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学教师职业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综合检测试题.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7448225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小学教师职业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综合检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年小学教师职业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综合检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年小学教师职业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综合检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小学教师职业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综合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考号: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在科学分类中,首次将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学者是( )。A.卢梭B.培根C.康德D.洛克2、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标志是( )。A.经济发展水平B.科技发展水平C.人口结构状况D.基础教育水平3、英国教育家沛西能认为,教育是天生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是扎根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这一观点属于( )。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4、在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统计与概率,这一内容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方式编排,使关键概念和基本原理得以重复出现,逐步扩展。这种教材编写的方式属于( )。A、单一式B、直线式C、螺旋式D、活动式5、小英想当班干部为同学服务,又怕当不好被同学嘲笑。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6、学校管理是由( )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A、管理者、管理内容、管理对象B、管理者、管理方法、管理对象C、管理者、管理措施、被管理者D、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7、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A.孔子B.许慎C.朱熹D.孟子8、晓红是韩老师班上的学生,她孤僻、羞涩、当她主动与同学交谈或请教教师时,韩老师会给予肯定,这种心理辅导方法是( )。A.强化法B.系统脱敏法C.理性-情绪疗法D.来访者中心疗法9、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通过任务分解,责任分工,协同互助,已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这种学习方式属于( )。A.掌握学习B.合作学习C.探索学习D.发现学习10、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规定,少先队的入队年龄是( )。A 612周岁 B 614周岁 C 712周岁 D 714周岁11、印度“狼孩”的事例表明,个体在早期心理发展的某一个短暂时期内,对某类刺激特别敏感,一旦错失将难以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心理学上把这一时期称为( )。A、最近发展期 B、生长高峰期 C、心理断乳期 D、发展关键期12、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反映了德育的(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13、教学目标与任务是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有利于实现技能、技巧性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是( )。A.陶冶法 B.讨论法 C.练习法 D.讲授法14、从课程形态上看,当前我国中学实施的“研究性学习”属于( )。A、学科课程B、拓展型学科课程C、辅助性学科课程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15、欣欣解决了一个困惑已久的数学难题,心里很高兴,美滋滋地给自己点了个ZAN。这种情感属于( )。A美感 B道德感C理智感 D责任感16、在“直角三角形”的教学中,教师呈现了直角三角形的各种变式,主要目的是为了( )。A、激发学习兴趣 B、引起有意注意 C、丰富学生想象 D、突出概念本质17、综合课程打破了学科界限和知识体系,按照学生发展的阶段,以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为依据组织内容。这种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是( )。A.垂直组织 B.横向组织 C.纵向组织 D.螺旋式组织18、校本课程开发要遵循科学性原则( ) 自主性原则、适宜性原则、补充性原则、适应性原则。A、多角度原则B、多方位原则C、多元化原则D、单一性原则19、晓春上课时把老师的讲解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写在课本上,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他采取的学习策略是( )。A.复述策略B.组织策略C.计划策略D.精加工策略20、小学三(1)班班主任李老师用了一支比较别致的笔,不久全班多数同学也用上了和李老师一样的笔,这说明小学生具有( )。A.依赖性B.向师性C.接受性D.可塑性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检索文献需遵循的基本要求。2、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有哪些基本要求?3、简述学校成立的基本条件。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沈老师走进教室,发现黑板上有一副嘲弄他的漫画,同学们嬉笑不已,沈老师看后笑着说:“头像画的很逼真,这位画画的同学很有天赋,我为班上有这样的人而感到高兴,建议他多向美术老师请教,充分发挥特长,说不定将来会成为美术家呢。”沈老师停顿一下,接着说:“可是这节课不是美术课,而是作文讲评课,现在我把它擦掉好吗?”沈老师正要去擦,只见一位同学疾步走上讲台,向沈老师深深的鞠了一个躬,然后抢过黑板擦,擦掉了他的“得意之作”。多年以后,一副赞美老师,反映自己思想转变的美术作品悟被选为参加全国美术展的参展作品,作者就是当年在黑板上画漫画的学生。问题:(1)评析沈老师对“漫画事件”的处理。(2)谈谈教师在处理课堂上对突发事件的注意事项。2、南京市二十四中的班主任史老师,承诺在带班的三年期间,满足每个同学的一个愿望(只要是合理的)。有个同学的愿望是在植树节这一天亲自植一棵树。植树节这一天,史老师帮助这个同学实现了愿望,而且使全班同学度过了愉快的一天。(1)选择一个纪念日,设计一个有特色的班级活动方案。(2)运用相关原理分析上述案例。 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回答问题: 白居易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1)描写该诗的意境并分析主题。(2)指导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材料,试拟定教学目标。(3)设计针对生字”枯“的写字指导过程。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B2、D3、B4、C5、C6、D7、D8、A9、【解析】B。 题干中的关键词“共同”“任务分解”体现了合作学习。10、B11、D12、B13、【解析】C。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方法。练习法有利于实现技能、技巧性教学目标的实现。14、D15、C16、D17、【解析】B。纵向组织,是指按照知识的逻辑序列,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等。18、C19、D20、B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答案如下:(1)检阅要全面,即全面性;(2)检阅要认真细致,即准确性;(3)勤于积累;(4)善于思索。2、答案如下: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有以下几点要求: 1.内容与表述第一,要选适当的问题类型,问题的结构合理、逻辑性强。第二,应回避询问有关社会禁忌、爱好和个人隐私之类的问题。第三,每题只能包含一个观点,避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在同一题中出现,造成题目似是而非。第四,问题的文字表达要准确,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容易回答,避免使用反问句、双重否定句等。用词上,要避免使用模棱两可、晦涩的词汇以及方言等。 2.题目的数量问卷的长度要适度,一份问卷作答时间一般以20-30分钟为宜。 3.题目的排列问题的排列顺序要做到分类清楚、层次分明和合乎逻辑。通常情况下是:第一,在指导语之后,是关于被调查者基本情况的问题。第二,先简单熟悉的问题,后复杂陌生的问题。第三,先一般问题,后具体问题。第四,先封闭式问题,后开放式问题。第五,先普通问题,后敏感问题。第六,如果问卷含有检验性问题,要把这些问题分开排列,不可集中排在一起,否则易被识破,影响所获信息的准确性。第七,对于涉及时间顺序的问题,要依据一定顺序排列,如先近后远。第八,对非等级问题选项的排列必须保证是随机的,否则容易造成被调查者的活动定势,不认真作答。3、答案如下: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包括以下几个:第一,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能为社会提供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而专门从事教育学的活动;第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有了明显的分工,出现了专门从事科学文化活动的积极分子,使人类间接经验有了相当数量和程度的积累,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教学内容;第三,文字的出现。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1.沈老师的处理方式很恰当。第一,沈老师做到了长善救失。虽然是学生的恶作剧,但是沈老师还是能看到学生的山观点,并进行了赞扬,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第二,教师运用了期望效应。罗森塔尔的实验对教师的启发表明,教师如果对学生有期待,并能鼓励指导学生,学生就会取得很大的成就。第三,教师注重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在教学中能够从思想品德方面给与学生一定的启发,能够做到学生的自我感悟。2.教师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具体策略,根据实践经验的总结,一般可概括为以下几种:1.忽略小而且转瞬即逝的问题行为。2.非言语警示或停顿。3.适时表扬正确行为。4.言语提醒、反复提醒。5.直接提问。6.执行结果,注意慎用批评与惩罚。2、答案如下:(1)按照班级活动方案的基本要素进行设计,班级活动一般包括:活动标题;活动目标;活动时间、地点、人员;活动内容、形式;活动步骤;活动准备;活动总结与反思七部分内容。班级活动要基本涵盖以上七部分内容。(2)在新课改观念下,教师与学生是相互平等的关系;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1.本诗选自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读时琅琅上口,诗句真切而清晰的再现了一年中野草的繁茂与枯败,一枯一荣、一青一黄之间,看似柔弱的小草的顽强生命力已然彰显,而熊熊大火之后的顽强再生更体现作者对待生命自强不息的态度。2.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认识“离、岁、枯”等6个生字,理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含义,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集体讨论的方式中感受小草生长的过程,体会诗人观察分析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感受小草蓬勃生长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和顽强向上的意志。3.1.看图片,对比茂盛与枯萎,感受“枯”2.以学生为主,通过观察田字格的“枯”字,分析“枯”的结构:左右结构,左窄右宽3.呈现“枯”字诀:体型窄,左边站,横向短,捺笔收,右边宽,要舒展笔画穿插不分家,左右谦让才美观4.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边板书田字格,边讲解,学生跟随在田字格中练习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运用投影仪进行评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