上通用标准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于10 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于7 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处于老龄化社会 解题探究 2014 福建文综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 15 64岁 人口数之比 下图示意1980 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 读图 回答1 2题 1 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 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 性别比例B 医疗水平C 教育程度D 年龄结构 解析答案 解析根据题干中人口抚养比的概念可知 抚养比与性别比例无关 A项错误 医疗水平提高 平均寿命延长 可能提高老年抚养比 但这个过程还是要通过改变人口年龄结构来实现的 B项错误 D项正确 教育程度与老年抚养比没有直接关系 C项错误 答案D 2 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 2025年后可能出现 A 人口迁移加剧B 劳动力渐不足C 人口分布不均D 社会负担减轻 解析答案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 2015年以后 老年抚养比明显上升 少儿抚养比较平稳 说明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 因此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 社会负担加重的现象 B项正确 D项错误 人口抚养比的变化与人口迁移和人口分布关系不大 A C项错误 答案B 图形突破 读图方法 一 人口金字塔图1 读结构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如右图 2 定类型根据人口金字塔图所反映的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可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 年轻型 成年型和老年型 人口金字塔图的基本类型对比 3 析变化 1 正常变化从年轻型到老年型的正常转变 其变化主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 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转变 2 特殊变化如右图 表示青年男性人口所占比重异常偏小 可能是战争影响的结果 表示青少年人口所占比重较低 是人口负增长的结果 表示青年女性人口的比重异常偏大 可能是该地发展了服装 纺织等有利于女性就业的产业部门 二 三角坐标图从所求点向所求轴作平行于经过所求轴原点的另一轴的平行线 图示如下 该图所示M点少年儿童人口所占的比重是多少 第1步 确定两轴 所求数值轴为a轴 参考轴为c轴 因为c轴经过a轴的坐标原点0 第2步 作参考线从M点向a轴作c轴的平行线 得到箭头A 第3步 读数 A箭头指向a轴的数值约为28 所以M点少年儿童人口约占28 读图训练 一 人口金字塔图 2012 山东文综 右图为 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 读图 完成1 2题 1 图中信息反映出 A 1982 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B 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C 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D 1982年的20 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解析答案 解析0岁 14岁人口的比例是1982年高于2009年 所以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 14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是2009年大于1982年 所以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小于2009年 从图中可以看出1982年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低 1982年20岁 24岁年龄组人口的比例与2009年大致相当 但是2009年人口总数高于1982年 所以本年龄段的人口数是2009年大于1982年 答案B 2 与1982年相比 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A 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B 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 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D 表明25 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解析答案 解析由上题可知 1982年 2009年人口出生率下降 因此人口的增长速度减缓 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 影响了劳动人口的就业结构 进而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2009年25岁 59岁的人口数量比重高 人口多 所以劳动力资源数量上升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 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答案B 二 三角坐标图 2011 江苏地理 下表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 下图为 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 据此回答3 4题 3 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 叙述正确的是 A 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B 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C 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D 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 解析答案 解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苏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所以A错 苏南人口的变化比例与苏北 苏中有关 而人口数量的变化受人口基数的影响 2000年与2010年人口基数不同 所以C错 江苏省人口的数量变化受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的双重影响 所以D错 答案B 4 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 叙述正确的是 0 14岁人口比例上升 人口增长加快 15 64岁人口比例上升 就业压力增大 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上升 老龄化进程加速 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 劳动力充足A B C D 解析答案 解析从三角坐标图可以看出 2000年到2010年 0岁 14岁人口比例下降 15岁 64岁人口比例上升 65岁人口比例上升 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 所以 正确 答案B 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通常是某一种资源的持续供养能力 一个地区 一个国家 乃至整个地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十年磨一件范国雄 新浪微博 爱弄PPT的老范 高中地理课件 第三代电话 15986495527QQ 1476360113 那么某种资源的环境承载力就是一块木板 如果把环境人口容量看成是一个木桶 木桶容量取决于最短那块木板 木板长短都只是相对确定 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正相关 资源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负相关 科技 经济 文化水平 开放程度 消费水平 人口无极限 已超过极限 世界极限 100亿中国极限 16亿 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 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 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 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把人口控制在人口合理容量 拓展提升 拓展提升 1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2 在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中 资源是最主要的因素 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解题探究 2013 上海地理 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 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的差异 图示的四个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 读图回答1 2题 题组一 环境人口容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 有人口学专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 理论人口容量 a b c 其中a为耕地面积 b为熟制 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 假设图示四市耕地面积 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 按照该公式估算 四市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A B C D 解析答案 解析根据题目叙述 理论人口容量 a b c 其中a为耕地面积 b为熟制 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 四地耕地面积相同 但是由北向南农作物由一年一熟变为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 地熟制最高 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较小 所以 地的理论人口容量最大 答案D 2 在各种自然资源中 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 据下图判断 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 A B C D 解析人均用水总量小于人均水资源总量表示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 图中 和 人均水资源总量大于人均用水总量 C 解析答案 3 结合下表信息进行两国比较 可知 题组二 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的区别与联系 A 俄罗斯环境承载力较大B 俄罗斯达到了人口合理容量C 菲律宾劳动人口比重较小D 菲律宾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解析答案 解析俄罗斯面积 可开采石油储量 年可再生水资源量 人均GDP都比菲律宾大 说明俄罗斯环境承载力较大 俄罗斯人均资源量很大 典型的地广人稀 表中看不出达到了人口合理容量 表中看不出菲律宾劳动人口比重较小 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答案A 练出高分 读 某国在甲 乙 丙 丁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 完成下题 1 该国人口增长的演变顺序一般为 A 甲 乙 丁 丙B 丙 乙 丁 甲C 甲 乙 丙 丁D 丙 乙 甲 丁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人口增长模式演变顺序一般为原始型 高出生率 低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 高出生率 高自然增长率 现代型 低出生率 低自然增长率 结合图中甲乙丙丁情况 可判断答案 答案D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2 下图为 我国中部省份某村落人口年龄构成 其成因最可能是当地 A 出生率下降B 医疗水平进步C 乡镇企业发展D 劳动力输出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答案 解析该村青年人口比例明显减小 而这些人又是劳动年龄人口 则其成因最可能是大部分青年人外出务工 答案D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读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劳动年龄人口 15岁 64岁 增长率趋势图 回答3 4题 3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大致是 A 1963年B 1984年C 2017年D 2030年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答案 解析图示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在2017年以前大于0 说明该类人口数量一直在增长 在2017年以后增长率小于0 说明该人口数量开始减少 则最大值出现在2017年 答案C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4 近年来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增速减慢的原因是 A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B 劳动人口的省际迁移增多C 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D 工资水平增长缓慢 解析劳动年龄人口是指15岁 64岁人口 则该类人口数量增速减慢 与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有关 A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答案 右图示意某个时期宁夏部分县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 单位 万人 读图 回答5 6题 5 影响图中宁夏各县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矿产资源B 淡水资源C 地形地势D 科技水平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答案 解析黄河沿岸各县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大 而干旱的南部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 因此淡水资源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答案B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6 宁夏南部地区今后一段时间人口发展的正确做法是 A 放宽生育政策 鼓励生育B 增加人口密度 接纳宁夏北部地区的移民C 垦荒拓耕 向宁夏东部地区迁出部分人口D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同时向宁夏北部地区迁出部分人口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答案 解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适度开展生态移民是宁夏南部人口发展的有效措施 答案D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下图是 每隔5年世界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图 含预测 年龄分为未满15岁 15岁 65岁 65岁以上三个区间 读图 回答7 8题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7 图中甲表示的是 A 未满15岁的人口比重B 15岁 65岁的人口比重C 未满65岁的人口比重D 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 解析世界人口的年龄构成应该是15岁 65岁的人口比重最大 B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答案 8 人口负担系数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世界人口老龄化使得人口总负担系数逐渐升高B 在图示的时间内老年负担系数和人口负担系数呈正相关C 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趋势是先升高后降低D 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趋势是先降低后升高 解析读图可知 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趋势是先升高后降低 C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答案 9 读下列有关我国人口信息的图文资料 回答问题 2014年伊始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提出的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全国很多省市开始实施 单独二孩 的政策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1 据图概述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特点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答案 解析从中国人口抚养比图可直接读出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特点 答案少儿抚养比呈持续下降趋势 老年抚养比稳步上升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2 根据材料预测2013年以后我国总人口抚养比的变化特点 并阐明原因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答案 解析从中国15岁 64岁人口比例图中看出 15岁 64岁人口比例呈下降趋势 则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的比例上升 说明人口抚养比呈上升趋势 其原因从人口政策 人口寿命等方面分析 答案2013年以后 我国总人口抚养比将呈上升趋势 主要原因 从2014年开始 我国启动实施 单独二孩 的政策 出生率将提高 少年儿童的抚养比将有所上升 且随着经济的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老年抚养比也将进一步增加 但此时15岁 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呈下降的趋势 所以总人口抚养比将呈上升趋势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3 概述发展中国家从2000年 2010年间少儿抚养比的变化特点 结合人口金字塔图的类型特点 分析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答案 解析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分布金字塔图可直接读出少儿抚养比的变化特点 分析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分析 答案2000年 2010年少儿抚养比呈下降趋势 但总人口还在不断增加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属增长型人口金字塔 有利方面 青壮年人口比重大 劳动力资源丰富 不利方面 就业 资源 环境 教育 医疗卫生条件的压力大 导致国家积累的财富减少 经济增长缓慢 生活水平下降 生态环境恶化 人口贫困加剧 形成恶性循环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2015 福建文综 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 读图完成10 11题 高考题组 10 11 12 13 10 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 差异最大的是 A 人口性别比B 老年人口比重C 青壮年人口比重D 少儿人口比重 高考题组 10 11 12 13 解析答案 解析从a c两方案的人口结构图中可以看出 差异最大的是少儿人口比重 其次是青壮年人口比重 老年人口比重差异最小 人口性别比差异不大 答案D 高考题组 10 11 12 13 11 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 三种生育率方案 A a方案较合理B b方案较合理C c方案较合理D 均不合理 高考题组 10 11 12 13 解析答案 解析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比较 a方案到2050年 老龄化问题会特别严重 c方案到205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会增高 人口总数难以控制 而b方案能兼顾以上两方面问题 使人口结构更为科学 答案B 高考题组 10 11 12 13 12 2013 广东文综 下表为四个国家的主要人口指标 据表可知 高考题组 10 11 12 13 A 2009年中国人口密度高于印度B 2009年中国男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与美国相等C 2010年中国0 14岁人口比重与法国最接近D 2000 2010年期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高考题组 10 11 12 13 解析答案 解析读表可知 2009年中国人口密度小于印度 2009年中国男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与印度相等 2010年中国0岁 14岁人口比重与美国最接近 2000年 2010年期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答案D 13 2011 北京文综 读图 回答问题 高考题组 10 11 12 13 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 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解析本区域气候干旱 生态环境脆弱 环境承载力低 水资源是其主要制约因素 绿洲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的山麓地带及河流沿岸 答案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 本区域环境承载力低 主要制约因素为水资源 高考题组 10 11 12 13 解析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