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疣的诊断及鉴别.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7448319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7.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类疣的诊断及鉴别.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各类疣的诊断及鉴别.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各类疣的诊断及鉴别.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疣的诊断及鉴别 疣 一 定义人体乳头瘤病毒 HPV 感染皮肤粘膜所引起的良性增生物 HPV是一种DNA病毒 有几十种亚型 不同亚型的HPV感染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 通常将疣分为四种 即寻常疣 扁平疣 趾疣 尖锐湿疣 病因中医学认为 本病系阴血不足 肝失荣养 气血不和 血枯生燥 筋气外发于肌肤 或风毒之邪侵袭 阻于经络 凝聚肌肤而成 现代医学认为 疣为病毒性皮肤病 寻常疣 扁平疣 跖疣 尖锐湿疣均由乳头瘤病毒引起 几者都有表皮角化过度 棘层肥厚 皮突延长等病理改变 症状皮肤上出现跟正常的皮肤颜色相同的或黄褐色的突起 表面干燥而粗糙 不疼不痒 多长在面部 头部或手背等处 传播途径1 直接传播 接触性传播2 间接传播 接触污染物3 性传播 寻常疣 一概述中医称千日疮 俗称刺瘊 HPV 2 4型 7型引起 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寻常疣 临床表现发病年龄 较多见于青少年好发部位 手背 手指以及足缘等处甲周疣 发生于甲周者 易裂口 并引发化脓感染 甲下疣 在甲床者 丝状疣 皮一细长丝状突起 好发于眼睑 颈项 颏部和头皮等部位 皮疹为单个细软的丝状突起 呈皮色或淡褐色 似小钉倒立在皮面上 一般无自觉症状 指状疣 有时为一族集多个参差不齐的指状突起 甲周疣 甲下疣 丝状疣 指状疣 3 皮损特点 初起为针头至豌豆大圆形或多角形疣状物 质略硬 高于皮面 呈污褐色 顶端呈刺状 周围无炎症 初为单发 也可自生接种而增多 碰撞易出血 4 自觉症状 一般无自觉症状 发生在甲缘者有压痛 5 疾病转归 病程缓慢 约65 的病例在1 2年内自然消退 组织病理表皮棘层肥厚 乳头瘤样增生核角化过度 兼有角化不全 在棘层上部和颗粒层内有大的空泡化细胞 真皮乳头层内可有炎症细胞浸润 诊断依据1 好发于手指 手背 甲缘及足部 2 皮损为针尖至豌豆大 硬实丘疹 表面粗糙 呈花蕊或刺状 3 初发为单个 可自身接种而增多 多无自觉症状 病程慢性 寻常疣 治疗物理治疗 CO2激光 电灼疗法 液氮冷冻治疗等 外用药物治疗 5 氟尿嘧啶软膏 异丙嗪疣内注射等 全身治疗 效果不明显刮除或推除疗法 寻常疣 寻常疣治疗前后 扁平疣 一 病因由乳头状瘤病毒HPV3和HPV5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 扁平疣 临床表现发病年龄 主要发生于青少年 儿童也较多见发病 好发部位 好发于颜面 手背或前臂 偶可见泛发于颈 胸 足背及小腿 皮损特点 皮疹逐渐发生 为米粒至绿豆大小 呈微隆起而扁平的丘疹 圆形 类圆形或多角形 表面光滑 质中等 浅褐色或正常皮色 绝大多数为多发或散发于面及手背 也可局限于一侧或一片 数目较多也可仅见数粒 密集或散在分布 可由于骚抓而自体接种 延抓痕呈连珠状排列 扁平疣 4 自觉症状 一般无自觉症状 偶有瘙痒 5 疾病转归 病程慢性经过 数月至数年不等 若突然出现剧烈瘙痒 皮疹增多且发红 往往为自行消退的征兆 愈后不留瘢痕 6 美容损害 引发疾病恐惧 破坏颜面皮肤自然美 可诱发青少年自卑心理 扁平疣 诊断依据1 多发于颜面 手背及前臂等处 表现为正常皮色或浅褐色的扁平丘疹 表面光滑 境界明显 2 在初发病时 因扁平疣的疣体中有大量活跃的病毒 皮损发展及增多较快 3 当局部被搔抓时 疣体表面和正常皮肤可产生轻微的破损 这时病毒很容易被接种到正常皮肤上而产生新的疣体 4 扁平疣具有传染性 疣体在患处进行扩张当患者有意无意地搔抓患处 结果发现疣体越来越多 甚至沿抓痕呈串珠状排列或密集成片 扁平疣 组织病理角化过度和棘层肥厚 粒层均匀增厚 角层呈网篮样外观 增厚的棘层上部有许多空泡化细胞 有些核呈深嗜碱性 在电镜下嗜碱性的核中有病毒颗粒 扁平疣 治疗1 系统治疗中医 根据分型辨证施治 西医 抑制病毒繁殖 调节机体免疫力 泛昔洛韦 多抗甲素片 左旋咪唑 干扰素等 2 局部治疗1 局部外用药 如 0 1 维甲酸软膏 鸦胆子仁 搽肽丁氨或5 氟尿嘧啶软膏 疣必治 阿昔洛韦软膏 板兰根注射液外涂等 治疗方法较多 有时效果并不明显 2 物理疗法 CO2激光 液氮冷冻 微波 光动力 电离子需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 3 外用生物制剂 免疫调节剂等 此外 个别医院采用自体疣免疫疗法 这种治疗法缺乏大样本临床资料 对免疫低下的扁平疣患者安全性没有得到证实 有可能造成全身泛发以及手术造成其它感染 因此要谨慎使用 4 手术方法 跖疣 一概述跖疣 verrucaplantaris 是发生在足底部的寻常疣 发生在足跟 跖骨头或跖间的赘生物 多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所引起 是寻常疣的一种 医籍有称之为牛程蹇 跖疣 临床表现发病年龄 多见于成年人好发部位 足底 足趾间的受压部皮损特点 开始似一细小丘疹 后渐增大 表面粗糙不平 灰褐或灰黄色 境界清楚 若用刀削去表面角质 见有点状出血 系真皮乳头血管破裂 微量血液外渗凝固 故形成小黑点 单发或多发 数目多时可融合成片 自觉症状 自觉有明显压痛 疾病转归 病程慢性 约半数能自然消退 但常有新的损害复发 组织病理与寻常疣基本相同 但整个损害陷入真皮 角质层更加肥厚 伴广泛角化不全 诊断 依据临床表现 1 好发于足跟 跖骨头或跖间受压处 2 皮损为圆形乳头状角质增生 周围绕以增厚的角质环 表面常有散在小黑点 削去表面角质层 可见疏松角质软芯 3 局部有明显触压痛 治疗1 局部治疗 激光或者冷冻 大部分医院都采用此业务 属于物理治疗 2 手术治疗 用切除的或者腐蚀的方法对跖疣的角质皮层去除 属于物理治疗 容易复发 3 中药治疗 用木贼 香附等中药煎熬 用来浸泡患处 一般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4 西药治疗 目前还没有专业治疗跖疣的西药药水 一般涂抹抗病毒 杀菌的的皮肤药水 周期长点 5 中西医结合治疗 鉴别诊断 需与鸡眼鉴别1 病因不同 跖疣为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跖部皮肤黏膜引起发病 属于病毒性皮肤病 鸡眼是由于长期机械刺激引起角质层增生引起发病 属于物理性皮肤病 2 发病部位不同 跖疣只发生于足跖部 鸡眼多发生于足跖前中部 小趾外侧或拇趾内侧缘 也可见于吐背及足跟 偶见于手部 3皮损不同 跖疣为黄豆大小或更大圆形或椭圆形灰黄角化斑块 表面粗糙无纹 界限清楚 边缘绕以稍高的角质环 中央凹陷 鸡眼为豌豆粒大小淡黄色角质增生 呈圆形 表面光滑 与皮面平或稍隆起 境界清楚 稍透明 酷似鸡的眼睛 如果通过以上三个方面还区分不清 还有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 取一次性手术刀片 在皮损处常规消毒后 轻轻片去皮损角质层 如果发现出现黑色小点或者点状出血 一定为跖疣 如果只见到边界清楚稍透明的淡黄色角质增生 则为鸡眼 4 传染性不同 跖疣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鸡眼不传染 跖疣 鸡眼 疣 鉴别诊断1 汗管瘤 主要发生于眼睑为扁平状或半球状丘疹或小结节表面光滑质较硬 是由脂肪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人体表皮小汗腺导管的一种痣样肿瘤 直径1 3毫米大小 多数密集而不融合 常对称分布 与内分泌 妊娠 月经及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 2 老年斑 又叫脂溢性角化病 是表皮有一种良性疣状增生 多发手背 面额及躯干等处 呈针头帽至黄豆大小或更大 淡褐到深褐乃至黑色 稍高出皮肤 亦可呈乳头状 表面常附有油脂性鳞屑 触之柔软 无痛无痒 无碍健康 3 睑黄瘤 由于脂质沉积于眼睑部位而引起的皮肤对称分布的软黄色或橙色斑块 多发生在眼睑上为代谢障碍性皮肤病 汗管瘤 注意事项1 疣常在机体免疫力降低时 如感冒 发热 精神创伤 过度劳累 月经期或内分泌失调等情况下骤然发病 2 面部尤其是额部与颊部 手背与前臂是其好发部位 颈 胸 腿或其他部位亦可受累 3 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 严格按医嘱用药 切勿抓挠 4一些患者觉得美容院的服务更好 但去疣属于一种医疗行为 而且现在美容市场混乱 各种方法都有 效果难定 因此 建议去正规医院进行诊治 5 要定期自我检查皮肤状况 以便及时发现病情 同时 增强机体免疫力 避免病毒感染 预防1 远离紫外线 电离辐射 2 远离创伤性治疗 如电离子 自身疣体埋植治疗 此类治疗易形成 同型反应 导致难以祛除的斑痕 且可加重病情 3 远离激素类药物 4 清淡饮食为宜 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多喝水 多吃蔬菜 水果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