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题库检测试题A卷 含答案.doc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7429102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题库检测试题A卷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题库检测试题A卷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题库检测试题A卷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题库检测试题A卷 含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考号: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小丽考试不理想,发卷子时,刘老师对她说:“你还穿“耐克”,赶紧回家换“踏步”吧。耐克的标志是,特步的标志是。小丽顿时羞红了脸。这表明刘老师( )。A.教学语言有失严谨B.无视学生人格尊严C.批评学生严而有格D.教育学生严慈相济2、下列乐器中,不属于中国传统乐器的是( )。A横笛B风笛C箫D埙3、“医院里的医生和护士,包括我在内,总共是16名。下面讲到的人员情况,无论是否把我计算在内,都不会有任何变化。在这些医护人员中:(1)护士多于医生。(2)男医生多于男护士。(3)男护士多于女护士。(4)至少有一位女医生。”这位说话者是什么性别和职务?( )A男医生 B女护士 C男护士 D女医生4、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 A.让每一个学生考上大学 B.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智者 C.让每一个学生成材 D.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稳定的基础 5、被西方称为“物理学之父”,并提出“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的名言的物理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阿基米德 C伽利略 D开普勒6、内流河也称“内陆河”,指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大多分布在大陆内部干燥地区,上游降水或冰雪融水为其主要补给水源,最终消失于沙漠或注入内陆湖泊。下列中国内流河中,最长的是( )。A.塔里木河B.柴达木河C.尼雅河D.疏勒河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资格和任用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小学教师资格由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B.取得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相应学历,不具备规定学历的公民不能申请教师资格证 C.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首次任教时,应当有试用期 D.教师资格终身有效,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被取消 8、下列选项中,对民族乐器笛子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A吹奏乐器B弹拨乐器C打击乐器D拉弦乐器9、在中国历史上,许多朝代都曾实行过“变法”,以期通过变法改变国家增强国家实力,在下列变法人物中,主张“燔诗书而明法令”是( )。A.管仲 B.商鞅C.王安石 D.张居正10、就读于农村某校的亮亮小学未毕业,父母让其辍学帮忙照顾店里生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给予小英父母批评教育并责令明期改正的机构是()。A.村受会B.学校C.乡级人民政府D.县级人民政府11、下列句子中,对“不夸己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理解正确的是( )。A.想要化敌为友,就要不夸己能且不扬人恶B.不想化敌为友,就可以既夸己能又扬人恶C.选项缺失D.能够化敌为友,则能够不夸己能或不扬人恶12、某公立小学校长刘某在招生过程中非法获利数十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教育行政部门能够对其采取的措施是( )。A.依法给子行政处分B.依法给予刑事制载C.依法给于党纪处分D.依法给予民事制裁1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这一法律规定始出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4、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 )。 A爱工作 B爱学生 C爱学校 D爱教育事业 15、李老师尽管从教多年,但每次备课已然一丝不苟,同一节课在不同的班级往往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下列对李老师的行为的评析,不恰当的是( )。A.因材施教B.严谨治学C.严慈相继D.潜心钻研16、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一首用文字谱记写的琴曲是( )。A.碣石调幽兰B.广陵散C.高山流水D.梅花三弄17、凡年满( )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 )周岁。 A5;6 B16;7 C7;8 D4;618、男同学小陈平时自由散漫,学习不认真。一天,他在课堂上用手机给班上的女同学发短信“曾某,我爱你”,被上课的王老师发现。王老师收缴了小陈的手机,并将小陈的短信向全班同学宣读,同时指责其“思想堕落,道德败坏”。下课后小陈要求王老师归还手机,王老师说:“这是罪证不能归还,要交学校教育处。”校长指出:王老师未经学生同意翻看短信侵犯学生的隐私权,批评的话语侵犯学生的人格权,收缴手机侵犯学生的财产权,作为老师不能以违法的方式对待学生的违纪行为。你认为校长的说法准确的是( )。A.B.C.D.19、沈老师收集废旧轮胎、破篮球、废纸箱、塑料绳等废旧材料,“变废为宝”,将之改造成各种合适的教具、学具,这表明老师具有( )。A.教学资源开发能力B.课程组织实施能力C.教学程序设计能力D.教育科学知识20、沈老师收集废旧轮胎、破篮球、废纸箱、塑料绳等废旧材料,“变废为宝”,将之改造成各种合适的教具、学具,这表明老师具有()。A.教学资源开发能力B.课程组织实施能力C.教学程序设计能力D.教育科学知识21、部分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教师的事情,自己可以不管孩子。对此,教师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引导家长一同做好教育工作B.责怪家长对孩子教育不负责任C.放弃合作,自己好好教育学生D.给予理解,家长教育能力有限22、我国历史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皇帝是( )。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文帝 D汉武帝 23、纳米是一种( )。 A.水稻的一种 B.长度单位 C.粒子 D.时间单位 24、小学生军军的父母不履行监护职责,对其旷课和夜不归宿行为放任不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应给予军军父母训诫并责令其严加管教的机关是()。A.教育行政机关B.公安机关C.学校D.检察机关25、青年教师小王刚入职就加入冯老师主持的名师工作室,积极参与各项教研活动,很快适应了岗位工作,这表明王老师在专业发展上注重( )。A.同伴互助 B.自我反思C.自我研修 D.脱产进修26、秦汉时期,中华文化在中国和世界文明史上都有重要地位,表现在( )。 开始成为东方文化中心 开始吸收外来文化成就 文化成就开始输出 科技水平居世界前列 A B C D27、下列关于奥运会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08奥运火炬的名称叫“祥云”B第一届奥运会在雅典举办 C奥运会周期是四年 D中国首次正式派人参与奥运会是新中国建立以后 2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愤”与“悱”的意思是( )。A.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悱:想说而说不出来B.愤:愤怒。悱:口欲言而未能其貌C.愤:感觉不满足,努力地去做。悱:感觉心情不舒畅D.愤:因不满足而心情激动。悱:感觉心情不舒畅2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是:( )。A.以人为本 B.均衡发展 C.注重创新 D.提升质量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这是一节公开课,内容是北大荒的秋天。当学到“北大荒的小河”这一段时,突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明镜一样的小河能换成明净的小河吗?”我愣了一下,这个问题多少让我觉得有些突然。我没有直接说不能。于是,我给了大家一个“提示”,在黑板上写了“明镜”和“明净”。果然,一个学生说:“不能,因为两个词虽然读音相同,但意思并不相同。”我为顺利解决难题而沾沾自喜。 下课了,一位有丰富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对我说:“现在,你看这两个词可不可以换呢?”我仔细一想,真的能换!“其实,这两个词的确可以换,但你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当明镜一样的换成明净的,才读得通。当然,用明镜更形象一些。”我惭愧极了,原来我最精彩的地方竟然是自己失误的地方! 这位年轻教师的失误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 2、一个人的目光发自他的内心世界。目光的颜色表征了一个人的信仰与观点,而它与自然光的偏离程度则衡量着他的阅世是否成熟。目光的视野大小反映了一个人的 胸怀。目光的温度流露出一个人的情感。目光的光压显示了一个人的勇气、决心与意志。一束怯懦的目光,光压几乎接近于零。目光的高低常与一个人地位的尊卑相 联系。目光的深浅则透着一个人的睿智、聪慧与文化修养。而目光的真伪完全是一个人是否诚实的标志。目光还反映出一个人的综合气质。如他 的人格品味,机智程度,灵气天分,城府心机,阅历深浅,胸襟气度,风范操守,文化素养,行为习惯.从一个人的目光里,我们可以读出他的心灵,看 到他更为深层次的内涵。怪不得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过,眼睛确实是一个人最有神韵的地方。有的人相信名片上的官衔,有的人甚 至妄言,服装是一个人的“第二名片”。实际上,这两者都是最容易伪造的。而一个人的目光才是高度的“防伪”的。一个人可以很容易改变他的服装,但却难以改 变他的目光。据世说新语.容止记载,当年曹操作为匈奴使臣,他自以为形陋不足以向远方强悍之国显示天威,特叫崔季珪代他充当大使荣色,自己则握刀立旁 做侍从。事后有人问使臣:“魏王如何?”匈奴使者回答说,魏王形态仪表倒也不凡,但是旁边那位目光炯炯有神的握刀人才是真英雄。善良的人们,要把握住自己的目光,去辨真伪,发现美,择良美,并发出自己纯净、善良的目光。我们每一个人不仅生活在自然的各种光照之不,同时也生活在社会的众多目光之中。这个世界若是更多些真、善、美的目光,就会变得更加美好。(摘编自詹克明目光)问题:(1)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目光所反映出的一个人的特性。(2)文章用“真假魏王”的例子,旨在说明什么?请简要分析。3、某校小学五年级学生费某平时纪律松散,经常迟到,上课常与邻座讲话,经老师多次教育仍无改变。该生家长因忙于做生意,对子女疏于管教。班主任赵老师虽然多次与其父母联系但没有找到其父母。赵老师认为,如果继续让费某随班学习,会给其他同学带来不良影响,于是他三番五次找费某谈话,要其自动退学。费某在老师的压力下,加上本身又有厌学心理,便未经家长同意,辍学回家。这位班主任做法是否合理?请加以分析。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以“素质教育之我见”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B2、B3、B4、D5、B6、A7、【答案】C 8、A9、B10、 答案:C11、C12、A13、D14、B15、答案C解析李老师备课的一丝不苟体现的是她严谨治学;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授课方式,体现的是她因材施教;而她从教多年依然如此,体现了她潜心钻研。没有体现C选项。16、A17、B18、D19、 答案:A20、 答案:A21、 答案:A22、D23、B24、 答案:B25、参考答案:C26、A27、D28、A29、【答案】B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启示:一方面,这位教师潜意识里犯了简单武断的错误。要知道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冷静、理智、思维缜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一个引导者的作用,才能敏锐地捕捉各种信息,并恰当地处理这些信息。另一方面,要想真正讲出精彩,就要抓住契机,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辩论,从而也给自己赢得思考的空间。 2、1.a.目光反映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b.反映了一个人的综合气质。2.文章通过魏王改变服装后依然被人通过目光辨认出来的事例,来说明目光识人的重要性。a.有人相信名片上的官衔,有人说服装是人的第二名片,而实际上,这两者是容易伪造的。b.一个人容易改变服装,却难改目光。c.善良的人要善于运用自己的目光,明辨真伪、善恶、择良善,并发出自己善良纯净的目光。3、教师应做到依法执教。该案例中教师让学生自动退学,停止学生费某上课的做法是错误的,其做法侵犯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停止违反纪律的学生的课程,应符合教育活动的价值要求,与对学生教育相一致,同学生违纪程度相适应,要有充分客观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班主任不得随意禁止学生上课,处理教学活动不能带有个人偏见和感情用事。后进生的进步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和信心。教师对学生应一视同仁,不可偏爱,要讲究教育艺术。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素质教育之我见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的教育,注重人的个性发展,注重人的潜能的开发,与单纯的只看分数的应试教育相对应,与高考录取的精英教育相对应。不单看学生考试分数,还要看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素养。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育评价机制的改革,高考录取制度的改革。目前。社会对教育评价的依据是高考考生人数的上线率,上线率高则说明教育质量高,反之则会对教育形成巨大的压力。教育主管部门也多以学生考试成绩评价学校质量高低,学校也以分数论教师,教师在有意或无意的重点关注学生分数,对学生也是以分数论聪明,不管学生的其他方面是否突出,也不管“好学生”的其他方面是否有问题。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是每一位学生的基本权利。我们应该尊重这种权利,保护这种权利,创造条件实现这种权利。因此,素质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因为应试教育搞选拔性、淘汰性,只能照顾到一部分人,甚至是很少一部分人的发展。素质教育倡导的是在教育中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个体本身蕴含了多方面发展的潜能,全面发展是人发展自身的要求;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性也要求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的程度越高,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也就越高。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是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和深化。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从教育对所有学生的共同要求的角度来看的。但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个别性,如有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欲望需求、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创造潜能,这些不同点铸造了一个个千差万别的、个性独特的学生。因此,教育还要尊重并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前列。作为国力竞争基础工程的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所有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它与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