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禅与现代管理.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7445469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4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道禅与现代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儒道禅与现代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儒道禅与现代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儒道禅与现代管理 儒道禅与现代管理之总论 一 现代管理与中国特色的管理智慧1 管理学中的 术 与 道 如果说西方管理学以 术 见长的话 那么 中国传统的管理智慧则以 道 为尊 这是东方管理智慧的精髓 2 现代管理学中的 中国智慧热 中国传统智慧对现代管理水平之提升的绩效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却成为西方管理学界的热门话题 孔夫子主义 Confucianism 在西方世界的流行是一明证 儒道禅与现代管理之总论 3 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形成与儒道佛三教合一形成于3000年前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博大 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 百家争鸣 一说 我们主要讨论儒道佛的管理思想 事实上 今天西方管理学界最关注的除了兵家的谋略思想外 也正是儒 新儒家 道 新道家 佛 中国禅 的智慧 儒道禅与现代管理之总论 儒家强调的 道 是道德 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论语 为政 道家强调的 道 是自然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老子 25章 的思想 佛家强调的 道 是觉悟 佛教的 佛 就是觉悟者的意思 它从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由觉而悟 从而拥有信仰的过程 分论之一 儒家文化与现代管理中三大德治原则 儒家的简要思想史 一 儒家发展历程1 孔孟之道的发展史其创始人是孔子 集大成者为孟子 诞生于春秋战国 发展至汉代在董仲舒 独尊儒术 的主张下成为主导文化 勃兴于唐宋 唐太宗 德主刑辅 的治国方略 曾经带来盛唐气象 儒家的简要思想史 衰弱于明清 五四 对孔孟之道的全盘否定 复兴于现代 西方新儒学的兴起和当今中国的儒学热 2 儒家思想的现代性孔子 为政以德 论语 为政 的主张与共产党 德法并举 的现代管理理念 儒家文化与三大德治原则 二 儒家德治的三大智慧原则1 德性立身孔子有 三达德 之说 仁者不忧 智者不惑 勇者不惧 论语 宪问 孟子有仁 义 礼 智 四端 说 董子则有 五常 说 仁 义 礼 智 信 这是儒家关于德性的总原则 儒家文化与三大德治原则 2 以和为贵 礼之用 和为贵 论语 学而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公孙丑下 孔子对 和 提出了两条原则 一是 君子和而不同 论语 子路 二是 君子和而不流 中庸 这是儒家关于人际关系方面的德性原则 儒家文化与三大德治原则 3 中庸为美庸者 以中为用 所以孔子讲 过犹不及 论语 先进 君子惠而不费 劳而不怨 欲而不贪 泰而不骄 威而不猛 论语 尧曰 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 论语 雍也 极高明而道中庸 中庸 这是儒家关于做事方面的德性原则 分论之二 道家文化与现代管理中的三大自然法则 道家简要的思想史考察 一 道家发展史的简要考察1 道家之学的产生创始人是老子 他首创 道法自然 老子 25章 的思想 集大成者庄子则提出 不刻意 的命题来阐发之 庄子 刻意 2 道家的衰落与复兴道家在几经曲折之后具有复兴的趋势 林语堂把道家的智慧称为 自然 的智慧 道家简要的思想史考察 儒家的圣者孔子属于仁者 而道家的圣者老子则是智者的象征 中国古代一直推崇 儒道双修 的境界 在发掘老庄智慧的过程中 需要辨明的一个问题是 道家与道教的异同 新道家 在美国及欧洲的兴起 道家的三大自然法则 二 道家的三大管理智慧原则1 自然而然老子主张 惟道是从 老子 21章 既然天道自然 人类应当 道法自然 老子 25章 李约瑟认为道家智慧的实质是禁止反自然的行为 1963 道家的三大自然法则 以张绪通博士 道学的管理要旨 1992 为代表的新道家在美国的影响日渐增大 ThegreatTaoUniversity 美国的里根总统在1987年的 国情咨文 中曾经大力推崇老子 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 60章 的思想 一时传为美谈 自然是道家的核心原则 道家的三大自然法则 2 阴阳和谐自然是阴阳统一的 万物负阴而抱阳 老子 42章 老子认为人也应守持阴阳之道 大成若缺 大盈若冲 大直若屈 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老子 45章 苏轼加 大勇若怯 大智若愚 二句 道家的三大自然法则 这是道家的太极思维原则 西方人亦称 太极管理 模式 道家的三大自然法则 3 虚静守弱自然是虚静的 致虚极 守静笃 老子 16章 夫物芸芸 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 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 知常曰明 老子 16章 夫恬淡寂寞 虚无无为 此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质也 庄子 刻意篇 道家的三大自然法则 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其无以易之 老子 78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老子 8章 方而不割 廉而不刿 直而不肆 光而不耀 老子 58章 虚静柔弱也是道家的做人韬略 分论之三 佛禅文化与现代管理中的三大觉悟法门 佛家与禅宗的简要考察 一 佛教的历程1 创立于古代印度其创始人为乔达摩 悉加多 相传他在菩提树下悟道 2 中国化过程 汉时传入 白马寺 隋唐时大发展 法相宗 律宗 密宗 天台宗 禅宗 净土宗以及藏传佛教 喇嘛教等 佛家与禅宗的简要考察 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 禅宗成为佛教中国化最典型的形态 它尤其受知识阶层的信奉 禅宗的最大特点是主张明心见性 顿悟成佛的禅修 学诚和尚 2006 禅的三大修行法门 二 佛禅的基本教义与三大修行法门1 空观大千世界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般若心经 空 即无常 故佛家讲 诸法无常 的教义 佛家有 四大皆空 的学说 外四空 地 水 风 火 内四空 钱财 权位 家室 子女 佛门主张必须 空观大千世界 的觉悟 禅的三大修行法门 有 佛书 之誉的 红楼梦 中 好了歌 唱的就是空观这四大物事 慧能 心如虚空 名之为大 坛经 般若品 这是禅修指向外部世界的觉悟 空观 禅的三大修行法门 2 敬畏因果佛祖有两大口头禅 其一是 三世轮回是因果 其二是 怕因不怕果 但是 中国禅的教义里更强调现世报 欲知过去因 现在受者是 欲知未来果 现在作者是 果有因因有果有果有因种甚因结甚果 心即佛佛即心即心即佛欲求佛先求心 禅的三大修行法门 乾隆 一心一意大慈悲 无染无着 千手千眼观自在 有因有缘 五台山菩萨顶 培养果报之心的管理 这是禅修指向为人处世的觉悟 果报 禅的三大修行法门 3 六度修行其一 布施 度悭贪 佛门主张 给予的快乐之道 财布施 法布施 内布施 其二 持戒 度毁犯 佛祖的临终叮咛 以戒为师 比丘戒250条 比丘尼戒348条 中国禅里更主张 心戒 禅的三大修行法门 其三 忍辱 度嗔恨 弥勒和尚 大肚能容 容天下难容之事 笑口常开 笑世间可笑之人 其四 精进 度懈怠 晨钟暮鼓的激励 木鱼的象征 星云禅师 不可自满 的口头禅 禅的三大修行法门 其五 智慧 度愚痴 在佛门智慧又称般若或摩诃般若 主要体现为一种境界或称法门 赵朴初先生 1990年 有佛门光明心 不生比较心 不动心 安心 放下执著心之五大智慧说 其六 禅定 度散乱 禅 为梵文音译 意为静修之意 慧能的解释是 何名禅定 外离相为禅 内不乱为定 坛经 坐禅品 禅的三大修行法门 茶禅 为赵州和尚所创 佛家也是因此反对饮酒 小住为佳 且吃了赵州茶去 曰归可缓 试闲吟陌上花来 这是禅修指向人格修为的觉悟境界 禅定 禅的三大修行法门 茶禅图 为赵州和尚所创 可 清 以 心 禅的三大修行法门 憨山和尚的口头禅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日日都是好时节 这也就是禅理中 境由心造 的道理 结束语 道贯古今 以儒道佛 禅 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实践理性原则 我们可以而且应该从中汲取丰富的处世之道和管理智慧 体悟 亦儒亦道亦禅 的圆融境界 以儒养性 以道养身 以禅养心 易 说 既济 未济 因此 我们的课程告一段落了 但是希望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学与习却只是一个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